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民族唱法如何「字正腔圓」

2021-02-22 歌唱家

歌唱家

30萬人聲樂愛好者在這裡


民族唱法是我國人民圍繞漢字的發音吐字,在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演唱藝術的基礎上形成的,其聲音甜、脆、定、亮,行腔富有韻味。其中,強調字正腔圓是民族唱法的一種特殊表現手法,它概括地表達了歌曲的思想內容,刻畫了動人的藝術形象,使歌聲富有感染力。而字正腔圓的重要要求是咬字吐字的清晰、準確。很多演唱者演唱時之所以沒有表現力,或者說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其實就是沒有處理好咬字吐字的問題。語言,是由發音器官發出的有一定意義的字,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時不能做到咬字準確、吐字清晰,就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所以,在演唱中,演唱者要重視咬字吐字,做到以字順音、以字運氣、以字帶聲、以字傳情,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圓。

中國傳統聲樂理念中,咬字吐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清晰準確是唱好歌曲的基礎,也是演唱中聲音順暢的基礎。其中以字順音是民族唱法中的一個首要前提。漢字的讀音都是由拼音組成的,所以所謂的咬字就是指聲母和韻母的發聲。我們都知道,聲母的發聲是很短暫的,發聲時應有力、準確,為達到這樣的要求,發聲母音時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而發韻母時,要注意的是,因為在吐字時,字腹是發揮音響的共鳴作用,和引長音腔的中心,所以它很響亮。因此發韻母音時,要適度打開咽腔部位,字腹字頭要靈活協調,既能拆開又能隨時快速地圓滑連和起來。這樣聲母和韻母都發準確後,還要在演唱的時候注意歌曲中字音的轉換,只有轉換得順利才能保證音調的順暢、圓滑進行,如果轉換不當,演唱很可能會出現斷音現象。

    那麼如何讓字與字的過渡順利連接起來呢?這就需要演唱者演唱時喉嚨的打開要穩定,把字放在同一個高部位的共鳴點上,在字的千變萬化中尋求不變。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音樂家協會理事、廣西教育學院藝術系主任賈雙飛在演唱《娘子軍的情歌》(蘇玉光詞/楊歌陽曲)時,咬字、吐字不僅清晰準確,而且意蘊深長,所以很好地達到了以字順音的效果。尤其是歌曲中的「不倒的信念」這一句,賈雙飛就很好地處理了信和念這兩個字的連貫發音,信和念的韻母分別是in和an,而且這兩個字相對前面的音調來說比較高,在唱完「信」字的韻母in之後他沒有急於收音,而是在韻母in的基礎上保持嘴形發出「念」字的音。這樣兩個字就會在氣息的支持下流暢自如地銜接在一起。如果演唱時演唱者把這兩個字作為兩個個體分開來唱,即唱完一個音之後再調整新的狀態去唱下一個音的話,唱出來的兩個音之間就會出現一個斷層,兩個字之間的平衡性、連貫性、積極性就會被破壞,音色方面也會缺乏圓滑、立體之感,聽眾聽起來就會覺得乾澀、蒼白無力。

氣息是歌曲生命的象徵。只有氣息運用得當了,歌曲才能生動、傳神起來,才能流暢、自然起來,才能優美、動聽起來。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中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意思是說,善於唱歌的人必須先調整好氣息並沉到臍間,醞釀集中氣息從臍因發出,直達到喉嚨時才唱出歌詞,這樣就能使上揚下落之音吐得分明。可見,氣息對於歌曲的演唱來說是多麼重要。如果稍不注意,氣息出現了偏單,就會造成演唱斷斷續續的狀況。比如,如果呼吸不夠造成氣息不足,從而字也就會失去支持,而變得聲跌字落;反之如果氣息過於猛烈,就又會將字衝散走形。

    演唱歌曲時,為了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為了想要歌曲流暢、順利地演唱下去,演唱者每時每刻都需要有正確的呼吸氣息來支持每一個字的吐發,也就是說氣息就相當於一條細線,而所有的字就是珠子,珠子只有在細線上串聯起來,才不會凌亂,才能在正確的聲線裡走動、過渡、轉換。每一個字都是由氣息支撐著的,氣息控制好了,語氣的輕、重、斷、連等也就控制好了,可見氣息對字的影響是很大的。優秀的歌唱家都會處理好氣息和字的關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蘇燕玲在演唱《金色瑤山》(潘琦詞/傅磬曲)時,每一個字的發音都清晰、準確,而且銜接、過渡都非常順暢,整首歌曲都是中高音,如果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持是很難支持這樣的發音的。如連續唱兩句「香哩來呃來呃香哩」時,她的音線都沒有斷,非常順暢,可見她唱歌的氣息已經運用自如了。如果沒有這樣充足、順暢、自然的氣息,蘇燕玲的演唱也許就不會如此出色。

咬字吐字和發聲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關係,咽喉部穩定是發聲的首要要求,而口腔吐字器官又要靈活。這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穩定,主要是指口腔的後半部分,即咽喉腔要穩定,而靈活是指口腔的前半部分,即唇、舌、齒。靈活和穩定是相對而言的,要注意的是不能因口腔吐字動作過大而幹擾聲音的線條。眾所周知,唱歌不能像說話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咬嚼,如果一板一眼地去咬字的話,唱出來的聲音一定乾澀、無力、蒼白。而且這根本不是民族歌唱,而是念字,所以這樣的做法不可取。我們在聽一些名家演唱時,內心總懷著一種喜愛的心情和崇高敬意。因為他們唱出來的字既圓潤,共鳴又好,既有穿透力,穩定性又強,既很好地處理了各種技巧,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每個字的字頭、字腹、字尾都要注意。首先是字頭,在演唱時需要人的發聲器官的各個腔體都自然打開,然後順其自然地吸氣,再把氣流送到口腔,讓唇、齒、舌、喉都達到興奮的狀態,這時發出的聲母就會準確、明快。其次是字腹,要等到聲母自然用氣送出口腔做出這個字的正確口型,咬住這個字的韻母,這樣字腹才會飽滿。最後是字尾,把字自然地歸在韻母上,一氣呵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字尾。對於每一個歌唱者來說,聲與字互相協調是必須掌握好的技能,掌握了這一技能,演唱就會引人入勝。

    入選廣西文學藝術家十三年成果展示會「文藝家」稱號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民族歌舞團壯族女高音青年歌唱家李衛紅演唱的《煙雨灕江》(黃淑子詞/何超立曲),字和聲就處理得非常得當,如第一句的「煙蒙蒙,音繚繞」,她的聲線柔美、清脆、順暢,拖長的尾音也富有穿透力,可見她在張口演唱時就吸進了充足的氣,然後慢慢地把氣用在咬字、吐字上,以致她發出來的聲音富有感染力,而且整首歌曲都流暢自然,而不是斷斷續續像念書一樣。包括歌曲高潮部分的「灕江、煙雨,煙雨、灕江」等句子,李衛紅也很好地處理了字和聲的關係,所以她演唱的聲音嘹亮而又自然,不會有生澀之感,給人一種朦朧美的感覺。可見,聲和字相互協調是歌唱者必須掌握好的技能。

歌詞是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帶給聽眾形象感,還能影響聽眾,讓聽眾得到思想啟發、找到情感共鳴,繼而獲得美的享受。所以演唱者的咬字吐字除了要準確清晰之外,還要根據字裡行間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咬字吐字。因此,演唱一首歌曲之前,我們要對歌詞裡的音樂重音、邏輯重音、感情重音把握好,尤其是感情重音,要通過適當的特殊唱法來潤色,不僅要講究節奏、韻味、輕重、快慢,還要講究抑揚頓挫、語氣語勢,這樣才能唱得情真意切,達到以字傳情的效果。

以字傳情,意思是說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使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了解每一個字表達的是什麼情緒,應該唱重音還是清音,要用怎樣的力度和速度等。首先,歌曲的情感表現來源於演唱者對歌詞的深入體驗,只有通過對歌詞的全面細緻分析,才能做到「未有曲調先有情」。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前多讀幾遍歌詞,仔細體會歌詞所要表達的感情,用心感受歌詞裡的意境,並認真分析歌詞的節奏、語調、韻味以及語氣和語勢。這樣心感於物而動於情、形於聲,感悟動情產生的悲、喜、怒、敬、愛,於聲之急切短促、寬暢舒展、明朗輕快、粗獷嚴厲、率直端莊、柔和纏綿,就能使歌曲更富有感染力。

    廣西歌舞劇院一級演員、廣西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唐佩珠在演唱《北部灣情感》(梁紹武詞/唐力曲)時,之所以豔壓群芳,讓人百聽不膩,除了因為婉轉的歌聲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她演唱的歌曲充滿了感情,每一個字的處理都富有情感的意蘊。如開頭「我和你一路相伴,走進銀色的沙灘,捧起縷縷相思,尋找南方的浪漫」,為了表現出沙灘上清爽的氛圍,她在演唱時咬字咬得輕且慢,有一種幸福感由心發出,尤其是「和」「進」「相思」「浪漫」這些字、詞,演唱家細聲細語般的演唱,給人一種輕盈、歡樂的感覺。到了結尾的高潮部分「北部灣的銀沙灘,你讓我們流連忘返」,歌曲為了強調一種溫暖而又歡快的心情,於是音調增高,而且「灘」和「返」拖長聲音,給了人一種精神爽朗的、充滿夢幻的感覺,就像沙灘上微風拂過臉龐一樣,讓人回味無窮。

為了讓大家能欣賞到更多的好作品,我們專門開通了一個供大家聽音樂的微信平臺:民歌世界,小編每天會把一些熱門的、經典的音樂作品免費推送給大家觀看。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民歌世界」

相關焦點

  • 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區別與聯繫.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是指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具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狹義地講,主要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運用的技術方法與規律,是「民族民間唱法」與「中西結合唱法」的統稱。其特點在於:在提煉和繼承傳統唱法的基礎上,借鑑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的某些優秀技巧,從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正確發聲方法。民族唱法注重聲音的民族性,音色較真實、明亮、靠前。
  •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異同
    雖然其中融合了各個國家的不同的語言特點以及各自不同的審美觀,但是基本的發聲要求是相對一致的,從面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所謂的「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是我國人民根據自身的審美習慣,根據漢語言的發音吐字,在戲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美聲唱法的優點,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風格特色較強的歌曲作品時所採用的聲樂技巧統稱為民族唱法。
  • 如何用美聲唱法演唱好中國作品
    如何用美聲唱法演唱好中國作品 一、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意義    我們在美聲唱法的聲樂教學中,大多採用一些經典的外國作品作為演唱的曲目。因為在我國聲樂界多年來有一種共識,認為中國歌咬字比外國歌難,甚至認為中國語言不適合歌唱。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學習美聲唱法的人在演唱中國歌時不如外國歌那麼順,聲音沒有外國歌那樣好聽。
  • 美聲唱法要轉流行,怎麼辦?
    由於流行音樂的越來越火熱,許多人也愛上了流行演唱,因為許多朋友沒有接觸過其它唱法,因此從零開始學習或者找出自己的問題就好了,但還有一些朋友是美聲唱法專業或者有著幾年美聲唱法的學習,如今卻非常喜歡流行音樂,希望自己的音樂方向可以發生變化,那麼問題來了,美聲唱法轉流行唱法到底應該怎麼轉呢?
  • 流行唱法中如何練習發音咬字?
    總所周知,歌唱是一門音樂與語言相結合的綜合藝術,發音咬字作為唱歌必備的技巧,講究一個字正腔圓,在歌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吐字清楚口齒伶俐乾淨利落,是學唱歌首要的要求和準則,可以這麼說吐字如果吐不清楚,直接會影響你整首歌曲演唱的質量。
  • 中國民族唱法的沒落與新生
    我認為中國的民族唱法足以和西方的美聲唱法相媲美,都是屬於高雅藝術的範疇。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民族唱法明顯有沒落的跡象,民族唱法的人才也出現嚴重的凋零。我認為民族唱法急需轉變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解放以後到上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民族唱法的黃金時期。這期間,出現了太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出現了無數民族唱法的音樂大師。
  • 【民族唱法教學】哼嗚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運用?哼嗚唱法的作用!
    哼嗚唱法在民族唱法中是一種收效良好的練習方法.它能幫助歌唱者協調發聲狀態.找到聲音的位置和焦點,使氣息、聲帶振動、共鳴腔三者處於比較合適的比例關係
  • 美聲唱法與京劇唱法區別
    講發聲就自然使人想到「美聲唱法」。美聲唱法於十七世紀產生於義大利,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建立在人體解剖學、物理學等實證科學基礎上的美聲唱法,已經成為不受語言限制的世界性聲樂藝術, 舉世公認的一種唱法。我國的「吟唱」正是民族音樂中風格韻味的基礎,可對相應的基本字調進行多種變化的即興發揮,使原來旋律中基本字調清淡平直的「直線狀」的歌唱線條,變為意境深邃、內涵豐富、色彩鮮活的「曲線狀」,使之更富藝術魅力。由於「吟唱」的特點是以某些基本字調為基礎,而對它進行不定量的靈活運用、發揮,這樣就給唱、奏者比較開闊的創造餘地。」
  • 民族唱法別再走「歪」路
    在他看來,眼下,民族男高音乃至民族唱法,都迫切需要更多的關注。一檔檔歌唱節目捧紅了無數流行歌手,熱播的《聲入人心》等綜藝也為美聲唱法引來了不少流量。相較之下,民族唱法的處境,顯然已經有些「式微」和邊緣化。「西洋唱法是『美聲』,那誰是『不美聲』呢?」
  • 民族唱法別再走「歪」路!
    至今,「民族男高音經典音樂會」已舉辦至第三屆。今年,受疫情影響,音樂會想過在線上直播,但總策劃、著名歌唱家鬱鈞劍覺得,終歸還是現場更具感染力,也更有「儀式感」。在他看來,眼下,民族男高音乃至民族唱法,都迫切需要更多的關注。一檔檔歌唱節目捧紅了無數流行歌手,熱播的《聲入人心》等綜藝也為美聲唱法引來了不少流量。相較之下,民族唱法的處境,顯然已經有些「式微」和邊緣化。
  • 龔爽不負眾望 摘得金鐘獎民族唱法金獎桂冠
    本屆金鐘獎,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青年歌手龔爽以其完美的表現,不負眾望最終將金獎收入囊中,摘得本次金鐘獎民族唱法金獎桂冠。舞臺之上,她唱法精湛,大氣自信,舞臺之下,她聰敏好學,才華橫溢。幾年來,一次次大獎和沉甸甸的榮譽見證了龔爽的成長,面對鮮花與獎盃,她所承載的不僅是眾人的殷殷期盼,更多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檢驗與挑戰。
  • 【音樂百科】中國聲樂三種唱法嗓音的運用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是指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具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狹義地講,主要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運用的技術方法與規律,是「民族民間唱法」與「中西結合唱法」的統稱。其特點在於:在提煉和繼承傳統唱法的基礎上,借鑑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的某些優秀技巧,從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正確發聲方法。民族唱法注重聲音的民族性,音色較真實、明亮、靠前。
  • 馬秋華:教你美聲、民族、通俗3種唱法的科學發聲
    顫動的幅度比其他唱法也大,聲帶及喉部肌肉的緊張度較其他唱法小一些。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是指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具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狹義地講,主要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運用的技術方法與規律,是「民族民間唱法」與「中西結合唱法」的統稱。
  • 「字正腔圓」,歌聲瞬間好聽!來看歌唱家16條秘訣!
  • 什麼是美聲唱法?秒懂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區別
    美聲唱法來自義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妙的歌唱「或者」精美的歌唱「,現在人們習慣性認為,強調聲音華麗優美,具有詠嘆性風格,體現高難度技巧的發聲唱法,就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起始於17世紀初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 快速了解美聲、民族、流行唱法三者之間的區別,看懂的悟性都不錯
    流行唱法提倡歌者個性的張揚,而不拘泥於固定的演唱標準。音樂的唱法主要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氣息的運用無論是美聲、民族、還是流行唱法,要達到優美動聽的聲音效果必須要有正確的氣息來支持。美聲唱法採用腹式呼吸,胸腔共鳴得到運用,聲音就比較洪亮,音色渾厚而飽滿。
  • 周深翻唱《彩雲之南》,蔣敦豪吉他伴奏,其實還會民族唱法呢
    在由周深,範丞丞,楊迪等作為常駐嘉賓的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的最新一期節目裡,周深和同為《中國好聲音》出道的蔣敦豪合唱了一首有民族特色的其實這並不讓人驚訝,周深作為流行歌手出道,卻會多種唱法。在起初《大魚》這首歌的吟唱部分就可以聽出周深的美聲功底了,從流行唱法到美聲唱法,無縫連接,說轉換就轉換,真的流暢!
  • 聲樂課堂(一):美聲唱法
    當然,現代聲樂的發展如何使歌唱的聲音更接近天國的敬拜為最佳。五、獨特的咬字義大利美聲學派的咬字是在牙關和嘴角上,不是在嘴皮上。而母音的變化是在聲帶上,形成在咽腔裡。這是一個獨特的咬字法,與我國的戲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咬字法比較圓潤,有利於幫助氣息聲帶的配合,聲音穿透力強,口型自如美觀。
  • 流行唱法怎麼唱?流行唱法的氣息運用,流行唱法的聲音位置
    也由於它的這些有別於美聲、民族唱法的現代時尚、貼近人們生活的表演風格,使流行唱法比起其他唱法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商業性,再加上流行唱法入門比較容易,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可以自如演唱,所以流行演唱受到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但這並不代表流行演唱就缺乏專業性和藝術性。
  • 楊鈺瑩亮大招:2020江蘇春晚用民族唱法演唱《難忘今宵》,超好聽
    楊鈺瑩在本次江蘇春晚上演唱的《難忘今宵》用的是帶有民族唱法味道的歌聲,這 和她之前的通俗唱法演繹甜歌相比,真的是唱風突變!不過也叫觀眾朋友領略到楊鈺瑩的演唱實力,原來,長相甜美的甜歌王后唱起民族唱法也是槓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