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印象眼界 | 探尋獨立書店建築設計之美

2021-02-14 空間印象眼界
用單向街自己的話說,就連他們也沒有想到,原本想著給書店過15周年生日的這一年,會以這種方式打開。

▎疫情期間,閉店中的單向空間杭州店

有點殘忍地說,中國獨立書店式微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加速了。單向街的這則求救貼讓這個事實進入大眾視線,很多人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原來獨立書店已經到了如此艱難的地步。

————————

在杭州,單向街的實體書店單向空間坐落在遠洋樂堤港中,上下三層樓,2800㎡ 的文化綜合空間,它是杭州數一數二的文化地標,更是很多人心中的精神空間。

在單向街求助眾籌在線自救後,許多專注線下的書店在危機之下意識到不得不轉戰線上,先鋒書店、1200bookshop、曉風書屋、烏託邦書店、精典書店……紛紛加入這場獨立書店保衛戰。

獨立書店有好書,還有好空間。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個感覺,聽到「獨立書店」四字時總想到「美」,每一間獨立書店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美感。今天,不妨淨化一下眼球,看看那些獨立書店們。

01  阿那亞單向空間 

給⼈們選擇孤獨的機會,也帶來相聚的可能


單向空間在秦皇島,走向了海邊,走進了阿那亞,請來B.L.U.E.擔綱設計,在這個「北方的黃金海岸」邊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精神空間。
設計對於空間的想像,最初源於「孤獨」。當人們遠離城市的喧囂,獨自身處海邊,面對自己,孤獨感瞬間被成倍放大了。

與傳統書店不同的是,設計企圖創造一個以人為單元的互動空間。在原有梁柱結構不變的前提下,採用「包裹」和「消解」的方法,將不同功能的深灰色木質的盒子穿插其中。

這些形態大小不一的「盒子」賦予原本單一的空間更豐富的延展方式,令讀者在隨意遊走中完成對空間的趣味探索。既可以隱於一個人獨處的小盒子,沉浸於一個人的冥想,也可以走入更開放的空間,遇到新的朋友產生交流和互動。這些「盒子」給了人們選擇孤獨的機會,也帶來相聚的可能。

阿那亞單向空間書店的設計,不止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將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分解、並置在同一場域,讓每一個讀者與自我,與他人共享一個界限模糊的思考空間,產生情感共鳴。這是一種對閱讀空間新的探索,也是在快節奏的時代裡對於思考和交流的重新認識。

02  先鋒廈地水田書店 

新材與舊物的對話,譜出一首給大地的詩

這是先鋒書店繼安徽黟縣碧山書局、浙江桐廬雲夕圖書館、松陽陳家鋪平民書局之後的第四家鄉村書局,由跡·建築事務所(TAO)操刀。

基於對場地歷史以及村落整體景觀的尊重,書店的設計保持了恰當的內斂。場地遺留的百年夯土牆被完全保留,新的材料和構築物低調地介入,混凝土和鋼結構建造的新建築仿佛一件禮物,被恰如其分地盛進夯土遺址圍成的容器裡,某種失落已久的空缺於是重新飽滿起來,所有的當代創新都預設在敬重歷史的基礎上,立足當代的展望巧妙地接續上古老的故事。

水田書店的中心,一根極具精神意義的長柱高高挺起,以這唯一的鋼構柱體為核心,像懷抱一樣打開的混凝土新牆分南北而列,向內形成上下交錯的通道和若干功能區,向外與夯土老牆對望,木模混凝土的紋理粗野而逼真,與斑駁的夯土形成對照,當代性和傳統感的對話自然而生。

建築師用細膩的粗糙感叩擊觀者的心弦,於是,「空間」就這樣和諧地發生了:新材與舊物的對話,木紋肌理與夯土質感的比照,老牆的平面同新牆的折線之間的互動,一個有故事的場所因此營造出來,書店仿佛天然地要生長在這裡,像廈地的古民居一樣,你可以身處其中,讀書飲茶,移步換景,感受抽絲剝繭的層疊體驗。

03  浮光書店 

70年老屋改造,販賣文藝

走過靜謐海邊,踏過山腳下的古村,來看看臺北老屋裡的獨立書店。

這原是一棟閒置了七十年的老屋,由Z+SQUARE DESIGN為其重新改造;裝修後為販賣歐美文學、哲學、攝影藝術類書籍及手衝咖啡的書店空間。在臺灣傳統街屋的建築空間架構及語彙下,帶入書店歐美文學的精神是此案設計的主要方向。保留了入口處的洗石子地板,並與歐式木門窗搭配,形成中西混搭的獨特風格。

今天就先到這裡吧,還有好多好多精彩的書店、文化空間以後繼續分享,也希望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美好的獨立書店。

借單向街所說的,在這艱難時刻,我們期盼,每一個人、每一家書店都能走出孤島,迎接春天。

部分圖文信息來源於B.L.U.E.、TAO、單向街、

相關焦點

  • 嘉瀾庭、黑石M+、徐匯藝術館、伊麗包子鋪,探尋「空間之美」背後的...
    2020年10月15日下午,天平街道黨工委主辦的「小照片 大時代」主題活動第二場——「城市之光 人文天地」,在「66梧桐院·鄰裡匯」舉行。此次活動聚焦城市空間及公共文化服務,通過一組組照片,發現空間之美、人文之美,呈現「天平之美」,展現「時代氣息」。
  • 何崴:民宿設計,再造空間之美
    近年來,伴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依託鄉村閒置民居進行改造再利用的民宿業快速發展,民宿設計成為國內建築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一些鄉村民宿經過設計改造,既保留了民居的古樸之美,亦適應了現代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鄉村整體發展。
  • 吉井忍:東京獨立書店巡禮
    這家書店在這裡獲得了另一個身份——「社區裡的親子空間」。Popotame沒有Page One或誠品書店那種時髦性,但它就是一位女性創辦而相當堅持的一家獨立書店。它是生活,它是人生,和社區裡的小朋友一起成長,直到目送孩子們離開故鄉那一天。
  • 如恩設計的阿那亞藝術中心將迎來全國第一家建築書店「卷宗書店」
    卷宗書店項目團隊出品人:馮楚軒 / 馬寅戰略合作:阿那亞/栩栩華生聯合呈現:阿那亞藝術中心/友誼萬歲項目負責人:馮楚軒/鄧圓也/郭嘉鋮策展人:鄧圓也策展團隊:全倬冉/杜涵茜 / 翁家若/郭嘉鋮/陳嘉文 / 趙海洋策展助理:姚嵐/夏夏/韓傑書店設計
  • 這三家獨立書店,我願意泡上整個冬天
    ,探尋和商業空間共存的關係 小新就近來到了龍湖江北天街的西西弗書店,大門櫥窗擺放著最新的文創產品, 展現城市的本土文化 進入店門一直往裡走,看似不大的空間其實別有洞天,巧妙設計擺放的書櫃,讓在書店的時間變得格外享受
  • 魔都圖鑑|獨立書店裡的上海縮影
    而上海也從來不乏書店,傳統書店的書香文藝氣息,加之獨立書店複合著咖啡吧、文創、沙龍的組合,越來越多高顏值設計的建築本身,又給書店平添了份藝術的調性,足以讓生活在上海浮華城市的人,尋覓到一份短暫的靜謐,也讓人從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的上海腔調。
  • 成都加冕「中國書店之都」!兩家書店獲封「年度最美」
    成都店設計上延續了鍾書閣充滿空間感的特徵,同時又恰到好處地融入了成都元素,玻璃外牆上,寬窄巷子、川劇臉譜、熊貓以及成都方言穿插其中,「雄起」「巴心巴肝」「一哈兒耍」……讓人看了會心一笑。不僅書店的「高顏值」帶給成都市民強烈的視覺震撼,更重要的是書店的「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書店就是一個單純售書的場所,如今成都的書店是涵蓋了閱讀書籍、美學生活、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多重文化功能的文化空間。
  • 逛書店 田園城市:獨立出版的美好可能
    記得曾在雜誌上看到過一期關於「臺灣獨立出版」的專題,不景氣的出版環境催生了臺灣這些年越來越多只有三兩人甚至一個人便可成型的出版社。田園城市的規模稍稍大一些,但也保持了強烈的獨立氣質,專注於小而精,專注於建築、設計、攝影、電影等圖書的策劃出版。
  • 上海市中心歷史建築變身詩歌主題書店,知名建築師俞挺用設計「作詩」
    第一次來到皋蘭路16號,如今已給詩歌書店烙上自己標籤的俞挺說「沒什麼感覺」。日常如同藤蔓盤纏住這幢建築,往昔的神秘性已然消弭。這座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歷史建築,歷經時光流轉,曾被當作餐廳使用,「外部搭建的樓層都還在」。仔細去聞一聞,油煙味尚存。
  • 設計 「東京 新趨勢」設計生活型複合店
    不僅在日本各地設有直營店和加盟店,還在東京澀谷的Hikarie大樓開設了近整層的複合型體驗空間,包括設計美術館、食堂、旅行商店等。在Hikarie開設的空間,讓更多日本人甚至外國人對於日本本土風物及設計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裡也成了了解日本民間設計的名片。
  • 別再說西安沒有設計感了,這幾個建築空間簡直實力高級!
    最近掃街的時候經常會被路邊一些看上去高級滿滿的建築驚豔到。小小做了一點功課才發現,這些設計感滿分的建築其實都是西安新增的公共空間!
  • 老建築打造文化新地標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新華社上海12月24日電(記者鄭鈞天)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24日開業。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更新改造而來,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上生·新所」內。
  • 廣州文藝氣息濃厚環境舒適的獨立書店
    序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就去看它的書店。廣州,中國南方的文化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使這裡的人文、風情、歷史和生活散發著獨特的文化氣息,特別是獨立書店更是她的文化地標之一。我特別喜歡獨立書店,因為我喜歡它那讓人有閱讀欲望的氛圍的舒適空間。接下來就讓我介紹我喜歡的幾家廣州市內不一樣的獨立書店。
  • 洪雅書房:濁水溪以南最活躍的獨立書店
    不算臺北都會區,全臺灣最有名、最活躍的獨立書店,當屬坐落於嘉義市長榮街的洪雅書房,雖然洪雅書店的店主人餘國信兄自謙,洪雅只是「濁水溪以南最活躍的社運書店」。長榮街是一條只有兩線道的小馬路,更像寬巷而非馬路,馬路兩旁全都是民宅,而且是非常有嘉義特色的兩層樓木造日式民宅(雖然很多目前已經改建或整修,看不出當年的日式木造建築模樣)。周間午後造訪,只有一片安靜,偶爾幾輛摩託車路過,絕非人聲鼎沸的商業鬧區。然而,南臺灣最有活力的獨立書店洪雅書房,就坐落在此不起眼的小街道上。說洪雅書房最有活力,當歸功於主事者餘國信。
  • 2020成都最美書店合集,帶你玩轉書香之城
    點線面的完美演繹 ——幾何書店這幾年成都的書店越修越洋氣了,各種獨立設計的書店給了我們美的享受。在距離市中心太古裡幾百米的望平濱河路上,去年新開了一家很有設計感的書店——幾何書店。若你喜歡,可以遠離人潮,躲進這短暫的愜意裡,和這座「幾何特質」的獨立書店認真相處。純正成都血統的跨界書店——言幾又在成都最核心商圈,各大奢侈品牌雲集的IFS裡,有一家書店用設計和藝術鑄就完美的精神奢侈品世界,絲毫不輸國際品牌店。
  • 廣州各大獨立書店到底哪家強?
    CBD記者為你搜羅了廣州城中分布各區的獨立書店。它們有的開在鬧市區,人氣十足,周末幾乎座無虛席;有的藏身幽靜創意園,以各種文化主題培養忠粉……你大可以手執這樣一份「廣州獨立書店名單」,找到合你意的閱讀空間。喜歡這份攻略請關注我們微信:Gzlifes
  • 當書店遇到教堂,每一間都美若天堂 | 七間最有靈魂的教堂書店
    除了圖書館空間外,文學之家還擁有音樂廳、咖啡廳、臨時展覽空間、永久展覽空間、常駐作家公寓、創作工作室、放映室、教室以及多媒體工作室。從項目的最初設計到整個施工過程,建築師對於教堂的改造理念保持著一種謙遜的姿態:「一切在尊重教堂原址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新建的三個樓層被放置在教堂側翼方位的柱子之間,至於中央空間之外。這些樓層的建造與教堂本身的建築無關。也就是說,在未來,增加的樓層可以在不拆除老建築的情況下被拆除。」
  • 日本獨立書店指南|10家標杆書店告訴你,光有情懷可不夠
    <Books and Sons>裡總飄著咖啡香的書店,氣氛很讓人安心。室內裝潢由川田親自設計,簡練的白色配上黑色的纖細線條,向板橋的家具工坊定製的木製書架則為整個空間增添了幾分穩重。最裡面則是一個類似於藝廊的空間,常年展出他收集的海報,時不時也會有一些設計公司來辦一些展覽和沙龍。
  • 動畫設計融入建築和空間美學,看設計師徐偉翔詮釋「低調的奢華」
    、功能的完整性、可持續性的能源利用,具備現代智能化又適合空間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這樣的設計是非常考驗設計師對於空間的把控能力以及設計師自己對生活的體驗。2. 作為動畫設計專業出身,在您的設計中怎樣融合了二者?在視覺藝術方面有何體現?首先,動畫設計需要講求故事性的訴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補充了我在建築以及室內設計上的邏輯,一個好的建築的呈現,同時也是在講一個故事。
  • 追著書店去旅行|臺灣獨立書店第二篇
    - 序 -之前出了第一篇臺灣臺北市比較推薦的獨立書店由於臺北市的獨立書店非常多,上一篇就主要介紹的是臺北這一個城市的書店,今天這一篇則涉及到了新北、臺東、花蓮、桃園等地的書店~」之稱的洪雅書房,它的感染力與生命力,在許多擁有「書店夢」的人心目中,堪稱獨立書店界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