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父母愛情》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輕鬆的點,它能讓我快速冷靜下來,沉浸到劇情裡去。比如江德福和校長的方言,這像兩個男人之間的秘密;比如老丁對安傑的評價,讓他自己看起來就像一隻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比如李秀娥和張桂英的名字真的很接地氣;又如德華洗頭時埋怨李秀娥捨不得水.....還有很多乍看就噴飯的笑點就不一一例舉了。
這部劇簡而言之就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特定時代下結合而相互改變的故事。
這樣一說好像很多劇都是一樣的。
那你相信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會發生那樣的故事嗎?
我想,大多數答案都是肯定的。
那你願意冷靜看待《父母愛情》嗎?
我們作為整個世界的看客,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更傾向於快速給予否定,吹毛求疵。每個人都用自身小宇宙的準則要求著周遭的一切,甚至是一部電視劇或者小品(當然確實有些作品很人覺得很尷尬,那就把它們過濾掉)。
一部劇值得被冷靜看待意味著什麼?
我想,是我們從中看到了主創團隊和演員的誠意。是「像真的一樣」的場景。是劇中人物的表演符合當下的角色,道具的合理,對白的恰當,各因素交互的結果。
至於是否符合,是否合理,是否恰當,是我們感知的綜合,它如同一個檢驗器,開關在我們手裡,標準也都各不一樣。但我始終相信,打動人心的表現是會自然而然獲得認可的。
所以我看到了李秀娥的善良,老丁的失意,江德福的坦誠,安傑的知足,歐陽的驕傲和挫敗,安欣的敏感還有整個時代下海島生活的恬靜。我把它們看作書裡的世界。
劇中最經典的場景之一莫過於李秀娥給安傑接生。
安傑嫌棄過甚至一直在嫌棄李秀娥這類人的土氣,但善良的李秀娥一聽安傑要生地消息先是責備德華氣了自己嫂子,又趕忙跑過去幫忙,在大家慌亂無措之時選擇了當下最安全的方法,因為她自己已經在家生了三個了!用劇中歐陽懿的話說就是:傻大膽辦傻事!
洗手,喝酒給剪子消毒,被白酒辣到喉嚨.....一氣呵成,安傑照著李秀娥說的「像拉屎一樣得使勁」,終於母子平安。當然,其中德華和孫媽的樣子也讓人覺得可愛:孫媽因為緊張面容惆悵,說話哆唆,德華說「俺家沒有剪那啥的剪子」一個未生育過的純情大姑娘形象躍然在屏幕前。
我一直相信,每一個編劇和導演,都是一個說書人,把他從生活裡感受到的點滴,融進鏡頭和臺詞裡,好的演員可以和它們達成默契,或者讓旁觀者看到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個角色不僅僅脫胎於一個劇本更誕生於導演,簡單來說,就是演出導演和編劇想要的狀態。
所以,當我們嘲諷一個演員的哭戲尷尬表情誇張時是否想過,拍攝鏡頭後導演和編劇的眼睛有沒有瞎?
我們憑什麼指責這個演員白瞎了這個角色,卻忽略了那個導演和編劇白瞎了這麼好看的花瓶?
我們總是太快去評判眼睛所見到的,而忽略了基本的邏輯。所以明星公關可以呼風喚雨,混淆視聽,我們也都甘願隨波逐流。
如果你願意冷靜去看《父母愛情》,那麼,也請你用同樣冷靜的心去過濾獲得的信息,別做網絡裡的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