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下午,備受中國文壇矚目的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溫舉行,這是對短篇小說近兩年來創作的一次集中檢閱。《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分别致辭。《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徐則臣,浙江省作家協會一級巡視員、黨組副書記曹啟文,市領導徐育斐、湯筱疏、徐有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葉豔,市文聯領導周新波、楊明明、謝子康、曹凌雲,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評委王手等領導和專家,以及林斤瀾先生女兒林布穀等參加頒獎典禮。
今年,兩大獎項均花落名家。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寧肯、朱山坡、哲貴獲「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五位作家紛紛表達了對「短篇聖手」、溫籍著名作家林斤瀾先生的尊崇,以及各自對短篇寫作的情愫與展望。馮驥才以一篇篇精心謀構的作品,描畫各色人物,挖掘人性隱秘,反思病態文化,溫暖世態人心,不同時期的短篇小說鋪錦列繡,既表現了一個葆有博大情懷的作家熱烈擁抱時代的充沛激情,又顯示了現實主義寫作可能達到的藝術高度。林斤瀾女兒林布穀深情朗讀寫給父親的《天堂》
「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創立於2012年6月,由《人民文學》雜誌社、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設立。這是第一個以溫州人命名的文化獎項,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短篇小說作者」為評選對象的文學獎項,旨在表彰當代漢語短篇小說作家的卓越成就,重申短篇小說寫作的文學價值和其對於民族語言與生活的責任,同時彰顯溫州的文化形象,促進溫州的文化發展。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頒獎地永久設於溫州。往屆獲獎者有王蒙、莫言、蘇童、畢飛宇等20位知名作家。本屆頒獎典禮由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人民文學》雜誌社、浙江省作家協會作學術支持,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文聯承辦,溫州市作家協會協辦。附:頒獎詞、個人簡介
馮驥才的創作,涉及多個文藝門類,但短篇小說無疑是他堅持始終又成就斐然的一個主打領域。在從事短篇小說創作的四十多年裡,他以一篇篇精心謀構的作品,描畫各色人物,挖掘人性隱秘,反思病態文化,溫暖世態人心,不同時期的短篇小說鋪錦列繡,既表現了一個葆有博大情懷的作家熱烈擁抱時代的充沛激情,又顯示了現實主義寫作可能達到的藝術高度。由此,他的短篇小說,既是他個人文學創作上的重要收穫,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文學創作的代表性成果。有鑑於此,特授予馮驥才「林斤瀾小說獎傑出作家獎」。遲子建的短篇小說,始終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與突出的個人風格。自然景觀與社會景象的相勾連,生物靈性與各色人性的相貫通,使得她的小說,地氣與元氣相得益彰,靈氣與生氣融為一體,從而使小角度的故事總是蘊含著深邃與豐沛,小人物的悲歡總是攜帶著希冀與溫暖。以地域文化為基點,以底層生存為焦點,努力營造短篇小說的詩意美學,使遲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識度,更使她具有了卓爾不群的重要性。有鑑於此,特授予遲子建「林斤瀾小說獎傑出作家獎」。
獲獎作家個人簡介
馮驥才,祖籍浙江寧波,生於天津。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現為中國文聯名譽委員,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他一直以來投身文化遺產搶救,影響深遠。出版作品有《馮驥才卷》《馮驥才中短篇小說集》《我是馮驥才》等,他的《花臉》等多部作品被選入大中小學語文教材。遲子建,生於漠河。已發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六百餘萬字,出版有百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偽滿洲國》《越過雲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等。曾獲得第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等多項獎項。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日、意等十多國海外譯本。寧肯,出生於北京。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委會委員,現為北京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主要作品有《寧肯文集》(八卷)《北京:城與年》《我的二十世紀》等。曾獲老舍文學獎、首屆施耐庵文學獎、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等多項獎項。作品譯成捷克語、英語、法語。朱山坡, 廣西北流市人。現供職於廣西民族大學。出版有小說集《把世界分成兩半》《餵飽兩匹馬》《中國銀行》《靈魂課》《十三個父親》《蛋鎮電影院》《陪夜》等。曾獲得首屆鬱達夫小說獎、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等多項獎項。哲貴,浙江溫州人。一級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南》雜誌副主編。出版小說《猛虎圖》《金屬心》《信河街傳奇》《某某人》《我對這個時代有話要說》等。曾獲《十月》文學獎、《作家》金短篇獎、鬱達夫短篇小說獎、首屆曹雪芹華語文學獎等多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