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在我們的一貫認知裡,戰爭片是男性主宰的片種,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男人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比如最近熱映的《八佰》,影片的主角是堅守四行倉庫的所有壯士,他們向死而生的勇氣,是激勵國人奮起抗日的精神力量。
但戰爭並不總是男人在書寫傳奇,其中也不乏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比如2015年的影片《女狙擊手》,其主角就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
在很多人看來中,女性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戰地護士、文藝兵,就是從事各種秘密行動,極少到前線參加作戰。比如《色·戒》裡的王佳芝、《風聲》裡的顧曉夢,她們都是以臥底的身份,神不知鬼不覺潛伏到敵人內部。
說實話,像《女狙擊手》這樣直接展現女兵前線作戰的影片,確實寥寥無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基於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柳德米拉也確有其人:她在衛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戰後還被授予「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短短一年時間,她擊斃德軍多達309名,敵人聞之無不喪膽,美國媒體更是稱柳德米拉為「死亡夫人」。
連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的人不是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是柳德米拉。
在踏上戰場之前,柳德米拉是國立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完全就是「學霸」的人設。她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投筆從戎」,到戰場上大殺四方。
如果不是在一次射擊遊戲中,柳德米拉發現自己在射擊方面的天賦,她日後的道路可能就是成為一個學者,然後嫁人、成家。面對蘇聯岌岌可危的戰局,柳德米拉在結婚和參軍之間毅然選擇了後者,就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在當時的社會觀念裡,女人的歸宿就是找個好人家,結婚生子,把家庭照顧好。但柳德米拉偏偏要掙脫家庭的桎梏,到最殘酷的「修羅場」磨礪——做出這樣的選擇,無疑要有莫大的勇氣。
通過柳德米拉的遭遇,影片巧妙傳達了女性主義的觀點,折射出當時女性的種種困境。
柳德米拉從小就明白,作為女性,在這個社會勢必要面對很多不公。在家裡,思想守舊的父親從未給過柳德米拉一句誇獎或鼓勵,即便她成績如何優秀,父親似乎也無動於衷。或許是身為軍人的父親不善於情感的表達,但無論如何,父親的冷漠嚴苛造成了柳德米拉父愛的缺失。
另一方面來講,這也培養出柳德米拉像男孩子那樣獨立、堅毅的性格。
在射擊場上,當柳德米拉提出要和男孩們比賽時,男孩們一臉不屑,完全不認為她能和他們一較高下。即便最後柳德米拉勝出,男孩們立馬質疑裁判員有沒有看錯。
進入部隊穿上軍裝後,那些男兵們的第一反應,也是不屑和嘲笑。但柳德米拉用超強的狙擊能力,以及不輸給男人的堅韌和冷靜,一次次無情打臉。就像老話說的,誰說女子不如男?柳德米拉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像每個第一次踏上戰場上的士兵一樣,柳德米拉麵對慘烈的戰場,同樣心驚膽戰。硝煙瀰漫,斷臂殘肢隨處可見,前一秒還在一旁共同作戰的戰友,下一秒已經變成一具屍體。
褪色的灰白色調更強調出戰場上陰冷、肅殺的氣氛,身在其中猶如墮入地獄,敵人的子彈隨時會要了你的命。
經歷了開始的緊張和恐懼後,柳德米拉冷靜下來,她瞄準敵人,打響了她的第一槍。柳德米拉確實是狙擊手的料子,子彈精準,一槍斃命。
戰場上的柳德米拉強悍而殘酷,她有時故意不把敵人打死,而是看著敵軍垂死掙扎,在痛苦中死去。
戰後接受表彰時,當羅斯福夫人問柳德米拉殺了多少敵人,柳德米拉回答,她沒有殺人,殺的是法西斯。
但這樣一個冷酷無情的女獵手,同樣也會陷入到愛情的迷局之中。柳德米拉沒談過戀愛,多年來她早已習慣了孑然一身,「愛情」兩個字對她而言顯得太過虛幻。她沒有想到,在最殘酷的戰場上,她那顆從未萌芽的愛情種子竟會開花結果。
柳德米拉的第一段愛情,是和她的上司馬卡洛夫。上司和下級的愛情故事,聽起來似乎很狗血,但在戰爭的特殊環境下,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男女萌生感情也是人之常情。
但就在兩人之間的關係逐漸升溫時,馬卡洛夫卻在一次戰鬥中犧牲,愛情之花還未開放,就已經凋零。
在柳德米拉陷入悲痛時,另一個男人闖進了她的世界,這就是接替馬卡洛夫上任的基琴科。
基琴科教會了柳德米拉很多東西,比如狙擊方面的技能,還有如何走出失去愛人的陰霾,不要被復仇的怒火所蒙蔽。在日復一日的搭檔合作中,柳德米拉和基琴科相互吸引,從黃金搭檔成為親密戀人。
但現實再一次粉碎了柳德米拉的美夢,基琴科不慎碰到敵人設下的陷阱,為了保護柳德米拉而犧牲。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她,讓她一次次邂逅愛情,又一次次以悲劇告終。
《女狙擊手》不僅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看到英雄的成長,更讓我們看到戰爭的荒謬和無意義。
戰爭並不能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帶來的只有毀滅,倖存下來的人也難以擺脫戰爭遺留的噩夢。就像柳德米拉,她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嘉獎,成為人人稱頌的英雄;
她在戰場上遭受的那些創傷,失去愛人的深切痛楚,註定將陪伴她的一生。
聽到鐵鍋掉在地板上發出的響聲,柳德米拉會下意識拿起武器,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在戰場上,她還可以通過殺敵,暫時忘記痛苦和恐懼。但在一切歸於平靜以後,她的痛苦和恐懼又如何隱藏?
在皮哥看來,柳德米拉就是蘇聯版的「花木蘭」:在戰場上殺敵鋤奸,保家衛國,書寫屬於女性的戰爭史詩。不同的是,花木蘭在戰爭結束後,尚可重返家鄉,安然尋求她的人生歸宿。而痛失愛人的柳德米拉,卻註定只能做一個孤獨的英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