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駝爭端解決沙龍第十五期簡報:調解員的自我成長

2021-02-19 促參者

八月剛過,空氣中還未褪去夏日的暑氣,這並未妨礙十八駝跋涉前進的腳步。

2018年9月2日,新老朋友相聚於和益舍,共同交流「調解員的自我成長」。

本次沙龍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調解中心首席調解員郭玉忠老師主持,與會的有12位新老朋友。郭玉忠老師以故事與理論相結合,以自己的母子關係處理為切入,來探討了調解員的自我成長之路。

郭老師表示,作為一個老調解員(從業的調解者),跟年輕的新生力量調解工作者,需要有一些機會在工作場所之外甚至在解除這些工作及各種關係以外,把自己對於這份職業、這份工作的理解做一些交流。

「我需要能夠用我在工作當中的一些體會,和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來照亮你們腳下的一些『溝渠』。可能不一定會對你們有多大的指引作用,但是希望能夠用我的一些經驗和一些體會幫助你們去看到生活、工作當中的某些東西是跟你們所想像不同的。」——滿滿一位資深老調解員的誠意!

一、自我介紹

沙龍的第一環節。在座的朋友逐一做了自我介紹,並淺談對今日主題的理解。今日與會的有十八駝的老朋友,網際網路調解中心的調解員,還有遠道而來的幾位特殊朋友:浙江警官職業學院的王紅梅老師;心舞工作室的發起人、金華市人大代表心舞老師;剛從北京的基金會離職回到杭州家鄉的胡昕老師;在美國學習衝突管理剛從華盛頓回國發展的傅聰美女(也是斯嘉老師的小學妹)等。

二、以「事」道「調」之用

郭老師以「用於自身」開啟本會的第二環節。

「用於自身」

郭老師說到要將從事調解員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提升出來用於自身的生活中。調解工作需將身心投入。這就有點類似於武功,習武之人在經過長期的積累之後,需要將自己清空,以達到提升。實際上,調解員何嘗不是一個武術高手。當你將自己投入社會,要知道用自己的身心體驗去感受生活,包括職業,包括當事人給我們帶來的各種喜怒哀樂。

用於自身最終還是要先清空。「用於自身」有著多層含義,其中一個就是調解工作本身就是需要我們用身心去投入的。調解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從最初追求技巧、能力提升來處理糾紛,到尋求技巧之外的力量來處理矛盾。

    我們在將自己的身心投入工作時,在調解工作中學習到的技巧、能力是否能有利於自身的生活與工作?這個技巧是否能改善我們的生活呢?

郭老師用其故事的形式生動地將與會者的思想聯繫起來,帶入交流之地。

有一位老人(女),近88歲,來自於農村,她用其一輩子的時間去呵護、教育、關照她的家庭及子女。在無意之中來到了北京。她年輕的時候,是個非常要強的女人,用她的肩膀扛起了和很多家庭一樣的重擔。當她老了,變得越來越「嘮叨」,無窮無盡的嘮叨。對於這種「嘮叨」,子女的態度從最初的辯論到最後一味地「傾聽」。然隨著時間沉澱,老人的「嘮叨」依舊,甚至於超過過往。子女的態度使其變得傷心,以至於她寧願外出與其他同齡人交流。

她的這種「嘮叨」真的是需要你去跟他交流嗎?「嘮叨」的本身並不一定是在說什麼或是需要你去做點什麼,可能是由於生活能力上的退縮、生活上的困惑等因素,給她自身帶來了一些恐懼、阻礙。如果我們認為這個第一階段是在談事,那麼其第二階段就是讓其自己得到紓解。但是,會發現,這種情況並沒有真正地改變什麼。

作為一個爭議解決的調解者,如果將故事中的情節套用其中,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陪伴嗎?

實踐中,我們看似是與長輩之間的一種矛盾,但其更多顯現的是情緒上的對立。對於子女而言,不能理解長輩們的擔憂何來。老幼之間不同的觀念衝突導致家庭關係之間的對立。

郭老師思考其本身作為一個爭議解決調解者,其本能就是要發現問題的關鍵點,找到衝突的根源,找出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生活中走到這一步,發現與老人爭論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全盤接受。這種接受是非常被動消極的,會發現即便是採取了很有技巧的解決措施,但是老人的情緒以及互相之間的關係還在惡化。

生活中,我們如何能用學到的技能去改善我們的生活?如何去改變與長輩之間的關係?郭老師思考到,與實際而言,可能並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對老人來說,陪伴是否就是對的呢?郭老師認為陪伴也僅僅是一種形式,我在你身邊。但是這種形式背後還應該有一個是我目前隱約看到卻無法明確表示出來。是否能夠做到與老人之間進行充分的互動,不僅僅是一味地「辯論」或「傾聽」,還應該加入重要的因素:我要與「你」交流。這並不是說讓你得到某種東西,而是讓你獲得一種滿足。

郭老師提出作為一個調解員,那麼其自我成長在何處呢?是否是在課本中?還是在其他的載體中?除了技巧、能力之外,我們是否能獲得在這之外的體會?我們將調解中所學習到的東西用於改善生活,包括讓親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在這過程中體會到哪怕一點點的改變,調解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是賦予了意義的。郭老師表示很遺憾,對與老人、長輩之間的家庭關係該如何繼續好好的相處依舊未找到合適的方法,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經過與會者的探討交流總結了一些上述問題的根源因素:

1、心在而神不在;

2、根據主客觀考慮因素的不同,情緒影響佔據很大因素;

3、長輩(老人)內心的不滿足;

4、長輩(老人)心態上的返璞歸真;

5、雙方認知上的差距擴大;

6、其生理上的困擾與折磨;

7、.

這其中也不乏有聲音:調解的思路真的適用於家庭關係中母子關係問題的處理嗎?

郭老師表示這就要看該問題出現在誰的身上,核心點在於誰。這種糾紛也是調解糾紛解決其中的一種。即使是不同關係,身處不同環境,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其雙方都是「人」。

解決問題的方法演變

辯論——一味地「傾聽」——要與「你」交流,理解對方

但是這種糾紛的解決方式相對來說更希望能達到一個前提:兩者的認知能同步提升。在處理與長輩之間的關係,有些時候一個動作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一個親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但是這僅是短暫的,不會成為永恆。

郭老師表示這個不會成為永恆的「瞬間」,卻是給予了我們一個的前進方向。不管是家庭關係還是調解中涉及到的各種能夠關係,在解決糾紛中,追其根本都是自己的問題。

三、調解的自我成長——都是自己的「事」、「問題」

郭老師表示他與父母的問題是「我」的問題,其父母之間的問題是「我」問題,在處理當事人的問題中是「我」的問題等等。很多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斯嘉老師提及到一本書《零極限》,其中講述的是一種療法(也稱為夏威夷療法),其簡單歸納為:「跟我有關係嗎?」在類似這種心境下的你與他關係之間矛盾的調解。在這種矛盾下,讓當事人在心中默念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然後奇蹟就會發現。也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奇蹟,很多的人被治癒。

與會者經過一番交流,郭老師講述調解員的自我成長:如果說調解員是一份職業、一個崗位,最終不管落實在何處,其最內在的表現都是在於自我。不管從我與母親的問題、衝突以及我自身的困擾角度看,還是調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會歸就於社會的常態,但最終都會發現這取決於我們自身對問題的認知及看法。我們所有的調解員都要回到一個問題:要從自我的成長開始去反觀我們的工作。職業讓我們成長,生活同樣讓我們成長。如果我與母親的關係能夠得到稍許的改善,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是由於自身,那麼我會調整自身。

當我們在親密的人或是陌生的當事人之間調解糾紛時,都是我們通過他們看到自己的問題。他們顯現出來的爭議是「我們」心靈上顯現的問題。調整自己的調色板,改變自身的想法。通過調整自己去改變我們存在的世界,這是調解員在自我成長當中的「心法」。引用「夏威夷療法」,第一句「對不起」,第二句「請原諒」,第三句「謝謝你」,第四句「我愛你」。所有的問題都導向與一個問題,取決於我們對世界及人的認知。改變認知的源頭,從而改善當事人之間、「我」與母親及他人的關係,甚至改變眼睛中的「世界」。

郭老師總結,調解員的自我成長,歸根結底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是自己成長之路上的階梯,與他人無關。我們的生活是否精彩,都取決於我們自己。

四、自我的問題的基礎點——「獨」

郭老師提出如何能夠做到從改變自己的認知去改善生活?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怎麼做到呢?

郭老師表示,其實所有的方面都指向一個字「獨」。「獨」-獨立,「獨立之精神」。其包括獨立的見解、判斷、意志、觀察的視角等等。我的精神是獨立的,不附著於任何的載體上。「獨」是與其他關聯體的對立概念。所以要想做到這個改變,我們要從「獨」字上入手,要從「獨立之精神」入手。

調解員,歸根到底,要獨立地建立其獨自的看法,獨立於這個「世界」。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導向獨立之自我精神。如果未來我們想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能夠讓我們的視野有所開拓,那要從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之再創作,慢慢開始,堅持下去。

郭老師表示,一個獨立的調解員不是他獨自開展工作的外在表現,是由於他有獨立的視角、獨立的精神,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工作。只有從「獨」開始,我們才會懂得「合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

自我完善的前提一定要有獨立的自我。

 

 

 

 

相關焦點

  • 解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90名調解員上崗了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馬卓爾 張銳12月23日,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在廣州舉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 【招募】銀川婦兒中心「把愛帶回家」婚姻家庭公益沙龍第十期
    【招募】銀川婦兒中心「把愛帶回家」婚姻家庭公益沙龍第十期 2020-12-22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鞏義法院第十期法官沙龍——「歲月不居 未來可期」
    鞏義法院第十期法官沙龍——「歲月不居 未來可期」 2020-12-18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學專業課學習沙龍】第六十五期:模擬仲裁庭和調解庭觀摩
    近期,法學專業課學習沙龍組織法學專業學生參加了兩場別開生面的模擬仲裁庭和模擬調解庭觀摩活動,收穫頗豐。這兩場模擬庭分別由法律實踐教學中心主辦、《智慧財產權非訴訟實務》研究生課堂和《智慧財產權非訟實務》本科課堂承辦。兩門課程的主講教師分別為陳興華老師和陳興華老師、尚志紅老師,分別邀請了北京仲裁委員會和北京賽智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的校外專家擔任實務指導教師。
  • 第67期簡報:【兩會捎句話】西部計劃,助力大學生就業「突圍」
    【編者按】為迎接2020年全國兩會,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近日上線「兩會來了,我託書記省長捎句話」專題活動,即日起至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每日留言簡報》將聚焦網友最關心的話題,諮政建言,推動問題有效解決。
  • 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7月15日,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與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的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  7月15日,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與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的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多位國際法和海洋法專家學者,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圍繞海洋法及海洋爭端解決機制等主題進行研討交流。中國政府對臨時仲裁庭所謂裁決不接受、不承認的嚴正立場得到與會者的廣泛支持,他們認為談判協商才是解決南海爭端的唯一出路。
  • 【觀影簡報2020】第10期
    不沉的太陽》(日本 2009)《阿基米德大戰》(日本) 個人打分:7.0《永遠的0》(日本 2013)《灰獵犬號》(美國 2020) 個人打分:6.9《獵殺U571》《冰海陷落》(美國 2018)《狼之歌》(法國 2019)東瀛映畫雜談(三)【觀影簡報
  • 廣東高院聘請90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
    中新社廣州12月23日電 (方偉彬 馬卓爾)廣東法院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23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三地90名資深退休法官、商事律師和法律專家將以特邀調解員的身份,全面參與廣東法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 影像·藝術 (第321期)
    上海國際攝影沙龍主辦的《影像·藝術》期刊在攝影朋友們的積極參與下,第321期和大家見面了
  • 律師調解收費標準,律師調解員是什麼
    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設立的律師調解工作室和在律師協會設立的律師調解中心受理當事人直接申請調解糾紛的,由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通過政府採購服務的方式解決經費。律師調解員調解法律援助案件的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通過政府採購服務渠道予以解決。
  • 承擔·成長·成功|鯤鵬A班第一期線下精英沙龍圓滿落幕
    隨著公司發展步伐的加速,為加強公司人才梯隊建設,做好店長崗位人才儲備工作,2020年10月22日下午,以「承擔·成長·成功」為主題的鯤鵬A班線下精英沙龍在愛邦大廈順利召開。此次沙龍,針對店長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探討,幫助A班學員在自身專業素質提升方面全方位指導,力求未來可以承擔起店長的崗位職責,打造一級團隊,與太屋共成長。
  • 微語簡報快訊|2020.12.16 星期三 農曆冬月初二 第763期
    來源: 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微語簡報快訊 | 2020.12.16 星期三 農曆冬月初二 第763期 1、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微語簡報快訊|2020.11.9 星期一 農曆九月二十四 第727期
    來源: 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微語簡報快訊 | 2020.11.9 星期一 農曆九月二十四 第727期 1、中消協發出消費警示:「註銷校園貸」操作實為騙局;
  • 韓擬重返世貿爭端解決機制與日開展限貿磋商
    (觀察者網訊)韓國政府決定重新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就日本對韓限貿問題與日方進行磋商。韓聯社6月2日報導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投資室室長羅承植當天表示,日本政府沒有表現出解決該問題的意志,相關議程沒有取得進展。
  • 【鹹蛋回味第35期】約會黛安娜,聊聊「超心理」那些事兒
    上一期鹹蛋沙龍立足「突破」,以話劇的形式,讓蛋友們充分解放天性,意猶未盡。 仲春,鹹蛋沙龍第三十五期,託蛋師兄和水果君的福,邀請到一位蜚聲寶島身心靈界的分享人 —— 王集儀老師。說起王老師,熟悉臺灣綜藝和新聞節目的蛋友應該更熟悉她的另一個名字「黛安娜」。
  • 調酒師扯爛顧客襯衫被單位勸退 調解員兩天化解勞動爭議
    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如果員工選擇調解解決爭議,不但效果好,而且節約大量的時間。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勞動爭議調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王先生與其所在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申請了勞動仲裁,但經調解員調解,僅用兩天時間化解了可能要持續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爭議。
  • 「羊臺茶座」文學藝術沙龍第80期開講
    不知不覺間,「羊臺茶座」文學藝術沙龍系列講座迎來了80期生日。2020年12月10日下午,深圳市寶安區鴻雁文藝社、石巖文學創作協會在石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羊臺茶座」文學藝術沙龍系列講座第80期《文學改變命運、收藏豐富人生》開講。深圳打工明星、南山區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安徽商會宣傳部長祝日升,現場分享自己在文學藝術與票據收藏這兩個領域的精彩經歷。
  • 校長名師專題分享沙龍「樂分享共成長」家庭教育
    安青網訊12月11日下午,由合肥市廬陽區教育體育局主辦,合肥市育新小學和合肥市易行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承辦的「樂分享·共成長」廬陽區校長名師家庭教育專題分享沙龍在合肥市育新小學多媒體室舉行。來自全區各中小學家校共育工作分管領導、班主任教師以及家長代表百餘人參與了沙龍現場學習。合肥市育新小學校長姚慶歡迎致辭後,即正式進入沙龍的三個篇章:校長篇、教師篇、深度對話篇。
  • 娜喬文化「十五期會員」複試通知
    六、入會流程 1.孩子影視類面試過關,孩子手中會拿到十五期影視類錄取通知書,意味著孩子已取得進入娜喬的通行證,已獲得影視類享用娜喬平臺的資格。2.獲得影視類通行證的家長請於2020年6月27日09:00辦理入會手續,10:00開「第十五期會員」家長會。
  • 第2期開物沙龍"智能音樂"專場12月20日舉行
    開物沙龍是旗下專注智能硬體領域的沙龍活動,致力於開展可穿戴、智能家居、虛擬實境、機器人、智能出行等垂直領域的產品交流和深度討論,緊跟行業熱點、創投前沿,注重粉絲互動和多媒體合作。由與網易雲音樂共同主辦的第2期開物沙龍將於12月20日(周日)下午14點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極客咖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