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 這是「聲動廣漢」開播以來最長的一期節目!
NO.2 : 這是「聲動廣漢」開播以來第一期廣漢人與廣漢的故事!
NO.3 : 不知道為啥,就想湊夠三條!
《拿什麼奉獻給你,我親愛的的故鄉》
司徒秋野
有一個地方,離別她,令我肝腸寸斷;思念她,讓我情牽夢縈;嚮往她,使我望眼欲穿;回歸她,我曾不顧一切;熱愛她,我將至死不渝。哦,廣漢我親愛的故鄉!
—題 記
故鄉,一個讓我們傾注著無限深情和歸宿感的地方。
我的祖籍是山西垣曲,出生地是雲南思茅,因我的生母是廣漢人,我在廣漢槐樹街度過了歡樂而苦澀的童年,並與廣漢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城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那些已經逝去的如歌歲月裡,是廣漢這塊土地的溫潤和廣漢人的厚愛,始終支撐、激勵著我走過坎坷,穿越四季。為此,我始終把廣漢視為摯愛的故鄉。
記得第一次離別廣漢是1972年8月一個晴朗的早晨,夏日的陽光暖暖的照在槐樹街上,空氣裡瀰漫著從竹器社飄蕩出的烤制新竹的濃鬱馨香。由鄰人們組成的送行隊伍先後走過槐樹街、當鋪街、菸市街和西街。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鋪面、每一棵樹木在我的眼裡都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在廣漢火車站,當撕心裂肺的汽笛響起,車輪轉動起來,我不顧一切的撲向車窗。站臺上送行的人群早已哭成了淚人,紛紛紅著眼睛向我伸出手來。望著這些朝夕相處的人們,槐樹街的生活如電影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現。我忽然清醒地意識到,隨著車輪的轉動,我將遠遠的離開這裡,從此以後漂泊他鄉,也許今生今世再也不會回來!離別的痛苦迅即洶湧而至。我說不出一句話,只能使勁地探出身子向他們揮手告別,眼淚似決堤的河水譁譁地流淌下來。火車開始加速了,站臺上送行的人群緊隨著列車奔跑起來,但很快便漸離漸遠,我已經聽不到他們一聲聲深情的呼喚,只能看到一隻只搖動的手臂。
從此,命運的小舟載著我先後輾轉雲南、河南和重慶,在那些悽涼孤苦的日子裡,我時常想起遠方的廣漢。那裡有生長著一行行蔥鬱柏樹的古老城牆,有一條寬闊蜿蜒的鴨子河。明亮的陽光下,鴨子河的河道裡,可以望見晃晃悠悠的木板小橋,小橋上穿行著過河趕場的農人。河灘上有成群的水牛在啃吃青草,玩皮的牧童橫坐在水牛的背上玩耍。潺潺流淌的清粼河水中有載著魚鷹的枊葉扁舟順流而下。藍得如同剛剛洗過一般的天空下,有一群群白鷺翩翩飛過 。
記得1988年歲末的一天,人民日報刋載了一則廣漢撤縣建市的消息。讀著那段簡短的文字,走在改革前沿的故鄉廣漢再次撥動了我的心弦,濃烈的思鄉之情即刻淹沒了我。還記得1989年初春的一天,我出差鄭州,在"二七賓館"的房間裡,電視裡正巧播出廣漢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的專題片,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畫面竟讓我看得激動萬分,淚流滿面。那一刻,在同事疑惑的眼神中,我在心底裡告訴自已:今生今世,無論何時,我終將回歸廣漢。
1992年8月,故鄉傳來訊息:即將正式建臺的廣漢電視臺正面向社會招考播音員。這一消息令我振奮不已、喜出望外。我強烈地意識到,這是上帝賜予我重回廣漢故土的唯一希望和機會。於是,我欺瞞著單位領導,不顧病重住院的父親,帶著年僅6歲的兒子,踏上擁擠的火車,三次往返於河南和廣漢,參加初試、複試和為期三個月的試用。最終,年齡最大、距離最遠的我成為365人之中唯一的優勝者,我終於如願以償回歸廣漢。
在此後近25年的時光裡,懷著對故鄉的無比熱愛,我以主持人和記者的身份,走遍廣漢的所有鄉鎮,走進機關、企業、校園,借擔綱主持的《廣漢新聞》、《紅綠藍視點》、《話說廣漢》、《黨建之窗》、《農村天地》等節目,生動反映廣漢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投身三星堆博物館開館、"5.12"抗震救災、北京奧運聖火傳遞、歷屆春節團拜會等重大活動,傾注熱忱、奉獻才智、發揮專長、付出辛勞;用《廣漢在震撼中屹立》、《聖火光耀三星堆》、《回望的視線》、《狂瀾之上顯神勇.石亭江畔見真愛》、《夢翔廣漢》、《川西壩兒女》、《文化.舞動廣漢》等文學作品,深情謳歌敢為人先的廣漢精神,呈展廣漢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絢麗畫卷。
2015年初春,那是此生再難忘懷的一個春天。當我準備心懷夢想,遠離喧囂,去到偏遠山村靜心閱讀、思考、創作的時候,可怕的癌症卻突然"垂青"於我,再次置我於生與死的嚴峻考驗。在那危急迫近、陰霾密布的時刻,來自廣漢眾多領導、同事、親友、觀眾的真誠關愛,一如潺潺溫泉匯入我的心田,令我倍感溫暖,信心滿滿。懷揣著堅定的信念、絢爛的夢想,承載著廣漢人的摯情真愛、殷切希望,經歷了一年多"生物""中醫""靶向""化療""放療"等系統治療,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痛和煎熬,我終於迎來了生命的又一季春天,重新回歸既定的軌道,開啟劫後餘生的全新旅程。
……
如今,漫步在鴨子河邊的棧道上,行走在廣漢繁華的大街小巷中,徜徉在三星堆遺址公園裡,穿行在高新區林立的企業間,目睹著這萬千的變化、驚豔的美麗,我更真切的感受到廣漢這座城市的靈動、豐滿、厚重和大氣。腳踏這塊神奇的土地,憧憬廣漢美好的明天,我深知,"四美廣漢"的宏偉藍圖還須60萬廣漢兒女為之嘔心瀝血、艱辛奮鬥。上帝的眷顧、廣漢人的大愛還在延續,我別無選擇,只能將寶貴的時間、有限的精力、滿腔的激情,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親愛的故鄉—廣漢!
——2017年7月22日於重慶武隆馬廟
廣漢古舊的街道已成為久遠的記憶
曾經熱鬧繁華的廣漢西街
1972年夏,第一次離別廣漢留念
1981年在重慶部隊學校時...
在廣漢電視臺主播《廣漢新聞》長達11年....
1997年10月主持三星堆博物館開館文藝演出
刊發的部分文學作品
2010年新金雁大橋通車典禮
主持廣漢市新春團拜會
滿懷熱情的投入到2017春節團拜會籌劃
滿懷感恩之情登上2017廣漢春晚
2017年5月德陽「非公黨建工作現場會」解說
腳踏美麗的故土,憧憬美好的明天
時光易老、容顏不改!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收看廣漢新聞」
這句話,已經在老廣漢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我們依然會
「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鳴謝:廣漢市攝影家協會 餘 嘉
樂橙影視 趙新建
編輯:張楊、餘小豪
配音:張楊
歡迎廣漢本土原創作品在此平臺投稿展示
錄音棚租賃 音頻製作 廣告配音
聯繫電話:18090772522(微信同號)
投稿 QQ:290952239
地 址:廣漢市東西大街東一段69號
聲動廣漢藝術創作基地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