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標兵奔北坡

2020-10-08 時代郵刊

管虎之前,已有應雲衛、丁善璽導演前輩版本在先。應導版本問世於1938年,正值「八百壯士」事跡次年,雖是無聲軌電影,卻擲地有聲。丁導版本1975年面世,集結了青澀的林青霞和張艾嘉兩位後來如日中天的女星,想領略兩位影后醜小鴨時期表演的觀眾,不妨以這部電影作為藍本,更容易引發美天鵝蛻變的驚嘆。

管虎的《八佰》,除了民族大義和戰爭情結,更多的是在當代電影工業的話語背景下雕塑歷史、反思戰爭。它放下了我們傳統主旋律宣導先行的出發點,轉而從戰爭的局部和內部出發,以當下電影技術的代入感為驅動,試圖讓我們回到戰事中重新出發和思考。

放下故事題材的爭議不說,管虎的《八佰》對於中國當代工業戰爭片是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在戰爭場面和視覺實現上,《八佰》影片並沒有用明星臉和大特寫的方式投機取巧,去規避製作上的難度係數,而是主動攻克複雜場景調度和特效合成結合的關隘,最終實現了一個可以比肩國際戰爭大片的工業升級。運動鏡頭和中遠景有時模糊我們對個別人物的辨識度,而化零為整的鏡頭的好處是,把觀眾不自覺地裹挾到複雜不可預判的戰爭現場,在此基礎上,再用細節的皮開肉綻去強調戰爭的嗜血與無情。《八佰》將我們的戰爭片製作提升了一個維度,它的成敗,將成為後來者面對此類題材的底氣。

和前輩們高舉的正面戰場切入不同,管虎的主視覺並沒有聚焦正規軍,而是一群由後勤兵、童子兵、老兵油子和逃兵等組成的「雜牌軍」,他們被裹挾著審視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事,從怯懦的旁觀者一步步成為八百壯士的一員。另一方面隔岸觀火的租界民眾,從事不關己的看客,到被將士一輪輪寸土不讓的抗擊感染,從個別的覺醒和犧牲到聚眾一心,最終各行各業民眾匯流成不屈的民族氣節。突如其來的戰爭裡,先天的戰神並不存在,他們和平年代化整為零,潛伏在每一個人的骨子裡,面對侵略者的衝擊和戰火的洗禮迅速覺醒,碰撞薈萃成我們的民族精神。

在影片的整體性上,管虎之於《八佰》的打磨和取捨稍欠火候,以去年少量放映的版本為例,更像是一個豐富的導演素材版,圓熟方面還有打磨空間。例如「怯戰」心理,有主視覺的幾位「散兵遊勇」就夠了,幾個遊泳過來的學生仔又是「怯戰」的體現,完全可以緊緊筋肉。後程「逃出生天」的內容,槍林彈雨中,要提節奏的時候拖拉了些,個人認為點到即止效果更好。而經過護旗洗禮的「怯戰」小分隊的處理虎頭蛇尾了,不如拿他們為吸引火力無畏地衝進槍火的戲來收尾。出現這種情況,和管虎此前比較單一的敘事習慣不無關係,從慣性單線敘事到複雜多線敘事的轉變,節奏上稍欠火候可以理解,何況拍的好料多多,砍哪裡導演都會心疼。影片推遲上映,除了因為動手術部分影響創作完整性,還有主動下刀緊筋肉的地方,未必不是好事。

相關焦點

  • 八百標兵奔北坡——看電影《八百》
    八百標兵奔北坡——看電影《八百》 一,  電影靈感可能從繞口令來八百標兵奔北坡,
  • 八佰壯士奔北坡-1975年《八百壯士》影評
    《八佰》可以說是今年最受期待的華語電影之一,雖然因為題材敏感的緣故而屢次跳檔甚至重拍,但大家對此電影的熱度依舊不減,畢竟幾百孤軍守衛四行倉庫的壯舉單是講出來便讓人覺得心潮澎湃,配合當代的聲光效所呈現出來的成品也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
  • 《八百彪兵奔北坡》:國產網絡電影的又一部誠意之作
    前段時間謝苗主演的《辛棄疾1162》得到了很多觀眾的一致稱讚,近期又有一部《八百彪兵奔北坡》讓人眼前一亮。瀰漫出一股沙雕氣息的電影名稱背後,卻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國產網絡電影人的誠意和進步。《八百彪兵奔北坡》由秦教授導演,講述了將軍黃自在率領八百臨時組建的軍隊,前往北坡城營救被十萬沙蠻軍圍困的神州軍神李追風,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 《八佰》標兵守四行
    最近接連看了兩部IMAX電影,一部是國產抗戰片《八佰》,一部是諾蘭燒腦新作《信條》。隨便聊聊(輕微劇透)。八佰中的「人」《八佰》的上映,熱點頗多,比如前前後後歷時十年;2019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延遲上映;重建拍攝地建築
  • 《八佰》演員多拼?姜武減30斤,歐豪三進醫院,張譯寒冬下冰河
    其中,影片《八佰》的上映收穫了觀眾的一大波熱評。影片《八佰》的震撼上映,其背後也折射出那些為影片奉獻出精彩劇情的演員們,在拍攝過程中所付出的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和汗水。05 鼎力奉獻,「八佰」標兵齊奔「北坡」我們不難發現
  • 《八佰》演員多拼?姜武減30斤,歐豪三進醫院,張譯寒冬下冰河
    其中,影片《八佰》的上映收穫了觀眾的一大波熱評。「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麼能這麼好」「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而《八佰》最終也不負眾望,累計票房高達13億(在寫這篇稿時),獨佔票房的鰲頭。影片《八佰》的震撼上映,其背後也折射出那些為影片奉獻出精彩劇情的演員們,在拍攝過程中所付出的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和汗水。01 鐵血硬漢,姜武暴瘦三十斤在影片中飾演炮兵老鐵的老骨幹演員姜武,在剛接到劇本的時候對飾演的人物進行仔細的研究。
  • 網絡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更像是一桌華麗的變質晚餐
    秦教授集導、編、演、投資人於一身,還有一副辯論的好口才,實在難得,所以他的新網絡大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一上線,就吸引了眾多粉絲點了進去。作為一部淨投資高達一千萬的網絡大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製作並不粗糙,也稱不上爛片(相比於其他網絡電影)。相反,畫面質感優秀,服道化精良,參演人員達千名,有著金戈鐵馬入夢來的豪氣,也不缺少男女主角之間的伉儷情深。
  • 「反殺」八百pk十萬——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今日愛奇藝獨家上映
    由知名導演秦教授執導,主演李澤宇、邵星穎、李天涯、崔可、王文暄、李菁、崔曙光、趙飛、鍾小天等主演,描寫八百個"小人物"死守危城,捍衛家國的情懷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今日上映。具有編劇、導演、網紅多重身份的導演秦教授因為去年在《奇葩說》上的精彩表演,使得觀眾對他喜愛不已,今年更是大放異彩,網紅導演兼辯手的身份,更使得觀眾對這部電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相信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
  • 再跨界混搭,《八百彪兵奔北坡》也是爛片
    《八百彪兵奔北坡》這是一部很神奇的電影。主角黃自在將軍,北坡被困軍神李大帥的女婿。得知慈父被困北坡,黃將軍仔細分析敵我雙方態勢,告誡下屬不可輕易出徵,揚言:再敢有言營救者,軍法從事。帥不過三秒,轉眼間,這個理智清醒的黃將軍就丟下數萬軍士,獨自一人踏上了救父之旅。
  • 《八百彪兵奔北坡》被吐槽,秦教授卻笑了
    繼《九指神丐》之後,秦教授又一部網絡電影《八百彪兵奔北坡》,2月16日上線播出,六天時間收穫分帳票房超600萬,這部影片的投資成本為1000萬,按照目前票房增長速度,這部影片依舊將會輕鬆收回成本。《八百彪兵奔北坡》是個虛擬的歷史故事,講述了大將黃自在率領八百臨時組建的軍隊,前往北坡城營救軍神李追風,最終英勇就義的故事。這部影片中,秦教授想用宏大的戰爭場面,表現小人物的家國情懷,透過草莽英雄,描繪恢弘壯闊的歷史畫卷。
  • 《八佰》:群像電影中的動物意象
    院線電影復工的關鍵一步,交給了《八佰》。這是導演管虎最新的電影作品,講述四行倉庫壯士抗擊日寇的故事。 管虎在採訪中說,《八佰》在他心中已構思十年之久,但立項四五次都停了,因為內心沒想清楚該從什麼視角切入。有一天,他忽然明白:一支孤城中殘留的部隊,一群臨時加入的新兵,別的部隊都後撤,他們頂了上去,上戰場是因為命令,堅守下來則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的血性和責任,這就是故事中人的核心。
  • 《八佰》他們本不求當英雄,卻在無意中成了英雄
    《八佰》:激起我們共鳴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由管虎執導的戰爭電影《八佰》最近相當火爆,8月14日開始超前點映,票房累計突破兩億元,8月21日正式在全國公映,首日票房突破億元大關,佔據當天票房的88.3%,也就是說走進電影院的十個人,其中有八九個都是奔著《八佰》去的。
  • 差點被「埋沒」的《八百彪兵奔北坡》,這背後的事你一定要知道
    而在近日星星看到了一部比較不錯的好電影,它的名字叫《八百彪兵奔北坡》也是一部網絡電影,但評價卻是好評大於差評的!八百人隊伍在黃自在領導之下,通過各種戰術之後先後英勇就義。卻也最終為援軍爭取了時間一舉消滅沙蠻軍隊,守住了北坡城。自然這八百人的隊伍也就成了北坡城的英雄事跡。這部電影播出之後就有些網友說這是一部「爛片」了,因為八百人再加上援軍也不可能超過敵軍的十萬人,而這樣的事跡卻是有點誇大了。
  • 觀《八佰》後的感悟
    中午我跟馬漢卿說,晚上我們要去看評論很高的今晚要點映的《八佰》。可是因為後來接貨和接孩子有點晚,於是我趕緊做了點晚飯,立馬吃了點,就往電影院奔去。 電影《八佰》終究是沒有辜負我們對它的厚愛。
  • 八佰!八佰!
    對電影《八佰》的一點看法。首先申明自己沒看過,就是瞎叨叨幾句。票房據說已超20億,肯定拍得很好。《八佰》的背景故事—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40歲以上的上海人估計都知道吧,那面布滿搶洞的牆也一直佇立在蘇州河旁邊,就像一道無法掩蓋的民族傷疤。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