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下苦功辦實事 打造「精品金融超市」
在競爭日趨激烈、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弘業期貨各業務部門沉著應對,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全面提高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搭建價值型服務實體經濟平臺。
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兩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期貨公司之一,是行業內唯一當選「全國文明單位」的期貨公司,是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單位、江蘇省期貨業協會會長單位。弘業期貨是國內分支機構最多的期貨公司之一,是江蘇省連續十多年的龍頭期貨公司,並在行業內首家建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弘業期貨數十年如一日深耕實體經濟,在提供優質服務、全面服務上下苦功,辦實事,進一步為實體經濟繁榮貢獻力量。
[產品設計日益豐富]
弘業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資管時代的到來,弘業期貨發展迎來更多的機遇,積極投身到大資管時代的機構博弈中。針對資管創新業務,公司下設資產管理中心。目前公司資產管理規模排名行業前列,主動管理產品日益豐富,形成FOF、固收+、智選定製以及CTA系列四大類資管產品線,收益保持穩健。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產品設計團隊通過建立嚴格的規範化審核機制,對市場上資質非常優秀的投資顧問主動進行跟蹤交流,積極探索合作模式。對投資顧問進行詳細的盡職調查,充分了解其投研團隊組成、投資策略、歷史業績等重要信息,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促進優質產品的發行。目前弘業期貨採用多種策略投向於包括期貨、股票以及債券等不同市場,為客戶提供專業、可定製化的資產管理產品。弘業期貨作為最早一批嘗試量化交易的期貨公司,培養吸引了一批量化、交易方面的高端人才,致力於打造出具有公司特色、行業特點的自主研發交易品牌。
弘業期貨還設有財富管理中心,在弘業期貨網站和弘運通App,投資者可以輕鬆在「金融超市」中選購想要的基金。弘業期貨將持續擴大基金業務銷售規模,做好基金展示、基金推薦、基金分析工作,著力打造好 「精品金融超市」。
[創新經紀業務服務模式]
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弘業期貨創新制定「五位一體」合作共贏「賽馬」機制,著力構建具有「聚焦、特色、增值」三大功能的產業客戶服務體系。根據不同產業鏈的企業特點,組建工業品、黑色建材、有色、能化等6個「五位一體」品種事業部,精準對焦實體經濟,實行「送服務上門」。其中,黑色建材、宏觀金融事業部已建立完備的業務拓展模式;黑色建材、農產品、能化事業部推出了每周播報欄目;農產品事業部設計了玉米交割小程序。「五位一體」團隊服務模式作用逐步凸顯。
弘業期貨還進一步優化網點布局,設立上海管理中心,下設研發、資管、市場開發、風險管理等多個團隊,並新設張家港保稅區營業部。公司還與境內外交易所、協會等機構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成功舉辦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商品及指數期權、貴金屬、有色金屬、能源化工、油脂油料等各類投資報告會。
在期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弘業期貨各業務部門沉著應對,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全面提高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搭建價值型服務實體經濟平臺。
此外,弘業期貨還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及客戶體驗。在網絡強國思想的指引下,持續加大技術投入,不斷創新平臺和工具,以「PC端+App端+微信端」的「三足鼎立」之勢激發雲服務的倍增效應,傾力打造全面的「線上弘業期貨」。成功上線上海張江、中金所、大商所、鄭商所極速交易中心,不斷升級完善主要核心業務系統,深化客戶極致服務體驗。「弘運通」功能日趨完善,官微結合用戶需求和體驗,發布更多原創文章。公司還順應形勢,聚焦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搭建新媒體矩陣。包括在喜馬拉雅平臺開設「秦淮夜話·弘眼財經」欄目;微博上每周推出弘業黑色、能化播報;抖音平臺不定時上線有趣的期貨知識短視頻。特別是面對疫情,公司打出線上直播的「組合拳」,通過團隊的配合,以靈敏的市場嗅覺篩選特色直播話題,發揮了引流、蓄客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上半年,累計開展超百場線上直播活動,其中,公司承辦的「期貨市場服務『強富美高』新江蘇線上論壇周」首場分論壇,觀看人數超9500人次,覆蓋受眾創歷史新高。
[精準扶貧履行責任]
為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履行國有企業責任和使命,2020年2月10日,弘業期貨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同時,公司全體職工發起愛心捐款,共籌集款項近10萬元,捐贈給江蘇省紅十字會。2019年,向陝西省延長縣、新疆麥蓋提縣、安徽太湖縣、江蘇蘇北重點貧困地區、陝西貧困地區分別捐贈50萬元、50萬元、20萬元、5萬元、15萬元。
弘業期貨積極響應中央及行業要求,先後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江蘇省徐州市、吉林省雙陽區、吉林省東遼縣、雲南省勐臘縣、甘肅省秦安縣、遼寧省遼陽縣、山東省嘉祥縣、黑龍江省趙光農場等地開展共計19個「保險+期貨」精準扶貧項目,涉及橡膠、雞蛋、玉米、大豆、蘋果等品種近21萬噸,承保貨值超5億元,賠付金額超1000萬元。其中,在吉林省鎮賚縣開展的玉米價格指數「保險+期貨」扶貧項目以及大豆「保險+期貨」收入險扶貧項目均獲得南京市金融創新項目二等獎;在雲南省勐臘縣開展的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獲得上期所三等獎。公司還先後榮獲「創新扶貧先鋒企業」「最佳精準扶貧公益獎」「中國優秀定點扶貧獎」等獎項。
2020年,弘業期貨積極實施「保險+期貨」扶貧項目,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以及雲南省勐臘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等開展帶有扶貧或疫情救助性質的項目,累計為6.5萬噸玉米、1500噸天然橡膠、5300噸雞蛋提供風險保障服務。其中,已結束的天然橡膠項目賠付率達143%,位居行業前列,為雲南勐臘地區的膠農及橡膠企業提供了風險保障。
[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百年大計,期貨市場的人才培養更需要期貨公司的幫助與支持。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2018年,弘業期貨借助張家港保稅區「弘業期貨油脂油料產業培育基地」平臺,聯合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共同開展了「高校期貨金融人才培育」項目,其中,50多位學員中已有近十位進入期貨公司從事期貨行業,另有部分學員成功進入保稅區企業工作。該項目是普及金融知識進校園的重要舉措,更是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重要成果。該項目既能全方位開展教學,向學員們灌輸金融期貨相關知識,也能以期貨行業為切入點,通過「走出去」+「做起來」的方式,為學員們創造了解和認知期貨市場的機會和條件,更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增添新的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人才瓶頸的問題,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2019年,弘業期貨在借鑑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與南京審計大學籤訂了新的「高校期貨金融人才培育」項目合作協議。事實上,本次校企合作進一步從金融期貨人才培育的實際需要出發,在嚴格遵照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加強了現貨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的師資力量,以期現結合、現身說法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學習熱情的同時,切實培養實用型期貨人才。同時,在本次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弘業期貨增大了期貨模擬交易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投入,在模擬大賽的基礎上,專門組織學員開展了為期7天的「期貨夏令營」社會實踐活動,走進弘業期貨總部學習運作流程,奔赴期貨交割倉庫以及產業培育基地與企業老總面對面交流,直觀感受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意義,了解期現結合的方式,暢談職業發展規劃。通過期貨人才培育工作的不斷創新,進一步豐富了投教工作的內涵與外延。
2020年,弘業期貨進一步與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學融合,著力打造期貨人才培育新模式,共同助力期貨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