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潘文健
晨報記者陸乙爾
這半年來,疫情對全球電影產業產生了巨大衝擊,同時「直播帶貨電影宣發」「線上付費觀影」等新型電影模式也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疫情新常態下,如何在危機中遇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電影產業的改革創新,是今後電影人要共同面臨的挑戰。
昨天,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上海交通大學、美國電影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上,多位電影人在現場和雲端通過環球連線,聚焦「劇變中的全球電影產業」,探討疫情下電影行業的新常態。
院線和流媒體播出各有所長
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也為電影產業格局、生產方式、經營理念帶來了深刻的調整。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疫情下的新常態,也許是更多通過流媒體平臺觀看電影。而對於電影企業家來說,新常態的新,在於經歷了前幾年中國電影(600977)高速發展後,電影創作將慢下來,回歸應有的節奏。而流媒體作為一個發行渠道,並非替代院線發行,而是形成兩者互補的關係。
在華誼兄弟(300027)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執行長王中磊看來,電影行業被按下「暫停鍵」的這半年對於創作者來說,反而帶來了安心穩定創作的時間,「原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是高速發展,整個電影產業鏈最前端的創作也是跟著這個速度跑,失了節奏。新常態下,前端的創作回歸原來應該有的屬性,即能耐心創作的工匠精神,這樣才會對未來的產業鏈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撐。」
疫情期間,從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甄子丹主演的《肥龍過江》等國產影片,到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灰獵犬號》、迪士尼新片《阿特米斯的奇幻冒險》等國外電影,都選擇了放棄院線,在流媒體上進行線上放映。對於流媒體與院線的電影之爭,王中磊表示,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沉浸式享受是不可替代的,「觀眾現在有強烈的觀影心態,要回到電影院來享受這樣一種長視頻的觀賞方式,因為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被碎片的短視頻佔用了。」
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馮偉也認為,觀眾如果想要看大製作、高視聽享受的沉浸式電影,還是會回到電影院來看。
另一方面,目前電影從影院到流媒體點播的窗口期越來越短,從以前的半年減少到3個月甚至更短,不可否認的是,疫情作為催化劑和導火線,加速了觀眾的分流,觀看電影的形式正在愈加多元化。對此,在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表示,流媒體與影院的互補性要多於替代性,兩個渠道的交匯與共融能夠為影視作品構建更加豐富、多層次的消費市場。在他看來,高規格的電影技術讓觀影效果越來越出色,流媒體的輸出內容和表現形式有限,這突出了影院的特性和不可替代。而流媒體的短小、快捷屬性,對於影視片花、預告等內容是非常好的傳播渠道,既豐富了融媒體平臺的內容,也促進了院線電影的宣傳和推廣。
最重要的是,前幾年每年產出的國產影片有近700多部,只有一半左右能夠進入院線放映。對於不參與院線競爭的影片以及下映後的經典影片的再現,流媒體平臺的播映是非常好的投資回收和增值渠道。
流媒體模式還在摸索前行
無論是已經在院線放映的電影經過窗口期後在流媒體播出,還是將流媒體作為首映平臺,線上線下結合觀看,已經成為目前的一種新常態。
實際上,儘管全世界流媒體平臺都開始搶佔電影市場的趨勢不可阻擋,但國內國外的情況仍然存在差異。國內大多是流媒體平臺與電影出品公司合作,而國外不管是奈飛還是如迪士尼等大型傳媒集團,他們擁有自己的流媒體平臺,為自己的平臺製作內容。「涵蓋了比較大的製作,也有劇情式的製作,也有網際網路式的,他們沒有太區別哪些適合網際網路放,哪些適合影院放,所以他們會不斷產出。」王中磊說。因此,他也建議,流媒體可以在早期就進入創作和製作階段,定製一些針對網際網路觀眾的電影,「並不是說那個製作就一定小,但它可能更多的是劇情類的電影,或者是對於影院觀看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的電影。」
的確,國內的許多流媒體平臺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目前,愛奇藝已經將原創電影列入了計劃,也有一些比較適合網絡播出或者與院線電影差異化的內容在規劃,不少影片已在拍攝中。在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看來,網際網路和電影院的觀看習慣其實有很大差異,「從視聽體驗的角度來說,電影院的效果更好,但網際網路的觀看在時長上更靈活,3個小時還是50分鐘都還好,電影院在這方面相對而言受限比較多一些。」同時,這樣的靈活性也對網際網路電影的開頭、劇情、敘事節奏等方面會有不一樣的要求,「網上選擇一部片子的門檻很低,一點擊就看了,但是離開也很容易,一點就走了。我覺得未來有很多的好玩的東西會不一樣。」
相較於其他已經在院線電影領域深耕多年的院線電影大佬們,這些年輕的流媒體平臺工作者有著自己的疑惑,正在摸索前行。楊向華認為,到目前為止,線上線下電影的放映窗口期長短,適合線上和線下上映的影片的區別,線上播出的商業機制,包括如何定價、如何分帳等,所有新模式都在探索中,還未成為一種新常態。將來,他希望有一天能達成這樣的新常態:線上線下能夠有機結合,一部分電影在線上播放,一部分電影在線下播放,形成產業鏈上各方共贏的新常態。
無論是中國電影產業,還是放眼全球,所有電影人都將面對新常態。「在產業鏈上下遊利益的平衡和共贏的局面,就會產生多元化,一個是作品的多元化,再一個是發行渠道的多元化。」馮偉希望,不管觀眾是走進電影院看大製作,還是通過流媒體平臺觀看中小成本作品,在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電影產業將進入上下遊共同繁榮的新時期。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