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張三丰:大太監劉瑾罪孽更大,為何張三丰只殺董天寶?

2020-09-18 小潘安

重溫《太極張三丰》,不為經典的配樂,精彩的打鬥,而是更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現實的人生抉擇。這是一部披著武俠功夫外衣的現實主義教育片,給人內心帶來的衝擊滌蕩,遠比快意恩仇的打鬥,來得更深入人心。

君寶和天寶,影片中最主要的兩個人物。一正一邪,一柔一剛。性格的極端,導致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截然不同。他們最終由好兄弟變成死對頭,是必然的選擇。性格即命運,他們的命運早已被性格決定。

兩人下山的時候,師父覺遠曾言及兩人。說君寶性格恬淡,他很放心。而天寶爭強好勝,需要修心養性。所以他將《氣功心法》交給了天寶,指望天寶日後能好好磨練性情。師父對君寶是很放心的,對天寶卻心存擔憂。由此可見,師父的慧眼。他早已看出來天寶這樣的性格在社會上混早晚要吃大虧的,所以提前給天寶打了預防針。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天寶根本沒有把他的告誡放在心上,最終走上了歧路。

覺遠在影片中,雖然出場的鏡頭不多。卻是全劇的靈魂人物,精神指導。他的佛語禪機,曾一度幫助彷徨的君寶走出困境。他的《氣功心法》,也助君寶打敗了天寶。君寶能夠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也是靠著覺遠的禪機點化,最終融會貫通,加以發揚光大的。君寶和天寶下山時,見的是覺遠。君寶帶著天寶的骨灰回少林時,見的也是覺遠。當真應了影片開頭的歌詞,「沒有去哪有來。」以覺遠始,以覺遠終,仿佛是道輪迴。

君寶和天寶,同入少林,同出少林。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大抵要歸咎於兩人小時候的處境。君寶,比天寶先一步入少林。他的原生家庭如何,不得而知。但在少林的君寶,異常的恬靜淡然,知足常樂,無欲無求,凡事不計較。可見少林期間,君寶已經深受佛法的薰陶和影響,不爭不奪。而天寶呢,入少林寺時,比君寶的年紀還要大。這個年紀的孩子,早已能夠辨別社會。生活的困難,人生的困頓,已經有了理解能力。所以,貧窮出身的天寶,對過往的生活苦難是記憶猶新。他的那句「我不是不想吃肉,而是家裡窮,買不起。」透著心酸和不甘。也正是因為深受貧窮的折磨,生存無門,所以他掙扎的欲望非常強烈。他入少林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成為少林寺的第一武僧。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早成熟。已通人事的天寶,目睹家境之窮困,人生之窘態,自然是要發憤圖強,改變命運。他不相信命運,也不相信老天爺,他相信命運就在自己手裡,是由自己決定的。所以他才能喊出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跟祁同偉的「勝天半子」,醫生的「人要靠自己」,是一個道理。正是因為遭受過窮苦日子的煎熬,所以想出人頭地的願望才更強烈。對於他來說,進入少林不單單是為了混口飯吃,而是為了求生存圖發展。所以他學武的願望很強烈,因為只有學好一身本事,他才有改變自己處境的資格。

覺遠傳授二人武功後,天寶成了少林寺練武最刻苦的一個。白天練,黑夜練,吃飯練,睡覺練,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甚至為了武功更加精進,不惜偷看大師伯練功。這一切的行為動機,都是為了有朝一日進入達摩院,學得更上層的武功,進而成為少林第一武僧。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大師伯的偏袒,不但沒能讓他進入達摩院,反而使他被迫離開了少林。這次的挫敗,令他的內心很苦悶。辛辛苦苦多年,卻最終與夢想失之交臂,怎能令他不失望?更令他失望的是,他看到了人性的陰暗,潛規則的泛濫。他雖失望,但卻依舊對生活抱著美好的想法。

下山後的他,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可社會並不是他想的那麼容易混。討飯吃,被人嫌棄。賣藝賺錢,被收保護費。蝸居在佛笑樓,苦悶彷徨的天寶,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他不甘心就這樣窩囊一輩子,可苦思之下卻無門。他的心有不甘,他的爭強好勝,他的急不可耐,都讓他病急亂投醫起來。見識過劉瑾車隊威風的場景,天寶再也難以忘記。他想出人頭地,他想像劉瑾一樣風光,除了一身武功外,再也沒有可憑藉之處。於是在何琨收保護費的時候,天寶知道機會來了。他像一條狗一樣,在何琨面前賣力表演,終於獲得了何琨的賞識,進入了軍營,成了一名兵丁。

他以為憑藉自己的武功,做個刀統不在話下。可是他又錯了,跟在少林寺犯了同樣的錯誤。少林寺,作為佛家清淨之地,尚有潛規則作怪,何況是軍營。沒有勢力,沒有軍功,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想憑著一雙拳頭,打出個功名利祿,難於登天。天寶以為自己力戰八大副刀統的輝煌戰績,必定會得到劉瑾的賞識。可是他想錯了,觸犯眾怒,以下犯上的他,註定什麼也得不到。這場八大副刀統比武爭奪刀統位子的較量,可能只是蘿蔔招聘,走個過場,誰當刀統,人選可能早已內定。天寶的半路殺出,可能是包括劉瑾在內的所有人意料不到的。如此強出頭,愛表現,不打招呼,不了解實情,就貿然出手,又怎能不觸犯眾怒呢?

少林寺比武,輸給了人事。軍營比武,輸給了人事。天寶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何其難,老天仿佛一直在捉弄天寶。在家,他被逼無奈,進了少林當和尚。在少林寺,他被逼無奈,被迫下山。在社會,他被逼無奈,進了軍營。在軍營,他被逼無奈,還是一無所獲。一次次的掙扎,換來的是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耳光。這挫敗的人生之路,讓他彷徨苦悶。出路在哪?出路一條條被堵死,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走上歧路。於是天寶開始出賣佛笑樓的叛黨。巧妙設計,精心安排,一網打盡,這讓劉瑾了解到了天寶的能力。不但有武力,還有辦事的能力。所以天寶立了大功後,劉瑾直接讓天寶做了鎮撫使。成了僅次於他的,第二號人物。

一次軍功,就換來了這麼大的回報。嘗到甜頭的天寶,仿佛找到了救命的稻草,能改變命運的神鑰。為了能夠取得劉瑾的信任,他連心愛的女人小冬瓜都可以毫不眨眼的殺死,以表忠心。為了能夠換來更大的官位,他連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君寶都不放過,可謂是徹底走上了冷酷無情,自私自利的歧路。擋我者死,成了他的座右銘。他的野心和欲望,在一次次嗜血屠戮中膨脹,甚至到了殺劉瑾取而代之的地步。在他的眼裡,早已沒了親情、友情、愛情,世間真情。小冬瓜都可以殺死,少個兄弟又算什麼?兄弟都可以出賣,殺劉瑾又算什麼?一條道走到黑,曾經的苦難困頓,激發了他體內無窮的欲望和野心。若不是有君寶的出現,他的終極目的甚至要君臨天下。他到死都在叫囂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見是多麼的猖狂和心有不甘。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和失敗,好不容易到手的榮華富貴怎能輕易放手?所以,他的下場,只有死。他的經歷,也不過是黃粱一夢。

天寶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也許這樣的道路,他也不想選擇,可是沒辦法,非如此,他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無關係的小人物,根本不能冒出。看看他的人生經歷,少林寺受挫,社會受挫,軍營受挫。他也想通過正當的途徑,憑藉自己的本事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沒人給他公平公正的機會,正路走不通,他只走向邪路。用非常手段,來換取改變命運的機會。壓抑得越久,爆發得越強烈,才會更急功近利。如果他能緩一點,慢一點,平穩一點,那麼在軍營他會走得更遠更久。不顧官兵死活,強力訓練,犯了眾怒,這也是他最後失道寡助的原因。如果他平時對官兵好點,那麼他也不會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天寶太爭強好勝,急功近利,過剛易折,他的下場早已註定。而君寶呢,則性格溫和,知足常樂,以柔克剛。同樣是窮苦出身,同樣是被迫下山,同樣是社會掙扎。天寶躁動,而君寶卻能泰然處之。他跟天寶一樣聰明,甚至比天寶更聰明。他曾對天寶說「我從小到大不屑於利用這種小聰明。」可見君寶的情商和智慧,遠非天寶能比的。天寶急躁,他穩重。天寶爭強,他恬靜。天寶聰明,他智慧。天寶愛出風頭,他韜光養晦。從小到大,不是他不如天寶,而是在處處讓著天寶,不想斤斤計較。兩人的人生之路很有意思,前半生,天寶欺負君寶。後半段,君寶殺了天寶。真正體現了太極以柔克剛,後發先至的精髓。

天寶是小聰明,君寶是大智慧。正如老道對君寶的評價那樣,「我悟道幾十年,不如你一朝悟道,我看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代宗師。」在《氣功心法》的配合下,君寶創出了太極,不但打敗天寶,而且開宗立派,成為著名的張三丰。天寶跟君寶差就差在境界上,天寶的小聰明只能在世俗中吃得開,而君寶的大智慧卻能在世俗外行得來。天寶是耍聰明,君寶是藏大慧。

電影中有個細節,以前總是忽略。那就是君寶瘋了這件事,以前以為他是真瘋。現在細看之下才發現,君寶是裝瘋。有兩個細節可以反映出來,一個是秋雪對君寶的瘋癲行為很無奈時,君寶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說道,「我知道我嚇到你們了,可是我也沒有辦法控制我自己。對不起。」若一個人真瘋癲,他不會說出這麼清醒的話。一個是君寶整天拿著《氣功心法》的書簡,看來看去。若是一個人真瘋癲,他不會想到去看書的。所以君寶只是裝瘋,用裝瘋來逃避暫時的失敗,麻木自己。其實他是想找到解脫自己,擊敗天寶的方法。當他發現球和不倒翁的威力後,他猝然警醒。這就是君寶的厲害之處,很會隱藏心思的一個人,能沉得住氣,經受住煎熬困頓。天寶敗在他手裡,也不足為奇。

關於天寶和君寶的終極一戰,生死對決。我倒是覺得關於民族大義的成分少,關於恩怨情仇的成分多。若是說罪大惡極,大太監劉瑾罪惡更大,可是君寶卻沒有殺他。反而一心要殺死二號人物天寶,這是為何呢?我覺得這是君寶的一個執念,要知道當初說要聯合義士一起殺劉瑾,是他出的主意。而這麼多義士,卻因他錯信天寶而死光。這讓他的罪孽感很強,如何洗刷罪孽感,只有殺了天寶,才能告慰死去的義士,才能讓自己心安。所以,他一心求的只是個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天寶信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君寶信的是「生死由命」,截然相反的信條,截然相反的性格,註定兩人走不到一塊去,分道揚鑣是必然的。

相關焦點

  • 《太極張三丰》我命由我不由天:巔峰李連杰,唯一一次被大反派搶盡了風頭
    然而,在這部《太極張三丰》裡,他第一次被反派搶了風頭,就是錢小豪飾演的大反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董天寶。然而,他卻在《太極張三丰》迎來了大爆發。從演技表現和武打發揮,等等方面綜合來看,《太極張三丰》是錢小豪生涯的巔峰之作,巔峰到能在氣勢上碾壓男主角李連杰。
  • 長大後看《太極張三丰》,董天寶的悲劇,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太極張三丰》海報試問:「那時的學生,有幾個在打掃學校操場衛生的時候,沒有過故意掃起塵土和葉子,在當中找練習太極的感覺呢?」張君寶在樹林中太極拳小時候看《太極張三丰》,相信大家和我們一樣,關注的點全在李連杰身上:張君寶被好兄弟董天寶出賣,落了個眾叛親離,最後憑藉自身的悟性,練成了太極拳,打敗了董天寶
  • 太極張三丰,其實我更喜歡董天寶,演技也蓋過李連杰!
    當所有人都在期待張三丰練就太極戰勝反派董天寶的時候,我卻期待看到另一個結局,但最後只剩下一句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成終響。影片開始便對兩位主角的性格做了很深的刻畫,君寶天性善良,隨遇而安,天寶機智聰穎,喜歡耍小聰明,有著自己的目標,並且努力奮鬥,影片前期幾乎一直在刻意對比二人之間的性格。
  • 【佳片推薦】太極張三丰 太極張三豐 (1993)
    張君寶(李連杰)與董天寶(錢小豪)是一對自幼在少林寺長大的師兄弟,但兩人性格迥異,張君寶善良忠厚,董天寶則狡猾陰險,在爭奪進入達摩院修行的資格時,兩人因與師伯發生爭執,被逐出少林。  出寺後,兩人因志向漸不同而分道揚鑣,董天寶貪圖榮華參軍,張君寶則與一群仁人志士一起劫富濟貧。為求高官,董天寶向大宦官劉瑾出賣大批舊友,一時間血流成河。
  • 電影資源推薦:太極張三丰 在線觀看
    點擊上方藍字  「終極電影網」  訂閱公號太極張三丰導演: 袁和平編劇
  • 《太極張三丰》你不知道的幕後有趣故事
    今天說幾個李連杰和楊紫瓊、錢小豪《太極張三丰》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太極張三丰》是由正東(香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電影,由袁和平執導,葉廣儉編劇,李連杰、楊紫瓊、錢小豪、袁潔瑩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宋朝末年,宦官弄權。由皇帝特派駐守地方的太監重權在握,暴虐人民,弄得民不聊生。
  • 《太極張三丰》往事:李連杰給坦克兵當教頭
    刀光劍影不是我門派,天空海闊自有我風採 雙手一推,非黑也非白 不好也不壞,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動,哪有靜,手中無劍心中無塵才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才是我胸懷        每當看到電影《太極張三丰那是1993年的7月,李連杰成立了自己的「正東電影」不久,來到國內拍攝電影《太極張三丰》。劇組把外景選在了北京盧溝橋南永定河的河灘裡,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大太監劉瑾的營盤,營盤很大,裡面有柵欄、駿馬,有哨樓,有帳篷群,還有一個很大的演武臺。
  • 【最好的太極拳電影,還得是李連杰的《太極張三丰》】
    該片講述的是張君寶/張三丰(李連杰飾)、小冬瓜(袁潔瑩飾)、秋雪(楊紫瓊飾)等人與董天寶(錢小豪飾)的恩怨情仇。於1993年11月18日在中國香港公映。》一經推出,就奠定了李連杰太極宗師的地位,但凡提到太極拳電影,最先想到必定是這部《太極張三丰》。
  • 電影史上19部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太極張三丰》
    Hello 大家好歡迎收看《凹凹說》我是凹凹Hello 大家好歡迎收看《凹凹撩電影》我是凹凹說到《太極張三丰不說這電影的劇情如何光是李連杰與楊紫瓊這兩位功夫明星主演就足以撐起這部電影的票房長久以來,該片一直是功夫片影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2008年5月,電影《太極張三丰
  • 懷舊影視 太極張三丰人物影評——天寶
    他們會死都是因為我相信你,我要為他們討回公道誰擋我的富貴路,就算是兄弟也沒話說在得不到轉圜餘地的時候,天寶君寶刀劍相向,最後天寶刺向君寶時說了句:君寶你不要再逼我了,而君寶斥責他是他自己逼自己兄弟相殘的,最後在得不到君寶諒解的他說出了「小冬瓜我都殺,再少個兄弟又算得了什麼呢!」
  • 《太極張三丰》影評:我命由我不由天,兼談奮鬥和為官之道
    圖片引用自電影《太極張三丰》,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其次,大家也看到了,電影中也演了,董天寶實際上,只跟張君寶是朋友,跟佛笑樓那些人,就沒有怎麼來往。而且董天寶一直勸張君寶,說,我是官兵,你是賊,早晚碰面的。而且董天寶也多次放過了張君寶,還多次勸張君寶加入公務員隊伍,一起做官。
  • 經典回憶錄《太極張三丰》
    (文章底部可在線觀看)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李連杰和錢小豪搭檔的電影《太極張三丰》那時的李連杰頭上還沒有長出白髮。作為武打片,這個片子中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那些精彩的打鬥場面,但是不得不說他的故事情節也是非常出眾的。
  • 《太極張三丰》:最接近於金庸本人的角色| 曲終 俠眼看天下
    眾所周知,在金老原著中,張三丰少時便曾修煉殘缺的九陽真經,雖不甚得其法,但卻依舊為自己的內功打下了堅實的底子,之後更是受到了楊過垂青,傳授了他三招上乘武功,張三丰也因此受益。而在影片中,雖然並無這些設定,但也依舊賦予張三丰(李連杰飾)堅實的武功底子。又為他塑造了一位師兄,喚作董天寶(錢小豪飾)。
  • 《太極張三丰》背後故事:李連杰沒學過太極,錢小豪敗給命運
    《太極張三丰》是一代經典電影,但這部電影也是來之不易的。李連杰在1992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自己打拼,就拍了一部經典的《太極張三丰》,由自家公司出品,這部電影非常火爆,口碑爆棚,但票房卻平平,只有一千多萬港幣。
  • 李連杰的《太極張三丰》:我們圓滑,為最好的溫柔留給最親近的人
    今天跟大家聊聊1993年上映的電影《太極張三丰》,該片由李連杰、楊紫瓊、錢小豪等出演。當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覺得李連杰飾演的張三丰實在太帥,特別是在風中打太極拳的樣子更是令人神往。以至於小時候每當起風的時候,都要模仿著打一套自創的「太極拳」。然而在工作後再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相比於主角張三丰,反而是對反派董天寶更有共情。
  • 《太極張三丰》八大主演身在何方?網友:錢小豪搶了李連杰的風頭
    華語電影曾經湧現出諸多功夫明星,李小龍、劉家良、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等等,不過打出的招式最瀟灑最華美的非李連杰莫屬,熒幕中也創造出黃飛鴻、霍元甲、令狐衝、張無忌、陳真等經典形象,不過大聖覺得還有一個形象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太極張三丰》的張君寶。
  • 【視頻】重溫電影《太極張三丰》無根無極萬法自然
    《太極張三丰》是由正東(香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電影,由袁和平執導,葉廣儉編劇
  • 1993年,袁和平拍《太極張三丰》;最大的問題是李連杰沒學過太極
    1993年,袁和平拍《太極張三丰》;最大的問題是李連杰沒學過太極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李連杰這個人,在我們國家的電影行業也是有著一定地位的,對於他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哪些呢?
  • 袁和平的《太極張三丰》,李連杰天性知足常樂,錢小豪渴望成功
    導語:歡迎來到老人家和我說事,袁和平的《太極張三丰》,李連杰天性知足常樂,錢小豪渴望成功 袁和平,這位風光無限的武術指導,在圈內的地位可以說是大師級別的。而1993年,袁和平指導並導演,李連杰、錢小豪主演的武俠動作電影《太極張三丰》,一個天性知足常樂,無欲無求;一個極度渴望成功,冷酷無情,心狠手辣。李連杰飾演的張君寶從小跟著師傅長大,天性善良。他與世無爭,不追求名利,沒有爭鬥之心,他的心保持平靜和滿足。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普通人很難接觸到,在意識到自己的頓悟之前,通常需要經歷紅塵。君寶自始至終都有一顆堅定的心。
  • 《太極張三丰》:90年代經典武俠佳作,李連杰錢小豪演技精湛
    這部影片緊緊跟在方世玉之後,讓中國的武俠片再一次綻放,這部影片於93年11月份上映,講述的是是張三丰的求學經歷以及成長經歷,這部電影演技炸裂、顏值爆表,劇情緊湊,可謂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從頭至尾酣暢淋漓、令人難以忘懷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