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
有這樣一句臺詞:「生存好像一場漫長的夢。別人的夢,此時要結束了,現在也應做自己的夢,一場永不醒來的夢。」
有這樣一句詛咒:「任何懷有不純之心進這墳墓的,我要像扼一隻鳥兒一樣扼住他的脖子。」
還有這樣一句頌詩:「尼羅河,我稱讚你,你從大地湧流而出,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如此形容,大概沒有人猜不出來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度。
古埃及,為人們帶來了豐碩的文化遺產,同時也為後代人留下了許多至今無法用科學解釋的謎團。不過今天微信菌要講的那都是實打實的化學知識。
講到埃及,大概都會想到金字塔、法老以及那些浪漫且有些神秘氣息的傳說。除了這些,古埃及還遺存了一樣符號性的藝術元素,那就是壁畫。
壁畫是古埃及陵墓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死者留下了「生」的世界明朗而永恆的印記,為此不可缺少的就是豐富的顏色。
顏色(iwen)被古埃及人認為是人和物的本質的一部分,而具有相同性質的物體有著相同的顏色,因此古埃及的匠人們對於顏色的純度極其重視。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埃及人就已經開始了嚴格的顏色生產,公元前三千年,埃及人開始自己合成顏料,包括最著名的那抹埃及藍(Egyptian Blue)。
這種顏料和中國紫、瑪雅藍共稱為出現於工業社會以前的三種人造藍紫色。
一般來說,提取的有機物染料具有容易變質、褪色、滋生微生物等缺點,因此並不適合在墓室中長久保存使用。
古埃及墓室中使用的顏料幾乎都是無機金屬氧化物,而同一金屬所能呈現的顏色類似,因此顏料的中心成分不會發生大的改變,而更多是通過改變不同金屬的比例和調配顏料來改變顏色。
下面就隨著微信菌一起看看這古埃及人究竟有多「色」——
黑色:它的名稱(km)來源於尼羅河岸黑土地(kemet),同時也是奧賽裡斯的顏色,每天晚上太陽在黑夜中獲得力量重生。有著繁衍、新生之意。常用在勾勒線條和頭髮的繪製上。
常用的黑色顏料是石墨或炭黑。這種材料不難找到,且作為非常穩定的無機物幾乎不會褪色或變質。
白色:在古埃及被稱為「hedj」,是純潔的、神聖的、清潔的顏色。工具、神聖的物件、神聖的動物、祭司的涼鞋和亞麻布服裝等描繪為白色。
白色顏料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CO3的混合物,這在古埃及和羅馬是非常常見的白色染料,在莫高窟也有發現喲。
另外銀色也被稱為「白」,主要是使用金屬銀,被用於描繪太陽、月亮和星星等。
紅色:古埃及稱為「deshr」,代表了混沌和無序。它既是沙漠的顏色,又是憤怒和火災的顏色。由於沙漠是放逐和礦山苦役之地,是每個晚上太陽消失之處,地獄的入口,於是紅色又代表了死亡。
天然礦物或土壤中的鐵氧化物或氫氧化物都顯紅色,因此這個顏色的來源也非常廣泛,包括赤鐵礦(α-Fe2O3)、針鐵礦(α-FeO•OH)、磁赤鐵礦(γ-Fe2O3)、磁鐵礦(Fe3O4)和纖鐵礦(γ-FeO•OH)。
並且,古埃及人在顏料中加入了松香等有機提取物,作為基質具有較強的粘性,有助於將顏料塗在一般顏料容易脫落的棺材或木件上。
黃色:古埃及稱其為「'khenet」,在敘利亞、貝都因、西臺和利比亞等地是婦女皮膚的顏色。還是太陽升起的顏色,意思是——完美!(好吧,金老師的顏色)
埃及人製造一種合成黃色顏料——鉛銻黃。今天觀看古埃及藝術品,很難將這幾種顏料區分開來:鉛銻黃(黃白色)、鉛白(極淡的黃色,但隨著時間會加深)、雌黃(相對較強的黃色,但是直射光的照射會將之變淡)。
值得注意的是,黃色顏料是由橙色和黃色兩種晶體顆粒組成的,橙色的是雄黃,黃色的是副雄黃,分子式同為As4S4,但具有不同的形態。外加雌黃[As2S3],雖然三者具有相類似的化學鍵,但它們就是不一樣的黃色喲!
要知道,直到中世紀,橙子從中國傳到歐洲,橙色這個術語才出現。十五世紀,佛羅倫斯派畫家詹尼尼(Cennini)仍把它描述為黃色。
藍色:非常重要的顏色出現了!它被稱為「irtyu」,在古埃及是天空,神權,以及水的顏色。常被用來描繪神的頭髮和阿蒙神的臉,這一做法後來被推廣到與他相聯的法老。
埃及藍色澤鮮豔,具有極強的穩定性,直至今日都沒有明顯的脫色。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有塗有埃及藍的器皿出現。
這可是古埃及人民製造出的世界上第一種人工合成色素。其特別著名的一筆就是塗在了埃赫那吞神廟的塔拉泰石和妻子娜芙提提雕像的王冠上。
(這是藍色的!這是藍色的!這是藍色的!)
埃及藍的製作工藝記錄在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中:「將沙子和泡鹼[Na2CO3]一起搗碎,研磨成食物一樣細軟,銅(化合物)磨碎後像木屑一樣灑於其上。」
其主要成分由石英、石灰、銅化合物(通常是氧化銅、碳酸銅等天然銅礦物)以及鹼組成,經過800-1000 ℃的加熱和熔融,冷卻成為玻璃態熔塊,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使用。
綠色:在古埃及稱為「wahdj」。綠色是植被的顏色,意味著新生和復活,也是何露斯(Horus)眼睛的顏色,具有治療和保護的權力,所以這種顏色也代表幸福。
它是出現的最早的顏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孔雀石[CuCO3•Cu(OH)2],古埃及女子眼影使用的就是孔雀石顏料。還有一種藍綠色的顏料,主要成分是藍銅礦[2CuCO3•Cu(OH)2]。
在埃及藍發明後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一種與往常的綠色顏料不同的合成綠色顏料,稱為埃及綠。它與埃及藍的區別主要在於含銅的比例不同。
另外一種著名的染料是阿馬爾那藍,區別於廣泛使用的埃及藍,它僅僅在第十八和十九王朝(公元前1500-1200年)有使用。
古埃及,這個紅海包裹著、黃沙鋪墊著、藍天映襯著的國度,一如帝王谷開啟的墓。
極致中的撞色,讓世界變得更加純淨。
摩西120歲時,上帝只讓他在山上看一眼那「流著奶與蜜」的地域,卻不讓他涉足那「應許之地」。
今日世人又回到被海水所浸潤的荒蕪沙漠裡,在墜入夕陽的這個地方,感受她的色彩斑斕。
世界這麼大,沒事一起去看看咯!
部分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