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一生中唯一的歌劇《費德裡奧》:最痛苦,是因為最珍愛

2021-02-19 哈爾濱大劇院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對於從事音樂創作的貝多芬而言,日益嚴重的耳疾正是對他最大的磨鍊。1796年,年僅26歲的貝多芬發現自己的聽覺日漸衰弱,這對於正值壯年,正在音樂領域起航的他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失聰後,貝多芬創作了他一生中創作的唯一一部歌劇,全名叫《費德裡奧或夫婦之愛》,他受經營維也納兩大歌劇院的布勞溫男爵委託,從1802年起創作,劇本選自法國劇作家布伊的《萊奧諾拉》。1805年完成初稿後,首演失敗,之後連續進行過兩次修訂,僅《萊奧諾拉》的序曲就作了3首。1814年春,擱置了九年並經過三次修改的《費德裡奧》由貝多芬親自指揮,雖然失聰使他力不從心,須由樂長協助,但這一次,《費德裡奧》終於喚起了觀眾的熱情。

△卡拉揚指揮《費德裡奧》序曲

這部歌劇敘說18世紀,西班牙貴族弗羅萊斯坦因觸怒典獄長畢扎羅,被誣陷入獄。其妻子萊奧諾拉女扮男裝,化名為費德裡奧,充獄卒進監獄看護弗羅萊斯坦。畢扎羅一心殺害弗羅萊斯坦,讓費德裡奧掘墓穴,費德裡奧拖延時間,並在關鍵時刻保護了丈夫,此時大臣唐費爾南多趕到,費德裡奧明示自己的身份,並為丈夫申訴冤情,終使沉冤昭雪。

該劇音樂延續了貝多芬英雄式的大氣又嚴謹的曲風,劇共有四首序曲,其中三首取名為《萊奧諾拉》,一首為《費德裡奧》。開幕前奏的《費德裡奧序曲》緊扣全劇主題,突出表現了女主人公萊奧諾拉的英雄性格,歌頌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不屈精神。我們從中仿佛看到了她為援救丈夫而勇敢行動的矯捷身影。展開部以第一主題的材料加以發展。輕柔纏綿的音響,顯示出主人公的女性柔情,生動地刻劃了萊奧諾拉與弗羅萊斯坦之間深摯的愛情。貝多芬的《費德裡奧》屬於這樣一種歌劇:不論其宏偉的音樂和藝術的內涵如何,即使不加任何評論,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無條件的贏得觀眾和聽眾。

克倫佩勒指揮《費德裡奧》

貝多芬在逝世前不久曾這樣談到他這部唯一的歌劇: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它使我受到最高的痛苦,也給我帶來最多的悲傷——正因為如此它最令我珍愛。

 頂尖德奧名團 搭配頂級德奧音樂作品

世界單簧管第一人馬丁·弗洛斯特傾力呈現

在《費德裡奧》中體味最珍貴的痛苦

「田園交響曲」中感恩大自然的崇高

莫扎特天使般的旋律中迴響起記憶的畫面

大師·名團系列——

指揮大師曼茲與德國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

 開 演 在 即 

音樂的多樣性及高品質是來自漢諾瓦的NDR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的標誌。86位技藝高超的音樂家們在其曲目演奏中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多樣性。除了偉大的古典和浪漫主義曲目外,他們還演奏早期音樂、跨界音樂、電影原聲帶和專為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及青少年舉辦的音樂會,都吸引了大量觀眾。

在過去的20年裡,NDR北德廣播愛樂樂團在其歷任首席指揮大植英次和愛文德·加爾伯格·詹森以及現任首席指揮安德魯·曼茲的帶領下躋身世界頂尖交響樂團。眾多國際頂級藝術家與樂團均有合作,其中包括安妮-索菲·穆特、希拉蕊·哈恩、魯道夫·布赫賓德、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安德裡斯·尼爾森斯、古斯塔沃·杜達梅爾、安德烈斯·奧羅斯科、埃斯特拉達等古典音樂大師,以及萊茵哈特·戈貝爾、朱裡亞諾·卡米諾拉和菲利普·雅羅斯基等早期音樂專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與指揮家安德魯·曼茲的密切合作,他自2014-2015樂季以來一直擔任樂團首席指揮,這是在NDR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雄心壯志的藝術道路上邁出的決定性一步。樂團在安德魯·曼茲的指揮下錄製的第一張專輯於2017年3月初發行——費利克斯·孟德爾頌的第一交響曲和第三交響曲,該專輯榮獲了2017年德國唱片評論年度獎。之後樂團還繼續錄製了孟德爾頌交響曲系列,莫扎特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以及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和第七交響曲。幾乎所有NDR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的音樂會都由NDR公共廣播電視臺播出,並可在全球在線播放。


安德魯·曼茲作為他那一代中最具激勵性和鼓舞性的指揮家之一而廣為人知。他對音樂作品博大精深的學術知識以及他罕見的調動樂隊狀態的能力和自身充沛的精力,都使得他成為當今最受讚譽的指揮大師之一。

從2014-2015樂季開始,安德魯·曼茲成為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近期樂團又與他進行了第二次續約,任期直到2021年夏天。除了在德國和奧地利繁忙的巡演日程之外,2016年秋天,他與樂團以及鋼琴家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合作,在中國和韓國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巡演。在2017-2018樂季,他們還在英國巡演,並將於2019年秋季再次進行遠東巡演。他們也為Pentatone唱片公司開始一個重要系列的唱片錄製,最開始會集中在孟德爾頌的管弦樂作品,其中第一部作品還獲得了2017年德國評論家唱片獎(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itik)。

在劍橋大學攻讀古典音樂之後,安德魯·曼茲學習小提琴演奏,並迅速成為全球範圍內古典奏法方面的專家。他在1996年任英國古樂學會樂團的副總監,2003年至2007年間任英國協奏團(English Concert)的藝術總監。作為一名小提琴家,安德魯·曼茲也錄製並發行的許多唱片,其中很多還曾榮獲獎項。

安德魯·曼茲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院士,也是奧斯陸大學的客座教授。他編輯修訂了莫扎特和巴赫的奏鳴曲和協奏曲的新樂譜版本,由Bärenreiter, Breitkopf 和 Härtel出版。同時他還教授、編輯、撰寫音樂相關的內容,並定期在廣播和電視上播放。2011年11月,安德魯·曼茲在斯德哥爾摩獲得了著名的「Rolf Schock獎」。

What's Next

演出推介

大師·名團系列

指揮大師曼茲

與德國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9年11月20

演出地點:哈爾濱大劇院 歌劇廳

演出票價:120/180/380/580/680/880/1080元

曲目

貝多芬    歌劇《費德裡奧》序曲

莫扎特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中場休息

貝多芬    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日為準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開創與唯一:歌劇《費德裡奧》
    「在我所有的作品中,《費德裡奧》序曲讓我付出最昂貴的代價,也給我帶來了太多的悲傷。為此,它是我最親愛的孩子。」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值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廣州大劇院「交一天時光給藝術」推出「最靜謐的歡樂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特別活動」。
  • 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費德裡奧》
    所以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費德裡奧》的命運可想而知,也是一部一改再改的作品。《費德裡奧》1805年的首演僅僅進行了3場,就被歌劇院撤下。一般評判歌劇首演成功的標準就是上演場次和評論,所以這次首演並不成功。貝多芬喜歡修改打磨作品的習慣在《費德裡奧》更為全面地表現出來。在首次演出草草收場之後,貝多芬對歌劇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改,將歌劇由最初的三幕縮減成兩幕,刪除了歌劇中的一些唱段。
  • D77:貝多芬歌劇《費德裡奧》選段
    貝多芬歌劇《費德裡奧》:序曲,及第二幕大合唱。指揮:西蒙·拉特爾(Simon Rattle),英國指揮家。貝多芬創作的《費德裡奧》是唯一一部歌劇作品,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十年的時間裡寫了三個不同版本。經過多次重新修改,光是開頭就創作出了18個不同版本,甚至歌劇開始前的序曲還創作出了4個完全不同的版本。但依然不可否認的是該部作品是一部有瑕疵的傑作。
  • 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企鵝古典唱片指南三星
    發燒名盤: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企鵝古典唱片指南三星Leonard Bernstein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
    【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昨夜冰城首演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費德裡奧》:「拯救歌劇」的時代回聲
    1814年歌劇《費德裡奧》的公演海報一、唯一的《費德裡奧》《費德裡奧》是貝多芬的「獨生子」,但這不意味著貝多芬排斥歌劇體裁。其實,貝多芬並非歌劇的陌生人。貝多芬喜歡修改打磨作品的習慣在《費德裡奧》更為全面地表現出來。在首次演出草草收場之後,貝多芬對歌劇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改,將歌劇由最初的三幕縮減成兩幕,刪除了歌劇中的一些唱段。貝多芬自稱為了使歌劇更加精練,儘可能地刪減了所有多餘的部分。
  • 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終於在英皇開演了,媒體們都怎麼評價?
    > 疫情當頭,脫了歐的英國似乎真的不和歐陸同步了——義大利德國法國相繼宣布暫停大型公眾集會關停劇場的時候,英國皇家歌劇院仍然沒有中斷今年的重頭戲的首演——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
  • 貝多芬筆下的女英雄 ——歌劇《費德裡奧》中萊奧諾拉形象的塑造
    [1] 尋找契合自身審美和戲劇要求的題材進行創作是影響貝多芬歌劇數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還應考慮的其他因素是貝多芬日益嚴重的耳疾,造成進行舞臺音樂創作的障礙,令他無法應對歌劇排練過程中與演職人員、劇院經理、舞臺指導等方面的協調工作,以及賣座率、票房收入等等繁重而瑣碎的事務。
  • 好可惜,貝多芬唯一的歌劇沒能來
    ,最大的遺憾之一是來自貝多芬故鄉的波恩歌劇院原定在10月間進行中國巡演的歌劇《費德裡奧》。誰為《費德裡奧》 流淚作為貝多芬畢生創作的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Fidelio,又譯作《菲岱裡奧》等)是一部十分特殊的作品。在某些人看來,這部歌劇的價值和魅力不足以同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及其他偉大的器樂作品媲美,有人甚至聲稱,歌劇《費德裡奧》的地位和聲望,無非來自它是貝多芬的作品這一事實,而不是由於其自身的藝術價值。當然,對這種觀點怒不可遏者大有人在。
  •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貝多芬歌劇《費德裡奧》(中文字幕)
    費德裡奧(二幕歌劇)是樂聖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
  • 貝多芬:費黛裡奧
    貝多芬一生只寫過一部歌劇:《費黛裡奧》。這部歌劇最初的時候是三幕,但最終定格為兩幕。   《費黛裡奧》共有四首序曲:其中三首取名為《利奧諾拉》,一首為《費德裡奧》。第三首《利奧諾拉》序曲是全歌劇的縮影,也是當今歌劇序曲中著名的一首。
  • 《名人傳》② | 貝多芬偉大而痛苦的一生
    貝多芬厭惡粗俗的談論和思想,但對愛情深信不疑,有著一絲不苟的看法。貝多芬的摯友辛德勒曾非常肯定地說:貝多芬一生潔身自愛,從未有過任何道德閃失。 而這樣的一個人,似乎生來就要受愛情的欺騙,成為愛情的受害者。貝多芬一生不斷痴情地去愛,不斷地追逐愛情的夢想,可是當夢想破滅,隨之而來的便是無比的痛苦與煎熬。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河北交響樂團帶你走進音樂大師的藝術世界
    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今年是偉大音樂巨匠、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1月13日晚,河北交響樂團「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河北交響樂團精彩呈現了貝多芬3部經典作品,帶領觀眾走進音樂「浪漫天才」的藝術世界。
  • 30歲失聰,病痛纏身的貝多芬,卻始終相信音樂可以拯救自己
    如果只聽交響曲,可能會懷疑,很多文章描述貝多芬是個難以相處的怪人,這種說法是騙人的吧?牛津大學音樂教授蘿拉唐布裡其,今年出了本貝多芬新傳記《貝多芬:九曲一生》,書裡用例子而不是各種理論,挑戰過去人們對貝多芬的刻板印象。
  • 最靜謐的歡樂頌:貝多芬的多元世界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特別活動
    2020年11月至12月,廣州大劇院「交一天時光給藝術」特別舉辦「最靜謐的歡樂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特別活動」,邀請知名音樂家、音樂教育者、樂評人、青年樂團匯聚一堂,通過四場不同體裁的藝術活動形式,採用線下活動與線上直播的方式,結合講解與現場演繹,講述不同視角下的獨特見解,深入貝多芬不同人生階段的作品,走進他不為人知的音樂背後的故事
  • 貝多芬最英雄的作品不是《英雄》
    好久沒有推薦音樂,今天來介紹一首貝多芬的作品。因為就快到貝多芬的生日了,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本來以為會有很多精彩演出,各大樂團輪流來演貝多芬,我錢都借好了,結果遇上了疫情,只能複習專輯了……如果今年能正常演出,那貝多芬的作品一定會在世界各地、各種水平的音樂會上被演上個幾百遍。貝多芬在天有靈一定會很遺憾,因為他收不到版稅了。
  • 湯沐海執棒哈響、深交 130名樂手奏響貝多芬「命運」之章
    ——歌劇《費德裡奧》序曲、《C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以及《c 小調第五交響曲》。 音樂會在歌劇《費德裡奧》序曲中拉開序幕。《費德裡奧》是貝多芬創作的唯一一部歌劇,這部歌劇幾易其稿,是其 " 最為操心 " 的一部作品。在歐洲歌劇的鼎盛時代,演出歌劇前都會有一個序曲,《費德裡奧》序曲作為歌劇開幕的前奏,突出表現了女主人公利奧諾拉的英雄性格,歌頌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不屈精神。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是時候扒一扒他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秘密了!
    是的,這就是貝多芬。 他從一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年輕作曲家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的人。這是有原因。在貝多芬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中,他寫道,「他的煩躁是因為耳聾越來越嚴重」。 貝多芬的哥哥去世後,貝多芬一直照看他的孩子卡爾,由於他過於嚴格,以至於年輕人試圖自殺以逃避貝多芬的控制。
  • 「到了天堂,我就能聽得見了」丨為什麼貝多芬耳聾後還能指揮樂隊?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被稱為「樂聖」。貝多芬一生非常坎坷,一直在艱難的生活中奮鬥,特別是他26歲後聽覺開始失靈,最後十年雙耳幾近全聾,至56歲逝世。貝多芬耳聾的頭幾年他還瞞著別人,躲避社會交際,甚至躲避自己心愛的人。40多歲時在劇院裡必須坐在第一排才能聽見演員的歌聲。接著,在野外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從此以後的生活,就是對耳病的苦戰了。
  • 2020,貝多芬作品大全集,廣州見!
    何鷹介紹了本次廣州大劇院將上演貝多芬的唯一一部歌劇,他表示此次珠江兩岸的兩座專業劇場的首度聯手合作,將創造了國內外同一城市持續上演貝多芬作品規模的記錄,將成為廣州演藝歷史上的又一標誌性大事件。劉瑩則表示,本次兩家劇場的合作正是展現了厚德載物、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廣州精神,製造了演出領域的廣州現象,期待未來能與廣州大劇院一同為市民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