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 | 楊迪
微信:(54757714)抖音:旅歐男中音楊迪
以下文字信息來源於澎湃新聞
「如果只挑出一個貝多芬的代表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優秀的作品浩如煙海,大家熟悉和喜愛的作品數量極多。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年,也許在這個特殊的機會,展示我們並不最熟知的貝多芬作品,恰恰是最有意義的。你會發現,即使是這樣一位大眾熟知的音樂大師,也仍有很多未被挖掘的寶藏。」在歌唱家沈洋看來,貝多芬未被挖掘的寶藏包括他的一大批「英國民歌改編曲」,編制往往是一位男中音、一架鋼琴,加上小提琴和大提琴。7月23日在「遠方的貝多芬」音樂會上,沈洋將聯手東海岸四重奏獻演其中幾首,包括《25首愛爾蘭歌曲》中的《戰士的夢》,以及《25首蘇格蘭歌曲》中的六首。
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由蘇格蘭人喬治·湯姆森委約貝多芬改編和寫作。 湯姆森以音樂出版為業,但他最大的愛好是搜集民歌,希望將它們改編,向更廣泛的音樂愛好者推廣。1780年代起,他開始推行民歌改編與出版計劃,先後邀請了作曲家海頓、貝多芬、胡梅爾、韋伯等效力。
委約初期,湯姆森便說,不要改得太難。那個時代沒有唱片,人們想聽音樂還得找人奏,既然要給沙龍或平民百姓演,難度就不能太高。在給湯姆森的回信中,貝多芬說,「我會注意盡我的能力、儘量不影響音樂的高度和風格的獨創性,同時讓作品容易而有趣。」
「貝多芬當時就聽了他的話,儘量往簡單處寫,結果有的寫得挺難的。湯姆森說,你這樣不行,太難了,他們的鋼琴、小提琴沒這個水平。貝多芬說,我會顧及這些問題,但我得符合我的藝術高度。所以,這些歌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他想著讓大眾用一種普通的方式去演唱。」沈洋說。
從一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勝任,到一發不可收,1809年至1820年,貝多芬一共改編了179首民歌,以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的民歌為主,後來又補充了歐陸各國民歌若干。
沈洋查了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旅程,發現他並沒有去過這些民歌的來源地,但是仍然展現出非凡的功力,就像書法裡的「永字八法」,「他寫這些很小很質樸的民歌,就如寫一個簡單的『永』字,但他展現了他非常全面深厚的功底,超越了一個樸素的民歌的概念。」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奧斯陸愛樂
這些民歌風格的小曲,和藝術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藝術歌曲的詞都是高度藝術化的,民歌更直白、更樸素。有些歌曲,湯姆森只搜集到曲調、沒有詞,所以他又請了一些大詩人來填詞,比如《日落》這一首,歌詞非常有意境、非常有深度,文學性很強,和藝術歌曲極為接近,但又帶有強烈的民族特徵。」
對沈洋來說,這些民歌就像一個「放大鏡」,放大了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樂、愛情之甜、友情之深、思鄉之情、戰亂之苦都有體現,中國民歌也可以從中借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挖掘和傳承民間音樂。
這些歌曲為什麼不太常演,沒什麼機會聽到?
沈洋坦言,確實沒有太多人演,出於各種考量,演出商、演出機構、藝術家通常會選擇通俗的知名度更高的作品。另外,這些作品一般會被歸納到室內樂,而貝多芬在室內樂有很多耀眼的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此外,人們也很難把一個長期居住在維也納的德國人,和蘇格蘭民歌、愛爾蘭民歌聯繫起來。這還是沈洋第一次在公眾面前演唱這些歌曲,對他來說,這場音樂會也有「雙重歸來」的意義。
旅行之歌音樂會節選
一方面,他上一次在國內演出,還是上海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這是他回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另一方面,他最後一場音樂會是3月在漢堡的易北愛樂音樂廳,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共演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如今回歸舞臺,他又帶來了貝多芬的聲樂作品。
疫情期間都在忙什麼?
如果有機會,沈洋很樂意以組織者的身份,把貝多芬的179首民歌,以及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家所謂冷門的、樸實無華的藝術歌曲,推介給上海觀眾,讓上海的舞臺有機會去容納,讓上海的觀眾有機會去聆聽。
「上海值得。」沈洋毫不掩飾對上海觀眾的驚訝,甚至直言,有些觀眾的水平過高了,「讓人毛骨悚然。」「你唱的歌他們都會唱,連詞都會。交響曲也是,他們不但專業,還會帶總譜來現場。觀眾水平過高,走得太遠,把那些趕不上的人拉得太遠了。我希望這個群體不斷壯大。有人挑刺,傳出一些聲音,沒問題,這會帶給你動力,鍛鍊你的心智,你得給人表達意見的機會。」
同樣,沈洋對上海的演出團體也充滿信心,「演出團體應該勇於嘗試一些稍微冷僻的東西,如果動不動只是想著演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永遠是一種審美的受限。」
沈洋本人也一直在嘗試調整演出方向,比如,挑戰貝多芬的歌劇和華格納的歌劇。今年6月,沈洋原計劃在瑞士蘇黎世、德國施特勞斯音樂節演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下一步還要唱華格納的歌劇,均因疫情取消或延期了。
疫情還不明朗,12月以前,沈洋都不打算出國了。看著夏季音樂節如期舉辦,他感觸良多,「音樂節裡這麼多項目,考驗的是上交的藝術能力、組織能力,還有媒體的大力支持,正是大家一起努力,我們才能迅速力挽狂瀾,很多地方根本沒法比。」
沈洋是夏季音樂節的常客,在他看來,夏季音樂節已經成了上海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上海需要這種生活。
「凡是經濟強大的省市,音樂市場一定會更好,這是相輔相成的。大家也可以聽流行音樂、看網絡直播,為什麼要聽貝多芬,為什麼要聽古典音樂?一個是娛樂,一個是藝術,通過娛樂,你可以獲得愉快,通過藝術,你可以獲得『兌換券』,獲得更多力量。」
相關產品
Gelorevoice一款德國醫藥專門為嗓音工作者研發的含片,能迅速恢復嗓音
考夫曼感冒時使用的同款德國「死海鹽鼻藥膏」快來訂購吧。
聲樂課
曲耀聲樂網課|響應國家號召在家學習聲樂,來自歐洲理念的聲樂課在線為您服務
曲耀網課|韓國聲樂碩博導師樸友麗線上一對一與您相約
德語,法語作品的歌唱咬字正音真的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嗎?
音樂留學
來維也納學習音樂吧:維也納舒伯特音樂學院與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立音樂學院對華本碩聯合招生項目(中國教育部承認)
曲耀留學|為什麼現在都選擇到德國學習音樂,德式Fashion
法國音樂留學|您的高端私人訂製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曲耀傳媒推薦給你身邊的人
曲耀文化傳媒,用曲樂耀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