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10多年,網絡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2020-08-28 媒介之變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翻拍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電視劇的產能過剩,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拍新劇的壓力太大了,在這個年底,沒三個億的投入,想拍出一個收視有保證的電視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沒有「天價片酬」的大明星壓陣,如果劇本、編劇、導演再又沒有太多知名度的話,拍出來的劇集就沒有收視率號召力,連電視臺都不會購買。

打個比方,著名的《人民的名義》裡的演員基本上都是老戲骨,但就是這幫老戲骨的片酬實際上也不便宜,《人民的名義》的製片人就曾公開說過,如果走市場價的話,這部劇的製作成本就不會那麼低。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就只有炒冷飯了,炒過去市場裡的經典IP。雖然這樣也有「十拍九糊」之類的風險,但這比起拍新劇,成功的概率還是要相對大一些。翻拍是試圖尋求收視率預期,再通過找大明星壓陣,贏得可能的收視群體的關注,這就是當下的中國式IP的開發邏輯。

從文本內部的原因來分析,劇本的原創將是個大問題。目前我國的影視行業內就那麼十幾個知名編劇,而在這些編劇裡面,就算有名氣的也未必能回本。比如劉和平,他的《北平無戰事》,口碑很好,但也沒賺錢。



而新生代的編劇,現在又沒有幾個能同時夠保證質量和收視的,所以就只好從那些經典IP下手了。尤其這幾年,曾經的所謂的「大IP」,也就是曾認為網絡文學是個「寶庫」,結果那套東西現在也不管用了。

一度以為類似《甄嬛傳》是這個「寶庫」的開端,但後來發現迄今為止也就那麼幾部是靠譜的,之後的同類型電視劇越拍越亂,越拍越邪乎,鬧出的醜聞也越來越多,比如演員「摳圖」等亂象。所以,在這樣的行業背景和生態下,自然會傾向於翻拍。


而這種翻拍熱潮的最直接的影響,則是我國電視劇行業的原創問題。道理很簡單,都是翻拍舊的經典IP,那麼創新意義的探索從何談起呢?都去翻拍過去的東西,那麼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又有多少呢?另外,這也會導致大量新的導演、新的編劇、新的演員都少了很多實戰檢驗的鍛鍊機會,這個影響將是長期的。

可以預見,像過去那樣誕生那麼多經典IP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這將是一個惡性循環。對於影視行業來說,長此以往,這將使整個行業逐漸進入到下行通道。

相關焦點

  • 《孤兒怨》的主角沒有泯然眾人矣,不過她的戲路越走越窄
    然而這個觀點有些片面,當我們仔細分析伊莎貝拉·弗爾曼的現狀與發展,發現他並沒有泯然眾人矣,不過她的戲路越走越窄,導致了她從作品的數量上就不是很多,相比於童星時期逐漸淡出的主流視線。在好萊塢電影論壇上,一些比較資深的影迷也認為伊莎貝拉·弗爾曼現在露面比較少的原因,就是因為戲路窄了,資源當然就少了。
  • 為何經典翻拍越拍越差?
    【為何經典翻拍越拍越差?】先是《雷霆戰將》被批後停播,後是張一山版《鹿鼎記》被網友打差評至2.6分。近年來,經典翻拍劇頻頻僕街,其中武俠劇、神話劇、偶像劇尤為常見。在很多翻拍劇中,不管是演員、服化道還是外景、畫質都更上一層樓,然而成片質量卻不如人意。成功的翻拍,是用當下的話語詮釋經典的新內涵,讓經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而當下很多翻拍,卻是打著情懷的幌子消費經典、賺快錢。
  • 趙本山21年春晚,三個階段功臣都有誰,小品之路為何越走越窄
    本文將從專業創作團隊角度去回看趙本山的21年春晚路。,故事性降低,娛樂性提高,更符合網絡文化的特徵。三、為何趙本山的小品之路越走越窄實事求是地講,趙本山在2013年宣布從小品界退休,除了身體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小品之路越走越窄,已經沒有之前上升期和巔峰期那種遊刃有餘的感覺,滑坡期的幾乎每一屆春晚他都在硬撐,甚至在2008年春晚後臺由於壓力太大禁不住大哭起來。
  • 趙本山21年春晚,三個階段功臣都有誰,小品之路為何越走越窄
    其中,為何將《拜年》算入巔峰期呢,因為這個二等獎小品應該是當年春晚事實上的小品第一名,在那之前趙本山春晚上的小品可以算一流但還談不上獨樹一幟的頂級,從《拜年》開始,他逐漸走上了獨孤求敗的道路。如果從藝術上進行劃分的話,這三個階段還可以簡單分為舞臺時代,電視時代和網絡時代。
  • 路越走越窄了
    不知不覺,陳喬恩出道也有20多年了,靠著保養的非常好的皮膚狀態,一般人根本想不起來她已經其實從2013年開始,剛剛北上來到內地發展想要突破自己轉變戲路的陳喬恩陳喬恩並不是一個路人緣不好的明星,她也一直在各種節目裡提及到自己的年齡問題,但在她身上,面對的難題的不是日益增長的年齡,而是作為一名演員的適應能力,只將自己局限在一條戲路,一直把路越走越窄的話,總會被這個時代無情拋棄。文/月上弧
  • 非機動車:我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
    「我當時只想著往右躲一點,給後邊的電動車讓個路,沒想到電動車腳蹬就蹭到了路邊的車上,還被車主正好看到,但我也沒想過要逃跑!」劉先生說,剮蹭了對方的車,對方車主很強勢,他很無奈地與對方車主辯解無果,最後只能掏錢了事。他也沒想到,好好地騎著電動車走在非機動車道上,結果還要賠錢。「還不如把電動車騎到機動車道上,最起碼汽車還會讓著我走。」
  • 金庸《越女劍》為何是唯一一部從未被翻拍過的劇?選角太難選
    ,那為何小說《越女劍》只在1986年被香港亞視拍成了電視劇,此後再也沒有被翻拍過?其小說既在文學上價值比較出眾,又在娛樂意識方面比較強,這就給了編劇很大的改編空間。 以《射鵰英雄傳》為例,不僅開創了武俠的風格,也講民族精神融入其中,讓人知道了「俠」的意思。因此,在影視改編上它的價值是毫無疑問比較高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射鵰英雄傳》一連載出來以後,其熱度非常之高。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儘快搭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促進高質量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的誕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12月10日上午,在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下,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題論壇——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研討會在三亞海棠灣舉辦。
  • 「李保田」絕對是演藝界的大咖,但為何他的路會越走越窄?
    李保田李寶田老師絕對是演藝界的大伽!也是德才兼備的優秀明星中頂尖的演員!可是象這樣耿真,藝術高超,視藝術為生命的人!
  • 今日盤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
    導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這兩天,網上有不少人討論最新一版的《封神演義2019》,認為該劇劇情胡編亂造,服化道也是一言難盡,在當今影視行業翻拍泛濫成風,這類影視劇寧願少一部也不要多一部。其實封神榜作為中國古代經典的神話故事系列,幾十年來一直在被影視化。
  • 越拍越差,越差越拍,「翻拍劇」為何成為影視泥潭?
    經典翻拍劇為什麼會越拍越差呢這下又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嚴重的遭到了網友和觀眾們的吐槽,甚至被網友們打差評,網絡上面的評分就只有兩分左右,都扎堆的開機,進組,拍攝,這讓很多的網友們都不禁聯想說,現在的影視劇都要開始走復古路線了嗎?
  • 翻拍不斷,卻越拍越爛?
    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細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已經被翻拍了8次之多,《射鵰英雄傳》也被翻拍了7次。幾乎每隔三到五年,同一部金庸小說就會被帶上這一代人的理解與記憶翻拍一遍。
  • 傲慢,讓你的路越走越窄
    沒想到在街上拐彎抹角走了很久,拿破崙竟然迷路了,他站在十字路口東張西望,不知道哪一條是回旅館的路,剛好有一個軍官模樣的人站在一間房子門口抽菸,拿破崙就走過去向他問路,很客氣的對他說:「朋友,請問哪條路是通到鎮上旅館的?」
  • 為何金庸的《越女劍》自亞視之後,34年再無翻拍,導演:怕被噴
    但是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這幅對聯的橫批:《越女劍》。這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末年,有一位越女名叫阿青,她的劍術非常精妙。在後來她被範蠡引薦到宮中,傳授士兵劍術,最終在她的幫助下,越王勾踐終於一雪前恥。
  • 越不合群的人,身上這些特徵很明顯,路會越走越寬
    古來出類拔萃之人,顛如揚州八怪,狂如酒中仙李太白,無不是不隨大流的人物,他們身上的「不合群」,反而讓他們開闢出人生的另一條道路,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近代的魯迅先生,他身上也有著這一股子的「不合群」味道,當年棄醫從文,很多人都為他感到所不值,他卻說,筆尖也可代替刀刃,終究他以鋒利的筆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 致富路,越走越寬
    改善生態,發展產業,貴州畢節海雀村——  致富路,越走越寬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地是種到了山尖尖,但卻廣種薄收:一個村民組50餘人挖一天土豆,兩個人一次全抬走。  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提出造林: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糧。「國家幫我們,我們也要爭氣!」文朝榮的兒子文正友回憶,當一批批救濟糧湧向海雀時,父親坐不住了,開始動員大家上山種樹。
  • 多名知名編劇集聚一堂探討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
    12月10日上午,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研討會在三亞舉辦,順應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高速發展潮流,以產業數位化為背景,考察網絡文學和影視之間的深度融合,搭建網絡影視劇的評價體系。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細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已經被翻拍了8次之多,《射鵰英雄傳》也被翻拍了7次。幾乎每隔三到五年,同一部金庸小說就會被帶上這一代人的理解與記憶翻拍一遍。
  • 郭敬明因新電影爆粗,導演之路越走越窄?網友:郭採潔怎麼辦?
    郭敬明的每次新作品上映都被冠以浮誇沒營養的電影的名號,而他的導演之路是否真的越走越窄呢,對此你怎麼看?
  • 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為何日漸式微?
    現代文學的影視改編不受寵,翻拍古典名著卻形成了一股熱潮。2006年後,電視螢屏上颳起了一場四大名著「翻拍風」。先是新版《紅樓夢》劇組為選角組織選秀比賽,被媒體炒得轟轟烈烈。隨後,《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傳出了重拍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