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傳奇「女狙擊手」,羅斯福夫人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她

2020-09-05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在我們的一貫認知裡,戰爭片是男性主宰的片種,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男人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比如最近熱映的《八佰》,影片的主角是堅守四行倉庫的所有壯士,他們向死而生的勇氣,是激勵國人奮起抗日的精神力量。

但戰爭並不總是男人在書寫傳奇,其中也不乏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比如2015年的影片《女狙擊手》,其主角就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

在很多人看來中,女性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戰地護士、文藝兵,就是從事各種秘密行動,極少到前線參加作戰。比如《色·戒》裡的王佳芝、《風聲》裡的顧曉夢,她們都是以臥底的身份,神不知鬼不覺潛伏到敵人內部。

說實話,像《女狙擊手》這樣直接展現女兵前線作戰的影片,確實寥寥無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基於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柳德米拉也確有其人:她在衛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戰後還被授予「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短短一年時間,她擊斃德軍多達309名,敵人聞之無不喪膽,美國媒體更是稱柳德米拉為「死亡夫人」。

連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的人不是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是柳德米拉。

在踏上戰場之前,柳德米拉是國立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完全就是「學霸」的人設。她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投筆從戎」,到戰場上大殺四方。

如果不是在一次射擊遊戲中,柳德米拉發現自己在射擊方面的天賦,她日後的道路可能就是成為一個學者,然後嫁人、成家。面對蘇聯岌岌可危的戰局,柳德米拉在結婚和參軍之間毅然選擇了後者,就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在當時的社會觀念裡,女人的歸宿就是找個好人家,結婚生子,把家庭照顧好。但柳德米拉偏偏要掙脫家庭的桎梏,到最殘酷的「修羅場」磨礪——做出這樣的選擇,無疑要有莫大的勇氣。

通過柳德米拉的遭遇,影片巧妙傳達了女性主義的觀點,折射出當時女性的種種困境。

柳德米拉從小就明白,作為女性,在這個社會勢必要面對很多不公。在家裡,思想守舊的父親從未給過柳德米拉一句誇獎或鼓勵,即便她成績如何優秀,父親似乎也無動於衷。或許是身為軍人的父親不善於情感的表達,但無論如何,父親的冷漠嚴苛造成了柳德米拉父愛的缺失。

另一方面來講,這也培養出柳德米拉像男孩子那樣獨立、堅毅的性格。

在射擊場上,當柳德米拉提出要和男孩們比賽時,男孩們一臉不屑,完全不認為她能和他們一較高下。即便最後柳德米拉勝出,男孩們立馬質疑裁判員有沒有看錯。

進入部隊穿上軍裝後,那些男兵們的第一反應,也是不屑和嘲笑。但柳德米拉用超強的狙擊能力,以及不輸給男人的堅韌和冷靜,一次次無情打臉。就像老話說的,誰說女子不如男?柳德米拉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像每個第一次踏上戰場上的士兵一樣,柳德米拉麵對慘烈的戰場,同樣心驚膽戰。硝煙瀰漫,斷臂殘肢隨處可見,前一秒還在一旁共同作戰的戰友,下一秒已經變成一具屍體。

褪色的灰白色調更強調出戰場上陰冷、肅殺的氣氛,身在其中猶如墮入地獄,敵人的子彈隨時會要了你的命。

經歷了開始的緊張和恐懼後,柳德米拉冷靜下來,她瞄準敵人,打響了她的第一槍。柳德米拉確實是狙擊手的料子,子彈精準,一槍斃命。

戰場上的柳德米拉強悍而殘酷,她有時故意不把敵人打死,而是看著敵軍垂死掙扎,在痛苦中死去。

戰後接受表彰時,當羅斯福夫人問柳德米拉殺了多少敵人,柳德米拉回答,她沒有殺人,殺的是法西斯。

但這樣一個冷酷無情的女獵手,同樣也會陷入到愛情的迷局之中。柳德米拉沒談過戀愛,多年來她早已習慣了孑然一身,「愛情」兩個字對她而言顯得太過虛幻。她沒有想到,在最殘酷的戰場上,她那顆從未萌芽的愛情種子竟會開花結果。

柳德米拉的第一段愛情,是和她的上司馬卡洛夫。上司和下級的愛情故事,聽起來似乎很狗血,但在戰爭的特殊環境下,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男女萌生感情也是人之常情。

但就在兩人之間的關係逐漸升溫時,馬卡洛夫卻在一次戰鬥中犧牲,愛情之花還未開放,就已經凋零。

在柳德米拉陷入悲痛時,另一個男人闖進了她的世界,這就是接替馬卡洛夫上任的基琴科。

基琴科教會了柳德米拉很多東西,比如狙擊方面的技能,還有如何走出失去愛人的陰霾,不要被復仇的怒火所蒙蔽。在日復一日的搭檔合作中,柳德米拉和基琴科相互吸引,從黃金搭檔成為親密戀人。

但現實再一次粉碎了柳德米拉的美夢,基琴科不慎碰到敵人設下的陷阱,為了保護柳德米拉而犧牲。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她,讓她一次次邂逅愛情,又一次次以悲劇告終。

《女狙擊手》不僅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看到英雄的成長,更讓我們看到戰爭的荒謬和無意義。

戰爭並不能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帶來的只有毀滅,倖存下來的人也難以擺脫戰爭遺留的噩夢。就像柳德米拉,她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嘉獎,成為人人稱頌的英雄;

她在戰場上遭受的那些創傷,失去愛人的深切痛楚,註定將陪伴她的一生。

聽到鐵鍋掉在地板上發出的響聲,柳德米拉會下意識拿起武器,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在戰場上,她還可以通過殺敵,暫時忘記痛苦和恐懼。但在一切歸於平靜以後,她的痛苦和恐懼又如何隱藏?

在皮哥看來,柳德米拉就是蘇聯版的「花木蘭」:在戰場上殺敵鋤奸,保家衛國,書寫屬於女性的戰爭史詩。不同的是,花木蘭在戰爭結束後,尚可重返家鄉,安然尋求她的人生歸宿。而痛失愛人的柳德米拉,卻註定只能做一個孤獨的英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真人真事改編 前蘇聯頭號「女狙擊手」
    比如2015年的影片《女狙擊手》,其主角就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短短一年時間,她擊斃敵軍多達309名,敵人聞之無不色變,美國媒體更是稱柳德米拉為「死亡夫人」。連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的人不是蘇聯的最高領導人
  • 蘇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傳
    309名■幾年的訓練,她最終成為一名步槍狙擊手■她在家信中,表達了要殺死一千多名敵人的願望■她說:「我的祖國只把我看作公民、戰士和軍人!」       她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和金星勳章,她也是第一個被美國總統羅斯福接見的蘇聯公民,她的形象被印在了蘇聯紀念郵票上,她就是蘇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到1942年6月,柳德米拉在從軍不到一年時間,在冊紀錄共狙殺309人,有人說,她真實的狙殺人數應該接近500人。
  • 二戰蘇聯女狙擊手:4年擊斃700餘德軍
    照片中,具有傳奇色彩的12名蘇聯女狙擊手微笑著面對鏡頭。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他們是二戰中蘇聯的最佳女狙擊手。在1941到1945年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她們共擊斃775名德軍士兵。當她們離開家時,大多數還是未婚女子。至1943年,她們中的2000多人已成為出色的狙擊手。有些人戰前曾在蘇聯各地的許多航空俱樂部及射擊俱樂部參加過訓練,掌握射擊技術。再經過培訓,加入狙擊手隊伍後可謂如魚得水。
  • 蘇聯傳奇女狙擊手:身高1米56卻一人狙殺309名敵軍,丈夫曾是戰友
    但是,二戰時的強國蘇聯可不一樣,作為一個戰鬥民族,當時竟然高達80萬的女性參加了蘇聯紅軍上了戰場,光是女性狙擊手就有2000人。柳德米拉便是其中最優秀的女戰鬥英雄之一,這位戰鬥民族的女性,外表年輕漂亮,婀娜玲瓏,絲毫沒有攻擊性,但實則在戰爭來臨那一刻,她便化身冷酷致命的隱形殺手。
  • 「死亡夫人」是《女狙擊手》之王!柳德米拉是個堅不可摧的奇女子
    戰役結束後,傷病痊癒的琳達被蘇聯派到世界各地演講、宣傳,她的首站訪問了美國,成為第一個被羅斯福總統接見的蘇聯公民。《女狙擊手》取材於蘇聯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M·帕夫裡琴科的部分生平,電影原名《塞瓦斯託波爾保衛戰》,由於塞瓦斯託波爾於
  • 不愛紅裝愛武裝,殺敵有功贈好槍,回到戰火紛飛的蘇聯——評影片《女狙擊手》
    2015年,俄羅斯和烏克蘭聯手拍攝了一部《女狙擊手》電影,該影片反映在蘇德戰場上斃敵309人的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傳奇人生。本文從柳德米拉的個人經歷、狙擊作戰以及其他細節等方面,將影片與歷史對照,進行評析——影片內容概述1957年,已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遺孀埃莉諾·羅斯福夫人,應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的邀請訪問蘇聯。到達機場後,羅斯福夫人第一個想要見的人卻不是赫魯雪夫。
  • 一槍斃命:三位蘇聯女狙擊手的故事
    衛國戰爭期間,成千上萬的蘇聯女性走上前線,與男性軍人並肩作戰,共同抵抗德國法西斯侵略。她們中的一些人成為狙擊手,並取得了令人難以企及的成就,為改變戰爭進程做出了貢獻。本期支點為您介紹戰爭期間最著名的三位女狙擊手。
  • 痛苦如此持久,快樂如此短暫:蘇聯狙擊女王柳德米拉的故事
    德國入侵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高潮。僅史達林格勒戰役,便創造了歷史上戰役參加人數的最高記錄。在整個戰役中,蘇聯和德國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在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曾經有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狙擊手,她一年內狙殺309名敵軍,創造了巾幗不讓鬚眉的狙擊神話。
  • 經典二戰電影:《女狙擊手》
    影片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真實故事,講述了蘇聯女學生帕夫利琴科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投筆從戎,並在克裡米亞半島塞瓦斯託波爾的戰鬥中書寫了二戰史中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劇情簡介:《女狙擊手》基於真實的歷史改編,蘇聯女學生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遊戲中無意間發現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為了保衛祖國,帕夫利琴科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參軍。
  • 二戰期間 蘇聯最著名的女狙擊手 (15 張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其他國家不同, 蘇聯在戰鬥中使用婦女執行許多戰鬥任務。女狙擊手在中央女狙擊手訓練學校接受了訓練, 是東部前線戰鬥中最有經驗、最優秀的射手之一。女孩狙擊手二戰期間, 當蘇聯進入東部前線作戰時, 狙擊手成為紅軍防禦陣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 蘇聯願意鼓勵和積極招募女孩參加戰爭。
  • 她是蘇聯最美女狙擊手,一年狙殺309名德國兵,最後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在一個部隊裡,狙擊手的心理素質絕對是稱得上前列的,他們不但要視力和偵察能力出眾,在受到外界幹擾時,也能沉下心來瞄準獵物,尤其在負傷時,還能保持極高的戰鬥素養,努力完成任務
  • 《女狙擊手》全片速看(絕對驚豔不好看你打我)
    · · · · ·  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遊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
  • 蘇聯第一女狙擊手,參軍一年狙殺309人,國家禁止再上戰場
    咱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二戰期間蘇聯最厲害的女狙擊手。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同盟國成員悍然向蘇聯發動襲擊。當時年僅24歲的柳德米拉被迫從基輔國立大學退學,然後加入了紅軍隊伍。由於她出色的儀表得到了徵兵官的青睞,所以很快便通過了審查。當他們打算將柳德米拉派往後勤基地或戰地醫院時遭到了柳德米拉的反對。
  • 《女狙擊手》——推薦2015年俄羅斯優秀戰爭影片
    《女狙擊手》是由塞吉·莫克裡特斯基執導,尤麗亞·佩雷西德、葉甫蓋尼·塞格諾夫、Oleg Vasilkov、瓊·布萊克漢姆等主演的戰爭傳記片。該片於2015年4月2日在俄羅斯上映。該片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部分生平,講述了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業,參軍奔赴前線,並在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託波爾書寫了二戰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遊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
  • 上世紀30年代,蘇聯為買軍火曾賄賂羅斯福
    當時蘇聯國內戰爭剛結束,出於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美蘇並未建交,因此阿姆外貿集團可以說壟斷了美蘇兩國的往來貿易。  1933年初,在蘇聯和美國工商界人士的要求下,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承認蘇聯政府的合法性。此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國內急需開拓國外市場,蘇聯的善意正好與美國財閥的想法不謀而合。
  • 蘇聯玫瑰死神消滅了11名德軍狙擊手 不幸戰死沙場
    她,叫羅莎.莎妮娜(roza shanina),是一名二戰蘇聯女狙擊手。衛國戰爭爆發後,前蘇聯傷亡巨大,先後徵如訓練了2484名女狙擊手,羅莎.莎妮娜是其中一個。1944年4月5日,她作為一名軍士,在斯摩稜斯克,第一次殺人,她好天沒睡好覺。
  • 美國總統羅斯福大力支持中國入「五常」,而蘇聯反對,這是為啥?
    在一九四三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並且在一個月後還將這個提議給進一步明細化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提案,便是"四警察"的設想。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其實是要比法國有優先權的。 但是這個提議在提出後,我國獲得這個席位其實是最先被蘇聯反對的,然後英國也對此提出了反對態度。他們的說法是,"三警察"已經足夠維護世界和平了,中國可有可無。
  • 一名蘇聯女狙擊手,消滅309敵人成為神話,死後事跡被拍成電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聯軍隊中,有一個衝鋒在槍林彈雨中的女兵,曾靠一桿狙擊槍狙殺了300多名德國士兵,時至今日她的英雄事跡仍然被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人民津津樂道,這位女主角就是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柳德米拉出生在裡亞·特沙科夫的一個小鎮上,這個小女孩在鄰居們的眼中乖巧伶俐、在老師眼中勤奮好學、在父母眼中簡直是掌上明珠。
  • 二戰中一名女戰士受傷,為何史達林動用潛艇,把她接到後方治療
    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有個女戰士受傷。史達林立刻下令她必須立刻撤出戰鬥,並要求軍方用潛艇把她接到後方治療。最終,她還是如願以償地背上了她心愛的鋼槍,走上了保家衛國的殺敵前線,被分配到25步兵師做了一名步槍狙擊手。1941年8月,柳德米拉迎來了她的第一個任務,隨25師保衛位於巴亞耶夫卡附近的比利亞夫卡山頭。她奉命潛伏在山坳中的一個隱蔽角落裡,搜尋著她的第一個「獵物」。終於,目標出現在了柳德米拉的瞄準鏡裡。
  • 老照片;美國空降兵被德國人俘虜、蘇聯女狙擊手等
    (蘇聯女狙擊手) 三,二戰中,蘇聯訓練了大約2000名婦女作為狙擊手,其中一些佼佼者成為神槍手,是蘇軍最致命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