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現在讓孩子英語拿高分才是最重要的,聽力口語也不考,學了不就是浪費時間。
「孩子將來英語高考140+就行,交不交流不重要。」
英語學習的真正路線會顛覆家長們的想像,因為練聽力和口語哪裡是在浪費孩子時間,明明是在為孩子省時間。
1
練口語:浪費時間or走捷徑?
我們都聽過磨刀不誤砍柴工。
只背單詞就像讓孩子拿著把沒開刃的鈍刀砍樹,又累又乏,進步太慢。
「磨刀」就是訓練孩子的聽力和口語水平。一個口語流利的孩子至少說明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聽力輸入並且有了一定的單詞量積累,要不然頭腦空空,是不會有英語可以輸出的。
"磨刀"看似是浪費時間,其實是在走捷徑。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學霸口中的英語考試第六感:語感。
語感是什麼?每個班都有這樣的學霸,當大多數學生還在為語法頭疼時,他們雲淡風輕的說:「我沒學過語法,一讀就知道正確答案。」
學霸們沒有吹牛,這種自信源於紮實的聽力和口語基礎。聽說讀寫不僅是英語的四個考點,也是英語學習的正確順序。
當孩子聽了大量的英文材料,嘗試著模仿聽到的英文內容;當他已經有了足量的聽力積累,試著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他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說的多了,語法完全不用學,靠語感就夠了。
所以英語有什麼難,在優秀的聽說基礎上積累單詞,英語考試絕對沒問題。
2
高考英語140+遠遠不夠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個工具,本質就是為了交流。
對父母而言,督促孩子學習,門門考高分,孩子考上好大學,家長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但是對於孩子而言,英語高考140+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孩子英語140+為的是什麼?為了上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讓孩子進入社會後能有好的未來。
上大學之後,你的孩子會發現,他面對的除了以前模式化的考卷,還有更實際的問題。比如全英文授課、出國留學、做交換生、畢業之後去外企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好不容易考上的高校,如果因為孩子的聽力口語能力不佳,而和這些機會失之交臂,那多可惜啊。
學校注重英語的知識積累,但是社會更注重英語這個技能的實用性,也就是溝通交流的能力。
進入社會,沒有人在乎你的英語成績是不是滿分,大家只在乎你能不能用英語流暢溝通。
3
考高分:先跟上英語改革的步伐
中國新聞網7月發布的消息:「從明年起,北京高考英語正式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
這意味著口語+聽力的分值將提升到英語總分的三分之一。
北京先行,英語的考核從知識性向實用性轉變,之後各省也會嘗試改變英語的考試模式。
再不將口語提上日程,等趕上改革,就來不及了。
早日把聽力和口語提上日程,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都有益。
4
抓住時機,聽力口語最好學
01 抓住語言學習的黃金期;
想讓孩子把英文學好,千萬別錯過3-8歲的英文啟蒙黃金期。雖然英語多大年齡都能學,但是這個時期很重要,能讓孩子把英語學的像母語一樣自然地道。
3歲前先啟蒙,等他能坐的住了,3-8歲開始學習,這個階段的孩子辨音能力強、記憶力高,最重要的是沒有沉重的學習負擔。
更重要的是小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很強,等長大後糾音會比較難。
而且上學之後,大部分孩子習慣了把英語當作知識來學,思想已經禁錮了。心裡想的太多,怕出醜,羞於開口,對英語的使用反倒會退化。
02 學英語需要一個全英文的語言環境;
孩子學英語一定要先給他創造一個全英語的語言環境,聽英文兒歌、看英文動畫、聽英文對話等等。
全英文這種沉浸式環境會讓孩子更有代入感,其次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中英文同時出現,大腦會有意識的選擇簡單的中文部分理解,這樣對於學習是不利的。
大家可以想想平時在看外國電影的時候,如果中英文字幕同時出現,大腦就屏蔽英文字幕,我們會忍不住的去看中文字幕,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所以一定要給孩子選擇適當的英語學習材料。
以遊美英語APP為例,遊美英語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各領域專家開發的英語課程,純正美語錄製,包含大大小小的英文場景約10000+。
軟體全英文內容,無中文幹擾。美式地道慢速的發音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模仿英語的節奏和語調、動畫場景方便孩子進一步理解、英文字幕給孩子了一個沉浸式的輸入環境。
點擊播放 GIF 0.2M
第10級全英文展示學習內容「課堂規則」,並且針對故事展開提問「Which rule is he breaking?"以此來訓練孩子的聽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為了讓孩子有更高階的聽力訓練,父母可以嘗試讓有一定積累的小朋友無字幕學習,這樣聽力會更敏銳,讓孩子全神貫注的集中在發音上。
點擊播放 GIF 4.8M
03 養成每天堅持輸入英語的習慣;
有很多家長傾向於讓孩子周末補課,實際上周末1-2小時的英語惡補效果不如堅持每天學習英語20分鐘。
為什麼呢?
假設補課時老師講了100%的知識,孩子學了90%,一兩天過後,她還記在腦子裡的只剩下70%,一星期之後呢,記住的更少了,然而時間不等人,又一輪新的知識開始了。
這樣邊挑水邊漏水,當孩子快忘完的時候,要重新複習還要接受新知識,這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
家有英語牛娃的媽媽說,從三歲開始,也就是孩子英語啟蒙半年後,她就開始給娃安排每天半小時的英語學習,無論身處何地,都雷打不動的堅持。
日積月累,當孩子養成了習慣,學英語就會像穿衣吃飯一樣自然。
5
總而言之,如果孩子只學單詞和語法,短期來看考試是沒問題,但是會一路艱辛。反之,在孩子積累單詞的時候,如果能抽出一定時間的持續訓練聽力和口語能力,孩子會得到的更多。
聽力、口語佳的孩子,考試成績不會差;但是考試分高的,聽力和口語卻不一定好。
華人英語教父賴世雄說過:「學英語應該從口語開始學習。美國人都是這樣學的,全世界學語言都是這樣的。像嬰兒一樣,先學會說,再學會寫。口語是入口,一通百通。」
如果只是單純的背單詞記語法的話,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學好英語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的孩子感覺英語越學越難,那一定是用錯了方法。希望今天的內容可以幫助更多孩子高效的學好英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