《憤怒》原名《Indignation》是詹姆斯.夏姆斯導演2016上映的作品,主要探討的話題是青春燥鬱。
因為B站關於這部電影的簡介太少了,我本來是衝著年輕人血氣方剛發洩情緒的場景過來精神高潮的,看到一半才發現被騙了。這根本不是講年輕人怎麼發洩內心憤怒的爽劇,反而是一種壓抑的,無法擺脫的生存環境的桎梏。
故事圍繞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一名猶太裔男青年Marcus的苦悶與彷徨展開。他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常年全A的成績讓他一直是父母的驕傲。所以他直接跳過了當代青年因為學業問題和家庭產生矛盾帶來苦悶的臺階,直接把焦點對準了馬克思在面對親密關係時手足無措的苦悶,以及進入大學後大環境壓抑了他的天賦給他帶來的彷徨。
先說一下帥氣、聰明、內斂、勤勞、理智、有耐心、細膩耿直、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律師的22歲青年Marcus在面對親密關係時的苦悶吧。電影開頭Marcus和父母參加了同年夥伴的葬禮,在這裡通過死者媽媽的話,交代了Marcus的優秀,以及當時的年輕人唯二的選擇:要麼當兵戰死沙場;要麼靠努力和聰明去上大學。他的朋友因為不聰明考不上大學,年輕的生命隨便的交代了給戰爭,Marcus的父親深感幸運他的兒子有另一種選擇,也因為兒子即將離開身邊開始獨立而擔憂。有一個鏡頭印象太深刻了。Marcus在父親的店裡幫忙幹活後和朋友出去聚餐,在準備這個活動前他就和父親打過招呼了,活動當天他跟父親提起這事,父親反應激烈交談間暗諷Marcus要被朋友帶壞,活動結束後Marcus回家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母親告訴他,父親去找他了,因為擔心!我當時內心的感受就是太真實了。父親的神經質簡直是所有青春片裡一定會出現的形象,孩子在活動前告知父親活動的參與人,準備去活動的時候告知活動內容,在同齡人眼裡這已經是不酷的事情了,但為了讓家長放心,早慧的孩子們都在耐心的一次一次解釋,還是有家長會神經過敏、反應過度。甚至做出「尋找」這種事。22歲的男主當時就受不了這種毫無信任的關愛了,接下來的這段話很精彩。
「你在這裡啊」--父親回家,摘帽。
「是啊,好奇怪,我在這裡,在我自己家裡」
「我剛才到處找你」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有沒有人來告訴我為什麼」
「因為如果你出事的話」
「這是怎麼了」
「這就是人生,Marcus,最微小的錯誤都會導致其後果」
「天哪,你的話聽起來像是幸運餅乾裡面包著的心靈雞湯紙條」
「是嗎,像幸運餅乾嘛?我不像個擔心的父親,只是像塊幸運餅乾嘛?」
「我受不了了 我受不了了 謝天謝地我要離開了 這樣我就不用一輩子...」
「什麼 不用怎樣」
「我不知道」
Marcus轉身上樓結束談話,坐在椅子上吸了一口氣。父親緊跟上去
「也許我不該走」
「不,你去吧」
「你不要再擔心了,會嚇著媽媽的」
「你走吧,只是 要小心」
看到Marcus實在無力反駁又不忍心說出更重的話傷害他的父親,負氣上樓。我以為他會重重的摔上門、或者踢一下椅子、或者推掉一些書讓這些碰撞聲傳到父親耳朵裡、表達自己無聲的抗議。結果這個男孩子只是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恢復理智。看著緊跟其後的父親立即切換到冷靜模式,開始反思「也許我不該走」。一下子讓劍拔弩張的兩個人放下攻擊,以一個擁抱結束這場風波。
真的心疼這個男孩子。發生爭執時Marcus迅速反思,他父親見他示弱看見臺階就下,他熟練的安慰父親的一套流程如此絲滑顯然是因為這樣的矛盾經常發生,他的父親不是因為他即將離開變得神經質而是一直都是一個神經緊張的人。但是從Marcus的角度來講,胡攪蠻纏的是父親,他不怨嘛?他不厭煩嘛?他怨的,也厭煩,所以他才會在少數失控的時候說「謝天謝地,我終於要離開...」 但Marcus是一個精神十分強大的人,他知道父親脆弱,也沒有怪罪母親的袖手旁觀,反而在吵架後安慰父親不要擔心,提醒父親不要把焦慮傳染給母親。太細膩太天使了! 我記得有句話說:「生氣是生理反應,發洩是本能需要,能保持理智的人才是真的強大且勇敢的」 Marcus真的是我看過的所有青春片裡最成熟最讓人有安全感的孩子,他雖然是生理上是兒子,卻一直在精神層面呵護著自己的父母!
鏡頭一轉,男主進入大學了。在這裡Marcus將要面臨第二次親密關係帶來的苦惱。
早慧、敏感,脆弱,不願意社交的Marcus在大學裡按時上課,去圖書館打工,照樣優秀的全A成績跟孤僻的性格成為了特殊的存在。有一天在圖書館的時候,他看到了年輕、美貌的Olivia搭在椅子上露出的一段光潔的小腿,少女沉浸在書的世界裡,不停的晃動著腿。這一段內心臺詞也很精彩
「是什麼讓一個人從存在變成了不存在
對我而言,也許是Olivia不停晃來晃去的腿
那天晚上,我為了完成作業不得不熬夜到3點
我之前看著那條腿寫不出來
我盤算著如何向室友羅恩借他那輛摯愛的拉薩爾旅行轎車並鼓起勇氣約Olivia出去」
沒有過多的猶豫,Marcus就開著室友的車載著Olivia去一家法國餐廳約會了。雖然餐桌上Marcus緊張但是Olivia溫柔的安慰了他且幫助他放鬆,到這兒,我以為導演終於要讓男主開始一段平淡的校園戀愛,讓小天使男主開始過正常的生活了,誰知道下一秒,驚天大逆轉。
男女第一次約會,男主還在緊張中,善良的女主安慰他很正常,告別時熱吻雖然進度稍微快了點,但因為故事背景是在美國,我也接受了,但是女主主動幫男主口了。。。。因為影片很隱晦,我當時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看見男主尷尷尬尬的送別女主了,我震驚了,男主也鎮靜了。
男主開始苦悶了,這個單純漂亮的女孩子為什麼這麼開放?他想不出來也不敢輕易提出第二次約會,上課的時候也刻意迴避了女主,一向聰明的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意識到這個看起來溫柔單純善良的女生精神層面比他還高,他不知道她的經歷也不敢過問。一貫理智的他怕自己輕率的誤會傷害女生。在他理思緒的時候女主沉不住氣了,她主動去找到他解釋自己的行為,在他們相識的圖書館。
「你好,Marcus」
「你好,Olivia」
「我那麼做是因為非常喜歡你」
「什麼?」
「 我說那麼做是因為我非常喜歡你,我知道你是想不明白的
我知道你就是因為這個才不聯繫我,在課上也不理我
所以我來跟你說明,還有其他問題嘛?」
「沒有,沒事了」
「沒有,並不是沒事了,我們倆之間並不是沒事了
「你知道嗎,我喜歡你的認真,我喜歡你在約會時表現出來的成熟
和你為了成熟所付出的,我拿你的緊張開玩笑,但我卻喜歡它
我以前從來沒見過這麼緊張的人,我喜歡你以前的樣子,並且我現在依然喜歡」
「我只是,從沒有...你以前有沒有對別人做過同樣的事情?」
「做過,沒人給你做過嘛?」
「從來沒有,想都不敢想」
「所以現在你認為我是個蕩婦了」
「不,絕對沒有」
「你在說謊,所以你才不肯理我,因為你覺得我是個蕩婦」
「但你以前這麼做過,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很放蕩」
「這是第二次,我當時在曼荷蓮學院,在一個排隊上,我喝醉了
整件事都很糟糕,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喝斷片兒了,所以我才轉了學
學校停了我的課,我在一個診所待了三個月,我再也不喝酒了
我再也不喝任何究竟飲料了,以後也不會喝,和你的這一次
我並沒有醉,我沒醉,也沒瘋,我想對你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我很放蕩
因為我想對你這麼做,你難道不明白是我想要給你嘛」
「我覺得我在努力,真的」
「 但你不行」
「天哪,你是怎麼了」
解除誤會後,Marcus默默關注著Olivia,並在一次虔誠的道歉和請求後他們倆的尷尬關係開始慢慢緩解。這段戲很高能。我難以想像這是兩個大一新生探討的內容和深度。但因為是電影,就先順著這個邏輯走下去吧。
首先件事讓兩位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具體了,Marcus依舊有著優秀的人格,他是處男,在第一次約會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雖然他難以接受但他在挑戰自己的道德感和三觀嘗試去換位思考,去理解Olivia的所作所為。這是很難得的品質,作為一個有原則和精神潔癖的人,他嘗試打破自己的條條框框去理解另一個生命的經歷並從他人的角度重新理解這件事情,這份同理心真難得。看另一個主人公Olivia,她像一個迷,圖書館裡看書的時候,沉浸其中搖晃著腿仿佛一個單純爛漫的女孩子,第一個約會的時候,她善良且大方的安慰緊張的Marcus,講笑話緩解他的緊繃,告別時一反前面清純的模樣,像一個領路人引導著Marcus進入另一個神奇的領域,被男主冷落後沒有尷尬,羞愧,敢作敢當的找男主解釋,直面自己的過往,沒有祈求。在確定男主跟不上她的節奏,理解不了她的行為後,帥氣離場。太炸了,但在感受到男主的誠意後,願意原諒他,再給他機會,敢作敢當又自尊自愛的女孩子太帥了。
這是男主在面對親密關係時候的困惑,其實這兩段就已經很高能了。但進度條只到影片的四分之一,我真的有一種撿到寶的興奮。沒想到這麼小眾的影片,用短短的30分鐘探討了和長輩的相處方式,和異性來往時年輕人無處可訴的困惑。
接下來影片開始講Marcus的彷徨。這段的矛盾的焦點是男主的無神論和大環境相悖。全程高能!
下半段故事一開始,男主因為實在無法忍受室友的自私和粗俗,在宿管阿姨那兒申請換了宿舍,被院長叫去了辦公室。看他和院長的這段對話,我真的是快哭了,看完這部電影真的想去男主截在推開院長門的瞬間!
「Marcus,我想讓你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你是否需要幫助來適應我們學校
我看了你的成績單,你是個極有天賦的學生,是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高中時還是棒球隊的隊長,拿了你們教會的獎學金,我不想讓我們學校的任何事
對這產生一點不良影響」
「我也不想,先生」
「你目前遇到什麼困難了嘛?」
「沒有,先生」
「你的課程怎麼樣?從課上學到所有希望學的東西了嗎?」
「是的,學到了,先生」
「你的社交夠嗎?」
「足夠了,先生」
「唯一的問題是,你在融入宿舍生活上似乎有點兒問題,告訴我
在你看來有什麼麻煩,還有,你不用一直稱呼我為先生」
「在我被分配的那間宿舍,有一名室友總是在我睡覺後放留聲機
我晚上沒有辦法睡好覺,我需要好好睡覺才能繼續工作,這種情況是無法忍受的」
「但你就不能坐下來商量出一個你們兩個都能接受的放音樂的時間嗎?
你就非得搬出去嘛?沒有別的辦法嘛?」
「我不得不搬出去」
「沒有折中的辦法嘛?你有跟其他室友求助嘛?」
「沒法跟他妥協,先生。我的其他室友並不以為然」
「你是不是經常跟看不對眼的人進行和解?」
「我不會用經常這個詞,先生,我之前從來沒見過這種事」
「說真的,Marcus,你不用稱呼我為先生,稱呼我為院長。
這上面說你父親是一個潔食屠夫」
「不,不是的,我記得我只寫了屠夫這兩個字,我在所有表格上都是這麼寫的」
「你的確只寫了屠夫,我只是猜想他是個潔食屠夫」
「他是,但我沒那麼寫」
「我知道的,但這是不準確的,說他是潔食屠夫是不是更準確些」
「但我寫下來的也不是不準確,先生」
「我很好奇你為什麼不寫上潔食」
「先生,如果你是在問我是否試圖隱藏我生來所屬的宗教,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肯定是希望如此的,我很高興聽到這個答案
我們學校的所有人都有權信奉並堅持自己的信仰
就像在這個國家其他地方一樣,還有一件事,在宗教信仰這一欄
雖然你有猶太教祖先卻沒有寫猶太教,根據學校將信仰相同的學生安排在一起
的規矩,他們給你找了猶太教室友」
「我在宗教宗教信仰這一欄什麼都沒寫,先生」
「我看到了,我想知道原因」
「因為我沒有,因為我並不想參與某一個宗教」
「那你又是怎麼找到精神寄託的呢?,當你需要慰籍,要向誰祈禱呢?」
「我不需要慰籍,先生,我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祈禱,
我的寄託是真實的東西,對於我來說,祈禱是自相矛盾的」
「現在也是嗎?有這麼多人在祈禱呢」
「這麼多人還曾經以為地球是平的,先生」
「但我可以問你嗎?Marcus,只是出於好奇,你要怎樣度過人生?
生活中難免會有磨練和苦難,而你沒有精神指引」
「我分數是全A,先生」
「我沒問你的分數我知道你的成績,你完全可以以此為傲,就像我說的那樣」
「你知道自己那個問題的答案,我過的很好」
「請允許我說一句,在我看來,你並沒有過的很好,我覺得一旦出現不同意見,
你就會收拾東西走人」
「安靜離開這個辦法有什麼問題嗎?」
「但現在你卻去了整個校園中,大家最不願意去的寢室,
坦白地說,我並不想你去那裡」
「如果你是在變著法給我建議的話,我並不是因為沒有宗教信仰,
而不得不去新宿舍,先生」
「那又是為什麼?」
「就像我之前說的,給我分配的室友讓我無法忍受」
「年輕人,你似乎有容忍度方面的問題」
「之前從來沒有人這麼說過我,先生」
「有一些事都是之前沒人跟你說過的,但以前你是住在家裡,
在你童年之家的懷抱中,現在你作為一個成年人住在學校,
除了進行學習,還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並且學著容忍同自己不一樣的人」
「那對我增加點容忍度怎麼樣,先生,我並不想表現得傲慢無禮,
但我究竟犯了什麼錯,在這裡,今天,我已經換宿舍了,這在學校是一種罪過嗎?」
「有人說這是罪過嗎?你很喜歡戲劇化和誇張,這對你沒好處,是你需要反思的一點。
現在告訴我你的家庭相處情況,我在表格是看到,你沒有兄弟姐妹,
如果表格寫的準確的話」
「為什麼表格裡的內容會不準確,我準確的寫下了,我父親是一個屠夫,
並不是只有我會說他是個屠夫,他自己也說自己是個屠夫,你說他是個潔食屠夫,
沒問題,但不能因此就說我填的信息不準確」
「請允許我打斷一下,Marcus,在你看來,你們三個人關係如何,我要問的就是這個,
你,你父親,你母親,你們相處的怎麼樣,請直接回答我」
「我和母親一致相處得很會,我和我父親大部分時間相處的很好,從小到大,
我有時候在他的店裡打工,我們是很親密的父子,最近我們的關係有點兒緊張」
「我問下,是什麼方面,」
「他很不必要的擔心我的獨立生活,我覺得這與我很多堂親死在上一次戰爭上有關」
「」你說他沒有必要擔心你,因為他沒有原因嗎?
「完全沒有」
「舉例來說,他是否關心你沒有能力在學校和室友相處呢?」
「我沒有對他說我的室友,我覺得這並不重要,
這種困難也不是用沒有能力適應來形容的,
先生。我不想為了無關緊要的問題從學習上分心」
「我並不認為你從寢室裡搬出去是無關緊要的問題,
我敢肯定你父親了解情況的話,也不會這麼認為,順便說一句,
他有權利知道這些,換個話題吧,你來大學後約會過嗎?」
「約會?」
「約會」
「是的,我約會過。」
「幾個,一些還是許多」
「一個」
「只有一個?」
「先生,我拒絕被這樣審問,我不明白這有什麼目的,
我的宗教生活,社交生活,還有我如何進行這些生活,
是我的個人隱私,我沒有破壞法律,沒傷人,沒害人,
我的行為也沒有影響到別人的權利,別人的權力侵犯到了我的」
...
不寫了這段對話,後半段男主被氣到闌尾發作,送進醫院,
大半夜我不想這麼為難自己
整部電影幾乎每一次人物之間的交談都是高能,是一部值得靜下心來慢慢看的
好片。尤其是回味一下有些鏡頭,想起人物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來領悟臺詞更是有不同的收穫。這部電影重新刷新了我對憤怒的定義,原來憤怒這種情緒不代表失去理智,它可以是歇斯底裡的,也可以是一個人最深層的失望與迷茫,能發洩的憤怒都是可治癒的,不能發洩的憤怒如鯁在喉如芒在背每時每刻都在折磨著發怒者的靈魂。
在電影後半段,女主對於男主來說依然像個迷,會做一些超乎男主認知的事情。男主也在不斷的迭代更新自己希望能和女主同頻率交流;男主的家庭也出現危機,最後男主和男主母親進行了一段關於擇偶的超高能交流,男主和院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第二次交談,這次照樣不歡而散
要是每一場精彩對話都展開細講,分析人物性格和把劇中討論的東西映射到真實生活,我怕是要用1W+字才夠。 算了算了,就先挖個坑吧,有機會再來填,沒時間填坑的話就當我沒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