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劍影不是我門派,天空海闊自有我風採
雙手一推,非黑也非白
不好也不壞,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動,哪有靜,手中無劍心中無塵才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才是我胸懷
每當看到電影《太極張三丰》序幕這一段,優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詞讓大家過目不忘。那是1993年的7月,李連杰成立了自己的「正東電影」不久,來到國內拍攝電影《太極張三丰》。劇組把外景選在了北京盧溝橋南永定河的河灘裡,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大太監劉瑾的營盤,營盤很大,裡面有柵欄、駿馬,有哨樓,有帳篷群,還有一個很大的演武臺。
上圖後面的場景就是在永定河灘裡搭的。有了兵營,總得有兵才行啊,總不能讓權傾當朝,被稱為九千歲的大太監劉瑾身邊連個端茶倒水,搖旗吶喊的人都沒有吧?就這樣,電影製片人找到了北京某裝甲團,經過上級的批准,裝甲團一個營的兵,便穿越時空,成了500年前明朝的人物,挎刀扛槍的,一會兒當政府軍,一會兒當反政府軍,拍了大約有兩三周的時間。
一開始,裝甲團的領導都不知道這個片子裡有李連杰,更不知道是他自己的電影公司,(當時他們對港星的了解基本是盲區,楊紫瓊是誰?當時連知道都不知道,是後來才知道的。)一次去看部隊,才知道電影是李連杰拍的。當時電影《少林寺》已經公映十年了,發自對《少林寺》的熱愛,見到李連杰,分外的開心。
而當時的李連杰,也比較謙遜,每次見到部隊的官兵來探班,都是笑臉相迎,好幾次欣然合影留念。下圖這是在電影「太極張三丰」首映式上的楊紫瓊和李連杰,單純、樸實,沒有絲毫的明星架子。
有一次見到李連杰,團長半開玩笑的說:「裡面群眾鬥群眾的場面很多,群眾演員也得會兩招,起碼擺個姿勢都得像樣子,不行的話你就教他們幾招?」
沒想到這個意見很附合李連杰的想法,於是出現了在拍攝的間隙,李連杰常常召集部隊,蹲馬步,出拳頭,舞槍弄棒的傳授他們一些基本的武術基礎。
這位團長說:「練了三招兩式的戰士在拍電影時起沒起作用,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後來很多戰士開玩笑的時候常常說:「你別惹我啊,我可是李連杰的徒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李連杰在其中對太極拳的表現。太極拳是個不太容易在銀幕上表現的拳種,而在《太極張三丰》中,導演袁和平以李連杰瀟灑飄逸的武術功底為基礎,通過適度誇張,用寫意的方式將太極拳表現得極具神採。其中水缸、皮球、不倒翁等道具的運用,淺顯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太極技擊原理,令觀眾興味盎然,欲罷不能。
一段當年珍貴的幕後花絮視頻,分享給大家。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