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發布新樂季 | 歌唱家沈洋為中國唯一獲邀音樂家

2021-02-16 今日音樂MusicToday

2019/2020音樂季的開幕標誌著柏林愛樂樂團歷史上新篇章的開始,那就是基裡爾·佩特連科開始了他作為樂團第七任首席指揮的任期。

樂季中,中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在九月份首次獲邀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音樂會。

2019年11月,樂團將再次開啟亞洲巡演,在日本多地舉辦音樂會。

視頻:柏林愛樂發布新樂季 

 

8月23日,在柏林愛樂樂團舉行的傳統開幕式音樂會和次日晚上在布蘭登堡門舉行的露天音樂會(是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他們將演奏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貝九」的上演也意味著柏林愛樂的新起點。

 

除了在柏林的音樂會,基裡爾·佩特連科本樂季將帶領樂團進行三次巡演:包括音樂季初的音樂節巡演、2月的德國巡演以及為紀念二戰結束75周年而在特拉維夫舉行的「歐洲聖城音樂會」及同時期的歐洲巡演。

基裡爾·佩特連科

在客座指揮家方面,Santtu Matias Rouvali和Teodor Currentzis將在柏林愛樂樂團進行指揮首秀。

其他指揮家包括:前首席指揮西蒙·拉特爵士,以及祖賓·梅塔,丹尼爾·哈丁、帕沃·雅爾維、克裡斯蒂安·蒂勒曼、米科·弗蘭克、亞當·菲舍爾、伊凡·菲舍爾、雅庫布·胡魯薩、赫伯特·布隆姆斯泰德、雅尼克、圖根·索基耶夫、馬裡斯·楊松斯、弗朗索瓦·澤維爾·羅斯和古斯塔沃·杜達梅爾。其中,古斯塔沃·杜達梅爾也將指揮年度的森林音樂會。

柏林愛樂19/20樂季宣傳圖

沈洋

值得關注的是,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為中國唯一獲邀的音樂家,將在2019年9月12、13、14日,與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合作演出柏遼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交響」作品17號。

圖片 © BPO

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 

www.musictoday.cn


點擊 閱讀原文 跳轉至今日音樂網站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詳細介紹
    沈洋的成功,需感謝其伯樂——著名歌唱家弗雷明。女高音弗雷明在上海舉辦獨唱音樂會時,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辦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師班。沈洋是當天最後一位參加演唱的同學。他演唱的曲目是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他出色的聲音和嫻熟的語言,讓弗雷明頻頻點頭微笑:「非常好,非常精彩!」弗雷明如獲至寶:近年來中國出了那麼多古典音樂家,卻很少有唱歌劇的!
  • 歌唱家沈洋攜手鋼琴家左章,共賀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
    譬如有我國著名音樂家青主於1920年創作、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開山之作的《大江東去》;有被譽為「中國現代音樂之父」的蕭友梅所譜寫,曲調優美、內容深刻的《問》;有著名音樂理論家、教育家黃自的代表作、極富中國詩詞的美學意蘊的《思鄉》等等。知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一直致力於中國藝術歌曲的傳唱。
  • 職人預告丨王耀慶*沈洋:當演員遇見歌唱家
    · 2007年6月,沈洋作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英國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賽中獲得惟一金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女爵(Dame Joan Sutherland)為他頒發了象徵比賽優勝者的威爾斯皇家水晶獎盃。· 2008年,沈洋在英國倫敦獲得Borletti-Buitoni Trust藝術家大獎。
  • 沈洋 |《曾經的歌》和現在的歌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近年來世界古典樂壇上最活躍的音樂家之一。
  • 卡迪夫十年丨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和他的中文藝術歌曲
    那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將近年來的工作重心,由歌劇轉向了傳播中國藝術歌曲呢?其實並不能說是重心。 對於藝術,我們其實不必強加定義。年輕的音樂家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事情只是藝術生涯中的某一個階段,而非一生。 除此以外,每個歌者都有他的獨特之處,也有他所擅長的東西。
  • 上交發布新樂季!「接軌」MISA,「夏日音樂之聲」未完待續
    而同一演出一晚連奏兩場的嶄新嘗試,既讓更多愛樂者得以感受現場,也為快節奏的都市人提供更多選擇。圖說: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即將落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受疫情影響,世界音樂圈一片寂靜,而MISA卻在演藝市場「停擺」過後迅速「重啟」,這於上海、於中國乃至世界,都宛如風雨後的彩虹,既是恐懼、驚慮和疲倦後的慰藉,也是充滿著希望力量的期待。
  • 中國愛樂公布新一年音樂季安排 邀青年演奏家「補過」20歲生日
    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餘隆用貝多芬拉開新樂季序幕 邀請青年演奏家共慶20歲生日受到疫情影響,中國愛樂樂團在上一個音樂季裡策劃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中的多場演出取消。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中國愛樂樂團將在2020年9月11日用一場貝多芬專場音樂會為整個音樂季拉開序幕。
  • 中國青年歌唱家——男高音 蔣志偉
    月30日在深圳大劇院與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先生合開了紀念帕瓦羅蒂音樂會2008年6月1日在瀋陽音樂學院參加第11屆阿爾卡莫國際聲樂大賽中國賽賽區選拔賽獲第三名2008年11月1日在深圳大劇院與中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程志、恩師楊巖教授等人合開了廣東省優秀男高音歌唱家紀念普契尼誕辰150周年專場音樂會2008年榮獲廣東省CCTV青歌賽美聲組第一名代表廣東省參加
  • 沈洋/遠方的貝多芬
    在歌唱家沈洋看來,貝多芬未被挖掘的寶藏包括他的一大批「英國民歌改編曲」,編制往往是一位男中音、一架鋼琴,加上小提琴和大提琴。7月23日在「遠方的貝多芬」音樂會上,沈洋將聯手東海岸四重奏獻演其中幾首,包括《25首愛爾蘭歌曲》中的《戰士的夢》,以及《25首蘇格蘭歌曲》中的六首。  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由蘇格蘭人喬治·湯姆森委約貝多芬改編和寫作。
  • 沈洋與美國傳奇爵士鋼琴家全新專輯《曾經的歌》首發2018上海國際HIFI演示會
    享譽國際樂壇的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和美國傳奇爵士鋼琴家沃德·馬斯頓、鋼琴家邵魯於2013年攜手打造《曾經的歌》,這張英文作品專輯音樂風格跨度極大,涵蓋黑人靈歌、藝術歌曲、爵士和音樂劇作品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特別一提的是,這是一張純現場錄音,沒有任何剪輯和修復,完整展示藝術家高超的藝術水準和修養。
  • 【國家大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們 「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
    沈洋  沈洋,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和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林德曼青年藝術家訓練班。2007年6月,沈洋作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英國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賽中獲得惟一金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女爵為他頒發了象徵比賽優勝者的威爾斯皇家水晶獎盃。2008年,沈洋在英國倫敦獲得Borletti-Buitoni Trust藝術家大獎。
  • 沈洋黃英將出演大劇院版《費加羅的婚禮》
    除了詠嘆調,莫扎特還為該劇譜寫了二十餘首重唱曲目,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蘇珊娜與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微風輕撫的時光」。這首歌曲因被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選作配樂而廣為人知。  演員分中國組、國際組  在昨天的探班中,西班牙導演何塞·卡斯楚精心挑選了劇中第二幕與第三幕的兩個片段向媒體展示。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馬拉松,中國音樂家撐起一片天
    直播現場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等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了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了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展示了中國音樂家的風採。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是和中外樂團合作演唱「貝九」最多的中國歌唱家,演過40-50場,有近20個樂團。3月,在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他還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了「貝九」,那也是他今年在國外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直播現場,沈洋沒唱「貝九」,而是引吭高歌了李叔同以貝多芬的曲填上詞寫成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這也是他第一次在現場演唱這兩首歌曲。
  • 【蔣志偉】接地氣兒的青年戲劇男高音歌唱家
    11名2009年4月獲廣東賽區金鐘獎美聲組第一名,11月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組總決賽獲優秀獎2011年6月參加廣東省首屆聲樂大賽獲美聲組職業組銀獎2011年6月16日,為熱情謳歌黨的偉大成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由中共韶關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文藝精品大型交響聲樂套曲《中國之路》在廣州大劇院盛大演出,本人受邀擔任第九樂章
  • 職人正片丨王耀慶*沈洋:尋找不存在的聲音
    沈洋的歌聲,加上焦元溥的靈魂配樂,這一集,我把它稱為「音樂盛宴」。為《職人訪談錄》配樂了整一季的焦元溥,這次終於遇到了他最拿手的人物題材。他特別挑選了與沈洋職業相呼應的歌劇作品作為本集的配樂。所以這一集不是「二人談」,而是我與兩位古典音樂家的「三人行」。 文/徐硯美 近年來二十、三十、四十這三個年齡段不管在任何領域,一直都是討論的熱點。去年火紅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討論的是三十開外的女性,在職場、家庭、感情與友情之間的際遇與抉擇。
  • 聲色犬馬,聲為第一!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在1994年,獲第十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金獎,這是迄今為止唯一得此獎的中國人。《紐約時報》稱他是「一位強有力的歌唱家。」2004年葛萊美獎得主,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葛萊美獎的華人指揮家湯沐海,早在1983年應卡拉揚之邀指揮柏林愛樂樂團,2015年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期間在歌劇「聖殿」斯卡拉歌劇院指揮七場新版製作的羅西尼歌劇《奧塞羅》,成為自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建院
  • 呂薇等歌唱家傾情加盟 楊曉光朱培華作品音樂會將上演
    在「唱響杭州、唱美西湖」全市愛家鄉愛西湖歌曲評選中獲一等獎,《故鄉的蓮》獲浙江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蘭花獎」銀獎。作曲 朱培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浙江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朱培華,被稱為是一位有情懷、有功力,不浮躁的作曲家,師從人民音樂家施光南先生。在他的音樂創作生涯中,創作並發表了200餘首聲樂作品,還有多部交響樂和舞蹈音樂作品。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個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力量,並以此為契機,看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看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新碩果,看中國音樂力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