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凌晨5點,天微亮。
葉依燦已經一個多月沒睡好覺了。她經常想起那一天——10月4日下午1點30分,她的父親、市紀委市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追逃追贓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葉雲仁突發心梗去世,年僅49歲。
「18113天,爸爸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真的累倒了。」想到這裡,她起身走到父親房間,看著一摞摞榮譽證書,強忍淚水,「爸爸,你可以好好休息了。」
很快,這些證書上將添上最有分量的兩本。昨天,她接到通知,她的爸爸已被追授為「溫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和「最美溫州人」。
厚重的榮譽,承載著一位黨員、一位紀檢監察幹部人生的分量。
堅持 生命的最後72小時
如果不是一次次堅持留下,或許葉雲仁不會走得那麼匆忙。
時針撥回到他生命中的最後72小時——
那天是國慶、中秋雙節,他要在市本級留置場所值24小時的班。下午1點30分,他剛剛吃完食堂發的一個水果味餡月餅。「味道挺好的,就當是過節了。」他笑著對同事湯佰龍說。
葉雲仁的家離留置點大約4.4公裡,開車只用16分鐘。即使這麼近,他又一次選擇在留置點裡過節。
「除夕晚上就由我來值班,你們和家裡人好好團聚一下。」
「中秋國慶那天安排我值班吧。」
這些話,如今依然迴響在同事臧鵬舉的耳邊。「葉主任總說,我們的孩子都還小,假期值班就從他開始吧。」
的確,葉雲仁的忙都是「自找」的。
當天早上8點3分進入大門後,他的腳步就沒有停下來過。單從值班室門口的監控視頻上看,就看到他來來回回進出了29次。
案管室的微信群裡,也詳細記錄了他當天巡查情況:「截至晚上10點,案管人員巡查總監控3次、各調查組2次、公安專班3次、醫務組3次、廉政教育中心1次。」
第二天,葉雲仁起了個大早,開始在院子裡洗車。市公安局監察留置所所長李柏清看到了,和他打了聲招呼。「女兒回來了,這兩天回去陪她轉轉。」葉雲仁一臉喜悅。
可30多個小時後,10月3日下午2點多,永嘉留置點上又出現了那個熟悉的身影——葉雲仁來做「飛行檢查」了。
其實他有很多理由可以不用去的:
點上每天都有人值班,晚幾天去何妨?
女兒一直在國外讀書,難得這段時間在家,陪陪她不行嗎?
退一萬步講,中秋沒陪家人過節,這幾天彌補一下又怎麼了?
可他還是堅持去了。因為紀檢監察幹部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晚上9點多,葉主任給我打電話,讓我把兩個留置點上的情況梳理一下。」同事翁利強說,681字的工作報告,前前後後磨了三四次。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是他們之間的最後一通電話。
當天晚上9點37分和9點48分,葉雲仁還兩次向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方向簡訊報告國慶期間留置點安全工作情況。
10月4日早上7點,突發心梗的葉雲仁被緊急送往醫院。對他的搶救,進行到下午1點30分,直至心電圖機屏幕上出現了那條讓人絕望的直線。
頓時,現場的人淚如雨下。
堅守 封點的26天
大年初三上午10點,葉雲仁拿著背包走進市本級留置場所時就知道:這個春節,要在這裡過了。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溫州一度成為「孤懸湖北之外的重災區」。
時間倒回到農曆臘月廿九。
彼時,溫州疫情形勢日益嚴峻,讓葉雲仁焦慮不已,徹夜難眠。
「老金,再過兩天,這批陪護要換班了,100多個人,你說風險是不是很大?」葉雲仁跑去找時任市廉政教育中心主任金曦商量,「我有個想法,我們先把留置點封閉起來吧?」
葉雲仁的想法「大膽」,但卻是正確的。就在當天中午,我市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要求重在落實,重在具體化!
「封點」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要封多久?誰來值班?陪護肯不肯?後勤供應充足嗎……這些都是擺在葉雲仁眼前的難題。
「你們就陪家人過春節吧,從明天起我來值班,陪護的思想工作也交給我。」大年初二,留置點疫情防控方案經批准後,他第一個挺身而出攬下重任。
紮根、堅守,為何如此義無反顧?葉雲仁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副牌匾,上面有他的座右銘:「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忠誠於懷,責任於肩,仿佛一切有了答案。
於是,值班表上就有了「葉雲仁」的名字,從「1月27日」一直籤到「2月21日」,連續26天。
「昨天又弄到一兩點,總算好了。」食堂裡,葉雲仁與金曦高聲打著招呼,如果不是他布滿紅血絲的雙眼,很難察覺他強打精神背後的疲憊與憔悴。
封閉期間,外界疫情形勢變化迅速,防控要求愈發嚴格,葉雲仁隔三差五就要寫方案。一份方案,區區數百字,卻耗費心力,調查、醞釀、溝通、撰寫多個步驟,全部由他一人完成。這些規章制度為留置點建起了「銅牆鐵壁」,更護住了一牆之內數百人的生命安全!
「2月21日」,這也許是葉雲仁26天來最開心的一天——
原因之一,溫州的疫情終於穩定了;
其二在於,他終於可以回家見到家人了!
「老金,我先回去了啊。」葉雲仁腳步輕盈,臉上是掩不住的喜悅。
抽屜裡放了26天的汽車鑰匙終於被取出來了。
堅定 紮根紀檢的三年半
葉雲仁喜歡蘭花。2017年4月他轉隸至市紀委市監委工作,辦公桌旁放著一盆弔蘭,精心養育,綠意盎然。 如蘭,他品行高潔—— 案管室負責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全過程進行管理,由於掌握著大量問題線索及管理處置情況,是外界爭相「攻克」的核心部門。 「按程序去辦。」這是葉雲仁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今年9月,有人找到葉雲仁,打聽一起案件的進展情況。「當時他給我打電話,說自己認識案件對象,要迴避,讓我回來參加留置審批會。」同事林曉丹回憶道。 離開案管室7個月的同事程博,至今清楚記得葉雲仁的諄諄教誨:「案管室接觸的內容都是敏感又機密的,要嚴守紀律、規範言行,尤其是對於主動接近、想要打聽案情的人要懂得辨別,更要堅決拒絕。」
如蘭,他堅定不渝——
「葉主任就是太累了,腦子裡的那根弦一直繃著。」同事鄭拓想起有天半夜,一名留置對象因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當救護車趕到醫院時,葉雲仁早已等在門口。
留置點只要有案件在辦,案管室就不休息,這成了案管室的一條「鐵律」。
國際國內追逃追贓也是案管室的一項重要職能。年初,葉雲仁敏銳地發現交通銀行溫州分行高新區支行原零售客戶經理團隊主管胡亦品職務犯罪一案,這一案件還被中央追逃辦列為今年第一起重點督辦案件。
「當時正處於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關鍵時期,必須對人員到案後的相關問題進行部署。」同事汪傳標說,為了一輛負壓救護車,葉雲仁前前後後對接了市府辦、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等部門,最終順利將「紅通人員」胡亦品押解回溫。
如蘭,他知性內斂——
「政治上清醒堅定、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上廉潔自律,葉雲仁是一位政治過硬、紀法皆通、作風優良的專家型人才。」作為分管領導,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謝修亥這樣評價他。
同事林鎖園不會忘記,為開展「親清政商關係」課題研究,時任研究室(法規室)主任的葉雲仁帶著他們幾乎把溫州轉了個遍:「坐在辦公室裡是寫不出真正有價值的調研報告的,一定要多走多看多聽多想。」
同事陳仕潑不會忘記,留置審批會上葉雲仁的意見建議總是很有分量。時至今日,會上討論案情到激烈處,還是會有人習慣性地脫口而出:「問問葉主任,聽他怎麼說。」
是啊,葉雲仁並未走遠。他一心為公、勤勉工作的精神品格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生生不息。
「浮雲不系仁長存,蕉窗夢裡鶴飛還。滿腔鐵血留人間,一片丹心鑄紀魂。」同事們為葉雲仁作了首詩。一如鶴蕉這種常綠草本植物堅韌、挺拔的品性,葉雲仁用生命書寫了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的忠誠與擔當。
以初心為燈,以使命為舵,英雄寂寂,來路即是歸途。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繆眎眎 葉凝碧 通訊員 林璽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