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塵夢》湘西人陳渠珍與藏女西原的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發生在晚清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歷史背景下,為了阻止英國夥同達賴分裂西藏的企圖,陳渠珍跟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進駐康藏。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爆發革命,駐藏士兵發生譁變,陳渠珍帶著湖南同鄉冒死遁走,回歸湘西,陳渠珍在西原的護送下帶領湘西子弟一百一十五人東歸,穿越萬水千山歷經七月茹毛飲血之生活,於1912年的初夏曆經七個多月的風餐露宿,他們和僅剩的七個隨從經歷九死一生才回到漢地,遺憾的是的到了長安西原卻不幸染天花病卒。1921年冬,得勢後已是湘西王的陳渠珍請求當年在長安落難時救助過他們的董禹麓護送西原遺骸回到湘西鳳凰,給她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寫了這本《艽野塵夢》。他們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我看過好幾次,至今讀到仍然老淚縱橫不能自已,一是為他們,更為那個時代湧現出的卓絕人物,也為自己當年一無所有來到深圳備嘗辛苦也是同樣在一位已經遠去的「西原」的守護下有了我的今天,回顧如塵舊夢心懷感激、感動與痛惜。陳渠珍在《艽野塵夢》中記錄【西原遺言】曰:萬裡從君,一直形影相隨,不想竟然病入膏肓,不得不與君中道而別……願君南歸途中,一路珍重,西原已不能隨行了。陳渠珍《亡姬西原墓志銘》:原茹萬苦百艱,敢犯壯夫健男窘步撠肘之奇險,從容以護予者,而予曾不獲攜歸家園,同享一日之安寧,予述至此,予肝腸碎斷……。
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都帶有一個元字,他寫書《艽野塵夢》,記下了進藏出藏的苦旅,更記下了自己和西原的點點滴滴。沈從文當年在陳幕下任文書時,也曾感慨其「令人嘆服的治軍能力以及長官的自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還不睡覺,年近四十也不討姨太太,平時極好讀書,以曾國藩、王守仁自許,看書與治事時間幾乎各佔一半。」而其後沈之所以走上文學道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這位文武雙全的長官影響。
1952年2月,七十一歲的患喉癌陳渠珍病故於長沙寓所。
緊靠墳墓右邊的,是一尊黃銅製成的雕塑,一個身著藏族服飾的女性,緊緊依偎在墓碑旁,俯身貼腮,依依不捨,尤如當年在雪域高原西原年芳十七歲以她博大的胸懷呵護陳渠珍一樣,這是千百年來漢藏有實史可考的最美好的情感。這是黃永玉先生雕塑的藏女西原塑像,雕塑展示的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一曲刻骨銘心的愛情傳奇,一百年後仍然感動靈魂,他們純真美好的愛情也將永遠令人嚮往和懷念……西方塑造的《廊橋遺夢》和《鐵達尼號》是些偷情的煽情故事在西原面前簡直就是低俗、卑劣得不值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