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故事 I 細品《小王子》的每一章,失去童真在追求什麼

2021-01-07 楊宇茹

你 只 是 剛 好 需 要 - 我 只 是 剛 好 在

2019 7.4 深夜故事01 音頻.m4

04:34來自楊宇茹

作者簡介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ery, 1900-1944)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國裡昂。他曾經有志於報考海軍學院,未能如願,卻有幸成了空軍的一員。1923年退役後,先後從事過各種不同的職業。

1926年,聖埃克蘇佩裡進入拉泰科埃爾航空公司。在此期間,出版小說《南方郵件》(1929)、《夜航》(1931),從此他在文學上聲譽鵲起。1939年,又一部作品《人的大地》問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重入法國空軍。後輾轉去紐約開始流亡生活。在這期間,寫出《空軍飛行員》、《給一個人質的信》、《小王子》(1943)等作品。1944年返回同盟國地中海空軍部隊。在當年7月31日的一次飛行任務中,他駕駛飛機飛上湛藍的天空,就此再也沒有回來。

聖埃克蘇佩裡有兩個雙重身份:飛行員與作家。這兩個生涯在他是相輔相成、相映生輝。從《南方郵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間,僅出版了六部作品,都以飛機為工具,從宇宙的高度,觀察世界,探索人生。這些作品篇幅不多,體裁新穎,主題是:人的偉大在於人的精神,精神的建立在於人的行動。人的不折不撓的意志可以促成自身的奮發有為。在現代文學史,聖埃克蘇佩裡被認為是最早關注人類狀況的作家之一。

聖埃克蘇佩裡寫《小王子》時,自己為小說畫了插圖。插畫拙撲稚氣,夢境迷幻。法語版《小王子》1943年在美國出版。評論界和讀者對這本書感到意外。一直寫飛機的聖埃克蘇佩裡這次寫了一篇童話!童話往往是大人講給孩子聽的故事,而《小王子》是把故事講給大人聽。那幾句不無幽默的獻詞是理解這本書的鑰匙。

隨著歲月的推移,《小王子》的寓意在嚴酷的現實中愈來愈明顯。茫茫宇宙中,目前知道只有一個星球住著人,也只有一個人類文明,人的感情也全部傾注在這個星球上。在這個孤單、桀驁不馴的地球上,人既堅強而又脆弱,文明既可長存又易毀滅,這取決於人的智慧。

聖-埃克蘇佩裡,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飛行員。他從小渴望冒險,12歲就跟隨一位飛行員第一次飛上天空。

21歲,從小嚮往天空的聖-埃克蘇佩裡終於有了一次圓夢的機會。他應徵去服兵役,但由於服役期間的限制,他只能在軍隊裡擔任地勤維護人員。他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勤於學習飛行課程。終於,在1921年6月18日,他走進了嚮往已久的駕駛艙。同年12月31日,安東尼通過考核,正式取得了空軍飛行員資格。

26歲,聖-埃克蘇佩裡加入法國拉特科埃爾航空公司,負責駕駛郵務機。自此,他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飛行員。

30歲,聖-埃克蘇佩裡被派駐阿根廷,負責開拓南美航線。在那裡,他和同伴們屢次與風暴搏鬥、與死神擦肩,最終實現了人類夜間飛行的創舉。《夜間飛行》就描述了這段難忘的經歷。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有少數人記得。」

「大人們建議我把這些開著肚皮或是閉著肚皮的蟒蛇圖畫放在一邊,不如把興趣放在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上。就這樣,我在六歲的時候,放棄了畫家這個美好的職業。……我不得不選擇另一個職業,於是我學習了駕駛飛機。」——《小王子三部曲1:小王子》

相關焦點

  • 原著與電影版的《小王子》告訴我們回歸童真、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儘管小說和電影在情節和敘述方法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但兩者中所表達的追求自我,回歸童真的主題卻從未改變。01從童話故事到勵志電影:我們為什麼要追求自我,回歸童真小說《小王子》是基於一次成年人對於生命與生活的反思,而並非簡單地為兒童所創造的小說,而由於其有具有幽默性的故事敘說手段,讓它成為一本小孩承認都喜歡的小說。小孩陶醉於其中的故事,成人陶醉於其中的暗含的人性。
  • 《小王子》:這個世界太複雜,需要簡單和童真
    用純淨童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和悲劇。同時批判社會的理性刻板化的價值準則,喚起個人對自我的思考:這個世界太複雜,我們需要簡單和童真。極其樸素和純淨的語言,蘊含豐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就像大灰狼和小紅帽、狼來了…《小王子》常常是父母講給孩子們睡前故事中的其中一個。
  • 《小王子》:回歸童真 永葆初心
    電影《小王子》海報2015年上映的魔幻電影《小王子》由美國導演馬克·奧斯本執導,改編自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的經典同名小說,在小說已經創下20影片《小王子》在原著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以小女孩為中心的全新故事框架,將人們熟知的「小王子故事」嵌入其中,多線敘事結構更好地推進了社會現實與虛幻世界的融合。影片主線圍繞著現實生活中缺少童真的小女孩展開,她背負著母親捆綁式的「人生大計」,一場意外讓她結識了隔壁的老飛行員,在與老人接觸的過程中,小女孩的童真逐漸被喚醒。
  • 始終熱淚盈眶,永遠保持童真——《小王子》讀後感
    終於在國慶節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讀完了英文版的《小王子》,其實這本書挺適合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讀的,就像此刻的我一樣,一個人在一間小出租屋裡待了6、7天,正因為這樣孤獨的心境讓我對這本書有了無比深刻的感受。成長,這個詞於我的腦海中又有了新的定義。究竟經歷過什麼才是真正的成長?
  • 《小王子》的真正寓意到底是什麼?
    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而在《小王子》中曾出現的:會說話的狐狸、吞大象的蟒蛇、藏在盒子裡的山羊….看到這些屬於童年想像的思想瑰寶後,我才幡然醒悟道:原來我們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份「赤子之心」。它們是最純真的愛好、最豐富的想像、以及最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小王子》或許是法國飛行員兼作家聖埃克蘇佩裡送給人間的最後一份禮物。
  • 8.2分治癒電影《小王子》: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最單純的童真
    ,他打動我,是因為我知道,我再無法成為小王子。讓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小王子》,去了解孩子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故事講到這裡,小編想說的是,其實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王子,這部《小王子》喚醒了小女孩的童真,也讓觀眾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能引發共鳴,從這點來看,這是一部改編很棒的電影
  • 8.2分治癒電影《小王子》: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最單純的童真
    《小王子》《小王子》成為所有人回不去的純真年代,他打動我,是因為我知道,我再無法成為小王子。但是如今生活越來越好,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求越發的嚴苛,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怎樣怎樣的人,但是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童年嗎?讓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小王子》,去了解孩子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故事的開始,是我們主人公的母親帶著她去面試,她一遍遍的背著將要考的題目,但是她在面試時卻發生了意外,最終的終極題目卻發生了改變,她回答錯誤了,面試失敗。
  • 《小王子》教會我們什麼?
    距離一年四個月,距離讀完《小王子》這本書已經過了很久,但裡面的東西依然歷歷在目,並深深地影響著我。以下是《小王子》教會我的東西:第一便是教會了我要有一顆包容心。「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孩子」。是的。裡面內容有描寫到小孩畫的東西拿給大人看,大人卻說小孩子畫的什麼都不是,根本就不像。是地,在成人的世界裡,早已沒有了小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有的只有這個世界篤定而成的現實世界觀。成人的世界,丟了孩童時期就有的好奇心和童真,反觀成人世界只有物質,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除了物質。是的,這個現實世界需要物質才能活下去,沒有物質什麼都不是!
  • 珖說不停第3期/書談《小王子》一本尋找童真的故事
    故事內容也非常簡單,就是講一個想成為畫家的孩子,最後因為大人們的反對,而被迫去學有用的知識。長大後,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因一次意外事故,迫降至沙漠遇見主人公小王子,飛行員和小王子成為了朋友,小王子則將自己所見所聞與飛行員分享。第一次讀《小王子》時,尤其是看到裡面小王子講述自己對大人的各種不理解,心情非常興奮甚至手舞足蹈,因為他說的事情都是非常正確。
  • 《小王子》——一本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請不要忘記如何去愛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童話故事了,是否早在童年或是僅僅在給自己孩子講故事時?長大以後,我們本以為看待事情會更加透徹,但成長卻為我們添加了許多額外的負擔,讓我們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愛與責任。《小王子》的作者安託萬·聖埃克蘇佩裡本身就是一名飛行愛好者,熱愛飛行,熱愛自由。書中,飛行員「我」飛機失事墜落到撒哈拉沙漠,遇到了在各個星球漫遊的小王子。
  • 《小王子的領悟》的領悟(一)
    因「江蘇教育讀書」微信群群主蔣保華先生推薦閱讀周保松先生《小王子的領悟》,勾起很多關於《小王子》的回憶:多次赴上海看各大劇場改編的關於《小王子》的音樂劇;和朋友一家在家裡床上、沙發上表演《小王子》的情形;兒子的怡群國影院裡自製的投影表演《小王子》;想起兒子去年送給我的生日PPT裡那個美輪美奐的法國音樂劇《小王子》……素感慨萬千,一吐為快!
  • 《小王子》:成年人的「荒唐奇怪」,小王子的「童心未泯」
    《小王子》的故事也很簡單:該書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跟隨著小王子的步伐,我們認識了國王、酒鬼、電燈人、地理學家這些我們生活中的人們,同時也認識了童話世界裡的狐狸、玫瑰、蛇、綿羊等。
  • 小王子|兒童成長故事
    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傷害了小王子對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別小行星,開始了遨遊太空的旅行。他先後訪問了六個行星,各種見聞使他陷入憂傷,他感到大人們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個點燈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個可以作為朋友的人。但點燈人的天地又十分狹小,除了點燈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個人。在地理學家的指點下,孤單的小王子來到人類居住的地球。
  • 【雕龍】《小王子》:最好的書給最好的你
    小王子可以說是一篇故事,也可以說是一篇寫實。是我們夢想照亮現實的窗口。《小王子》的精彩之處在於它不同於那些成熟的文學作品,用成人的口吻直接或間接地向我們灌輸哲理。而是站在那個單純、善良、執著的小王子的角度,用略帶憂鬱的口吻解析著人間萬物,諷刺著成人世界心靈的虛偽,黑暗,愚鄙。
  • 《小王子》的故事,不但讓我體會到了愛情,還有人生
    #愛情#《小王子》描述的是小王子從母星B612星球前往第七顆星球地球,在此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這樣簡單的一個童話故事,因為它才六萬多字,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但是它的累計銷量竟然達到了2億冊。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本書更適合大人來閱讀。
  • 好書推薦《小王子》
    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請你了解《小王子》這並不是一本單純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書。它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書,書中寫的是關於我們每個生命的寓言故事。走進《小王子》讓你找回童真時的快樂。很多時候,大人們總會說「我也曾是孩子,我也是從孩子走過來的,我當然清楚地知道孩子們是怎麼想的。」
  • 《小王子》回到B-612星球
    飛行員:小時候很愛畫畫,腦子裡全是奇思妙想,他想著把蛇吞大象畫下來,問問大人害不害怕,然而大人們說:「誰會害怕一頂帽子」。大人們扼制了他奇怪的想法,飛行員打消了畫畫的念頭。在遇上小王子時,小王子請求飛行員為他畫一隻綿羊,一隻很小很小的綿羊。飛行員給小王子看了他人生中第一幅作品——蛇吞大象,被大人們嘲笑像頂帽子的那張圖。小王子看了圖後拒絕道他不要一張蟒蛇吞大象的圖,他想要的是一隻綿羊。
  • 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讀後感
    小時候讀過《小王子》,但當時沉迷金庸古龍的刀劍江湖,對這本童話般的故事不以為然。長大後,重翻《小王子》,又是另一番感受。▼《小王子》創作於1942年,出版於1943年,當時正是二戰最關鍵的時刻。1940年法國戰敗,作者目睹法國空軍大潰敗。他認為,童年是盼望奇蹟、追求溫情、充滿夢想的時代,對比之下,大人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
  • 《小王子》五句經典語錄教我們拾回赤子之心
    《小王子》故事自1943年出版至今,深獲全球各地書迷喜愛,以簡潔文字與生動有趣的圖畫,成為老少鹹宜的經典作品。曾執導《功夫熊貓》的導演馬克·奧斯本耗費八年心力,以原創故事為架構,疊加一位現代小女孩的故事元素,讓《小王子》電影版在法國上映不到五天就有破億的成績!
  • 讀書會 | 《小王子》---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
    一個永遠也不會長大的小王子,為我們演繹了一個最溫馨、最真摯、最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第一視角,敘說了一個講給成人的童話故事,一次飛行事故,讓主人公困在了沙漠,也正是這個奇遇,他才會遇到那個單純善良的小王子,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小王子》一書中,飛行員「我」飛機失事墜落到撒哈拉沙漠,遇到了在各個星球漫遊的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