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葉辰亮
即將過完「90歲生日」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在新年到來之際對外發布2021音樂季1月-7月音樂會內容。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2021音樂季冠以「初心向前」為主題,旨在告訴觀眾,無論世事變幻,改變不了音樂廳「音樂為人人」(Music For Everyone)的初心。即使劇場行業仍面臨著世界新冠疫情尚未好轉,外國團體和藝術家無法入境演出等困難,音樂廳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勇敢向前。
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2021音樂季精心策劃1月-7月演出獻禮建黨百年,多位中國藝術家將登上音樂廳的舞臺詮釋對祖國、對時代、對音樂的熱愛。60場音樂會呈現「建黨百年」主題、「mini音樂節·國潮最自得」主題以及音樂廳堅守的「古典·變奏」主題; 「玲瓏國樂」「家庭音樂會」等音樂廳品牌項目將持續為觀眾送上精彩演出;同時音樂廳將在暑假上線全新文旅產品「沉浸式音樂劇場」,利用整個音樂廳內部環境呈現建築與音樂藝術之美。
獻禮建黨百年,策劃多場系列主題音樂會
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音樂廳2021音樂季特別企劃了「建黨百年」系列音樂會。6月30日,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和流行美聲組合——力量之聲聯袂出品的「《百年迴響》力量之聲音樂會」,恢弘的主題與創新性的藝術舞臺相契合,打造別開生面又意味深遠的黨建百年主題音樂會。
被譽為「上海聲音名片」的「Vocal Force力量之聲」三位男中音藝術家餘笛、宋罡和王志達以「時空使者」的身份,跨越時空,分別以建黨初期《初心》、民歌主題《風骨》、改革開放時期《前行》、新時代《以夢為聲》四個時空板塊為主,將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凝聚成由歌聲表演、舞臺場景化呈現、舞臺藝術性展示,在潤物細無聲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到關於中國共產黨建設與發展的精神內核。除此之外,還邀請到女高音歌唱家黃英、許潔作為嘉賓,參與到此次的音樂會中,唱響《長城謠》《在那遙遠的地方》《我愛你中國》等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
同時, 上海音樂廳從2月起策劃推出5場「歷史長河中的中國音樂」系列音樂會,將陸續在「音樂立方」上演。滬上青年音樂家們將通過演繹中國百年最優秀的音樂作品獻禮建黨100年。
6月12日,由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和復旦大學Echo合唱團合辦的「赤子之聲——Echo合唱團新作專場音樂會」,Echo合唱團將在指揮洪川的帶領下,演繹經典作品和為建黨100周年寫作的新作品,以年輕人的視角歌頌中國共產黨。Echo成立於2009年組建十年以來,逐漸成長為滬上古典音樂圈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優秀音樂團體。
mini音樂節「國潮最自得」,邀請「自得琴社」作為駐節樂團
明年5月,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mini音樂節」在修繕後回歸。mini音樂節是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自2013年開始策劃推出的一個古典音樂節,已連續舉辦6屆。與滬上其他古典音樂節不同,從創辦開始,mini音樂節就確立了「主題性」的辦節特點,每年以一個主題連續舉辦3場音樂會、3場講座,在短時間內,為申城樂迷對某一音樂主題由淺入深,形成較為完整的了解。這也是上海劇場行業首個兼具學術和藝術的音樂節。
5月21日-23日, mini音樂節策劃以「國潮最自得」為主題,邀請自得琴社作為駐節樂團舉辦2場唐宋復原裝束專場音樂會,1場國風跨界音樂會,3場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工作坊。另外,mini音樂節將舉辦國風衍生活動,包括mini集市、中國傳統娛樂活動體驗……讓參加音樂節的觀眾沉浸式體驗「國潮最自得」。
自得琴社作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國風樂團,今年首次登陸上海音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獲得票房與口碑雙豐收。從傳統到跨界創新,從崑曲到漢唐舞蹈,古琴獨奏,民樂合奏,電古琴與電子音樂,自得琴社因其豐富的表演形式,受到國內外一片好評。拍攝的國風視頻頗受年輕群體喜愛,在bilibili、YouTube、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總播放量破3億。
古典:中國古典音樂家「初心」演繹
「古典·變奏」是近幾年上海音樂廳音樂季堅持的主題,「古典」類項目堅守古典音樂原汁原味,「變奏」類項目不斷發現音樂的更多可能性。2021音樂季1月-7月演出繼續秉持這一主題,為觀眾帶來不同類型與氣質的古典音樂會。
「古典」類板塊,明年上半年將看到更多活躍在世界和國內舞臺的中國藝術家來到上海音樂廳。其中有中國古典音樂的中堅力量,民樂大師,也有未來可期的古典新星。他們將在音樂廳的舞臺呈現他們對音樂的「初心」。
上海音樂廳精耕巴洛克古樂多年,秉持為觀眾引進世界頂尖、原味古典音樂的理念。1月7日至10日,「真愛貝多芬——真愛四重奏音樂會」, 古鋼琴張夢梓、古小提琴門則楊、古典長笛沈辰、古大提琴賀虓四位青年音樂家將拿起貝多芬時代的「古樂器」,用四重奏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古樂版」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2月16日,由大提琴家陳衛平領銜全國頂尖的七位大提琴家:吳敏喆、解柳佳、沈越、謝添、童瑤、陳甜、遊敦邦,在新春佳節為滬上觀眾奉獻「八把大提琴新春音樂會」。音樂會曲目涵蓋了經典電影音樂,2021年是皮亞佐拉誕辰100周年,他們還將帶來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4月9日,「琥珀四重奏音樂會」, 琥珀四重奏將首次在滬上演出。琥珀四重奏創立於中央音樂學院,由寧方亮、蘇雅菁、戚望、楊一晨組成。2013年,琥珀四重奏在「墨爾本亞太國際室內樂比賽」(ASIA-PACIFIC Chamber Music Competition)包攬三項大獎,成為第一支在國際室內樂大賽上獲得冠軍的中國四重奏組合,是中國室內樂界「零的突破」,創造中國古典音樂歷史。
有「笛簫聖手」美譽的民樂大師張維良將於4月24日舉辦「張維良笛蕭音樂會」,帶來《喜相逢》《平沙落雁》等經典曲目。從藝半個世紀以來,張維良在演奏、教學、創作、理論研究、藝術策劃領域都頗有建樹。他不僅有深厚的傳統音樂造詣,也是國際公認的詮釋現代笛簫壎音樂的權威演奏家。張維良的藝術成就使他的職業生涯成為了民族音樂家的成功典範,也成為了國際樂壇上極具特色的中國音樂文化符號。
4月30日, 「春之歌——馬勇與金塔長笛音樂會」,著名長笛演奏家馬勇、金塔將登上音樂廳的舞臺。馬勇作為唯一的長笛演奏家被授予「中國十大管樂演奏家」稱號;金塔是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長笛教授。他們將聯袂青年鋼琴家黃秋寧為觀眾帶來長笛的獨奏和重奏曲目。
5月1日,「薛穎佳鋼琴與弦樂五重奏音樂會」,將帶來鋼琴與弦樂五重奏版本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薛穎佳是當今中國最具實力,曲目涉獵最廣泛的鋼琴家之一。他是2004年巴黎斯克裡亞賓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獲得者。除此之外,薛穎佳還曾在諸多比賽中屢獲殊榮。2003年獲比利時杜莫帝耶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2005年獲比利時YAMAHA國際鋼琴比賽唯一大獎。
6月18日,「古典樂壇新星」00後大提琴家陳亦柏將舉辦大提琴獨奏音樂會。出生於上海的陳亦柏,年紀尚輕卻已經徵戰過各大國際音樂比賽且成績斐然。2019年,在「柴賽」這一古典音樂最高賽事上,經過三輪激烈角逐,最終獲得大提琴組第五名。今年9月份,陳亦柏與旅德?年鋼琴演奏家史博陽作為嘉賓,參與以「相·見」為主題的6場劇場開放日活動,備受好評,史博陽也是本場音樂會的鋼琴嘉賓。
6月25日,小提琴演奏家黃蒙拉與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攜手帶來「弦舞——黃蒙拉x楊雪霏小提琴與吉他音樂會」。小提琴與吉他兩種弦樂器相遇,帶來帕格尼尼、法雅、阿爾貝尼斯、格拉那多斯及皮亞佐拉等一系列自由奔放,充滿西班牙和拉丁風情的美妙作品。黃蒙拉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帕格尼尼」。楊雪霏被公認為世界頂尖吉他演奏家,是首位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國吉他演奏者。
7月24日,梅紐因小提琴冠軍何子毓將帶來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出生於1999年的「天才」小提琴少年何子毓,是第一位在維也納愛樂樂季演出的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十二歲考上莫扎特音樂學院,成為全球僅招兩名的「天才班」學生之一。16歲前就將梅紐因、申塔爾、西蒙歌德堡等一系列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收入囊中。本場音樂會將帶來以中國作曲家為主的中國體裁作品音樂會。
變奏:「樂動音樂」「樂無窮」探索音樂無限可能
「變奏」類板塊,音樂廳推出的「樂動音浪」系列和樂無窮品牌,集結國內最具活力與創意的音樂人,呈現音樂的無限可能。
2020年上海音樂廳全新推出的「樂動音浪」系列音樂會獲得了極大反響,明年 「樂動音浪」3場音樂會將繼續為這座經典音樂殿堂增添活力與光彩。
1月28日,作為2021音樂季「樂動音浪系列」的首場音樂會,青年美聲男高音蔡程昱將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舉辦他的首場獨唱音樂會。本場音樂會,蔡程昱將用他的金色嗓音,為觀眾帶來古典美聲與流行跨界的作品表演。蔡程昱2018年參加湖南衛視聲樂類節目《聲入人心》獲得7次單期首席並最終成為年度首席之一,2019年參加音樂競演類節目《歌手2019》,2020年參加《歌手當打之年》,人氣快速飆升。2021年1月蔡程昱也將發行首張個人EP專輯。
3月5、6日,福祿壽FloruitShow將再度來到音樂廳,連演兩場音樂會。福祿壽FloruitShow今年首登上海音樂廳,音樂會一經開票迅速售罄,演出現場備受好評,許多樂迷要求她們能夠「返場」音樂廳。均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三胞胎姐妹,她們憑藉極具辨識度的聲線和深摯動人的詞曲,在新生代原創音樂領域嶄露頭角,作品中還注入了電子樂的精巧靈動和古典音樂和諧深邃的美感。明年的兩場音樂會,福祿壽FloruitShow將展現她們的古典專業實力,為音樂廳的觀眾準備有別於流行音樂節的創作作品。
每年3月舉行的「樂∞(樂無窮)」系列音樂會,以創新與跨界為主旨,鼓勵與音樂融合的跨界演出形式,助推藝術家的創意與實踐,探索音樂創新的無窮可能。
第四季「樂∞(樂無窮)」的首場演出, 3月12日,「彼岸——俞湘君鋼琴超媒體音樂會」亮相上海音樂廳。此次演出除了以當代視角呈現鋼琴與各種媒體的關係,還將關注社會特殊群體的感知權利。以超媒介的現代鋼琴音樂為紐帶,觸發屬於當今社會共通的「聯覺」體驗。
3月19-21日,治癒系音樂戲劇《如歌》是一部當代電子交響詩,以音樂為第一語言,同時融合冥想、詩歌、肢體語言、現場樂隊、多媒體等姊妹藝術,為聽眾、觀眾帶來一場綜合的視聽享受。
3月26日,上海音樂廳委約集作曲、演奏、音樂製作於一身的青年音樂家張夢創作專場音樂會《逆時之旅》,包含了漢蒙疆藏四個不同民族語音的音樂。整臺音樂會由張夢作曲,邀請了國內樂壇天籟女聲央吉瑪,古歌創始人小草,著名科幻作家/導演未央,視覺藝術家胡曉波等嘉賓助陣。
5月29日,滬上家喻戶曉的主持人「燕子姐姐」陳燕華將跨界帶來「詩樂人生——詩歌與揚琴豎琴二重奏音樂會」。揚琴演奏家曹蘊為上海民族樂團首席揚琴演奏員,豎琴演奏家孫之陽是活躍於國內外樂壇的青年豎琴演奏家,中西樂器對話,配以詩歌帶來別樣的藝術體驗。
「玲瓏國樂」品牌暖心回歸,全新推出文旅產品「沉浸式音樂劇場」
深受市民喜愛的「玲瓏國樂」將於2021年回歸,在修繕一新的音樂廳「音樂立方」暖心上演。「玲瓏國樂」是上海音樂廳於2015-16音樂季推出的民樂類品牌項目,以聽樂、賞樂、玩樂的形式普及民樂,獲得了觀眾的肯定。第四季「玲瓏國樂」以「本真·再生」為主題,繼續以「精品民樂」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民樂享受。同時推出VIP套票福利,可享受全年10場玲瓏國樂音樂會,購買套票並連續出席10場演出的VIP會員可獲得玲瓏國樂大廳精選音樂會觀演機會。
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家庭音樂會」在2020年推出了兩部全新原創節目《帕格尼尼偵探案》《百老匯之星的誕生》,深受大小朋友喜愛。2021年2月,家庭音樂會將繼續嘗試,推出適合1-3歲兒童聆聽的原創劇目《好吃的音樂》,在寓教於樂中收穫音樂的樂趣。6月,「家庭音樂會」也將再次呈現《帕格尼尼偵探案》。
2017年沉浸式發布會「音樂廳奇妙夜」,2020年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兩次「非常規」演出驚豔了滬上媒體。作為90歲的文化地標建築,兩場演出融合建築之美和音樂舞蹈之美,是一次深度拓展音樂廳內表演新空間的嘗試。許多觀眾也十分期待著這種形式能夠向大眾開放。明年暑期期間,上海音樂廳將推出文旅產品——「沉浸式音樂劇場」,以音樂廳建築作為舞臺,讓觀眾在轉角遇見藝術之美。
未註明出處圖片來源: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
作者:姜方
編輯:吳鈺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