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扛鼎之作,原來真的不止劉慈欣

2021-02-08 少年數學家


▲ 點擊查看


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


而這份小小的擔心,成了他後來開始創造科幻的動力和夢想。


這個仰望晴空的小孩叫劉慈欣


如果要問,去年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哪部?


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就是劉慈欣


作為春節檔的票房黑馬,不僅「帶著地球一起跑路」這樣相當有中國情懷的設定,燃爆全場;特效場面也堪稱視覺盛宴。



有網友直言:有生之年能「親眼」看見木星的大紅斑,我值了!



今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意味著中國對宇宙的探索,又邁出世界級的一大步。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揭開《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筆下神奇恢弘的宇宙奧秘。



說起劉慈欣,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哪怕你不是科幻迷,也一定聽過這個名字。劉慈欣是中國科幻界扛把子人物。


他是「雨果獎」亞洲第一人,曾連續8年蟬聯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拿過3個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獲得霍金同款的「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


歐巴馬、霍金、馬雲、「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他的粉絲。


「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科幻小說對孩子們想像力、創造力的啟迪以及裡面所呈現的對科學的探索精神,是其他任何閱讀書籍都無法媲美的。美國天文學家蓋莫夫、卡爾·薩根和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都認為:科學教育重在科學探索意識的培養,科幻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西莫夫還表示:「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在9歲或10歲,不能晚於11歲。」
 「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正是被兒時看過的科幻作品帶著走上了科幻之路,他認為好的科幻就是:「在看完之後你做了一件以前從未做過的事:走出家門,長久地仰望星空。」今天推薦的這套《劉慈欣·科學家帶你讀科幻》一共有8本,彙編了50年來中國當代一流的科幻小說。《星球收割者》《另一個地球》《虛構的現實》《木星時代的黎明》《時空捕手》《萬物互聯》《科幻桃花源》《生命播種者》。每一篇,都是幾位在業界非常有影響力的科學家、顧問,專為孩子寫作,並精選出來的。除開熟悉的科幻作家劉慈欣,這套書其他每本書的內容,都非常經典,也是獲獎無數:《星球收割者》中的部分篇目,獲得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另一個地球》中的部分篇目獲得全國兒童文學獎、銀河獎,和科幻界權威獎項-華語科幻星雲獎《虛構的現實》《木星時代的黎明》《時空捕手》《萬物互聯》《科幻桃花源》《生命播種者》中的部分篇目,也都分別獲得銀河獎和華語星雲獎。不僅是有由被稱為「中國科幻領軍人物」的劉慈欣領銜編撰,更有葉永烈王晉康等著名科幻作家的經典作品,同時還有李淼汪詰等著名科普作家對知識點的詳細講解!在這8本經典書籍中,每本都精選了4-8個非常精彩的科幻故事。每個小故事,都從身邊最熟悉的事寫起,家庭、學校、同伴間,甚至是我們天馬行空的想像裡!讀這套書時會非常有代入感,覺得書中寫的就是自己、以及自己「腦中的世界」,每本書都特別能激起我們的共鳴!科幻小說本身就充滿了闊遠的想像,書中有趣的故事,能讓孩子們腦洞大開,想像的思維不再受局限的同時,又揉進了科普的內容,不僅可以培養我們對世界的遼闊想像,還能激發孩子或成人,對科學的興趣,提升思維開闊性!孩子讀起來,既有趣又深入,還不枯燥,沒有一個孩子能抗拒這樣學知識。8本書看完,孩子們相當於進行了一次深度的全腦思維、跨界思維、想像力突破練習,實現了真正的通識教育。這套書,6-15歲的孩子都能看喜歡科普的成人,也可以選擇。疫情防控要求,即日起小部分地區暫停發貨,如有疑問請聯繫在線客服,或添加微信號:math7070這套書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每一個幻想故事後面,都有科學家普及的相關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從環境、地外文明、虛擬實境、生命科學、家庭社會、時間、空間探索、人工智慧等8個角度,把科技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都掰的透透的。很多科學概念,連我都是第一次聽說,比如「熵」、「衍射現象」「鏡像神經系統」等等。孩子們讀完,就了解了很多當下最熱門,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這種「科幻」和「科普」融合,語文課程和科學課程穿插,融合講解知識的方式,也非常有創造性。這類帶有幻想色彩、展望未來、又植入豐富知識點的題材的作品,無論是用它來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還是做科普,又或是寫作積累素材,都是不二的選擇。這套《科學家帶你讀科幻》內容特別豐富,裡面的知識點,都是孩子們平時難以接觸到的。這些知識點,涉及生物、太空、計算機、虛擬與現實技術的方方面面,有些連大人也都沒聽說過,我做了個表格,給大家看下:除了知識點豐富,書中的科幻小說,也是篇篇經典,把前沿科技,以及人類的對未來的期盼,都寫了進去。比如,《萬物互聯》中的「童童的夏天」,講述了童童的外公和陪護機器人阿福的事,孩子了解到了遙控和傳感的知識,整本書集中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進行了科普。《生命播種者》解析了細菌的故事、海拉細胞、宏觀與微觀等科技,匯集了許多科學家對於生命科學的思索;《木星時代的黎明》講述了地球結構、時間旅行、地外探索等科學奧秘;
其中「帶上她的眼睛」這篇,還入選了人教版七年級的課文
《虛構的現實》,又解析了鏡像神經系統、虛擬實境技術、腦機接口等科學奧秘;整套書,知識量超豐富,專注於未來以及前沿科技,大大開闊了孩子的眼界,打開了孩子對前沿科技的好奇。
滿足了孩子們幻想的同時,書中滲透的科學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孩子們用科學的眼光思考世界的思維。《科幻桃花源》的「朝聞道」這個故事裡,作者想像出了一個奇妙的世界,裡面既有「宇宙排險者」又有「真理祭壇」,這些想像出來的的人物和場景;穿越時空,是很多影視作品中會出現的場景,《時空捕手》,就真實再現了一個穿越時空離奇故事;
這些故事,來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想像,豐富的想像,離奇的情節,最貼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能極大地激發孩子們閱讀的興趣。
前面咱們也說過,這套書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它在每篇科幻故事後面,都普及了相關的知識點前面的科幻故事文學色彩更濃些,而緊跟著,又有嚴謹好看的知識點篇。比如,《萬物互聯》中的「馬姨」,把生活中八竿子打不著螞蟻到計算機算法聯繫起來,科普了生命科學的相關知識。《另一個地球》中,「大漠尋星人」,把沙漠探險和隕石的相關知識結合講述;「2. 013」又把飛船上難解的數字,和數學中的「勾股定理」、「曼德爾布羅特集合」等知識聯繫起來;
整套書,都通過這種故事+科普的方式,把語文和科學兩個學科融合起來。
孩子們邊讀邊動腦,還能積累不少知識,真正實現了跨界思維打造。32開本的大小,很適合孩子們握在手裡讀,相當於一個手指的厚度,能大大滿足孩子們對科普的願望,足夠讀上一陣子!每套書的封面,都是科技感十足的畫面,特別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隨書包裝的藍色盒子,也非常有質感,畫滿宇宙天體,生命基因,外星文明,時空隧道的藍色盒子,顯得特別高大上。疫情防控要求,即日起小部分地區暫停發貨,如有疑問請聯繫在線客服,或添加微信號:math7070

① 掃碼關注「數學好物

問題諮詢、查詢訂單

獲取最新優惠信息

請長按掃碼,關注「數學好物」

(ID:GOODSMATH)


② 掃碼添加小樹掌柜

問題諮詢、查詢訂單、需要發票

獲取最新優惠信息

請長按掃碼,添加小樹掌柜

(微信號:math7070)

↓↓↓

相關焦點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以墨熊為例,作為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家,他過去十年從科幻文學創作上獲取的收入,年均10萬元,與大城市的普通白領收入幾乎無異,甚至更低。而劉慈欣先生已經連續數年位列中國作家版權收入榜前十了,有幾年還是第一,年度版權收入接近2000萬。就是這麼一個贏家通吃的圈子,劉慈欣的收入,遠遠大於所有中國科幻作家之和。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而這份小小的擔心,成了他後來開始創造科幻的動力和夢想。這個仰望晴空的小孩叫劉慈欣。如果要問,去年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哪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而劉慈欣先生已經連續數年位列中國作家版權收入榜前十了,有幾年還是第一,年度版權收入接近2000萬。就是這麼一個贏家通吃的圈子,劉慈欣的收入,遠遠大於所有中國科幻作家之和。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限於收入層面,還在於知名度。
  • 中國動漫第一獎!劉慈欣科幻漫畫原來可以這麼酷
    其中,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作,並由中信出版獨家出版的《劉慈欣科幻漫話系列:鄉村教師》斬獲三項大獎,分別是:其中,最佳劇情漫畫獎是中國原創漫畫領域中最有分量的獎項!
  • 假如沒有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會怎樣?
    科幻小圈子的寂寥一邊劉慈欣經歷著有IP但不敢賣的甜蜜的痛苦,另一邊中國其他科幻作家則期待著時代浪潮的加速來臨。曾經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
  • 劉慈欣大讚《流浪地球》電影:難以置信的中國科幻大片
    由於有「大劉」的原著背書,預告特效也不五毛,不少網友將其稱為「國產第一科幻大片」,相當期待。今日,剛剛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劉慈欣發表了他的看法,將其碰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劉慈欣表示:「一時間很難相信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即使以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 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剛打開又被關上了?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11月2日,在2019中國科幻大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科幻作家、《三體》作者劉慈欣屢次說到這句話。他認為,大家不應只因一部電影的票房成功或失利,判斷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在他看來,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雖然目前面臨不少瓶頸,但未來可期,因為這是個充滿「未來感的時代」。
  • 中國驕傲!《三體》勇奪雨果獎 現場實錄-劉慈欣,三體,科幻,小說...
    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項。劉慈欣並未親自前往美國,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上臺領獎。他希望《三體》英文版的獲獎會是科幻跨越民族、國家界限的一個見證。劉慈欣: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別笑,「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升至世界水平」的劉慈欣告訴我們,我們需要仰望星空,特別是在這個高度現世主義的民族小火爐,紅銅盆,羊蠍子。劉慈欣和他的編輯姚海軍在爭論「科幻迷」。
  • 劉慈欣:科幻的小說顛覆了美國科幻帝國的認知《三體》
    劉慈欣祖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人。生於北京,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同時也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同年憑藉該作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於是粉絲們紛紛留言給劉慈欣,讓他趕緊把第2部寫出來,於是劉慈欣在2007年底完成系列續作《三體2·黑暗森林》,於2008年5月出版。 2010年10月出版第三部《三體3死神永生》再度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 ​【好畫】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中國最好的科幻漫畫,沒有之一!
    由中外30位大師級著名漫畫家創作的劉慈欣科幻系列漫畫,在原著基礎上創作設計出極富想像力和美感的畫面故事,就像劉慈欣可科幻小說一樣無與倫比。可以說他是中國最好的科幻漫畫系列了,沒有之一。這套書不僅能訓練你的想像力,也是一場關於「科學,人文,哲學,藝術和美」的教育。- 1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出漫畫了!網友:中國的科幻漫畫太燃了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哪怕你不是科幻迷,你可能也聽說過他的名字或者他的代表作《三體》。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說:&34;此話一點不假。2015年8月23日,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國際科幻大獎&34;。雨果獎也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的首位亞洲獲得獎。此外,他的作品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
  • 獨家丨劉慈欣授權,全球頂尖漫畫家改編,中國科幻,太燃了!
    歐巴馬「走後門」找他要作品續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這樣一位大作家,對自己文字的表現力卻從不滿足,一直在尋找更直觀的表現形式。(突然好勵志!)為了實現大劉的心願,也為了讓更多人感受他筆下的恢宏宇宙,代號為《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神秘行動」,誕生了!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
    編輯推薦《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是一個中國原創漫畫項目。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以知名文化學者戴錦華為代表的觀影人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真的來了!」  「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活動是《流浪地球》首次大規模集體超前看片。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一季四本首發
    「我從來沒有用文字把自己想像的畫面真正表現出來,一次都沒有。
  • 不止《三體》!劉慈欣《球狀閃電》也將拍劇
    不止《三體》!劉慈欣《球狀閃電》也將拍劇 原標題:   劉慈欣小說《球狀閃電》。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
  • 中國3分鐘 |《三體》×Netflix:跨越國界 不止科幻
    中國3分鐘 |《三體》×Netflix:跨越國界 不止科幻 2020-09-1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冒險成功了,但中國科幻電影不可能每次冒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毅從鉛字到光影,科幻作品的影視化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尤其是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誕生後,圍繞這一話題,引發更多討論。11月22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在成都開幕,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也現身成都。
  • 耗資千萬,歷時四年,劉慈欣科幻漫畫燃爆了!
    劉慈欣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亞洲第一人九次獲得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榮獲華語科幻星雲獎終身成就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等都是他的粉絲 因此,他被同行評價「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