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蘇聯為買軍火曾賄賂羅斯福

2020-11-17 網易新聞

2020-11-08 12:35:22 來源: 玩轉峇里島

舉報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為利用美國技術建造新型軍艦,蘇聯領導人特地從國庫內劃撥大批經費,供一家外貿公司用來打通關節。可這筆錢最終卻打了水漂,箇中內情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美蘇關係正常化

  1924年,史達林指示外貿部成立阿姆外貿集團公司,專門負責兩國貿易。當時蘇聯國內戰爭剛結束,出於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美蘇並未建交,因此阿姆外貿集團可以說壟斷了美蘇兩國的往來貿易。

  1933年初,在蘇聯和美國工商界人士的要求下,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承認蘇聯政府的合法性。此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國內急需開拓國外市場,蘇聯的善意正好與美國財閥的想法不謀而合。

  

  想法很美好,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是難上加難。美國人認為,與紅色蘇聯開展貿易活動,就意味著核心軍事技術可能外洩,所以莫斯科方面必須尋找可靠的代言人。言外之意,蘇聯應該建立一個純美國式的公司,而不是依靠原來的外貿集團。

  

  精心挑選代理人

  經過一番嚴格考察,一個名叫卡爾普的美國人被選中了。卡爾普出生在俄國的一個貧苦家庭,十月革命以後,卡爾普隨父母移居美國。

  上世紀20年代末,經濟危機席捲美國全境,卡爾普的石油生意陷入困頓。這時,他想起了老東家俄國。1933年,卡爾普變賣資產,決定去莫斯科尋找商機,正是在這次考察中他結識了蘇聯外貿部的官員,為之後的緊密合作埋下了伏筆。

  

  很快,卡爾普在外貿部官員的幫助下,從事採購先進設備工作。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對卡爾普的能力表示懷疑,認為其不堪大用,只會誇誇其談。

  1936年8月2日,蘇聯駐美國軍事參贊(克格勃人員)布爾津尤向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匯報說:「卡爾普的舉止行為欠妥,令人擔憂,他這樣做嚴重違反保密條例。」但鑑於卡爾普的特殊背景—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託夫妻子熱姆丘任娜的弟弟,伏羅希洛夫就聽而任之,並未採取果斷措施。

  

  蘇聯方面先是按卡爾普的意思,劃撥50萬美元用於購買儀器。可事實上,這筆錢並沒有到負責審批的美國官員手中,而是匯給了羅斯福的兒子,從而希望羅斯福大開方便之門。

  儘管有人對這筆錢的具體用途提出質疑,但這並不影響卡爾普受到蘇聯領導人信任。1937年5月14日,阿姆外貿集團主席羅佐夫向莫斯科報告稱:「卡爾普已經說服美國政府出售軍事武器,但需要50萬美元補償經手人。」蘇聯外貿部經過研究,決定繼續這個交易。

  

  密謀曝光 功虧一簣

  卡爾普將資金送給羅斯福後,一心等待美國政府的批文。但他沒想到相關的事情竟然被新聞界曝光了,這下子捅了大簍子。

  經過美國媒體連續的報導,蘇聯採購戰列艦的流程越來越麻煩。1937年11月3日,莫斯科接到報告說:「卡爾普拿到的批文根本不起作用,供應商家甚至都不想接受貨物訂單。」顯然,美國人不想做這筆生意了,開始找藉口推諉。

  

  據資料記載,莫斯科還是讓卡爾普處理後續問題,並派蘇聯商貿代表特羅揚諾夫斯基約見美國總統。1937年11月27日,羅斯福同意會面。特羅揚諾夫斯基向羅斯福抱怨,稱美國海軍部態度冷淡,根本不想履行約定。羅斯福表示,自己會給海軍部下令,讓其儘快交付設計建造的戰列艦。

  事實上,羅斯福只是安慰,並未做出實際行動,因為這件事根本沒有轉機可言。經過長時間的扯皮之後,美國人最終同意蘇聯帶走戰列艦的技術圖紙。如果是真的也就罷了,但蘇聯專家鑑定後表示,這些圖紙完全不符合蘇聯海軍的要求。於是,這場浩浩蕩蕩的採購運動最終以慘澹局面收場。

  

  蘇聯吃了啞巴虧,對美國敢怒不敢言。1938年,美國國會組成調查機構,卡爾普引起了該機構的注意。經過偵查,卡爾普供出自己中飽私囊的事實,即從50萬美元裡擅自截留了10萬美元。隨後,該機構將卡爾普的姐姐熱姆丘任娜逮捕,罪名是與「人民公敵」合作,像羅佐夫等其他參與人員則被指參與間諜活動,永久驅逐出境。

  1945年年底,美蘇同盟關係名存實亡,這起讓蘇聯人惱火的採購事件也被認為是源頭之一。畢竟按照史達林睚眥必報的性格,忍到二戰結束已經算是極限了,要讓蘇聯和敵人繼續合作,根本不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羅斯福說,美國的邊界是世界!
    富蘭克林.羅斯福(來自網絡)首先應當肯定的是,羅斯福他確實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領導者,他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人物。美國大蕭條時期(來自網絡)在上在30年代,美國的孤立主義很盛行,還有所謂「中立法」,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美國只管自己的事務而不想向外擴張。
  • 上世紀羅斯福提出「四警察」構想的時候,為何會想邀請中國加入?
    當年的聯合國,是在羅斯福總統的推動下建立,羅斯福當年有個四大警察的概念,什麼意思呢?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應該有幾個大國,美國蘇聯英國這是仨巨頭,羅斯福特別拔擢咱們中國,說中國為了打日本也犧牲很多,所以中國也應當成為四大警察之一。這樣未來的世界由這四個警察來統治,其實也就相當於,後來聯合國的四個常任理事國,羅斯福當時算盤打的是很精的。
  • 美國總統羅斯福大力支持中國入「五常」,而蘇聯反對,這是為啥?
    在一九四三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並且在一個月後還將這個提議給進一步明細化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提案,便是"四警察"的設想。 但是這個提議在提出後,我國獲得這個席位其實是最先被蘇聯反對的,然後英國也對此提出了反對態度。他們的說法是,"三警察"已經足夠維護世界和平了,中國可有可無。而蘇聯當時提出反對的說法是:德黑蘭會議召開的時候,中國根本就沒有參加,我們三個國家討論要不要把沒有參加會議的國家納入進體系當中,這是不合適的。
  • 印度厲兵秣馬,儲備15天高強度戰爭武器彈藥,軍火商要偷笑了
    印度剛剛獨立時,殖民者給印度留下了十幾個兵工廠;而在上世紀60年代,印度還得到了西方陣營和前蘇聯的雙重軍事援助,給印度構建了一套基本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如果堅持這條路走下去直到今天,印度的軍工實力不可估量。但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僅僅過了10年,到了20世紀70年代印度便開始大肆採購各類國際上的先進武器。
  • 蘇聯傳奇「女狙擊手」,羅斯福夫人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她
    比如2015年的影片《女狙擊手》,其主角就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短短一年時間,她擊斃德軍多達309名,敵人聞之無不喪膽,美國媒體更是稱柳德米拉為「死亡夫人」。連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訪問蘇聯時,第一個要見的人不是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是柳德米拉。
  • 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火車票代定點
    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火車票代定點 2020-02-23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歷史不會熔斷: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九十年後的啟示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的精確時段  理解和認知九十年前大蕭條的發生和新政的歷史背景,首先需要對當時美國的真實經濟做一個簡短的回顧。1920年代的美國,市場幾乎籠罩在亢奮和繁榮的氣氛之下。1920年代的美國人口是1.23億,汽車、無線電和電冰箱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 珍珠港事件:羅斯福的一個陰謀?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說的是羅斯福總統實際上是珍珠港事件幕後的最大黑手。要弄清這個問題,需要把時間軸往前推移。《萬曆十五年》的作者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曾說:「日本進入資本主義體制,可以1868年(明治維新)作分水嶺。」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後,由上而下開始了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 九十張圖看完經典《戰爭之王》,了解美國軍火商如何把AK47賣遍地球
    首先,1990年代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那就是蘇聯解體,華沙陣營崩潰。西方獲得了冷戰勝利。但這可不一定全是好事。你想,原先由蘇聯帝國提供秩序的地區,如今群龍無首,各種混亂就從潘多拉盒子裡飛出來。今天混亂的中東地帶,過去正是蘇聯帝國的邊緣。在勝利者歡呼的同時,禍根已經埋下。前蘇聯一片混亂,巨大的軍火庫成為販子覬覦的對象。尤裡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故鄉,前蘇聯工業中心烏克蘭。
  • 美國經濟面臨嚴重大蕭條,羅斯福總統,是如何處理此次危機?
    為此,時任美國總統的胡佛黯然下臺,而新上任的民主黨人士羅斯福上臺後,最開始也並沒有給民眾太大的希望,不過,羅斯福在深入了解經濟大蕭條之後,他開始實施起新政,也因為這次羅斯福新政,美國政府和民眾得以擺脫經濟大蕭條。那麼,羅斯福是如何處理這次的經濟大蕭條呢?
  • 《戰爭之王》那些只有軍火商才能看得懂的情節,你看懂了嗎?
    要說一部戰爭大片的話,想必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舉一兩部出來,但是,如果要說一部以軍火商為視角的戰爭片,恐怕就很少有人能說出來一部電影了,但是,今天我還真的找到了這麼一部以軍火商為視角的戰爭片,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戰爭之王》。
  •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裡總出現俄羅斯軍火商?聊聊俄羅斯黑幫的發家史
    甚至在成龍的《警察故事4》中俄羅斯黑幫也是以軍火商的身份而出現。當然一百多萬囚犯不可能全部加入律賊組織,沒有加入律賊的犯人通常為獄警工作,他們這群人被律賊們稱呼為「素卡」,深受律賊們的痛恨。在後來二戰爆發之後,蘇聯允許古拉格的犯人們以參軍來獲得減刑,「素卡」們基本上選擇了與政府合作,奔赴蘇德戰場,為民族的存亡而戰鬥。
  • 羅斯福打贏了二戰,但生活上不檢點,背著妻子跟「秘書」亂搞關係
    —— 莎士比亞 我們眼中政治上的羅斯福 「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後滾翻。他幹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 羅斯福在自己的競演演講中,很是明確的傳達出了一種區別於只為資本家服務的刻板美國政客形象,提出了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口號
  • 上世紀80年代,如果北約與華約開戰,誰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首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蘇聯最強大的時期,在當時不使用裂變武器的情況下,華約很容易就把西歐幹翻了。因為西歐的戰略縱深太小,幾乎沒有能抵擋華約的裝甲部隊。(要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開戰,反而能釋放體制上的優越性,讓華約組織成員國能緊緊抱在一起,但事實是當時沒有開戰,結果就是從內部被瓦解了)。
  • 百事可樂與蘇聯的怪異合作史
    今天這篇文章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廚房辯論」之後——甭管當時赫魯雪夫喝下百事可樂時內心到底是何感受,反正作為一張廣告宣傳照,無疑已經為百事可樂進軍蘇聯埋下了伏筆。百事公司與蘇聯方面敲定了一張總價值30億美元的訂單。在此之前,蘇聯就經常用蘇聯紅牌伏特加(Stolichnaya vodka)換取百事可樂濃縮原漿。不過這一次,百事公司得到的將是:10艘蘇聯船隻。這不是百事公司第一次靠賣軟飲料獲得船隻了。就在30億美元訂單籤訂的前一年,百事公司甚至還從交易中得到了軍艦。
  • 「戰爭之王」:頭號軍火商布特的傳奇人生
    電影《戰爭之王》據說是根據布特的經歷改編的    泰國上訴法院8月20日作出裁決,同意在3個月期限內以恐怖罪將號稱「軍火之王」的俄羅斯軍火販子布特引渡至美國受審。此外還有資料稱,布特的父親是前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KGB)的高官。     威克特·布特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外語學院(Moscow’s Military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可以流利使用6種語言,它們是俄語、烏茲別克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漢語。
  • 被政治殺死的先進直升機,上世紀60年代的設計至今仍不過時
    要知道這可是一架上世紀60年代末的飛機,可見剛性旋翼加推進尾槳的設計是非常優秀的直升機布局。AH56因為政治和自身事故的原因被美國陸軍取消,而在70年代發展成熟的阿帕奇直升機則成為陸軍的主力武裝直升機。
  • 一個真實美國軍火販子改編的電影
    18歲那年不滿足於現狀,跟叔叔分道揚鑣,成立了自己的軍火銷售公司。2007年1月 22歲的時候競標拿下了美國國防部3億美元的軍火銷售訂單,其中包括1億發的AK47子彈。Diveroli從阿爾巴尼亞的供貨商那找到了,六七十年代中國製造的巨量的給阿爾巴尼亞的軍火援助。
  •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人的冬泳就開始了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人的冬泳就開始了。「鍛鍊能蹚過冰河的體格」上世紀50年代,北京就有人進行冬泳嘗試。那時候,在市體育運動委員會等單位的大力推廣和號召下,北京冬季開始興起群眾性體育鍛鍊。工前操、工間操,長跑,足、籃球比賽,越野賽,桌球表演賽,跳繩比賽,廣播體操比賽,冰上運動競賽和表演……各項冬季體育運動十分活躍,比賽熱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