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花費31億英鎊建造,是英國人引以為榮的中型航母,但是在今年5月和10月兩次發生漏水事故,被勒令停在港口繼續「趴窩」維修半年左右,無法實現把所有航母艦隊派遣至日本近海海域的目標。
那麼,英國的這級「伊莉莎白女王」航母的性能到底先進與否?我們首先來看它的船體建造工藝。目前,漏水已經成為「伊莉莎白女王」級的通病,反映出來的是英國工業能力日益下降的事實。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在建造大型軍用艦艇過程中,竟然解決不好船體焊接工藝這樣的小問題,也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其次,我們來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搭載的主戰兵器——F-35B聯合攻擊機。F-35B是美國洛馬公司製造,英國作為盟友有權採購,但是也表明了英國已經無力獨立快速研發像「鷂」式戰鬥機那樣的垂直起降飛機。軍工研發能力的下降,有一部分原因是歐洲近年來的集體防衛戰略使然,歐盟國家一般都會聯合研發武器,甚至是共同出資建設部隊,產權共有、共同使用。但是,英國的軍工研發的絕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也是不爭的事實。
F-35B聯合攻擊機在「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上運轉,所能投射出的戰力也非常有限。大家從「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測試F-35B的照片上可以發現,戰鬥機在起飛時要打開機背打開蓋子,這個蓋子是幹什麼用的呢?原來,F-35B無法通過加大主發動機的進氣道來獲得垂直飛行能力,只能通過安裝兩級對轉升力風扇來實現。我們在照片上看到的蓋子,其實就是升力風扇的蓋子。
F-35B聯合攻擊機的兩級對轉升力風扇安裝在駕駛艙後部,可提供44.5千牛的附加推力,使F136發動機能在較低溫度下以較小的負荷運轉,又能保證飛機獲得足夠的垂直升力。升力風扇使空氣轉變為飛機懸停所需的垂直氣流,同時又無需增加發動機風扇的截面積,保證了戰鬥機的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能力。
儘管F-35B能夠在「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上運轉,但是能掛載的武器和油料並不多,機內只能攜帶2枚微型聯合防空區外空地飛彈,或是8枚小型巡航飛彈(SMACM),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並不強。能夠掛載的武器大多是縮水版,比如機載「聯合攻擊彈藥」由原來的908公斤降到454公斤,打擊能力下降了不止一半。
本文分析認為,英國海軍這2艘中型航母,執行本土防衛任務還說得過去,但是要遠赴西太執行進攻型任務,能力上有很大欠缺。因此英國更應該安分守己,不要跑到別人門口去搞挑釁行為,否則「秀肌肉」不成,到頭來只能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