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是許多臺灣小吃的發源地。窮遊er 謝謝菜菜 在臺南的幾天裡,他們沒逛景點,而是每天早上扶著牆出去,吃到深夜扶著牆回家。。。他們對吃過的店進行了點評 ,製作出了一套臺南美食全攻略,快來備好紙巾,一睹為快!
(以下內容來自窮遊er 謝謝菜菜)
口味:★★★★
「度小月」擔仔麵,源自1895年,臺南最著名的小吃店。創始人是福建遷至臺灣漁人,每年清明到中秋,是捕魚淡季,俗稱「小月」,漁人為養家餬口,度過「小月」,於是賣起面,因此得名。
度小月最獨門的配方是特製肉燥,加上用蝦子熬煮的湯頭,用蝦尾、蒜泥、香菜提味。臺南是度小月本鋪所在,雖然非常著名,但價格不高,我們4人點了9盤,人均30人民幣出頭。
口味:★★★☆
雖不是臺南最大的夜市,但近年人氣極速上升,佔地面積不大,但人氣十分火爆,烤魷魚、血湯、山豬肉、木瓜牛奶、滷味等等。總體上,夜市攤檔的口味肯定不如老店,但最重要的是感受氣氛,來臺南必到。
口味:★★★★★
這是個人最愛的一家,每天凌晨鮮殺牛肉,凌晨4點開門。第一天早上10點去早已賣完關門,因此第二天我們大清早就去了。鮮切牛肉放碗裡,用滾燙的高湯一澆,上桌時牛肉保持最新鮮狀態,沾店家特製豆醬,想想都口水一地。另外強烈推薦高麗菜炒牛肉,「食過返尋味」啊!
口味:★★★★★
和阿村牛肉、阿堂鹹粥都位於小西門,原本由老夫婦經營,年老後子女無意繼承,來自臺中的女士向老人討得秘方,繼承下來。同樣每天新鮮屠宰,推薦當歸羊肉,入口即化啊!!!還有羊肝,高湯一灼,配香油和豆瓣醬,好吃到感動。每天很早賣完,要早去。
口味:★★★★
臺南特色必吃小吃!諧音升官發財,雖然名字不好聽,但味道不錯!正宗的店離阿村牛肉也不遠。棺材粄就是厚吐司切開,裡面加入濃湯,濃湯裡包括雞肉、墨魚、蔬菜等等,香濃的湯汁,配合炸得酥脆的厚吐司,一口咬下去... ...另外推薦店裡的炒鱔魚和羹!
口味:★★★★
臺南人的早餐,首先要能適應像潮汕粥那樣,裡面的米是一粒粒的,說是粥,更像湯泡飯,因此有些人吃不慣。最大賣點是新鮮海鮮用料,蝨目魚粥和土魠魚粥是主打。另外特色的魚腸比較葷腥,估計多數人會吃不慣。
口味:★★★☆
和阿堂並列臺南最著名的鹹粥店,用的是整塊生魚。
口味:★★★★☆
說完小西門一帶的店,轉戰安平。陳家蚵卷就在延平老街附近,用料新鮮,蚵卷外脆裡嫩,蚵仔煎倒有點像潮汕腸粉的感覺。
口味:★★★★
口感綿密,豆味香濃,遵循古法製作。很多人會點紅豆豆花等,但推薦傳統豆花要點一個,不搭配其他料,豆花的香味不會被其它東西蓋過。
口味:★★★★
沒同記安平豆花那麼香濃,但豆花口感更滑,個人感覺傳統豆花不如同記,但搭配其它料的選擇更多,各有千秋。在國華街有一家。
口味:★★★★
每天只賣一兩種口味霜激凌的日式店,經常排隊,很多年輕情侶會來,周邊也比較清新,還可以拍拍照。
口味:★★★★☆
在僅有38釐米的窄縫中鑽入,穿過狹窄小巷,上樓既是。咖啡館很有腔調,老闆Jessica說:「這裡是個說不完故事的人生舞臺,每年上映不同的戲碼。人來人往的公共領域,酸甜苦辣雜陳其間。」在窄門我們還喝到了多年未嘗試的客家擂茶,雖然現在客家村子裡也能喝到,但把傳統擂茶融入咖啡館裡,還是首次體驗。樓下的草祭二手書店也值得一逛。
口味:★★★★☆
這裡經常排長隊。新鮮出爐一大盆,買的時候說要半斤、一斤還是幾斤,店員再一大塊切出來。用料非常足,香味四溢,有點香港街頭常見的雞蛋仔的味道。我們臨離開臺南時,原本想買一斤車上餓了可以吃,結果一拿到手香的忍不住,當場就基本吃完了。
口味:★★★☆
由米漿加上炒香的香菇、蝦米、豬肉、鹹蛋黃一起蒸熟,臺南的碗粿還會加肉燥,再搭配特製的醬料和蒜蓉。最正宗的碗粿是國華路西門路口的富盛號。
口味:★★★☆
位於延平老街的百年老店,店鋪和包裝都是舊式的,用料足,比較實惠,蜜餞偏甜。我們買了4包在路上玩的時候作零食,很不錯。
創立於民國元年的臺灣百年老店,是臺南碩果僅存的傳統古法手工製作冬瓜茶老店,去赤崁樓時別忘了順便去對面喝一杯傳承百年的好味道。
口味:★★★★
烤地瓜不能算特色小吃,但國華街這家真的很好吃,可以連皮一起吃。
口味:★★★
騎車走街入巷的老式香芋冰激凌,口味一般,但作為一種懷舊的體驗。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美食~
- END -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遊網用戶的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