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導,一觀眾發現電視臺記者的脖子有一處腫腫的,並發郵件建議她去做個檢查。沒想到記者就醫後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好在癌細胞並沒有擴散太多,通過手術摘除,治癒的希望很大。
之後記者對觀眾表示了感謝,並承認「如果沒有這封電郵,她可能永遠都不會主動去就醫,那麼她的腫瘤肯定會繼續發展下去,想想都覺得非常可怕……」
不僅是頸部,身體很多部位都可能無緣無故地長「包」,有些包塊是良性的,但也可能像上述記者那樣是惡性腫瘤,具體該如何區分,不同位置的腫塊又可能預示哪些問題?
1
頸部出現包塊,多為炎症
但三個位置要當心
頸部是最容易出現腫塊的,病因也較複雜。在頭頸外科領域,有個說法叫做「三個7」法則——發病7天的或許是炎症,如感冒引起淋巴腫大;發病7個月的可能是惡性腫瘤,如淋巴瘤、甲狀腺癌、鼻咽癌等;發病7年的多半是良性腫瘤,如上皮囊腫、脂肪瘤、纖維瘤。
那麼,如何判斷頸部腫塊是否危險,主要看以下幾方面:
①大小:腫大超過2cm,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②硬度:表面粗糙、質地堅硬似額頭、形狀不規則,惡性較多。
③活動度:活動度差,較難推動的,則惡性程度較高。
④症狀:若是炎性腫塊,發病後會伴隨明顯的紅腫熱痛表現;但若是不痛不癢、突然出現,則需提高警惕。
另外,即便是長在頸部的包塊,不同位置其病因往往也不同,以下三種要格外注意:
1
頸部雙側,可能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位於頸部的正中,左右對稱,但當病變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癌腫同側部位的淋巴結腫大。
若出現頸部腫塊,並突然有嗓子嘶啞、吞咽困難、憋氣的情況,要及時做個超聲檢查,以防甲狀腺出現癌症等病變,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
甲狀腺癌高危人群
①中青年女性,20-40歲為發病年齡高峰
②經常接觸輻射的人
③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④長期碘攝入過量或不足,超重或肥胖人群
2
右側鎖骨的上方,可能是肺癌轉移
若出現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還伴隨咳嗽、胸痛、氣短、發熱、咯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狀,建議及時做個胸部CT掃描檢查,排查肺部疾病,尤其是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
①長期吸菸者,長期接觸二手菸的人
②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的人群
③生活在空氣汙染較嚴重地域的人
④有肺炎等肺部疾病患者
⑤有肺癌家族史人群
3
左側鎖骨的上方,可能預示消化道腫瘤
左側鎖骨上方若出現癌症病變,最常見的是食管癌和胃癌。
食管癌
食管癌會伴隨胸骨後不適、進食後反酸、吞咽困難等,部分患者會出現聲音沙啞症狀。
食管癌高危人群
①長期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如:喜歡暴飲暴食、吃過冷過燙堅硬的食物等
②長期吸菸酗酒者
③有慢性胃炎、膽道出血、十二指腸潰瘍等上消化道症狀
④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
⑤有食管癌家族史人群
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做個食管內鏡超聲或者x線鋇造影。
胃癌
胃癌患者會有上腹部飽脹或疼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情況;
胃癌高危人群
①40歲以上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現消化不良者
②有胃腸吻合術10年以上、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胃息肉、惡性貧血者
③長期酗酒、吸菸,喜高鹽飲食、燻制食品和少食新鮮蔬菜者
④超重或肥胖人群;有胃癌家族史者
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胃鏡檢查。
2
腋下腫塊,警惕乳腺癌
腋下出現腫塊的情況,在臨床上也比較常見,但有可能是近期過於疲勞,抵抗力下降所致;也可能屬於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炎等;當然,更要警惕乳腺癌!尤其是隱匿性乳腺癌——臨床中僅有腋窩淋巴結腫大,而乳房並沒有病灶出現。
要注意的是:別以為只有女性會出現乳腺癌,男性也可能病發。
乳腺癌最初的轉移往往是通過淋巴管首先轉移到同側腋下淋巴結,因而大多數患者,早期腋窩和乳房的上方都可能出現較硬、邊界不清、高低不平、固定的腫塊。
此外,以下三大症狀也是乳腺癌常有的:
乳腺癌的三個「危險信號」
①乳頭出現了淡黃色或無色,甚至帶有血絲的乳頭溢液;
②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③乳房皮膚有很多小坑(橘皮徵);也可能突然出現某個地方凹陷。
乳腺癌的篩查方式:40歲以下的女性腺體比較豐富,首先推薦彩超。4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做鉬靶檢查比較穩妥。
3
腹部腫塊
可能是臟器或動脈瘤問題
胃、腸、肝、腎、胰、女性卵巢等重要器官都位於人體腹部,當這些器官發生異常時,我們有可能在腹部摸到包塊。
而腫塊的位置不同,引起的病因也不同:
①右上腹:主要考慮肝膽問題。
②右下腹:主要考慮盲腸、闌尾、部分升結腸等。
③左上腹:考慮脾、胃、肝左葉、胰、左腎等。
④左下腹:考慮小腸、乙狀結腸、部分降結腸等。
⑤中上腹:主要考慮是胃、肝、胰腺、小腸及腹膜後腫瘤。
⑥中下腹:子宮腫瘤,膀胱腫瘤,尿瀦留等。
因此,出現腹部包塊,應該及時就醫,明確到底是哪個部位、器官出現了問題。
另外,如果用手按壓肚臍到劍突之間,有跳動的腫塊,往往預示著腹主動脈瘤。而它雖然不像癌症會擴張轉移,但卻像在人體中埋了一個「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約20%的人會在5分鐘內死亡,剩餘80%的人最多也只有6小時的搶救時間,殺傷力極強!
以下症狀也是腹主動脈瘤的預警信號:
①疼痛:常發生在下腹部和下背部,有時可向腹股溝、臀部或腿部放射;疼痛具有突發性、持續性,每次發作可達數小時或數天。
②長期聲音嘶啞,且逐漸加重。
③腹主動脈瘤瘤內偶爾可能形成急性血栓,患者會出現突然的下肢涼、疼、發紫,甚至走不了路。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二十年以上吸菸史等因素,就非常容易發生腹主動脈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4
口腔腫塊
警惕危險的口腔疾病
很多人口腔出現水泡、腫塊,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有口腔潰瘍了,但若是這種情況7-10天沒自愈,並反覆發作,可能就不是單純潰瘍那麼簡單,需警惕一些危險的口腔疾病!
1
白塞氏病
此病屬於免疫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可累及全身血管,侵害多個器官!除了口腔潰瘍外,還會伴隨眼睛不適、視力下降、關節疼痛、胃腸道不適等表現,嚴重者,甚至可能威脅生命。
2
扁平苔蘚
常表現為白色斑點、斑塊、斑片,發生在舌部會出現舌乳頭萎縮;發生在唇部會出現糜爛、滲出及粘著性鱗屑;出現燒灼及疼痛感覺。
反覆出現扁平苔蘚,也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一種,因此需及時就診。
3
口腔白斑病
常表現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塊,多見於兩頰和舌黏膜處。一般無自覺症狀,嚴重時可有粗糙、味覺減退、局部發硬等症狀;潰爛時可出現自發痛及刺激痛;拖延未治,還可能會出現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
但要注意的是,口腔白斑病也可能發生惡變。
4
口腔癌
如果口腔潰瘍超過兩周尚未痊癒,且邊界不清、中間凹陷、邊緣凹凸不平、凹陷表面呈顆粒狀,摸起來較硬等,則可能是癌變的跡象。
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頜面部腫大、淋巴結粘連等全身症狀。
此外,可可還要提醒大家,雖然「十人九痔」,但人體消化道末端的凸起並不都是痔瘡,還有可能是息肉,是脫垂,甚至是惡性腫瘤!尤其要警惕活動度不佳、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表明不光滑甚至呈菜花樣、顏色紫黑色的凸起。
△出現腫塊時,可先從四個信號簡單判別
因此,出現異常症狀,還是積極就醫,不要盲從,要特別警惕活動度差、界限不清楚、表面不光滑、硬度似額頭的腫塊。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