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朱飛)12月23日 今天進京參加一個活動,愜意於高速路上沒有往日那麼擁堵,心裡感念ETC推廣建功了——消除排隊付費長龍,讓跨省通勤更便捷。
城市裡的一些停車場,也已跟著「ETC化」——在手機掃碼、無感支付、ETC支付等混合收費模式支持下,停車場出入口的電子化、無人化也日漸普及。
「去年全國ETC用戶數已破2億,今年更是快馬加鞭在推廣,ETC為何不打通更多場景服務,讓車主體驗更進一步呢?」
心裡正默念這一想法,突然刷到一條朋友圈,仔細一看不是別個,正是那家做城市ETC停車場服務的ETCP公司的員工正在慶祝喬遷之喜,現場還有個全新名稱「驛通」露出。一般公司搬家往往意味著架構調整或業務擴充,看起來ETC服務真的要有新的玩法了。
最早知道ETCP這家公司,是源於其在萬達廣場內提供的微信無感支付。後來了解到,騰訊、高瓴、萬達都投資了它,業務發展迅速,很快成長為中國智慧停車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稍早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深耕ETC+停車多年的ETCP正與其大股東整合資源,下一盤從ETC+停車收費到ETC+全場景服務的生態大棋。此番ETCP搬家及新的公司或品牌名稱「驛通」的露出,似乎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
釋放「車支付」大流量入口價值,ETC潛力巨大
提起ETC,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莫過於各大銀行的「花式推廣」。自2019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以來,國家發展ETC的政策密集出臺、層層加碼,產業各方也積極響應,ETC步入發展快車道。
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2.04億,單年新增ETC用戶約1.27億。截至2020年10月26日,全國高速公路ETC使用率已接近66%,其中客車ETC使用率超過70%,貨車ETC使用率超過53%。
66%的滲透率有多厲害?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7.0%。這意味著,經過短時間的狂飆突進,中國ETC普及率已經趕上了網際網路十多年的發展水平。
當然,相比網際網路應用的包羅萬象,當前ETC的功能顯得十分單一。正如多數人看到的那樣,ETC的使用場景還主要集中在高速不停車快捷收費層面。
空白即機遇,坐擁超過2億的ETC車主之後,產業各方積極謀劃,中國ETC產業化發展呈現出幾大主要趨勢:
趨勢一:ETC作為推進高速公路智能化的關鍵舉措,將推動ETC用戶進一步增長。
受制於高速公路建設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成本大、運營維護難等問題的存在,高速公路收費在中短期內仍然不會動搖;並且在交通智能化發展過程中,電子化、無人化的高速公路ETC能夠實現顯著的降本增效、綠色環保,仍將是高速公路智能化發展的關鍵舉措。
按照國家制定的「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我國ETC用戶在未來數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為面向未來的人、車、路協同的全面智能化扎牢基礎。
趨勢二:從高速公路到城市停車等更多涉車領域,ETC使用場景逐步多樣化延伸。
除了高速公路ETC外,國家政策也在鼓勵ETC在停車場等更多涉車領域應用,包括機場、火車站、客運站、港口碼頭等大型交通場站,以及居民小區、旅遊景區等。未來基於ETC的智慧停車系統將涉及越來越多場景。
相比高速公路ETC,城市停車的ETC應用蘊含更多可能性。比如,通過建設ETC停車場打通停車場信息孤島,接入車位引導、反向尋車、無感支付更多智慧停車功能,可以支撐按需停車、共享停車等新模式,幫助線下場所提升車位利用效率,進一步方便車主,緩解城市出行和停車難題。
趨勢三:不止於單一的停車快捷收費,基於ETC的更多服務場景也開始落地探索。
由於ETC從交易切入,使汽車具備了安全可靠的「車支付」體系,所以隨著ETC普及率的大幅提升,ETC的使用場景正逐漸從單一的高速通行、城市停車通行延伸到停車、加油、洗車、養護、保險等眾多用車消費支付場景,進入ETC+生態的落地探索階段。
比如自2019年以來,貴州、河北、山東境內的一些加油站陸續推出了ETC智慧加油/ETC無感加油服務,ETC車主只要進入指定加油站ETC專用通道加油,即可享受免下車、免排隊繳款、免刷卡、免掃碼,從開車進場到離場2分鐘內完成的「即加即走」加油體驗。
除了上述三大趨勢外,ETC在車路協同、智慧交通等領域展現出諸多「用武之地」,堪謂智慧聯接人車路、推進人車路高效協同的關鍵基礎設施。
比如在馬路資源緊張的日本,為預防訪日遊客在日本出遊時發生交通事故,日本在徵得遊客同意後使用車內搭載的「ETC2.0」系統,收集踩急剎車的地點和行駛路線等數據,以此推測出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地點,然後在事故易發地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誌,有效改善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又比如在廣東,12月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制定的《交通強國建設廣東試點實施方案》已獲交通運輸部批覆,基於該方案廣東將研發以ETC技術為核心的車路協同系統,推動ETC和5G高效融合,有效提升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
而放眼面向未來的無人駕駛,ETC料定也將是自動駕駛汽車暢行無阻的標配。
所有這些或近或遠的應用場景,從今天看都與ETC「車支付」這個基礎設施密切相關。對標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行動支付工具,ETC就好比車聯網時代的「車支付」工具——相當於用戶手機上的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是一個難得的大流量入口,背後可以接入多種多樣的場景,疊加各式各樣的服務。
ETCP搬家不簡單,或標誌著ETC生態模式開啟
回到搬家的ETCP,ETC+Parking(停車),從名字中就能看出這家公司的前瞻和野望。
查閱資料發現,成立於2012年的ETCP經過幾年高速發展,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已觸達240餘座城市,合作停車場超過8100個,覆蓋車位超過310萬個,系統服務小汽車去重後超過1億輛,佔中國小汽車保有量50%。同時,ETCP也正在將中國智慧停車模式複製到歐洲、北美和亞洲等發達國家。
進一步查閱ETCP的股東結構可以發現,ETCP的大股東是丙晟科技,而丙晟科技是由騰訊、萬達和高燈科技合資成立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後者也是ETC領域的重要玩家之一。
數據顯示,基於騰訊生態開放能力,高燈科技研發的ETC助手在ETC推廣大潮中脫穎而出,目前註冊用戶數已超4000萬,日均通行費交易筆數超過100萬筆,鑑證交易規模超215億元,已成全國重要的車主服務平臺之一。
在今年9月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高燈科技高管透露公司已推出ETC無感加油解決方案,積極助力智慧交通新基建快速發展,未來還將繼續推進ETC進城及打造ETC生態圈,助力構建智慧城市。
種種跡象看來,ETCP此番搬家不簡單,大概率會伴隨著與丙晟、高燈,以及騰訊、萬達等直接和間接股東的技術融合、業務整合、場景擴充,開啟從ETC+停車收費到ETC+全場景服務的ETC生態模式!
而從上述中國ETC產業化發展的主要趨勢看,隨著ETC用戶數量進一步增長,ETC使用場景逐步增多,基於ETC的服務場景也開始湧現,恐怕也只有整合優勢資源、提供全場景服務的ETC生態模式,才是釋放「車支付」大流量入口價值,兌現ETC產業巨大潛力的正確打開方式。
科技為人,沒有終點。基於手機的行動支付生態,給我們的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數字生活。基於汽車的ETC「車支付」生態,將給我們帶來怎樣別開生面的數字出行?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