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塵夢》是民國「湘西王」陳渠珍創作的一部筆記體遊記小說

2020-12-23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究究謝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艽野塵夢》是民國時期「湘西王」陳渠珍在被逼迫賦閒時,所創作的一部筆記體遊記小說,1937年首次發表。書名取《詩·小雅·小明》「我徵徂西,至於艽野」,含有青藏高原風塵錄的意思。這本書我先後買過西藏人民社第三版和廣東旅遊社新出的權威增補修訂版。《艽野塵夢》全書文筆洗鍊,文風紮實,內容扣人心弦,曲折動人,值得一讀再讀。中國近代藏學家任乃強評價該書:「但覺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實,實而復娓娓動人,一切為康藏諸遊記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絳通沙漠苦徵力戰之事實,為西陲難得史料。」可以說,該書對研究西藏歷史、西藏社會發展、城鎮建設與經濟史、清末民初人物史、辛亥革命史和清末民初軍事史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其所蘊含的旅遊學價值、民俗文化學價值、人類學價值,對於當下構建民族和諧,建設繁榮興旺的新西藏具有重要意義。陳渠珍(1882~1952),字仲謀,號玉鍪,湖南省鳳凰縣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畢業於長沙武備學堂兵目班,任湖南新軍四十九標隊官,曾加入同盟會。當時,英俄列強覬覦西藏,西南局勢動蕩不安,英國更是悍然入侵,致使達賴倉皇北走,向清政府求援。1909年夏,陳渠珍所屬部隊奉命抗英平亂,而他被任命為援藏軍一標三營管帶,由昌都、江達、工布,至波密,一路平亂,屢建戰功。駐藏期間,他同當地藏民、官員來往密切,還與英姿颯爽的藏族少女西原結婚。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西藏,進藏川軍中的哥老會組織積極響應,並殺死統帥羅長綺。陳渠珍為同盟會員,深知形勢危殆,於是策動手下湘黔籍官兵一百多名返回內地。他們從江達出發,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過通天河,再到達崑崙山口,入青海。一路上跋山涉水,斷糧挨餓,茹毛飲血,九死一生,到達蘭州時僅餘七人。陳渠珍遣散部眾,與藏女西原抵西安,其時家書未至,窮困不堪,僅賴救濟度日。不久,西原不幸染天花病逝。二十四年後,陳渠珍追憶這段經歷,寫成《艽野塵夢》一書。讀《艽野塵夢》,可知陳渠珍既有湘人勇武善戰的一面,又有細膩纏綿的文士之風。在《艽野塵夢》中,陳渠珍用了不少的筆墨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形勝以及沿革,為讀者提供了鮮為人知的早期高原作戰和藏民「原生態」畫卷,語言簡潔優雅,敘事娓娓動人,用典不著痕跡,顯示出作者過人的才情。作為軍官,陳渠珍具有常人所沒有的勇敢,是一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人物。受曾國藩等人的影響,陳渠珍在治軍、治事等方面都體現出了儒將風度,既具有高超的統軍、治事才能,又具有悲天憫人的仁義之心,對於自己的士兵和長官不拋棄不放棄。正是這種難得的素質,使他雖然時時置身於險境,卻能夠絕處逢生,化險為夷,寫就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傳奇。《艽野塵夢》並非一部愛情書,但其中愛情故事卻同樣寫得情真意切、深摯感人,非用情至深者莫能為此文。尤其寫至西原一病而逝,陳氏「既傷死者,復悲身世,撫棺號哭,痛不欲生」,乃至「餘述至此,肝腸寸斷矣,餘書亦從此輟筆矣。」

當年讀完《艽野塵夢》,覺得意猶未盡,還上網去搜了一下這位湘西王后半生的經歷,以及他曾駐紮過的藏區如今對他夫婦的紀念。後來又在孔網買到西藏作家馬麗華的《如意高地》、羅維的《湘西王陳渠珍》和田俐三姐妹編寫的《俠骨儒心:湘西人傑陳渠珍》三書。後者的前半部分,就是湘西王陳渠珍回憶清末民初在川藏傳奇經歷的《艽野塵夢》,而後半部分則是他的三位外孫女記述他後半生經歷的《寥天曉夢》。這本書還是一個籤贈本,籤贈者為陳渠珍的外孫女婿。由這兩本書,我還得知:沈從文早年在陳渠珍手下當文書,為其整理書籍,深受陳渠珍的影響。沈從文研究專家凌宇曾指出:沈的歷史、文學、藝術的根基,都是在陳渠珍的身邊打下的。後來,沈從文的一切幾乎都可以在陳渠珍這裡找到源頭。

三四年前,我是從廈門作家朋友蕭春雷的人文地理作品《自然骨魄》中讀到一篇《藏東:地球最深的褶皺》,文章描寫了他在2014年,受《艽野塵夢》牽引,在《中國國家地理》的支持下,沿陳渠珍當年的路線,「在藏東的壯麗山川和深遠時空中穿行」的見聞。

同系列的《華夏邊城》中有篇《拉薩:孤獨有如皇冠》,文章中到一家孔網書店「藏地書,巫嘎書架」。店主巫先旺是來自福建的一位詩人,2007年去拉薩旅遊時,遇到了一位雲南彝族姑娘,兩人後來結婚,在拉薩定居下來,並在孔網開了這家店,專賣西藏相關的舊版書。

我從「藏地書,巫嘎書架」購得一冊 西藏人文地理2013年第3期: 愛情桃花源《艽野塵夢》中的曠世絕戀 專輯。其中收入西藏人文地理雜誌社編輯李初初寫的《桃花深處的私家情愫:尋訪西原故裡》和 《艽野塵夢》路線考,陳渠珍女兒陳元吉寫的《我的父親陳渠珍》。文中寫到,前幾年,廣州一位雕塑家以一位藏族女子為原型,塑造了西原的雕像,與陳渠珍的雕像一起,沿當年他們離開西藏時的道路一起,送回西原的故鄉林芝,並在桃花節上揭幕。

愛和美是永遠不會被遺忘的……

相關焦點

  • 陳渠珍寫下《艽野塵夢》:一位「湘西王」的緬懷之情,相思之意
    陳渠珍是何許人也,一般人對他不是很熟悉,但說起沈從文,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22年前的沈從文是屬於流氓、土匪、痞子「級別」,甚至什麼也不是。他不讀書、看殺人、到野外撒野、打架、弄別人的船,父母根本就管不住。在陳渠珍執掌湘西大權不久,20歲的沈從文從川東被部隊遣散回到保靖,被陳渠珍留在身邊作書記,領中士軍銜。
  • 艽野塵夢 一段荒野中的曠世絕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是《艽野塵夢》,說到這本書,小女子不才,第一個字沒認出來,後來字典查之,讀qiu或jiao,在這裡我想它讀qiu,但友人說它讀jiao,你可知它讀什麼?這本書是冰叔推薦,不,冰哥推薦。便買來一讀,真是一本曠世佳作。
  • 《艽野塵夢》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艽野塵夢》湘西人陳渠珍與藏女西原的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發生在晚清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歷史背景下,為了阻止英國夥同達賴分裂西藏的企圖,陳渠珍跟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進駐康藏。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爆發革命,駐藏士兵發生譁變,陳渠珍帶著湖南同鄉冒死遁走,回歸湘西,陳渠珍在西原的護送下帶領湘西子弟一百一十五人東歸,穿越萬水千山歷經七月茹毛飲血之生活,於1912年的初夏曆經七個多月的風餐露宿,他們和僅剩的七個隨從經歷九死一生才回到漢地,遺憾的是的到了長安西原卻不幸染天花病卒。
  • 穿越羌塘的百年絕戀,在《艽野塵夢》中走近陳渠珍與颯爽的西原
    男人名喚陳渠珍,湘西鳳凰人,自七歲入讀私塾,十七歲考取秀才。因甲午海戰慘敗,陳渠珍擔憂國事,後投筆從戎,入武備學堂。清末民初時,為駐藏大臣趙爾豐帳下。這個本就出類拔萃,文武雙全的年輕人以為迎面而來的是機遇,但他撞上的卻是混亂的大時代。辛亥年間同盟會起事藏地亦有發生,藏地駐軍聞風騷動,駐軍統帥被殺。
  • 《艽野塵夢》將軍與藏女的曠世絕戀
    與《艽野塵夢》的結緣,始於大冰的文章《西原西原》, 「這是發生在風馬藏地的一段艽野塵夢,關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羌塘和鳳凰。」 大冰的開篇的一句便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迫不及待的讀完《西原西原》和《艽野塵夢》,總有想寫點東西的衝動,將此奇書介紹給世人,以紀念那一段百年前刻骨銘心生死相依的愛情。
  • 他與熊希齡、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曾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為湘西王
    第一次聽說陳渠珍是在大冰的小說裡,那篇文章講述了陳渠珍在離家萬裡之外的藏地與西原驚心動魄的愛戀以及穿越萬裡雪原回家途中發生的故事。陳渠珍,號玉鍪,祖籍江西,後遷入鳳凰。16歲入沅水校經堂讀書,1906年畢業於湖南武備學堂,任職於湖南新軍。曾加入同盟會。
  • 「湘西王」的雪域愛情
    原標題:「湘西王」的雪域愛情  ■樂享悅讀   1950年,卸甲多年的「湘西王」陳渠珍赴京開會,把一冊《艽野塵夢》贈給昔日舊部賀龍。當時,解放軍正準備進藏,賀龍就把書轉贈給了軍隊首長作為參考。在這部寫於1936年的書中,陳渠珍記錄了1909至1912年進軍西藏的故事。
  • 湘西王陳渠珍:深愛一位19歲的藏族女孩,遷葬時墓地飛出2隻蝴蝶
    是一位經歷漢藏傳奇婚戀,寫出《艽野塵夢》這種痛徹心扉愛情傳奇的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與民國總理的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的湘西王。有人說,陳渠珍是個軍閥,在政治及軍事史上似乎沒留下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兒,讓他「名垂青史」的,反而是一段「情事」。這段情事的女主角就是西原,那個銅像的,漂亮、美麗並且勇敢的藏族女孩。
  • 《艽野塵夢》——湘西王與藏女的一場曠世之戀
    1936年,名震一時的「湘西王」——陳渠珍內心安靜了下來,促使他平靜的,是一場二十多年的魂牽夢繞。在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一個叫做「西原」的名字停留在那裡,讓他肝腸寸斷,難以忘記。《詩經·小雅·小明》中有一句「我徵徂西,至於艽野」,這裡的艽野,就是指西藏和藏地。
  • 《艽野塵夢》:艽野縱橫三萬裡,塵夢悲歌兩百年
    「艽」通「郊」,意指那些荒遠之地。古時人少地多,故山河遠闊,人在其中,猶如滄海一粟。然天地雖廣,人卻能懷家國大義,承賢人之風,重恩情。他叫陳渠珍,她叫西原。王侯將相,兒女情長,留下一段佳話長傳。陳渠珍有些慌了,因為他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適,所以他只好前去請教跟呼圖克圖活佛。更讓人意外的是,紅塵之外的活佛竟對這事異常熱心與贊同,還主動當起了他們的證婚人。
  • 神秘湘西土匪王陳渠珍和藏族妻子西原的悲情生死戀
    卻很少有人知道,沈從文的恩師湘西匪王陳渠珍不僅膽氣過人,驍勇善戰,其實他也有著曠世才情。能文能武的他寫了一本書《艽野塵夢》,書中記錄了他1907年入川進藏苦戰,以及從西藏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回到內地的一段往事。除了邊寨苦旅,書裡面也記錄了他和一個西藏女孩的曠世奇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