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虎上將,就數這一「虎」打仗最厲害

2021-02-18 密州太守

    陳壽作《三國志》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並列合為一傳,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五人逐漸被塑造成五虎將。以後在每個大動亂時代,幾乎都有相應的五虎將出現。這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當屬梁山五虎將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董平和瓦崗山五虎將單雄信、王伯當、王君可、謝映登、羅成等。近幾年來,在各種民間演繹中,也出現了解放軍五虎將和國軍五虎將。在這裡暫且略去解放軍五虎將待下次詳說,先來看看國軍五虎將。

    國軍五虎將現在還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說法,各種版本不盡相同。其中最為廣泛接受的當屬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五人。

    1.劉峙  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經扶,江西吉安人 ,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劉峙幼時生活坎坷,父親早死,後隨繼父移居湖南。因是外鄉人,劉峙備受同學的嘲弄和欺凌。這種經歷促使劉峙形成了極能忍耐的性格,在他看來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種渾容氣度。為了自勉,劉峙取其宅號為「渾容軒」。

    劉峙素有北伐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戰中的「長腿將軍」和解放戰爭中的「敗將」之稱。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甚為得到蔣中正賞識。1935年4月國軍首次授銜,他被授予二級上將軍銜,與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同列,排名第七位。黃埔系將領裡則居於第二,僅次於一級上將何應欽。

    抗戰時曾任第1戰區第2集團軍司令,第5戰區司令。1948年被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線擊敗。1950年到印度尼西亞,1954年到臺灣,至1971年病逝。

    2. 顧祝同  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字墨三,江蘇省漣水縣人 ,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顧祝同早年家境小康,有田百餘畝,但自祖父病逝後,家境漸趨清貧。顧祝同為家中長孫,昆仲三人手足情篤,敬長執禮甚恭,待幼謙慎無爭,頗得族人稱道。在私塾受教時優於書法繪畫,善工詞賦。1909年冬,縣城高等小學學習期間因成績好,由縣署擇優保送其入南京陸軍小學,1917年1月升入北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

    1921年冬,顧祝同到桂林投奔孫中山,任粵軍許崇智部軍事教導隊區隊長。1925年參加東徵後,歷任國民革命軍師長。1927年後,歷任第9軍軍長、第1軍軍長、第16路軍總指揮、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國民黨四大中央執委、江蘇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軍總司令、重慶行營主任、貴州綏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營主任等職。

    抗戰時任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去臺灣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3. 蔣鼎文  1895年1月15日-1974年1月2日,字銘三,浙江諸暨人,

    (1895年1月15日-1974年1月2日),字銘三,浙江諸暨人。畢業於浙江講武堂,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蔣鼎文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1912年入浙江陸軍講武堂學習,1917年,護法戰爭開始,蔣鼎文前往廣州,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隊伍行列。在國民黨軍隊內部,他不僅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之一,而且還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   

    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蔣鼎文以上校參謀銜連降四級,出任黃埔軍校第1期第2學生隊區隊長、上尉軍事教官。因有早起習慣,給蔣介石留下良好印象。一日,軍校野外演習,蘇聯顧問加倫將軍加倫即席發問,蔣鼎文對答如流。加倫對蔣介石說:「此人可重用。」由此,益受蔣介石器重。

    1930年中原大戰中,蔣鼎文指揮部下在隴海線和津浦線之間四處出擊,飄忽不定,嬴得了「飛將軍」美譽。一生曾參加討伐陳炯明、北伐戰爭、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第三、第五次 「圍剿」 ,並參與過鎮壓「福建事變」。抗日戰爭期間,歷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和第10、第1戰區司令長官。1944年,因帶領的部隊在豫中會戰中輕易被日軍擊敗,引咎辭職。

    1949年3月去臺灣,任東南區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1974年1月2日,病卒於臺北。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4. 陳誠   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浙江省青田縣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陳誠在軍事謀略上,並沒有表現出別過人之處,但卻調教出了第11師及後來的第18軍這些國軍王牌部隊,是國民黨內的實權派,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稱。在國民黨內部,陳誠素有「小委員長」之稱。

    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他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等職。陳誠主政臺灣省期間,在民生、軍事、經濟各方面皆有政績,對穩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臺統治作用甚大,臺灣民眾稱呼其為「陳誠伯」。

    1963年12月,陳誠因病辭去一切職務,1964年3月,再度當選「副總統」。於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臺北,終年67歲。陳誠去世後,蔣介石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並親自到靈前獻花圈,極盡哀榮。

    5. 衛立煌  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安徽省合肥縣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

    1914年,年僅17歲的衛立煌入湖南都督湯薌銘部學兵營,。1915年,到廣州投粵軍,青年時期曾在孫中山先生廣州國民政府擔任警衛,1925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3師第9團團長。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4師師長,第9軍副軍長,徐州戒嚴司令,首都衛戍副司令,第14軍軍長,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2戰區前敵總指揮,第1戰區司令長官,河南省主席,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等職。

    衛立煌在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圍,在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含強渡怒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史迪威在回憶錄中稱其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井岡山豪傑王佐最喜歡毛主席和他談話,說:毛委員是最有學問的人

志願軍為保護糧食調來高炮連,沒想到救了洪學智的命

湯恩伯攻,陳賡防,王樹聲重傷,這一仗參戰的師長太有名

林彪指揮7萬人對陣國軍雜牌6千,激戰數日慘敗而退

劉伯承元帥調兵14萬圍攻國軍1.6萬,誰知卻鎩羽而歸

相關焦點

  • 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到底誰最厲害?
    從統兵打仗能力考慮: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都心驚膽顫,一度考慮要遷都,所以從統兵打仗能力考慮,關羽在五虎上將中,是最出類拔萃的人物,所以個人認為關羽最厲害,即使統率西涼大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的馬超都比不上關羽。
  • 三國五虎上將誰最厲害,誰最弱?
    正史之中,對於武將的單體戰力並不看重,因此,所謂五虎上將誰最厲害,比拼的應當是五位大將的綜合實力。
  • 曹操的五子良將,相比於劉備的五虎上將,哪一方更厲害
    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張郃、徐晃、樂進,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如果要比較五子良將與五虎上將誰更厲害,得從兩個角度去比較,第一個角度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有五虎上將的說法,但沒有五子良將的說法。
  • 評《永不磨滅的番號》獨立團「五虎上將」,詮釋演技「五原色」
    李大本事為團長,帳下有五虎上將,這五位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人物個性極其鮮明,非常立體,這一點,和以往抗戰劇配角平淡出演形成鮮明對比,針對「五虎上將」五位演技大咖,我來對人物性格和演員演技進行分享:陳峰——「五虎上將」之關羽陳峰,獨立團營長。
  • 評《永不磨滅的番號》獨立團「五虎上將」,詮釋演技「五原色」
    李大本事為團長,帳下有五虎上將,這五位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人物個性極其鮮明,非常立體,這一點,和以往抗戰劇配角平淡出演形成鮮明對比,針對「五虎上將」五位演技大咖,我來對人物性格和演員演技進行分享:陳峰——「五虎上將」之關羽陳峰,獨立團營長。
  • 五虎上將中最水貨的一個,只是拿來湊個數,遠沒有你們說的那麼強
    三國中的五虎上將,大家知道都是誰嗎?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它們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 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蜀漢的「五虎上將」一直人氣頗高,但這個封號並非出自正史的記載。只是因為在《三國志》中,陳壽把「關張馬黃趙」五人並列做傳。
  • 三國中最厲害武將,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都比不上他
    三國中最厲害武將,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都比不上他歷史的長沙埋沒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在名著《三國演義》的推廣下,很多人第一段了解的歷史就是三國。一個個人物都在其中登場,譜寫自己的鐵血詩歌。提到有名氣的武將,很多人都會想到蜀國的五虎上將,而實際上這個稱號是被後人加上的,雖然在三國志將這五人合在一起列傳,但當時是沒有這個說法的。相比之下曹魏的五子良將則是實實在在的封號,但是這五位武將並不是魏國最厲害的,在武將中位至最高的是夏侯惇,官封大將軍,是魏國軍事力量的掌管者。
  • 三國志11風起雲湧:五虎上將重回巔峰,再也不用當名將的陪襯了
    蜀國的五虎上將個個統武雙高,又幾乎都有神級的特技,在戰場上可謂是無敵的存在。不過在後續的三國志11諸多改版裡面,由於加入了中華歷史上很多厲害的名將,比如韓信、白起、李靖等等,相比之下,三國將星們的光環頓時黯淡了下去。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蜀國五虎上將變成了「五鼠」,徹底淪為了二三流武將,親羌馬超和血路趙雲只能給那些統兵儒將噹噹保鏢。看到五虎上將們混得如此悽涼,我不禁感慨歷史名將亂鬥的劇本實在是內卷的太厲害了,三國名將們還是快快集體逃離吧!
  • 歷史上八個時代的五虎上將組合,你覺得哪個組合的五虎上將最強?
    五虎將,又稱五虎大將、五虎上將或五虎將軍,泛指是勢力中首領最得力的五名大將,多出自於明清古典小說中
  • 他是國軍五虎上將之一,也是抗日名將,55年回歸大陸官至副國級
    而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他帶領的抗日軍隊勢如破竹,打得日軍聞風喪膽。到1955年他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那麼他又是怎樣的人物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一講解,衛立煌將軍的抗日事跡。衛立煌將軍是安徽合肥縣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時曾稱他為支那虎將。
  • 「五子良將」VS「五虎上將」差距太大!多人名不副實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劉備的蜀漢集團有非常著名的,以武力高強著稱的五位厲害的將領,他們合稱為「五虎上將」,他們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
  • 「五虎上將」是個什麼梗?竟能在極度憤怒情況下滑鏟殺虎?
    或許最近你在網上衝浪時總會發現許多網友刷著「人與人的體質不能一概而論……」「我曾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一個滑鏟……」這類相似的語句。你或許滿腦子問號,或許也會跟著刷。接下來,讓我來細說「五虎上將」的前世今生(手動狗頭)其實「五虎上將」算老梗新提了。
  • 三國時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麼吳國呢?
    五虎上將一、三大虎將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打遍江東無敵手,一般的武將在孫策眼中就像小孩子似的,比如孫策三個回合生擒於糜,之後把於糜挾在身下,活活就挾死了,還有樊能,被孫策一聲大喝給吼死了,孫策這個河東獅子吼不亞於張飛的喝斷當陽橋啊。想想看,兩個成年武將,一個被孫策吼死,一個被孫策挾死,這不跟大小打小孩子似的嗎?
  • 王者榮耀裡面的五虎上將到底厲不厲害呢?
    眾所周知,在三國裡面的五虎上將是特別厲害的,每一個都讓敵方感到害怕,當然在王者榮耀裡也有五虎上將,而且依然他們秉承著三國裡面的厲害,每一個只要拿出來那都能打出很不一般的效果,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一下他們吧!
  • 五虎上將的諡號裡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原來他最不受劉禪待見
    五虎上將的諡號裡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原來他最不受劉禪待見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亂世了,其間湧現出很多蓋世猛將,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就是此中的佼佼者,這五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趙 雲、馬超以及黃忠。
  • 蜀漢五將:關、張、趙、馬、黃,以虎為名,成就「五虎上將」之名
    今天所要說的也是與「五」有關,那就是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以五開頭,以虎為名,足以表明他們的勇猛了。而這五虎則分別是腳踏赤兔馬,手揮青龍偃月的關二爺關羽;百萬大軍中來去自如,取人首級的常山趙子龍趙雲;老當益壯,百步穿楊的黃忠;手握丈八蛇矛,一吼嚇破萬軍膽魄的張飛;以及面如冠玉,銀甲白袍錦馬超。可以說,那劉皇叔能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爭奪天下,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他們功不可沒。
  • 五虎上將衛立煌,國軍陣營裡真正的抗戰派,卻被蔣介石時刻提防
    他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最終授予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美國人史迪威,稱他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他的對手——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虎將 」。在共產黨眼裡,他是圍剿紅軍的戰將,是支援八路軍的長官,是國軍隊伍裡堅定的抗戰派。他就是「常勝將軍」衛立煌。
  • 三國唯一的女性將軍,老公竟然是趙雲,哥哥還是五虎上將!
    這位女將軍的背景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因為她的老公和哥哥都是五虎上將裡面的一員,她的哥哥叫做馬超,她的老公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說出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他就是蜀漢有名的大將軍趙雲。這位女將軍也是武藝高強,身手非常不錯,還很聰明有謀略,就拿她能做趙雲的妻子來說,大家應該也能想到這名女子肯定沒有那麼簡單,那這麼厲害的女子到底是誰呢?小編也不給大家賣關子了,她就是馬雲祿。
  •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哪一方的能力更強
    因為在這個時代,湧現出了太多的英雄豪傑,比如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江東有「十二虎臣」。筆者忽然間想到這麼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哪一方的能力更強呢?關羽1、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的來歷先看看蜀漢的五虎上將,這個概念是由《三國演義》提出來的。不過追根溯源,還多虧了陳壽。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人並在一個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