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演技類的綜藝節目中,章子怡等「演技考核官」們看完了歌手金莎生硬的表演,提出了尖銳的反問:「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難道所有人都要來這裡分一杯羹?」
同理,難道文學寫作是最低級?沒有門檻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了。文學創作的形式多種多樣,隨筆、散文、小說和詩歌的創作難度逐漸增加,隨筆、散文只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能寫,但是小說和詩歌就不一定了。詩歌是小眾、高級的趣味,先不說。那麼,近年來很多被改編成影視節目的小說創作呢?
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出版界的小說創作蓬勃發展,哈佛大學教授約翰蓋利肖在其代表作《哈佛大學短篇小說創作指南》開篇第一句話就是:「首先,我們需認清一個事實,創意寫作已經不再是一種業餘愛好,而是一種職業。」結合下文的表述,約翰蓋利肖所說「創意寫作」是指小說寫作。
換句話說,在一百年前大家已經達成共識:小說寫作是有門檻。
哈佛大學教授約翰蓋利肖是全面型的作家,曾在好萊塢擔任編劇和教學編劇,曾在大學裡擔任寫作課教授並創辦了創意寫作學院。他將自己給大學生和自學青年講課時的講義匯集而成一本書——《哈佛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哈佛短篇小說寫作指南》原書名是《小說寫作二十講》,1929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在中國出版。出版之後,北京大學將本書列為「小說的藝術」寫作指導書,市場上很快就售罄,導致很多人在網絡上高價求購紙質書或有償支付得PDF掃描版。幸好,此次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再版了這本書,並做了兩點改進:
1、收錄了約翰蓋利肖講話稿中提及的範例,方便讀者直接閱讀;
2、隨手贈送了《世界經典短篇小說的閱讀清單》。
以前本書難求,大約跟中國市場上寫作指導方面的書籍缺少有關。但是,即使到了現在市場上有了許多寫作指導的書,本書仍入門級的小說寫作指導推薦,還獲得以刊登中長篇小說的雜誌《收穫》轉載推薦。
在約翰蓋利肖看來,老手和菜鳥之間唯一真正的區別就是創作技巧水平的高低,因為他們使用的素材都是一樣的。比如,作家協會組織的採風活動,同一個地方,同一個講解員,同樣的導遊手冊。但是,小說創作完成後,高手與菜鳥的水平高低立現。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作者是菜鳥還是高手呢?約翰蓋利肖認為,主從兩個方面來判斷:構思與呈現。
第一個是他對結構的把控,衡量的是作者的構思能力。這體現了他觀察、辨別、歸類和整合素材的水平。
構思,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它就是一系列經過選擇和安排的有趣敘事轉折點。比如說,今年熱播的電視劇《沉默的真相》是由小說改編而來,開篇就是一位喝酒的中年男子張超拉著裝有屍體的行李箱過安檢,這個明顯違背常識的場景,首先就勾起了觀眾的好奇。然後,張超承認殺人並說出每一個細節,可是到了公開審判的那一天,他突然否定殺人。這個情節的反轉,再反轉,就是有趣的敘事轉折點,一步步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傑勞德夫人說:「無聊是得不到回應的。」
約翰蓋利肖認為,如果一篇小說的構思無聊,平鋪直敘,毫無吸引力,被編輯拒絕也是理所當然。因此,想要持續地發表小說並留住粉絲的小說作者,首先應該訓練自己的構思能力。
約翰蓋利肖將短篇小說分成兩種:「完成式」小說和「決定式」小說。對於「完成式」小說的構思,最重要是對主人公遇到的障礙做規劃;對「決定式」小說的構思則是做事先就要做好危機計劃。這些決定了小說的趣味性。
第二個是對素材進行藝術性呈現的能力,包括整合小說素材,讓讀者察覺不到其中的技巧,只感覺到最終的效果。這體現了他對語言知識的把控。
呈現單元可以是事件、片段、遭遇、片段性場景和戲劇性場景中的任一種。
約翰蓋利肖建議用呈現開頭來吸引讀者,作者要用清晰、準確又帶有自己風格的語言呈現,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否則寫不出有趣的短篇小說。
最後,約翰蓋利肖認為,作者對小說的構思與呈現能力應該是並駕齊驅。當然,在寫小說之前,構思先行,呈現造就完美的細節,兩者相輔相成。
總的來說,《哈佛短篇小說寫作指南》是將短篇小說的寫作解構成多個要素,並且認為通過練習就可以提升創作能力。因此,約翰蓋利肖在本書裡提供了詳細的收集素材的方法、歸類、整理,情節的構思、情感筆記等實用的方法,對於有志於從事創意寫作的人而言,這本書就是一座寶庫。
這是靈林玖玖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