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塵夢》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2020-12-23 百家號

《艽野塵夢》湘西人陳渠珍與藏女西原的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發生在晚清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歷史背景下,為了阻止英國夥同達賴分裂西藏的企圖,陳渠珍跟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進駐康藏。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爆發革命,駐藏士兵發生譁變,陳渠珍帶著湖南同鄉冒死遁走,回歸湘西,陳渠珍在西原的護送下帶領湘西子弟一百一十五人東歸,穿越萬水千山歷經七月茹毛飲血之生活,於1912年的初夏曆經七個多月的風餐露宿,他們和僅剩的七個隨從經歷九死一生才回到漢地,遺憾的是的到了長安西原卻不幸染天花病卒。1921年冬,得勢後已是湘西王的陳渠珍請求當年在長安落難時救助過他們的董禹麓護送西原遺骸回到湘西鳳凰,給她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寫了這本《艽野塵夢》。他們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我看過好幾次,至今讀到仍然老淚縱橫不能自已,一是為他們,更為那個時代湧現出的卓絕人物,也為自己當年一無所有來到深圳備嘗辛苦也是同樣在一位已經遠去的「西原」的守護下有了我的今天,回顧如塵舊夢心懷感激、感動與痛惜。陳渠珍在《艽野塵夢》中記錄【西原遺言】曰:萬裡從君,一直形影相隨,不想竟然病入膏肓,不得不與君中道而別……願君南歸途中,一路珍重,西原已不能隨行了。陳渠珍《亡姬西原墓志銘》:原茹萬苦百艱,敢犯壯夫健男窘步撠肘之奇險,從容以護予者,而予曾不獲攜歸家園,同享一日之安寧,予述至此,予肝腸碎斷……。

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都帶有一個元字,他寫書《艽野塵夢》,記下了進藏出藏的苦旅,更記下了自己和西原的點點滴滴。沈從文當年在陳幕下任文書時,也曾感慨其「令人嘆服的治軍能力以及長官的自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還不睡覺,年近四十也不討姨太太,平時極好讀書,以曾國藩、王守仁自許,看書與治事時間幾乎各佔一半。」而其後沈之所以走上文學道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這位文武雙全的長官影響。

1952年2月,七十一歲的患喉癌陳渠珍病故於長沙寓所。

緊靠墳墓右邊的,是一尊黃銅製成的雕塑,一個身著藏族服飾的女性,緊緊依偎在墓碑旁,俯身貼腮,依依不捨,尤如當年在雪域高原西原年芳十七歲以她博大的胸懷呵護陳渠珍一樣,這是千百年來漢藏有實史可考的最美好的情感。這是黃永玉先生雕塑的藏女西原塑像,雕塑展示的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一曲刻骨銘心的愛情傳奇,一百年後仍然感動靈魂,他們純真美好的愛情也將永遠令人嚮往和懷念……西方塑造的《廊橋遺夢》和《鐵達尼號》是些偷情的煽情故事在西原面前簡直就是低俗、卑劣得不值一文。

西原雕塑附身在陳渠珍墓穴之上……
老年陳渠珍
陳渠珍與西原

相關焦點

  • 艽野塵夢 一段荒野中的曠世絕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是《艽野塵夢》,說到這本書,小女子不才,第一個字沒認出來,後來字典查之,讀qiu或jiao,在這裡我想它讀qiu,但友人說它讀jiao,你可知它讀什麼?這本書是冰叔推薦,不,冰哥推薦。便買來一讀,真是一本曠世佳作。
  • 《艽野塵夢》將軍與藏女的曠世絕戀
    與《艽野塵夢》的結緣,始於大冰的文章《西原西原》, 「這是發生在風馬藏地的一段艽野塵夢,關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羌塘和鳳凰。」 大冰的開篇的一句便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迫不及待的讀完《西原西原》和《艽野塵夢》,總有想寫點東西的衝動,將此奇書介紹給世人,以紀念那一段百年前刻骨銘心生死相依的愛情。
  • 《艽野塵夢》是民國「湘西王」陳渠珍創作的一部筆記體遊記小說
    二十四年後,陳渠珍追憶這段經歷,寫成《艽野塵夢》一書。讀《艽野塵夢》,可知陳渠珍既有湘人勇武善戰的一面,又有細膩纏綿的文士之風。在《艽野塵夢》中,陳渠珍用了不少的筆墨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形勝以及沿革,為讀者提供了鮮為人知的早期高原作戰和藏民「原生態」畫卷,語言簡潔優雅,敘事娓娓動人,用典不著痕跡,顯示出作者過人的才情。
  • 穿越羌塘的百年絕戀,在《艽野塵夢》中走近陳渠珍與颯爽的西原
    圖片來源於《艽野塵夢》時局詭異,陳渠珍毅然決然率領115名將士東歸,一群人浩浩蕩蕩走入廣袤的藏地,踏進九死一生的羌塘,那是遊牧者都不敢涉足之地。而陳渠珍的《艽野塵夢》以「餘述至此,肝腸寸斷矣。餘書亦從此輟筆矣」而結束。郎情妾意是對他們愛情的美好寫照,颯爽英姿的西原獻出一切,似乎她一生的使命就是護送陳渠珍,對這個男子來說何其有幸,這個女子逝世之前大概也是幸福的。
  • 陳渠珍寫下《艽野塵夢》:一位「湘西王」的緬懷之情,相思之意
    在加瓜彭措說將其侄女西原許嫁於他時,他並沒有拒絕,沒想到這竟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留下了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作為陳渠珍的妻子,藏族少女西原自然濃墨重彩的出現在了他的書裡。西原的出場很不平凡,一身男裝馳騁在馬背上,又以一身紅裝嫁給了陳渠珍。在波密一戰中,西原隨陳渠珍出戰,並救了他一命,西原的勇敢體現了藏地女性的堅毅有獨特的個性。
  • 《艽野塵夢》:艽野縱橫三萬裡,塵夢悲歌兩百年
    「艽」通「郊」,意指那些荒遠之地。古時人少地多,故山河遠闊,人在其中,猶如滄海一粟。然天地雖廣,人卻能懷家國大義,承賢人之風,重恩情。他叫陳渠珍,她叫西原。王侯將相,兒女情長,留下一段佳話長傳。自是鮮衣怒馬,意氣奮發,憑藉正直豪爽的性格很快便結當地豪客賈貴,而也正是他的這份不羈性格為他帶來了一段讓世人羨嘆的愛情。那天,觥籌交錯,匯集百家名流,藏地兒女為客人表演著馬上拔杆的精湛技藝。
  • 西藏日報:讓「西原故事」感動更多人
    這一屆桃花節最大亮點,是「艽野塵夢」雕塑揭幕——100多年前離開家鄉的「西原姑娘」又回到了林芝,為林芝旅遊節的桃花美景,增添了極為亮麗的一筆。 西原姑娘的故事,不但內地人知道的不多,生活在西藏的人,了解詳情的也很少,有人甚至根本沒聽說過。事情發生在清朝末年:1909年,因英軍入侵西藏,風華正茂的湖南小夥子陳渠珍隨清軍入藏御邊,駐守工布地區。
  • 「湘西王」的雪域愛情
    原標題:「湘西王」的雪域愛情  ■樂享悅讀   1950年,卸甲多年的「湘西王」陳渠珍赴京開會,把一冊《艽野塵夢》贈給昔日舊部賀龍。當時,解放軍正準備進藏,賀龍就把書轉贈給了軍隊首長作為參考。在這部寫於1936年的書中,陳渠珍記錄了1909至1912年進軍西藏的故事。
  • 《艽野塵夢》——湘西王與藏女的一場曠世之戀
    1936年,名震一時的「湘西王」——陳渠珍內心安靜了下來,促使他平靜的,是一場二十多年的魂牽夢繞。在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一個叫做「西原」的名字停留在那裡,讓他肝腸寸斷,難以忘記。《詩經·小雅·小明》中有一句「我徵徂西,至於艽野」,這裡的艽野,就是指西藏和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