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曲》| 關於電影的電影

2021-02-08 媒研究

:加利福尼亞露水更重,注意保護好嗓子!

:真的嗎?但我放眼望去,卻‍是陽光萬裡。


‍‍‍‍‍‍

如果提到歌舞片,是怎麼也繞不開《雨中曲》的,該影片於1952年上映,至今還是大家心中的經典。是「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的第一名,也在「100部最偉大影片」中位列第五。

唐(Don)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影視巨星,在逃避粉絲追趕時與凱西(Kathy)偶遇,二人在之後的不斷摩擦中互生情愫,最終與科斯莫(Cosmo)三人拯救了一部險些由無聲向有聲轉換的過程中失敗的電影。

這部音樂電影,揭秘了電影工業的種種現象和電影的製作過程,講述了電影歷史的重要一環---從無聲到有聲的轉變,從默片時代走向有聲時代。

  其實對於歌舞片來說,長鏡頭也是家常便飯,畢竟每個觀眾都對一名舞者能否承擔極大的銀幕挑戰充滿期待。

 《雨中曲》雖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但是裡面的幾段長鏡頭和演員的表演放在現在也是可以教科書級別的畫面和表演。

 該電影最為經典的地方莫過於男主在雨中唱歌那一段。電影同名曲Singin' in the Rain作為歌曲至今也仍未過時。

感染力之大,也許現在還是能讓不少影迷,在某個下雨天,腦子裡放著這首歌,然後想像著在雨中盡情踩水的畫面;作為舞蹈部分,那段在雨中跳上路燈然後開心的來個120°環繞的動作成為經典,現在還可以在一些電影中看到那個動作的影子。


《愛樂之城》中大家喜歡的男主轉路燈的場景是在致敬雨中曲的這一片段

一部歌舞片如果能夠經典,那麼這部歌舞片的音樂與舞蹈一定也十分出彩。我認為反之也成立。


//////////

音樂電影並不是現在的主流,如果一年中能出現一兩部較好的音樂電影都非常難得。看到部分電影中看到開始跳舞的片段,如果拍的不夠優秀,很大程度會讓觀眾看到後開始尷尬的蜷縮,並且感嘆尿點到了。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我們缺少音樂麼,看著現在的音樂發展似乎又並不是如此,我們現在有著更加多樣的音樂類型、更加精良的製作技術。音樂與電影似乎都變成了一種感官的刺激,我們好像在發出無聲的嘶啞,最後只得一具空殼。

也許究其原因,是我們的精神世界逐漸跟不上我們的物質發展速度。我們不是缺少音樂,而是周圍的聲音太多,大部分又並非動人的樂曲,反而是嘈雜的噪音。

  在電影前期的默片時代,電影演員靠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展現電影內容。唐的搭檔琳娜是一個只有美麗容貌,聲音卻十分嚇人並且有心機的女演員。默片時代恰好成就了她。

當時代迎來有聲電影時,她意識到了自己的短板並試圖讓人美歌甜的凱西來作為背後永遠的歌替。最後這個謊言被拆穿,琳娜也迎接到了自己演藝生涯的終結。這剛好說明,隨著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對於演員的要求也發生變了,而琳娜正好是這個轉變的淘汰者。

謝幕表演時候,凱西站在幕後做琳娜的歌替

 在無聲的時代,部分缺陷被包裝起來,似乎表示;真實的美被大眾忽視,虛偽可以被裝飾得光彩照人。有聲時代來臨後,男女主人公可以放聲歌唱、盡情舞蹈,用音樂與形體最直接的表達情緒。

 於此同時,這部電影也講述了歌舞片誕生的初始故事,但不止於此,它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喜劇片。

 生活在被評價為娛樂至死的時代中,也會有點無法體會到那個時代的黑色背景下的快樂有多難得,才使得這份純粹的快樂那麼有感染力。並且,片中有許多對於喜劇的自嘲與自指。

比如科斯莫說的:你可以研究莎士比亞,爭取一個好角色,你能贏得好評,卻沒飯下鍋,只要假裝被香蕉皮滑倒。便能引人發笑

    電影裡的一些表演片段和一些有梗的臺詞放到現在的大屏幕上也不會冷場。超越時代的喜劇因素與歌舞因素毫無疑問是它成為經典的原因代表。

   生活在有聲電影時代的我們,會覺得有聲電影也理所當然,當然很難想像當時的電影產業的所有人們面對這場電影技術革命的震驚與慌亂。

  但這個現象放在現在其實也在漸漸發生著,比如現在多樣的特效技術崛起,是不是也象徵著一個技術流電影時代的到來呢?電影產業相關的人們是不是也在這樣的發展下不斷地去適應這個轉變?怎麼樣才能在這個轉變下,創造一個新經典呢?這些新出現難題將會帶領著電影走向新的挑戰。

 現在流行的,終將成為歷史,而多少歷史,能成為經典。

最後

用現在的標準看,這部電影劇情有點太簡單、沒有精良的製作、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特效,但這份老套的愛情故事還是可以打動了不少人,倒不如說是影片中表達理想化愛情的方式與歌舞精神滿足了不少人心中的幻想。音樂電影作品很多時候都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看似與真實的生活格格不入。

但每個人的生活或許都是一首雨中曲,總有一顆想在雨中不管不顧起舞的心情,用沒有道理的喜悅對付來臨的雨點。

晝夜交替之間我們倉促前行,或許越來越難察覺這份簡單的浪漫。希望大家能再次找個安靜的晚上重溫這部電影,給《雨中曲》一次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把生活過成一部動人的音樂電影。

最後祝大家 早上好

也祝大家晚安

相關焦點

  • 【經典】關於電影《雨中曲》
  • 「電影原聲」| 《雨中曲》
    有一部電影總會讓我在下雨天時想起它那就是《雨中曲》這部電影的好,是用言語無法表達的每當陰雨連綿時我也會提一把黑傘  學著吉恩. 凱利踏上幾步然後再深吸一口氣——生活真的是很美好啊!《雨中曲《雨中曲》是音樂歌舞電影的傑作,也是一部關於好萊塢影壇秘密與艱辛的佳作。尤其是吉恩.凱利一個人在雨中邊舞邊唱的「雨中曲」,更是歌舞片中的經典,呈現出好萊塢影片在歌舞片類型中所能有的最高水準。
  • 說說電影《雨中曲》
    電影的大背景,應該還是在上個時期的默片時代,所以電影裡的演員們,沒有臺詞,無需發聲。電影的臺詞,是完全靠字幕的方式來提示給到觀眾的。很難想像的話,可以去看看前幾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致敬默片時代而拍攝的「藝術家」。Don是非常為人所熟知的電影明星,為躲避女粉絲的熱情追趕。我們的男主角,「身不由己」地跳到了我們女主角的車裡。
  • 電影 | singing in the《雨中曲》
    ,《雨中曲》不知道大家看過沒,音樂電影。當然了,《雨中曲》的最後只是有一個好的結局,是不是白頭偕老,大叔就不知道了。對我來說,這部歡樂的電影裡最大的笑點就是女二的顏值和聲音形成的巨大反差,作為一個不錯的梗,在電影裡總是合時宜的被拿出來當做劇情發展的笑料,最後還是女主成名的功臣。作為一部有聲的彩色電影,應該是非常成功的,畢竟在50年代,那樣的純粹快樂和影人對電影的熱忱,透過屏幕都滿滿的溢出來了。
  • 【曲】【時光留聲機】電影《雨中曲》插曲 《Singin'in the Rain...
    電影《雨中曲》海報 《雨中曲》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歌舞片,由斯坦利1989年,該片被美國國家電影登記部收藏於國會圖書館。2006年,該片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 。2007年,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該片位列第5位。
  • 《雨中曲》: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演變
    論娛樂《雨中曲》是20世紀代上世紀的歌舞劇,參照現在的音樂劇,我們想到更多印度電影、嘈雜的魔幻音樂和華麗的舞蹈。《雨中曲》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歌舞劇,雖然他是上個世紀的作品,但可以稱之為經典。雖然也有音樂和舞蹈伴奏,但這部戲卻是一場視聽盛宴,整個過程非常愉快,他講述了從無聲電影到視聽電影的轉換過程。這齣戲的情節很簡單,在電影開始時,唐洛克和麗娜是一對著名的演員,但他們只是彼此和諧,從唐洛克的演講和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出,麗娜是一個輕視他人的權力花瓶,唐洛克是一個積極的性格,有很強的演技天賦。
  • 《雨中曲》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巨大變革
    歡迎來到壹戈說戲,這一期我們延續世界電影史系列,體會一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巨大變革。從歷史文本的角度會比較抽象,那麼在壹戈的記憶中,講這個時期的電影,有兩部非常著名,一是1952的經典歌舞片《雨中曲》,再一個就是2011年的奧斯卡得主《藝術家》。
  • 影視分析 | 電影《雨中曲》的藝術表現手法
    如本文中提及的影片 《雨中曲》便是一部帶有寫實性的影片,此片又名 《萬花嬉春》,是由舞王金·凱利自導自演的,該影片由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在1952年拍攝。該影片在劇情設計、歌舞表演上都稱得上是絕佳的作品,可以概括為一場視聽上的盛宴。影片講述了一部影片誕生的過程和一個愛情故事的悄然誕生。兩者是交相輝映,穿插在一起上演的。
  • 《雨中曲》一部電影奠定了一個「百老匯」時代
    吉恩·凱利的《在雨中歌唱》,以及廣受好評的電臺音樂廳年度盛會《復活節的榮耀》,都是家庭娛樂行業在小鎮假日娛樂活動中的頂級節目。《雨中之歌》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又一部精彩的彩色音樂喜劇,由阿瑟?弗裡德執導。
  • 電影《雨中曲 》(此片適合在每一個疲憊的夜裡,安撫著現實中的憤世嫉俗,催眠到睡著.
    有人說《雨中曲》是人類歌舞片的巔峰。時至上演後63年的今天,至少還未能有顛覆。最優秀的經典都是產生在大變革的時代,《雨中曲》也不例外。所講述的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故事,後人連模仿都不容易。【視頻】電影《雨中曲》片段 「雨中曲」【視頻】《雨中曲》片段 「學發音」【視頻】《雨中曲》片段 「早安」吉恩·凱利在拍攝雨中翩翩起舞的鏡頭時,高燒將近40度。為了達到更好的畫面效果,片中的雨是由水和奶混合而成。
  • 美國電影:經典音樂劇《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美國電影:經典音樂劇《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 (1952)》導演: 斯坦利·多南 / 吉恩·類型: 喜劇 / 愛情 / 歌舞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52-04-11(美國)片長: 103分鐘又名: 萬花嬉春(港/臺) / 雨中情 / 百花嬉春1927年,由唐·洛克伍德(吉恩·凱利 飾)和麗娜·雷蒙德(簡·哈根 飾)主演的《皇家流氓》在好萊塢首映。
  • 《雨中曲》HAPPY
    還記得《雨中曲》的第一次啟蒙在高中的音樂課上,啟發了對於歌舞片的美的認識,現在重新看感觸更深一層。這部電影是歌舞片中的經典,也是所有電影中的經典。關於其中的有聲片、配音演員、愛情故事等多個元素有很廣泛的討論和致敬,但是我令我沉迷其中的是單純的、簡單的、沒有任何雜質的快樂。
  • 電影賞析《雨中曲》:歌聲舞影與情感氣氛的水乳交融
    《雨中曲》所在的歷史背景,剛好又是從無聲電影變革到有聲電影的時代。一開始的電影都是無聲的,必需的臺詞以獨立一幀出現,黑底白字,打在屏幕正中央。當一則有演員聲音的小短片出現的時候,人們紛紛嘲笑其是怪胎,自然去抵制新事物的出現。但是第一部有聲電影一經出現在大眾面前,便大受歡迎,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 好萊塢歌舞片《雨中曲》——魅力的歌舞片
    幾乎與有聲電影同時誕生,1927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標誌著歌舞片的誕生,但是由於缺乏聲音這一方面的要求,人們將1929 年米高梅的《百老匯的旋律》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歌舞片。歌舞片在30年代開始盛行,並成為30、4O年代的流行時尚,出現了一系列經典的歌舞片,如我們熟知的《綠野仙蹤》《四十二號街》等。
  • 《雨中曲》:鏡頭的舞動
    一、運動鏡頭的使用運動鏡頭的重要性,或許可以用前人的一句話來描述——「攝像機擺脫定點攝影,這在電影史上異常重要。電影作為藝術而出現是從導演們想到在同場面中挪動攝像機那一天開始的。」電影《雨中曲》裡,運動鏡頭的數量極多。
  • 電影《雨中曲》同名主題曲,人生還有比來場暴風雨更痛快的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歐美經典金曲1952上映的美國音樂喜劇片《 Singin' in the Rain(雨中曲
  • 有傘卻在雨中淋雨的人,不只你一個——關於雨中的電影愛情故事
    王家衛電影作品有些電影一看便能得知,是王家衛的電影。即便是沒看到電影的名字,也能從簡單的臺詞和電影的色調中辨認出來。在他的一部電影中曾經這樣說過:「我還記得那天晚上外面下著雨,當我看到她的時候,我突然之間覺得我像一家店而她就是我,在不知不覺之間,我讓她跑了進來,我不知道她會留多久,當然越久越好。」這種經典的電影對話,像是兩個人的言語,又像是一個人自白。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情緒,特定的言語,特定的人,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是卻留下了遐想,讓人難忘。
  • 《雨中曲》一場歌舞盛宴
    1952年春天,《雨中曲》在北美上映時,既不是最賣座的影片(當年年度票房第十),也不是最受好評的影片(提名兩項奧斯卡獎,顆粒無收),但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如今,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歌舞片經典。《雨中曲》在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1982年和2002年的兩次評選中,分別名列史上最佳電影第4和第10。
  • 好萊塢電影無聲時代到有聲時代浪潮下的歌舞片—《雨中曲》
    樹葉推薦:斯坦利·多南 / 吉恩·凱利《雨中曲》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
  • 令你想像不到的雨中浪漫——《雨中曲》
    「I'm sing in the rain~ sing in the rain」電影《雨中曲》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上映,是一部經典的歌舞片。時隔多年,影片在世界電影史中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這部電影也成為不少電影愛好者們眼中最浪漫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