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遠方的貝多芬

2021-02-07 曲耀文化傳媒

主編 | 楊迪

微信:(54757714)抖音:旅歐男中音楊迪

以下文字信息來源於澎湃新聞

  「如果只挑出一個貝多芬的代表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優秀的作品浩如煙海,大家熟悉和喜愛的作品數量極多。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年,也許在這個特殊的機會,展示我們並不最熟知的貝多芬作品,恰恰是最有意義的。你會發現,即使是這樣一位大眾熟知的音樂大師,也仍有很多未被挖掘的寶藏。」在歌唱家沈洋看來,貝多芬未被挖掘的寶藏包括他的一大批「英國民歌改編曲」,編制往往是一位男中音、一架鋼琴,加上小提琴和大提琴。7月23日在「遠方的貝多芬」音樂會上,沈洋將聯手東海岸四重奏獻演其中幾首,包括《25首愛爾蘭歌曲》中的《戰士的夢》,以及《25首蘇格蘭歌曲》中的六首。

  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由蘇格蘭人喬治·湯姆森委約貝多芬改編和寫作。 湯姆森以音樂出版為業,但他最大的愛好是搜集民歌,希望將它們改編,向更廣泛的音樂愛好者推廣。1780年代起,他開始推行民歌改編與出版計劃,先後邀請了作曲家海頓、貝多芬、胡梅爾、韋伯等效力。

  委約初期,湯姆森便說,不要改得太難。那個時代沒有唱片,人們想聽音樂還得找人奏,既然要給沙龍或平民百姓演,難度就不能太高。在給湯姆森的回信中,貝多芬說,「我會注意盡我的能力、儘量不影響音樂的高度和風格的獨創性,同時讓作品容易而有趣。」

  「貝多芬當時就聽了他的話,儘量往簡單處寫,結果有的寫得挺難的。湯姆森說,你這樣不行,太難了,他們的鋼琴、小提琴沒這個水平。貝多芬說,我會顧及這些問題,但我得符合我的藝術高度。所以,這些歌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他想著讓大眾用一種普通的方式去演唱。」沈洋說。

  從一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勝任,到一發不可收,1809年至1820年,貝多芬一共改編了179首民歌,以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的民歌為主,後來又補充了歐陸各國民歌若干。


  沈洋查了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旅程,發現他並沒有去過這些民歌的來源地,但是仍然展現出非凡的功力,就像書法裡的「永字八法」,「他寫這些很小很質樸的民歌,就如寫一個簡單的『永』字,但他展現了他非常全面深厚的功底,超越了一個樸素的民歌的概念。」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奧斯陸愛樂

  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和藝術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藝術歌曲的詞都是高度藝術化的,民歌更直白、更樸素。有些歌曲,湯姆森只搜集到曲調、沒有詞,所以他又請了一些大詩人來填詞,比如《日落》這一首,歌詞非常有意境、非常有深度,文學性很強,和藝術歌曲極為接近,但又帶有強烈的民族特徵。」


  對沈洋來說,這些民歌就像一個「放大鏡」,放大了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樂、愛情之甜、友情之深、思鄉之情、戰亂之苦都有體現,中國民歌也可以從中借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挖掘和傳承民間音樂。

  這些歌曲為什麼不太常演,沒什麼機會聽到?


  沈洋坦言,確實沒有太多人演,出於各種考量,演出商、演出機構、藝術家通常會選擇通俗的知名度更高的作品。另外,這些作品一般會被歸納到室內樂,而貝多芬在室內樂有很多耀眼的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此外,人們也很難把一個長期居住在維也納的德國人,和蘇格蘭民歌、愛爾蘭民歌聯繫起來。這還是沈洋第一次在公眾面前演唱這些歌曲,對他來說,這場音樂會也有「雙重歸來」的意義。

旅行之歌音樂會節選

  一方面,他上一次在國內演出,還是上海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這是他回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另一方面,他最後一場音樂會是3月在漢堡的易北愛樂音樂廳,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共演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如今回歸舞臺,他又帶來了貝多芬的聲樂作品。

  疫情期間都在忙什麼?


  很多人忙著尋找出路、尋找方向,沈洋更願意思考,「音樂工作者第一要務不是求生。無論社會有多大的變化,無論有多大的困難,無論你有多強烈的求生欲望,如果為此改變初心,說明你的初心不純正,你應該堅守。」面對最近如火如荼的小視頻和網絡直播,沈洋明顯興趣不高,「某種程度它們是反藝術的,是要刺激你的腎上腺素,跳樓啊撞車啊,看多了你還會有心思聽奏鳴曲嗎?這是感官毒藥,會造成感官遲鈍,吃完麻辣小龍蝦再來一盤羊肉乾絲,你還能吃出味來嗎?同樣,音樂不能過多地藉助那些渠道,否則會倒退。」


  如果有機會,沈洋很樂意以組織者的身份,把貝多芬的179首民歌,以及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家所謂冷門的、樸實無華的藝術歌曲,推介給上海觀眾,讓上海的舞臺有機會去容納,讓上海的觀眾有機會去聆聽。


 「上海值得。」沈洋毫不掩飾對上海觀眾的驚訝,甚至直言,有些觀眾的水平過高了,「讓人毛骨悚然。」「你唱的歌他們都會唱,連詞都會。交響曲也是,他們不但專業,還會帶總譜來現場。觀眾水平過高,走得太遠,把那些趕不上的人拉得太遠了。我希望這個群體不斷壯大。有人挑刺,傳出一些聲音,沒問題,這會帶給你動力,鍛鍊你的心智,你得給人表達意見的機會。」


  同樣,沈洋對上海的演出團體也充滿信心,「演出團體應該勇於嘗試一些稍微冷僻的東西,如果動不動只是想著演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永遠是一種審美的受限。」

  沈洋本人也一直在嘗試調整演出方向,比如,挑戰貝多芬的歌劇和華格納的歌劇。今年6月,沈洋原計劃在瑞士蘇黎世、德國施特勞斯音樂節演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下一步還要唱華格納的歌劇,均因疫情取消或延期了。


  疫情還不明朗,12月以前,沈洋都不打算出國了。看著夏季音樂節如期舉辦,他感觸良多,「音樂節裡這麼多項目,考驗的是上交的藝術能力、組織能力,還有媒體的大力支持,正是大家一起努力,我們才能迅速力挽狂瀾,很多地方根本沒法比。」


  沈洋是夏季音樂節的常客,在他看來,夏季音樂節已經成了上海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上海需要這種生活。


  「凡是經濟強大的省市,音樂市場一定會更好,這是相輔相成的。大家也可以聽流行音樂、看網絡直播,為什麼要聽貝多芬,為什麼要聽古典音樂?一個是娛樂,一個是藝術,通過娛樂,你可以獲得愉快,通過藝術,你可以獲得『兌換券』,獲得更多力量。」

相關產品


Gelorevoice一款德國醫藥專門為嗓音工作者研發的含片,能迅速恢復嗓音

考夫曼感冒時使用的同款德國「死海鹽鼻藥膏」快來訂購吧。

聲樂課

曲耀聲樂網課|響應國家號召在家學習聲樂,來自歐洲理念的聲樂課在線為您服務

曲耀網課|韓國聲樂碩博導師樸友麗線上一對一與您相約

德語,法語作品的歌唱咬字正音真的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嗎?

音樂留學

來維也納學習音樂吧:維也納舒伯特音樂學院與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立音樂學院對華本碩聯合招生項目(中國教育部承認)

曲耀留學|為什麼現在都選擇到德國學習音樂,德式Fashion

法國音樂留學|您的高端私人訂製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曲耀傳媒推薦給你身邊的人

曲耀文化傳媒,用曲樂耀眼世界

  



相關焦點

  • 音樂、愛情與醇酒,沈洋唱起你沒聽過的貝多芬
    沈洋喜歡這些歌很久了,7月23日晚,在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的舞臺上,他才第一次公開演唱了其中的7首歌,包括愛爾蘭民歌《戰士的夢》,蘇格蘭民歌《日落》《甜蜜的時光》等。舞臺上的他,有時是和你出生入死過的戰友,有時是遠方的情人,有時是勸你今宵有酒今宵醉的夥伴。 音樂會名叫「遙遠的貝多芬」,19時、21時,沈洋連唱兩場。
  • 【國家大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們 「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們「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2007年6月,沈洋作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英國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賽中獲得惟一金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女爵為他頒發了象徵比賽優勝者的威爾斯皇家水晶獎盃。2008年,沈洋在英國倫敦獲得Borletti-Buitoni Trust藝術家大獎。
  • 沒有什麼能夠阻隔我們去親近貝多芬
    上海夏季音樂節期間舉行的一場名為《遠方的貝多芬》的音樂會,可能是2020年上海第一場貝多芬作品專場音樂會。吸取沒能搶到上海交響樂團2019—2020年演出季最後4場音樂會票子的教訓,這一回目的明確直奔《遠方的貝多芬》,終於如願以償。一票在握後,我開始尋找這一場音樂會題名《遠方的貝多芬》的緣由。
  • 這份曲目單讓你懷疑人生:我真的聽過貝多芬嗎?
    演出詳情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演出時間:2020.12.0419:30演出劇場: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低男中音 沈洋而且這些作品一般會被歸納到室內樂範疇,而貝多芬有更多耀眼的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等室內樂作品。此外,觀眾也很難把貝多芬一個長期居住在維也納的德國人,和蘇格蘭民歌、愛爾蘭民歌聯想到一起。貝多芬為何寫民歌?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由蘇格蘭人喬治·湯姆森委約貝多芬改編。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二)
    沈洋是2007年6月,沈洋作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英國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賽中獲得唯一金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女爵(Dame Joan Sutherland)為他頒發了象徵比賽優勝者的威爾斯皇家水晶獎盃。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馬拉松,中國音樂家撐起一片天
    沈洋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裡,《第九交響曲》知名度甚廣。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是和中外樂團合作演唱「貝九」最多的中國歌唱家,演過40-50場,有近20個樂團。3月,在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他還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了「貝九」,那也是他今年在國外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直播現場,沈洋沒唱「貝九」,而是引吭高歌了李叔同以貝多芬的曲填上詞寫成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這也是他第一次在現場演唱這兩首歌曲。
  • 說到藝術歌曲,我們就不得不聊聊舒伯特與貝多芬
    同時,貝多芬對於舒伯特的音樂生涯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和影響,這一場音樂會,同樣選取了貝多芬的《蘇格蘭歌曲25首》的其中七首作品。相較於貝多芬在交響樂、鋼琴音樂、室內樂、協奏曲等領域的作品,他的60多首藝術歌曲儘管比不上他在其他領域的獨尊地位,但在原創性和開拓者層面上,貝多芬終究是貝多芬。
  • 柏林愛樂發布新樂季 | 歌唱家沈洋為中國唯一獲邀音樂家
    樂季中,中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在九月份首次獲邀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音樂會。2019年11月,樂團將再次開啟亞洲巡演,在日本多地舉辦音樂會。視頻:柏林愛樂發布新樂季  8月23日,在柏林愛樂樂團舉行的傳統開幕式音樂會和次日晚上在布蘭登堡門舉行的露天音樂會(是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他們將演奏貝多芬
  • 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接力紀念貝多芬
    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樂普及路上的「敲門磚」,囊括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等多種音樂體裁。本次音樂會將邀請多位享譽海內外的音樂家帶來貝多芬作品的純正演繹和創新改編,陣容包括指揮家張藝、張亮、張誠傑,鋼琴家李堅、左章、張勝量(牛牛)、江晨、張昊辰、萬捷旎,小提琴演奏家寧峰、黃蒙拉、張樂,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吳敏喆,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範曄,琵琶演奏家吳蠻,豎琴演奏家陳妤穎,單簧管演奏家王弢,歌唱家沈洋、周正中、許蕾、和慧,爵士演奏家李曉川、張雄關、田欣等。
  • ...音樂劇《在遠方》,巴倫博伊姆新專輯《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繼今年10月在DG發行《33首變形記·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與迪亞貝利變奏曲》專輯後,11月27日又推出全套《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專輯,繼續向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致敬。巴倫博伊姆於2016年創立三重奏,成員包含他的兒子麥可·巴倫博伊姆(Michael Barenboim)和大提琴家基安·索爾塔尼(Kian Soltani),同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科隆劇院進行了首秀。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致力於演繹現當代作品的鋼琴家柴瓊妍將帶來兩位美國作曲家致敬貝多芬的作品——安迪·秋保的《小品曲》和艾夫斯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帶領觀眾一同尋找當代作品中貝多芬音樂的蹤跡。
  • 馬拉松音樂會 · 亮點搶先看(上) | 知名文化人講述「貝多芬在上海...
    3「貝多芬在中國」的現代和溯源貝多芬可以說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接受度最高的音樂家,李叔同、魯迅兩大學者推崇貝多芬,並以貝多芬為起點,逐漸引入西方古典音樂,「樂聖」之稱也源於李叔同藉此契機,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帶來李叔同拿貝多芬的曲填上詞而寫成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
  • 沈洋 |《曾經的歌》和現在的歌
    今年4月,沈洋的全新專輯《曾經的歌》正式發行,這張他與傳奇鋼琴家沃德·馬斯頓合作的2013年現場音樂會錄音專輯也很快獲得了中外樂壇的關注。4月23日的雨夜,沈洋做客周婕的《古典音樂時間》節目,向大家介紹這張全新專輯和自己的合作夥伴,分享他對於美國歌曲的理解。
  •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詳細介紹
    沈洋,漢族,低男中音,1984年3月出生於天津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都是天津專業聲樂工作者。弗雷明說沈洋是這麼多年來聽到的最有前途的歌唱家。她很快就與大都會歌劇院聲樂指導聯繫,推薦沈洋,同時建議沈洋去朱利亞學習。沈洋進入了朱莉亞音樂學院獲得了「朱莉亞歌劇中心藝術家文憑」,參加了大都會歌劇院「青年藝術家發展項目」,參加歌劇《唐喬瓦尼》首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精彩亮相。
  • 百視通攜手經典94716小時直播再現「完全貝多芬」
    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當天,百視通攜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以音、視頻直播的方式,向全球樂迷放送「貝多芬在中國」馬拉松音樂會。今年,世界各地都在用各種方式紀念樂聖的誕辰,疫情籠罩下的2020,全世界從未像當下這樣需要貝多芬的精神鼓舞。
  • 百視通攜手經典947 16小時直播再現「完全貝多芬」
    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當天,百視通攜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以音、視頻直播的方式,向全球樂迷放送「貝多芬在中國」馬拉松音樂會。今年,世界各地都在用各種方式紀念樂聖的誕辰,疫情籠罩下的2020,全世界從未像當下這樣需要貝多芬的精神鼓舞。百名藝術家接力再現貝多芬經典名曲
  • 職人預告丨王耀慶*沈洋:當演員遇見歌唱家
    · 在大學學習期間,沈洋就錄製出版發行了世界上首張華人版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發燒唱片,這也是在他20歲時錄製的專輯《重低音》後的第二張唱片。· 2007年6月,沈洋作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英國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賽中獲得惟一金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女爵(Dame Joan Sutherland)為他頒發了象徵比賽優勝者的威爾斯皇家水晶獎盃。· 2008年,沈洋在英國倫敦獲得Borletti-Buitoni Trust藝術家大獎。
  • 明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藉此契機,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帶來李叔同拿貝多芬的曲填上詞而寫成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鋼琴:馮佳音貝多芬 為歌德的詩而作的藝術歌曲作品75之5《致遠方的愛人》Op.75, No.5  An Den Fernen Geliebten 女高音:許蕾鋼琴:馮佳音
  • 今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藉此契機,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帶來李叔同拿貝多芬的曲填上詞而寫成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鋼琴:馮佳音貝多芬 為歌德的詩而作的藝術歌曲作品75之5《致遠方的愛人》Op.75, No.5  An Den Fernen Geliebten 女高音:許蕾鋼琴:馮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