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灘變綠洲——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見聞

2021-01-11 中國西藏網

  在薩迦、定結、定日三縣交界處有個村莊——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雄麥鄉格白村。當地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當鄉的沙源就在格白村。

  格白村地處風口,常年颳風加快了沙化的速度。57歲的村民羅布加措回憶:「以前村裡種不了樹,夏天還好,綠草也能固沙。但是到了冬天,一起風,沙塵漫天。有時候,晚上颳風,第二天家門口就會累積厚厚的沙,連門都推不開。現在,沙化得到了治理,即便是在冬天環境也好了很多!」

  2013年開始,薩迦縣開展防沙治沙行動,逐鄉推廣植樹造林,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薩迦縣平均海拔4300米,為了種樹,專門邀請了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前來指導,又連同本地鄉土專家,採取適度追肥、培土擴穴等辦法,初步突破了荒灘造林難關。

  薩迦縣組織格白村村民以每天100元的工資參與種樹,不僅調動了村民們的種樹熱情而且增加了他們的收入。種樹過程中,為了解決灌溉問題,村民們依靠人力挑水、挖灌溉渠的方式,將3公裡外的水源引到了種樹的地方。

  春去秋來,樹木開始發芽,綠洲的雛形初步成形。

  看到樹木長起來,村民們像對待「寶貝」一樣,專門為它們建起了護欄,村裡的雙聯戶長也輪流當起了護林員。格白村還制定保護樹木的村規民約,明文禁止破壞樹木。

  一年接著一年種,一茬接著一茬幹,目前,格白村種植樹木的面積已達1000畝,從前的荒灘變成了綠洲。

  格白村的成功經驗也逐步推廣到了雄麥鄉其他村。短短幾年時間,僅雄麥鄉種植樹木的面積就達到5000畝。

  種樹易,養樹難。薩迦縣林業草原局局長米瑪次仁坦言,為了提高樹木存活率,薩迦縣始終堅持「三分造林,七分管護」的原則,把各個造林點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分鄉、分片進行撫育,並進一步壓實鄉鎮黨政領導的監督責任和具體護林員的管護職責,制定護林員考核管理辦法和年度獎懲機制,充分調動護林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薩迦縣的植被覆蓋率越來越高,「灰色」薩迦成為過去。

  據統計,近兩年,薩迦縣植樹造林面積達1.3萬畝,縣城周邊造林綠化面積2000餘畝。

  米瑪次仁表示,如今,薩迦縣根據日喀則市委提出的「6677」工作思路,實施了重點公益林建設、防沙治沙、防護林建設等一系列生態文明工程,也希望能夠通過生態產業扶貧,探索出「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新模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濰坊濱海區:鹽鹼荒灘崛起生態綠洲
    多年來,濱海區堅持綠色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曾經寸草難生、廣袤無垠的鹽鹼灘書寫著「綠色奇蹟」,昔日鹽鹼灘蝶變美麗生態現代海洋城,成為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
  • 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雄麥鄉玉麥畜牧養羊合作社轉型升級為發展經濟...
    為大力推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自去年8月開始,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啟動薩迦縣雄麥鄉玉麥畜牧養羊合作社前期組建籌備工作並且專門成立了合作社工作專班。
  • 日喀則市雄麥鄉狠抓疫情防控「四項舉措」
    人民網日喀則2月22日電(拉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日喀則市薩迦縣雄麥鄉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按照西藏自治區黨委、日喀則市市委、薩迦縣委的部署要求,把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落實防疫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成為疫情防控的先鋒隊。
  • 2020年日喀則市區劃詳情,了解日喀則市有幾個區、縣,細分到街道
    本文提供的內容是日喀則市的城市分區劃分情況。幫你了解日喀則市有幾個區、縣,同時介紹日喀則市下轄各區、縣的街道和鄉鎮的詳細分布情況。日喀則市有幾個區、縣?答:日喀則市有1個區、17個縣(2020年8月)。
  • 濰坊濱海:昔日鹽鹼荒灘 如何通過錘鍊變成生態綠洲 ?
    昔日的鹽鹼之地歷經25年的開發建設,已然蝶變成一座綠色的濱海新城。那麼,這一篇艱巨而又冗長的「鹽鹼文章」是如何通過一次次的修改與錘鍊,形成如今滿目綠洲的革新面貌呢?其實要想獲知這一答案,只要走進濰坊濱海,便可以探索到它嶄新面貌的形成奧秘。
  • 2015年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名單
    (17個) 日喀則市財政局 定日縣絨轄鄉公安派出所 濟南市第七批援藏幹部管理組 仲巴縣郵政局 中共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委員會、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人民政府 中共崗巴縣委員會、崗巴縣人民政府 中共薩迦縣委員會、薩迦縣人民政府 中共吉隆縣委員會、吉隆縣人民政府 中共仲巴縣委員會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我省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立足新發展理念,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與推進我省各項生態環境工作緊密結合,為實現美麗山西不斷努力。省林草局二級巡視員李振龍表示,全省林草系統將按照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聚焦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圍繞「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治理布局,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發力,積極探索以「林權造林」為主的生態修復機制,進一步激發林草生態建設的活力和動力,著力構建形成「三屏四群五區」的林草生態保護修復新格局,紮實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後半篇文章
  • 北二外 | 崔莉:生態文明的踐行者與傳播者
    荒灘變傳奇——旅遊推動生態資源價值實現美麗的遼寧盤錦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是由崔莉老師精心規劃指導的,她用她專業化的理論知識,國際化的視野,與對大自然的熱愛,將一段廢棄的海濱公路和一片荒灘打造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規劃創意鑄造旅遊經濟,生態開發理念保護自然。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答案匯總
  • .| 文山:州生態環境局堅持做好「三二一」 推動喀斯特綠洲建設
    州市要聞 | 文山:州生態環境局堅持做好「三二一」 推動喀斯特綠洲建設 2020-08-31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虎山:勇做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鋒隊
    原標題: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虎山:勇做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鋒隊   「『十四五』時期,是我們承前啟後、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是補短板、增能力、提質量的重要階段,國內外環境正發生著深刻而複雜的變化,為我們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孕育著新機遇。」
  • 【重磅報導】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多年來,濰坊濱海區堅持綠色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曾經寸草難生、廣袤無垠的鹽鹼灘書寫著「綠色奇蹟」,昔日鹽鹼灘蝶變美麗生態現代海洋城,成為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
  • 右玉: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塞上綠洲」
    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塞上綠洲」法治引領保障右玉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超 王志堂林木綠化率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不足0.3%提高到如今的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此進程中,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 「毛烏素綠洲」的生態奇蹟
    毛烏素沙漠變成了「毛烏素綠洲」!不久前,陝西省林業局統計顯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毛烏素沙漠將在陝西被「趕走」。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生態興,則文明興,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並將這幅生態畫畫得越來越動人:建市之前,福清城區僅有一個街心公園,如今40座大型綜合性公園、主題公園在城市裡星羅棋布;街頭轉角、巷陌空地造了25個「口袋公園」;建設了411個美麗鄉村(含新農村);2020年,森林覆蓋率42.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是1990
  • 一線視角:「毛烏素綠洲」的生態奇蹟
    毛烏素沙漠變成了「毛烏素綠洲」!不久前,陝西省林業局統計顯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毛烏素沙漠將在陝西被「趕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毛烏素沙漠面積;林木覆蓋率由0.9%提高到34.8%,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多公裡。如果以千年的時間單位觀察,毛烏素沙漠的變遷,折射出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還是水草肥美的沃土。然而,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毛烏素在唐朝時期就出現了一塊小沙地,開始逐步侵蝕草原。
  • 十堰:扛起管水治水責任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2月21日,2020年度全市河湖長制工作聯席視頻會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啟鴻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扛起管水治水責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會議通報了全市河湖長制和水質情況,安排部署相關工作。要齊抓共治濃氛圍,創新公眾參與機制,加強民間河湖長制度、隊伍建設,讓更多熱心河湖保護的人士當好河湖保護宣傳員、違法行為勸導員、河湖問題收集員、河湖長履職監督員,營造全社會關愛、珍惜、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
  • 【十四五 · 開新局】建設北回歸線上的「喀斯特綠洲」!
    、綠色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州「綠色文山」建設根本遵循。十大行動、「用綠」十大產業為引領,推進喀斯特綠洲建設取得新成效。我州還通過持續深化藍天、綠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紮實推進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推進「廁所革命」,嚴格落實河(湖)長制,促進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圍繞我州推進綠色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建議》站在我州未來發展全局的高度,著重從推進綠色文山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就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推進文山綠色發展做出了明確安排。
  • 日喀則市「四講四愛」:凝聚創造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舉旗定向,精心籌劃——   堅持高標準推進,高質量開展,把責任壓實讓層層動起來   2017年3月28日,日喀則市委召開「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大會,自治區副主席、日喀則市委書記張延清作了動員部署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