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來之際,即將過完90歲生日的上海音樂廳,對外發布了2021音樂季1月-7月內容,包括60場音樂會。
mini音樂節和玲瓏國樂回歸
因為大修,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mini音樂節」遠離觀眾視線多時,明年5月,mini音樂節將正式回歸。這是上海音樂廳2013年策劃推出的一個迷你古典音樂節,已連續舉辦6屆。
5月21日-23日, 「mini音樂節」將以「國潮最自得」為主題,邀請自得琴社作為駐節樂團,舉辦2場唐宋復原裝束專場音樂會,1場國風跨界音樂會,3場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工作坊。另外,「mini音樂節」將舉辦國風衍生活動,包括mini集市、中國傳統娛樂活動體驗……讓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
自得琴社與此同時,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玲瓏國樂」也將於明年回歸,在修繕一新的音樂立方上演。這是上海音樂廳2015-16音樂季推出的民樂類品牌項目,以聽樂、賞樂、玩樂的形式普及民樂。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家庭音樂會」將推出適合1-3歲兒童聆聽的原創劇目《好吃的音樂》,讓孩子在寓教於樂中收穫音樂的樂趣。深受孩子喜歡的《帕格尼尼偵探案》也將再度呈現。
上海音樂廳曾經策劃沉浸式發布會「音樂廳奇妙夜」、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大大拓展了音樂廳的表演新空間。明年暑期,上海音樂廳將推出文旅產品——「沉浸式音樂劇場」,以音樂廳建築作為舞臺,讓觀眾在轉角遇見藝術之美。
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獻禮,上海音樂廳還特別企劃了「建黨百年」系列音樂會。
明年2月起,上海音樂廳將推出5場「歷史長河中的中國音樂」系列音樂會,由滬上青年音樂家演繹中國百年最優秀的音樂作品。
「力量之聲」明年6月,上海音樂廳和流行美聲組合「力量之聲」聯袂出品「百年迴響」音樂會,三位男中音歌唱家餘笛、宋罡、王志達將以「時空使者」的身份,歌唱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此外,女高音歌唱家黃英、許潔也將來到現場,唱響《長城謠》《在那遙遠的地方》《我愛你中國》等耳熟能詳的曲目。同樣是6月,上海音樂廳和復旦大學Echo合唱團合辦 「赤子之聲」音樂會,Echo合唱團將在指揮洪川的帶領下,演繹經典作品和為建黨百年寫的新作品。
堅守「古典·變奏」,主推中國音樂人
「古典·變奏」是近幾年上海音樂廳的音樂季始終堅持的主題,「古典」類項目旨在堅守古典音樂的原汁原味,「變奏」類項目旨在發現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古典」類板塊,明年的上海音樂廳將看到更多中國音樂人的身影。
上海音樂廳精耕巴洛克古樂多年,1月,「真愛貝多芬——真愛四重奏音樂會」上, 古鋼琴張夢梓、古小提琴門則楊、古典長笛沈辰、古大提琴賀虓將拿起貝多芬時代的「古樂器」,用四重奏的形式呈現「古樂版」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2021年2月,大提琴家陳衛平領銜七位大提琴家:吳敏喆、解柳佳、沈越、謝添、童瑤、陳甜、遊敦邦,將在新春佳節獻上「八把大提琴新春音樂會」。音樂會曲目涵蓋了經典電影音樂,適逢皮亞佐拉誕辰100周年,他們還將帶來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琥珀四重奏4月,來自北京的琥珀四重奏將現身上海。琥珀四重奏創立於中央音樂學院,由寧方亮、蘇雅菁、戚望、楊一晨組成。2013年,他們曾在墨爾本亞太國際室內樂比賽包攬三項大獎,獲得冠軍。6月,小提琴家黃蒙拉和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將攜手帶來「弦舞」音樂會。兩位老友再度相聚,將演繹帕格尼尼、法雅、阿爾貝尼斯、格拉那多斯、皮亞佐拉等一系列自由奔放,充滿西班牙和拉丁風情的作品。
張維良此外,有「笛簫聖手」之稱的張維良,長笛演奏家馬勇、金塔聯袂鋼琴家黃秋寧,鋼琴家薛穎佳,「00後」大提琴手陳亦柏、小提琴天才少年何子毓,都將帶來專場音樂會。
陳亦柏「變奏」類板塊,上海音樂廳的「樂動音浪」系列和「樂無窮」系列,將集結國內最具活力與創意的音樂人。
蔡程昱「樂動音浪」策劃了3場音樂會:明年1月,青年美聲男高音蔡程昱將舉辦他的首場獨唱音樂會,帶來古典美聲與流行跨界的作品;3月,福祿壽將連開兩場音樂會,展現她們的古典專業實力,以及她們有別於流行音樂節的創作。
福祿壽
俞湘君
《如歌》「樂無窮」系列音樂會鼓勵一切與音樂融合的跨界演出:3月,鋼琴家俞湘君將以當代視角呈現鋼琴與各種媒體的關係;3月,治癒系音樂戲劇《如歌》將融合音樂、冥想、詩歌、肢體語言等藝術形式;3月,青年音樂人張夢受上海音樂廳委約創作《逆時之旅》,包含漢蒙維藏四個民族語音,天籟女聲央吉瑪、古歌音樂人小草、科幻作家/導演未央、視覺藝術家胡曉波等會來助陣;5月,「燕子姐姐」陳燕華將跨界帶來「詩樂人生——詩歌與揚琴豎琴二重奏音樂會」,揚琴演奏家曹蘊、豎琴演奏家孫之陽加盟。
張夢(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