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劉慈欣的粉絲和中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頗為欣喜,因為大劉老師的兩部最知名的作品連續釋放出重磅消息:

《球狀閃電》作為劉慈欣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三體》的小說,正式宣布與壹同影業達成合作,即將開發電影。壹同影業並不出名,但公司的創始人家喻戶曉,正是壹同創始人陳思誠。據悉,《球狀閃電》的劇本正在開發中,陳思誠將出任導演,影片在一年內開機;

另一個則是大劉老師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也曾被譽為劉慈欣作品中最不可能被搬上大銀幕的短片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目前正式在國家電影局過審備案,立項公示。背後的公司,也是《流浪地球》的出品發行方影聯傳媒。

更巧的是,這兩部小說還是姊妹篇。《球狀閃電》的小說內容,是《全頻帶阻塞幹擾》的前傳,兩本書共享大劉老師對未來戰爭的「降維打擊」理念,甚至共享同一個女主角。

短時間內,兩大劉慈欣小說IP的重量級信息讓粉絲們激動不已,但也有人拋出了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又是劉慈欣,難道只有劉慈欣的小說能改編麼?

大劉的IP,資本的追逐

這個問題其實在五年前就有人提了。2015年,已經發表接近十年的《三體》三部曲橫衝出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之後,觀眾就開始陸續聽到劉慈欣的各種小說即將影視化的消息,從最開始的《流浪地球》,到《微紀元》,再到《超新星紀元》等,平均每年都會有一到兩部劉慈欣小說影視化的消息,客觀的說,這種事似乎已經不新鮮了,但每次觀眾和粉絲都還是會興奮異常,尤其是在《流浪地球》電影版成功之後。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這種情況還會持續。

2019年初,在看到《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大爆之後,性格沉穩的劉慈欣果斷叫停了自己名下所有小說版權的影視化授權,因為他預見到,隨著這兩部電影的火爆,影視圈對他的神化和對他作品的追逐,將會進入到可怕的泡沫狀態,只要他願意賣,他所有的小說都能高價賣出,而且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但問題來了,影視圈有幾個人會像郭帆一樣,把幾年的青春都傾注到作品的改編當中呢?影視資本的逐利,最後的結果就是版權價會越賣越高,但是改編作品的質量卻江河日下。剩下的已售IP,就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享受著資本和行業資源的熱情。

從電影行業改編的角度來說,大劉老師的作品具有天然的關注度、話題度和吸金能力,在《流浪地球》之後更是如此,更直白地說,哪個電影公司有了劉慈欣的作品IP版權,哪家公司就能在這個影視寒冬中,更容易獲得為數不多的資本的溫暖。

科幻小圈子的寂寥

一邊劉慈欣經歷著有IP但不敢賣的甜蜜的痛苦,另一邊中國其他科幻作家則期待著時代浪潮的加速來臨。

曾今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說,中國主流作家有幾萬人,而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數。另外一位科幻作家墨熊則表示,現在專業科幻作家最多50人,還在寫的也就10個,剩下很多已經不寫了,也就在年度科幻作家們的聚會上露露臉,更慘的是,就這十來位,能通過寫科幻文學作品養活自己,但這個養活,也並不光鮮。

以墨熊為例,作為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家,他過去十年從科幻文學創作上獲取的收入,年均10萬元,與大城市的普通白領收入幾乎無異,甚至更低。而劉慈欣先生已經連續數年位列中國作家版權收入榜前十了,有幾年還是第一,年度版權收入接近2000萬。就是這麼一個贏家通吃的圈子,劉慈欣的收入,遠遠大於所有中國科幻作家之和。

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限於收入層面,還在於知名度。科幻圈與劉慈欣齊名的還有另外幾位作家,其中,何夕、韓松、王晉康與劉慈欣並稱「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但現實是,不用說普通群眾,哪怕是對於與科幻圈相對距離較近的影視圈來說,能說出剩下三個「天王」是誰的從業者也寥寥無幾。

影視改編是一種注意力經濟的生意,選材本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決定了選材前期受關注的程度和基礎,這也就決定了影視圈對科幻類文學作品選材時,天然會注意聚光燈下的題材,燈光外的大量優秀題材只能靜靜地躺在暗處,等待著伯樂的慧眼。

電影圈外也瘋狂

不僅僅是電影從業者只關注劉慈欣,社會各行業也似乎認定只有「劉慈欣」才代表了中國科幻。

目前中國的科幻文學作品中,能有英文譯版者寥寥無幾,但只有《三體》,能享受到英文、日文、韓文甚至越南語、羅馬尼亞語等小語種的譯製版本進行出版,不過畢竟是雨果獎獲獎作品,也實至名歸。

但社會中其他行業的諸多行為,在無形中也加劇了影視行業對「劉慈欣IP作品改編容易賣錢」的「思想鋼印」。2020年4月,教育部印刷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三體》成為中國高中學段文學閱讀必讀書目;2018年高考全國III卷中,劉慈欣科幻小說《微紀元》的相關橋段進入語文科目的閱讀題中;2017年,在GES未來教育大會現場,一直崇拜《三體》的歐巴馬被安排和劉慈欣見了面,很多媒體還藉此炒作對《三體》進行了再度炒作。

各種活動和媒體的報導,尤其是來自官媒和官方的諸多行為,出發點沒有任何問題,都是對中國國民和年輕一代進行科幻普及和教育的正向行為,但客觀上也加劇了中國科幻與「劉慈欣」三個字的強關聯,這種關聯讓重視IP基礎和固有影響力的電影從業者在非劉慈欣科幻文學IP的選擇上更加躡手躡腳、惴惴不安。

新時代的曙光

哪怕有著上述困難和阻礙,中國科幻文學也在電影化的突圍上努力又艱難前進著,2016年,郝景芳成為繼劉慈欣之後第二個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獲獎作品《北京摺疊》的電影改編權也隨即售出,成為當年影視圈的一個大事件。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科幻影視創投會」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令人欣喜的是,在創投會中,不僅能看到除劉慈欣以外中國科幻作家的小說作品正在被改編,還能看到很多優秀的電影從業者正在嘗試進行科幻影視文學的原創創作,而這些原創內容,也正在從電影,滲透到網劇、短片、科幻動畫等形式,讓人期待。

除此之外,中國科幻電影從業者也在努力將視線慢慢從「劉慈欣」三個字上移開,從已公示的很多公開信息來看,不少科幻作家的作品也會被科幻電影從業者努力開發,如韓松的《紅色海洋》、寶樹的《人人都愛查爾斯》等等。相信未來,除了劉慈欣外,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的作品會被發掘,中國科幻電影的改編源頭也會越來越開闊。

隨著國家電影局《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印發,國家層面也明顯注意到有關科幻內容源的侷促,《意見》中明確提到,「要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相信未來在社會各界和官方的各種活動和報導中,我們會看到除劉慈欣外更多科幻作家的名字,讀到更多劉慈欣作品以外的科幻文學。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得不感謝劉慈欣老師在當年停掉了自己作品的影視化授權。如果劉慈欣的版權還在售賣,電影從業者的精力恐怕還會集中在怎麼從中分到冷門版權,甚至是花多少錢去做熱門版權的競價上,鮮有人會冒風險去把精力放在發掘其他作家的作品,甚至原創上。那樣的話,等劉慈欣的作品被榨取乾淨,等待中國科幻電影的,可能真的會是一片創意的荒漠。

文 | 八碗 編輯 | 陳凱一

內容來自北青藝評

相關焦點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 假如沒有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會怎樣?
    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 ​【好畫】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中國最好的科幻漫畫,沒有之一!
    由中外30位大師級著名漫畫家創作的劉慈欣科幻系列漫畫,在原著基礎上創作設計出極富想像力和美感的畫面故事,就像劉慈欣可科幻小說一樣無與倫比。可以說他是中國最好的科幻漫畫系列了,沒有之一。這套書不僅能訓練你的想像力,也是一場關於「科學,人文,哲學,藝術和美」的教育。- 1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 劉慈欣大讚《流浪地球》電影:難以置信的中國科幻大片
    由於有「大劉」的原著背書,預告特效也不五毛,不少網友將其稱為「國產第一科幻大片」,相當期待。今日,剛剛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劉慈欣發表了他的看法,將其碰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劉慈欣表示:「一時間很難相信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即使以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 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剛打開又被關上了?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11月2日,在2019中國科幻大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科幻作家、《三體》作者劉慈欣屢次說到這句話。他認為,大家不應只因一部電影的票房成功或失利,判斷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在他看來,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雖然目前面臨不少瓶頸,但未來可期,因為這是個充滿「未來感的時代」。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以知名文化學者戴錦華為代表的觀影人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真的來了!」  「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活動是《流浪地球》首次大規模集體超前看片。
  • 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冒險成功了,但中國科幻電影不可能每次冒險...
    原著作者劉慈欣毫不諱言對電影改編的滿意,他曾說過,原本以為國內大概5到10年之後才能出現這類電影,取得如此成績,完全沒有想到。劉慈欣甚至開玩笑說:「今年過的春節是我這輩子過得最好的春節,也是最高興的春節。」具體到電影改編,劉慈欣認為,科幻電影應該有合理的配置,「一部分是從文學作品改編的,另一部分應該是原創的」。
  • 中國科幻扛鼎之作,原來真的不止劉慈欣
    而這份小小的擔心,成了他後來開始創造科幻的動力和夢想。這個仰望晴空的小孩叫劉慈欣。如果要問,去年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哪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就是劉慈欣。作為春節檔的票房黑馬,不僅「帶著地球一起跑路」這樣相當有中國情懷的設定,燃爆全場;特效場面也堪稱視覺盛宴。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而這份小小的擔心,成了他後來開始創造科幻的動力和夢想。這個仰望晴空的小孩叫劉慈欣。如果要問,去年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哪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
  • 劉慈欣深度參與《球狀閃電》,科幻電影「戰國時代」降臨?
    實際上,現在確實是科幻電影改編的最好時機,劉慈欣本人獲了雨果獎,《三體》大賣200萬冊,成為國內科幻圈的一座豐碑;中國的特效技術也在逐漸提高,不少還給好萊塢在代工;中國電影市場異軍突起,20億30億票房的作品逐漸出現;好萊塢科幻電影票房大賺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出漫畫了!網友:中國的科幻漫畫太燃了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
  • 全球首發,劉慈欣最新科幻漫畫
    劉慈欣是中國科幻領軍人物,或許你看過他的小說《三體》,看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知道他拿過世界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
  • 劉慈欣再推科幻電影《末日拯救》!
    6月16日,文投之夜暨文投控股影視戰略發布會曝光重磅項目, 劉慈欣編劇、 張家輝和 胡軍主演的科幻電影 《末日拯救》已進入製作階段,還有 麥兆輝《檢察風雲》、 劉德華、 葛優主演的《莫斯科大劫案》等十餘個項目同時發布。
  • 劉慈欣又一部科幻電影《末日拯救》立項 已經開始製作
    據中國電影報報導,文投控股影視戰略發布會16日在上海舉行,現場發布十餘個影視文娛項目,並公布百人導演計劃。其中,一部「大劉」劉慈欣的無小說創作科幻電影《末日拯救》在文投控股發布的項目之中,本片由張家輝和胡軍主演,目前已進入製作階段。
  • 科幻迷必備,劉慈欣科幻作品改編漫畫~比看電影還過癮,值得收藏!
    而原著作者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則被稱作「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到了世界水平的人。今年五月,這套由全球20多位漫畫藝術家,斥巨資、歷時四年共同創作完成,以15部經典科幻作品改編——《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共4冊),比看電影還過癮,真心值得收藏啊。其中包含:《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
  • 劉慈欣:科幻的小說顛覆了美國科幻帝國的認知《三體》
    劉慈欣祖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人。生於北京,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同時也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同年憑藉該作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於是粉絲們紛紛留言給劉慈欣,讓他趕緊把第2部寫出來,於是劉慈欣在2007年底完成系列續作《三體2·黑暗森林》,於2008年5月出版。 2010年10月出版第三部《三體3死神永生》再度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這次的頒獎典禮是由來自地球之外350公裡處的國際空間站中的太空人凱爾·林格倫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 全球宣布的,來自中國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著《三體》第一部獲得了最佳長篇故事將。同時他也是這個獎項自成立以來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2020首發 粉絲福利 值得收藏
    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作者書寫由中國團隊製作把中國科幻作品呈現出來的電影作品作者劉慈欣更多的優秀作品比如《鄉村教師》、《球形閃電》《朝聞道》,還有那部神作《三體》拍成電影又會多牛X於是,這一年我們叫它:中國科幻元年大家好像看到了中國科幻即將崛起
  • 歷時4年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比看電影更過癮!
    被評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獲得世界科幻獎項「雨果獎」的亞洲第一人;曾連續8年蟬聯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拿過3個「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和霍金一樣獲得「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作品被譯為英、法、德、西、德等18國語種,全球銷量破千萬。
  • 中國驕傲!《三體》勇奪雨果獎 現場實錄-劉慈欣,三體,科幻,小說...
    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項。劉慈欣並未親自前往美國,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上臺領獎。他希望《三體》英文版的獲獎會是科幻跨越民族、國家界限的一個見證。劉慈欣: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別笑,「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升至世界水平」的劉慈欣告訴我們,我們需要仰望星空,特別是在這個高度現世主義的民族小火爐,紅銅盆,羊蠍子。劉慈欣和他的編輯姚海軍在爭論「科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