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八佰》感悟
前幾天去看了《八佰》,至今內心仍沉甸甸的。影片的背景是1937年7月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揚言三月亡華。毛主席曾經說過的「落後就要挨打」在《八佰》中則得到了充分體現。這部電影有著出色的調度,運用了多個視角將一個局部的戰爭呈現出了足夠震撼人心的視聽觀感,通過小人物的視角把從逃避到鬥爭的過程鮮活的演繹出來,一個個置身事外的從局外人最後都成了鬥爭力量中的一部分的轉變自然而有力,聚焦到了八佰裡一個個的活人。雖然現實生活中,許多記憶感覺離我們很遙遠,但它們都是真實發生過。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小歷史就不好,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八佰壯士其實只有四百多人,《八佰》以一群臨時應召、本意去打掃戰場卻無意中被併入阻擊部隊的「保安團」為主視點,由一開始的怕死畏戰到最後拿步槍與敵機「單挑」的無所懼怕,由遇到敵襲就各自逃命的一盤散沙到最後全副武裝的鋼鐵城牆,電影的整個過程一方面是與日軍作戰、另一方面也是非正規部隊的成長過程、他們在迷茫怯懦中逐漸找回民族大義的過程
-
挺直的中國脊梁 電影《八佰》觀後
挺直的中國脊梁__電影《八佰》觀後鄭彥芹題記:1937年10.26-11.1震驚中外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役進行中,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未戰就已經知道結果的戰役,他標誌著淞滬會戰的結束四行倉庫和八佰壯士(實際上是四百二十人),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八佰壯士註定會名垂青史!
-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閻鈺虹 時下,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觀眾群中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聲音主角端午在經歷了叔叔慘死和戰友們的拼死搏鬥後,端槍衝進了戰場;而被當做戰爭工具出現的鏡子,在姜武飾演的老鐵那裡卻成為一種意象化的存在。他不斷通過鏡子審視自己,從而改變了對自我的認知。無論是在外力還是內力的作用下,「逃兵」們最終放下了恐懼和膽怯,神情堅定,心無旁騖,在家國大義面前,戰士的血性在硝煙中激蕩揮灑,中國脊梁始終像國旗一樣屹立不倒。
-
我觀電影《八佰》
看完電影《八佰》,我是最後一個走出電影院的觀眾。面對與我同觀影的正上初中的孫子一連串不知所以的提問,我的感悟如下:一寸山河一寸血。長達14年的抗戰中,應該還有這樣的真實的歷史事件,也應該去發掘去表現。我們的後代這一課是缺失的,應該補上。觀影后查閱相關資料,八佰壯士實為400多人,且200多來自湖北通山。始明白導演管虎將一名十三歲的童子兵起名「小湖北」的良苦用心。
-
《八佰》觀後有感
八佰》是一部褒貶參半的電影,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爛片,但是我看完之後,還是感動的一塌糊塗。這部電影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小人物大道理《八佰》裡面,端午、小湖北、羊拐等每個小人物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八佰》觀後拙見
《八佰》,這部從去年就打響旗號大勢宣傳的影片終於在今年的8月如期上映,今天我也如願觀看了2020 年的第一場電影。對於喜歡歷史的我,在觀看後立馬查閱了一些資料,史上這場戰爭也許不如淞滬其他戰爭來的激烈,但它的結局絕對要比影片來的可悲。看了一些影評,大家都在糾結於管導是否還原歷史,糾結於為何要吹捧國軍,更有甚者認為國內的戰爭片照貓畫虎試圖學著國外戰爭片來拍攝。
-
觀《八佰》
大概資本市場對現階段的行業並不看好,之前炒的火熱的春節檔電影並沒有如期而至,《八佰》這部影片扛起了行業復甦的大旗。《八佰》我是和我親愛的一起看的,平心而論,在進入電影院之前,對於這部影片僅僅是在微博上看到過一些評論,只是覺得大家都說挺好的,可能值得一看。但是從片頭曲響起之後的兩個多小時時間中,這部影片給予我的用兩個字來形容——震撼!首先第一個沒想到是選題。
-
電影《八佰》觀後:堅持鬥爭精神,越是艱險越向前
看了《八佰》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蘇州河畔有個四行倉庫,原來&34;抗日的英勇事跡如此感人,原來一個人短短幾天就能快速成長起來。戰爭突如其來,刀槍就在眼前,沒有鬥爭就沒有生存《八佰《八佰》中日本帝國主義為了讓四行倉庫的中國勇士們屈服,他們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兇殘,使出了各種各樣的陰謀詭計,殘酷手段。面對敵人無所不用其極的進攻,中國勇士們能夠齊心協力逐一破解,接連取得勝利,靠的就是頑強的鬥爭精神。
-
觀《八佰》有感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觀看了電影《八佰》。 《八佰》刻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松滬會戰中,一群在以謝晉元團長為首的軍人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堅守四行倉庫以血肉之軀阻擊日軍的壯烈事跡
-
《八佰》觀後:我們終於可以坦誠失敗
在觀影前,有同事說看《八佰》的時候一起去的姐妹的男朋友看哭了——哦? 更難得的,是《八佰》呈現出的更廣大的社會群像。 即便是在軍隊中,在這支多次補員的混編軍隊中,《八佰》也勇敢呈現了眾多人物的真實與醜惡。
-
觀《八佰》的隨筆
今日閒暇之餘,在網上看了近期非常火爆的電影《八佰》,排除其他因素,就戰爭片的震撼來說可以算是迄今本人看過的國產戰爭大片裡最振奮人心淚目的一部,讓人血脈噴張。《八佰》裡沒有大人物,就是一群操著全國各地方言、社會上的市井小人物。
-
觀電影《八佰》的幾點感想
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已於近日上線,感覺得出很多人開始對這部大片充滿了期待。我是個不太資深的影迷,每逢大片必看,每逢戰爭題材片必看。林則徐頂住巨大壓力虎門銷煙,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號毅然決然撞向日艦,楊靖宇率領抗日聯軍鏖戰白山黑水,而《八佰》這部電影,也正是這樣一部反擊外來侵略的史實電影,儘管它反映的是國民黨正面抗戰的一個掠影,但我們仍有理由相信,這部電影應該是一首正義之歌,應該是一首正氣之歌,應該是一首正道之歌。
-
電影《八佰》觀後有感
電影的名字叫做《八佰》,一部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中國人民抗戰題材電影。一條蘇州河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在殘垣斷壁上抗擊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一邊是流光溢彩紙醉金迷的英法租界,天堂與地獄在同一時空上演!《八佰》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只有兩岸的齊心協力,才是抵禦外來侵略,捍衛和平的有力保障!
-
觀電影《八佰》有感
電影《八佰》已經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隨著觀影人次劇增,票房自然也是非常理想,首日就輕鬆破億,佔居榜首,而且口碑也是非常好,貓眼評分9.2,豆瓣評分8.4,相對來說,都是超好評價了!《八佰》的成功,也給日漸式微的華誼兄弟注入了一針強有力的振奮劑!至於說拯救華誼,單靠一部電影的成功,還有點為時過早,得看他們後續的一系列動作了,這裡不作贅言!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流量熱度非常之高,但是討論的聲音卻是毀譽參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看過眾多網友的發言之後方明白,原來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這部電影是否篡改了歷史?
-
還在糾結《八佰》?個人強而民族弱,惟願八佰之後再無「八佰」
然而當看過影片之後,觀眾魚貫而出、走出劇院之後,不知道《八佰》給大家留下了什麼?許多人看過影片後趕緊對那段歷史惡補了一下,發現影片和真實的歷史描述相去甚遠,轉而批評電影篡改歷史,哄騙國人眼淚。其實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糾結這些,歷史,真實的歷史,又有誰能完整地復原?即使復原後被拍成影像,大家看後一樣會覺得詫異,因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觀《八佰》有感
(下列內容純粹屬於本人百分之百原創)看完《八佰》寫一下觀後感:1,這部電影雖然有改編,但是相對於很多抗日神劇而言比較真實反映了國民政府在抗戰初期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對國民黨在抗戰初期的表現有一定程度的再現與尊重!2,電影真實再現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讓人看了非常想反戰!深刻領悟和平的珍貴與來之不易!3,電影再現了人性!真的再現了人性!
-
難言之隱的戰爭哲學——我觀《八佰》
《八佰》上映,票房一路走高。作為三年來華誼影業的翻身之作,《八佰》集聚了抗戰主流題材、大場面視聽效果和眾多大腕傾情出演,猶如一劑強心針,為持久低迷和飽受詬病的國內影業助力振翅。遲來的《八佰》到底如何?投資方背水一戰的孤注,是否贏得市場和口碑?不妨先聊聊有關此部電影的題外話。
-
觀《八佰》有感———燃,燃,燃!
近日,終於等到了每倆個星期一天的假期,回到家中,匆匆收拾完畢後,就與朋友去看了一場電影——《八佰》,看完之後,心中不免有些感想,邊寫這一篇文章以慰自己的內心!《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由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等人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
觀《八佰》有話說
今天看電影《八佰》,確實是因扎心的廣告去的,總給我的感覺是有頭無尾的電影,基於戰爭場面稍加真實!基於故事敘事太冗長,沒有太抓住人心的情節和中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