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2077》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超級大作,難得的配備了全中文語音,CDPR對中國玩家可謂誠意十足!而筆者也有幸採訪了《賽博朋克2077》的幕後配音團隊,包括項目主管馬明,配音總導演洪海天,女V的配音張琦,傑克的配音彭博,以及朱迪的配音嚴麗禎,聽他們分享了許多的幕後故事。
電影化配音
「比《巫師3》完整版的文本量還要多15%-20%。」馬明對《賽博朋克2077》的文本量給出了有趣的比喻,「從開始到大體結束,前後總共動用了150名配音演員,上海配音圈兒基本能來的都來了。」「配了多達10萬句臺詞,當然實際遊戲沒這麼多詞,會有一部分刪減。」
馬明,作為曾經的暴雪本地化主管經理,負責過《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以及《星際爭霸:自由之翼》等大作的中文配音工作。洪海天洪導也是著名配音導演,曾負責過《王權的隕落》的配音工作,在他們看來《賽博朋克2077》的配音量級「就單批次項目來說,絕對是最大的。
這樣一個要持續一年多的、超重量級的配音任務,對於整個團隊很有挑戰,因此馬明必須化身時間管理大師,保證每個演員都能有最合理的安排,既能高質量完成工作,又能保證有充分的個人時間,「我們不趕鴨子上架,硬填的東西,我覺得不會有好結果。」
馬明
儘量配合好演員的狀態起伏來編排任務,為了能讓大家儘量保持高昂的狀態,馬明還在許多細節上都動了不少「歪腦筋」,比如臺本上標註的顏色,要避免使用過於明亮的顏色,例如明黃色,而是要用『監獄裡給犯人穿』的那個藍,以緩解長期看臺本的疲勞,而對於張琦這樣的時尚姑娘,就要換愛馬仕菊。
「持續很長時間去攻克一個角色,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但這樣長時間的,高強度的保持狀態穩定,保持對聲線的控制,保證讓自己不生病,對我來說都是技術上的一個很大挑戰。」 張琦作為主角V的配音,臺詞量自然是最龐大的,足足12000多句,按馬明的說法約為1.4個傑洛特。
張琦(《賽博朋克2077》女版V配音)
另外最開始的時候,為了還原多元文化的世界,我們想過要求演員用全國各地的口音做基礎,但給出的效果要讓人能聽出口音,但聽不出是哪裡的口音。後來發現實在是太難了,這就相當於要求演員們不僅要熟悉各地的口音,還要推翻自己之前的發音學習,去做返璞歸真。所以最終並沒有全盤使用這種方式來演繹。
「有點像國宴上的開水白菜,家常菜,但做好極難,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更多的嘗試。」
除了工作量大外,《賽博朋克2077》配音工作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純電影化。
「對精度、準確度的要求,只比電影多,不會比電影少。」彭博參與過許多影視劇和遊戲的配音,在他看來二者區別明顯,遊戲配音通常簡單不少,更多是朗讀式的,《賽博朋克2077》是他第一次體會用電影配音的方式去配一款遊戲。
「而且《賽博朋克2077》中很多角色說話時還附有很多動作的,可能在一邊說話一邊做手術,或者說著說著吸了一口煙,這些非常細節的東西,全部需要我們根據劇本揣摩到位。」洪海天補充說。
講到這裡很多讀者也發現了,儘管《賽博朋克2077》有著電影級的配音要求,尤其對精準度要求極高,但配音過程依然是「盲配」,也即完全沒有畫面,沒法像配譯製片那樣對口型,一切全靠劇本和英文原音做參考,更多的情景、細節只能腦補。
因為沒有實際畫面,有時只靠文字去想像,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彭博就曾重錄過一段情節,因為初讀劇本時只說「傑克情況危急」,所以就扯著點嗓子說話,等看到實際畫面時傻了,發現配的特別出戲,因為「沒想到情況是那麼危急,已經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狀態了,最終只能重配了。」
(由左至右)洪海天、彭博、張琦
「我們也知道事情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有100個點需要調整,我們可能只能調整其中80個,但如果鬆一口氣,可能只能調60個了。」洪海天認為,隨著有中文配音的遊戲越來越多,玩家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以前可能只要有個音就行,現在可就能聽出許多細節,所以必須要努力往上走。「這是我感到最竭盡全力的一次,動用所有能夠動用的資源來做這件事一項目。」
接地氣,也是有學問的
實際上早在6月份,筆者就應CDPR邀請,試玩了《賽博朋克2077》前4個小時的內容,關於中文配音,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太接地氣了。
聽到筆者的描述,幾位配音都流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達成了某種微妙的默契。
「比例上我們基本上是按原版的1:1去編排。」馬明解釋說,《賽博朋克2077》中的賽博朋克世界,正處於『高科技,低生活』的狀態,矛盾焦點還是人性與社會,要生動的表現這些東西,髒話是必不可少的。
洪海天補充道「要符合(那種)生活下的比例」,才能讓遊戲世界充滿真實感,因此《賽博朋克2077》的中文配音也就呈現出了十分罕見的大膽、奔放的風格。
錄音室前
但《賽博朋克2077》在「配音尺度」上有自己的兩個原則和底線。
第一是,必須讓全國人民都要能聽懂,對方言性的語音要慎重使用,例如「小赤佬」「錘子」等地域性過強的用詞,就儘量不用,一方面防止有玩家聽不懂,另一方面也減少出戲的感覺,畢竟都是外國人的臉,一張嘴「幹哈呀?」的大碴子味兒,就很詭異。只有廣為流傳並有一定使用基礎的,才會選用。
第二是,不用「爛梗」,一方面是指那些速朽的網絡流行語,一旦過時,回頭再看就會很土,另一方面,一些過於低俗的話也沒採用。
馬明記憶裡,V有一段臺詞翻譯成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霸道總裁梗,儘管意思上沒很大問題,最後還是做了調整。
除了以上整體性的把握外,「說髒話」即使對於這些身經百戰的一線配音老兵們,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傑克的配音彭博就為此十分頭大,工作多年的他從來沒在麥克風前說過髒話,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嚴麗禎此前主要為動畫片配音,聲音一直很親和,這次為朱迪配音,不可謂不是一次突破。
嚴麗禎
女V作為主角,因為常在街頭混跡,所以尺度及頻率驚人,張琦自認是個大大咧咧、適應能力很強的妹子,在錄音棚裡花式噴人噴了一陣後,也被「折磨」到精疲力竭,「從棚裡出來後,感覺自己就像個弱小無助的小公主,身體被掏空。」
洪海天說,工作室裡很多演員,尤其時小女孩,平時特別文靜、乖巧,所以配其它地方時沒問題,一到那些髒話部分就變味兒了,很生硬,只能讓她們晚上回家一個人使勁兒練,直到不害羞為止。
馬明向我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位60多歲,德高望重的老師參與了這次配音,人家以前都是配《成長的煩惱》這種經典的,我還特意問了下『老師,我們這詞兒有點大膽,需不需要改一下?』人老師直接說『沒問題,來!』後來配的那個效果,想像不到,髒話說的賊溜,拿給年輕演員們聽,都震驚了!」
為了體現賽博朋克世界的文化多樣性,《賽博朋克2077》中很多人都會飆幾句自己族裔的語言,比如傑克就經常飆幾句「墨西哥國罵(Chingada Madre)」,彭博對此一竅不通,只能把原音揉碎了,一個音一個音的反覆去聽;而其它配音演員,包括那些六七十歲的老前輩,也普遍面臨著同樣的困難,要現場學幾句海地語、俄語、日語等,其中很多小舌音、大舌音都是漢語中沒有的,學起來相當困難。
彭博
「有必要發音發的很準嗎?我們根本聽不懂。」筆者問到。
「你可不能小瞧現在的玩家,他們有的就是學西班牙語的,有的就會海地語。你隨便糊弄,到時候彈幕直接刷起來了,說你說的不準。而你如果學的特別像,別人聽懂了,也會覺得你確實花了功夫。」洪海天回答。
最後,諸位配音演員還對《賽博朋克2077》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彭博本身就是《巫師》系列的粉絲,對《賽博朋克2077》的期待很高,感嘆「遊戲賣的太便宜了,波蘭蠢驢真的能賺回來嗎?」隨後要研究下買哪個版本才能讓波蘭人多賺點,事後想想,還是每個版本都來一份比較好。
洪海天看來《賽博朋克2077》最厲害的大概就是,表面上這是一部宏大的遊戲,是一部史詩,但實際上遊戲展示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小故事,每個人都描寫的非常豐滿。
馬明作為項目主管,對《賽博朋克2077》的信息了解最全面,直言有很多想說的,無奈需要保密,只能說一個很震撼的小點「遊戲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小算盤,隨著故事的深入你會感覺到,任何人在一開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盤,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感覺,這方面的刻畫真的很厲害。」
結語: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艱難旅程,然數字並不能代表所有各位付出的心力血汗。一字一句、一針一線,莫過如此。感激的是諸位的襄助,功過則留給後人評說。」今年3月末,當《賽博朋克2077》的配音工作階段性結束時,馬明在朋友圈發布了這樣的總結,他熱切的期待著這部充滿故事的遊戲和玩家見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