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爆炸事件丨經濟學人精讀

2021-02-19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8月4日傳出巨大的爆炸聲,爆炸發生在港口附近,已經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Economist Espresso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declared three days of national mourning after an explosion in Beirut killed at least 135 people and injured around 5,000. The blast, which state officials said was caused by ammonium nitrate stored in a warehouse, rocked the Lebanese capital’s port area, flattening buildings and sending up a mushroom cloud. Beirut’s governor estimated that as many as 300,000 people have been left homeless.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declared three days of national mourning after an explosion in Beirut killed at least 135 people and injured around 5,000.對於一則事故類新聞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傷亡數字」了,所以作者一開頭就交代了這些信息:an explosion in Beirut killed at least 135 people and injured around 5,000貝魯特發生爆炸,導致135餘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導致...人死亡,...人受傷」是新聞中常見的表達套路,文中用了一個很簡單的結構:killed XX people and injured YY.此外,我們也可以說:lead to / cause XX deaths and YY injuries,或:leave XX dead, and YY injured.「死傷人數」信息一般都會放在狀語從句的位置上,在主幹部分,作者交代了黎巴嫩總統對此事的回應: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declared three days of national mourning「宣布哀悼XX天」也是事故類新聞中經常出現的表達,它有一個固定的說法:declare XX days of mourning.再看一個類似的場景,今年4月4日中國為新冠肺炎死難者舉行了全國哀悼活動,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當時,BBC是這麼報導的:China has mourned the victims of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by observing a three-minute silence, bringing the nation to a halt.mourn就是mourning的動詞形式,表示「哀悼」,mourn the victims意為「悼念死難者」,用新聞語言說就是「為死難者表示哀悼」。
observe a three-minute silence的意思是「默哀3分鐘」。silence在這裡指「沉默、默哀」;three-minute中間有個連字符,說明是形容詞「三分鐘的」,也可以像Espresso裡那樣,寫成three minutes of silence;observe我們都知道有「觀察」的意思,後面如果加節日/法律類詞,相當於follow,可以翻譯成「遵守(法律)、慶祝(節日)」,這裡字面意思是:遵守3分鐘的默哀的規定。貝魯特發生爆炸,導致至少135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 宣布全國哀悼三天。An explosion took place in Beirut, causing at least 135 deaths and around 5,000 injuries. 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declared that the whole country should observe three days of mourning.這麼說是可以的,意思都翻譯出來了,而且表達也沒問題。但是和原文一對比,我們就發現了差距: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declared three days of national mourning after an explosion in Beirut killed at least 135 people and injured around 5,000.「貝魯特發生爆炸,導致至少135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我們直接字對字地翻譯下來了;而原文直接把漢語短句「貝魯特發生爆炸」濃縮成一個英文名詞結構「an explosion in Beirut」。其實,即使沒有「took place」,單通過an explosion也能傳遞出「發生爆炸」的意思。這樣在不減損句意的前提下,可以使句子結構更加凝練。另外,我們還可以再觀察一下整個句子,漢語譯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驅動的:先是「發生爆炸」,然後「死傷多少人」,再然後「總統宣布全國哀悼」,這是漢語的一個表達習慣——漢語句子常以時間順序或事理順序驅動,而不注重句子結構間的連接,以「達意」為主,形散意合而英文注重結構、形式,常藉助各種連接手段,把各部分的意思連接起來,講究「形合」,比如文中,先講了「declared three days of national mourning」,然後通過after連接了「an explosion」,最後在謂賓部分交代了傷亡人數「killed at least 135 people and injured around 5,000」,這三處信息明顯不是按照時間或事理順序驅動的,而是通過邏輯詞連接成句的。The blast, which state officials said was caused by ammonium nitrate stored in a warehouse, rocked the Lebanese capital’s port area, flattening buildings and sending up a mushroom cloud.這場爆炸撼動了黎巴嫩首都的港口地區,建築物被夷為平地,現場升起蘑菇雲。政府官員稱,爆炸是由儲存在倉庫中的硝酸銨引起的。這句話的成分比較多,我們先看主幹:The blast rocked the Lebanese capital’s port areablast是對前面explosion的替換,指「爆炸」,此外也可以用作動詞,比如:They had to blast a tunnel through the mountain. rock這個詞很熟悉了,指「石頭」,但它在這裡用作動詞,表示 to shock / shake 的含義,對應漢語「撼動、使震驚」,就像被石頭砸中了的感覺。當某地發生意外突發事件時,就可以用「events+rock+place」這個表達結構,比如前段時間韓國發生的「N號房」事件,就可以說:「Nth rooms」, the latest sexual-abuse scandal, has rocked South Korea.再舉個例子,美國限制 Tik Tok,撼動了全球網際網路界,我們可以說:America's ban on Tik Tok has rocked the global internet community.所以,主幹部分就很好理解了:The blast rocked the Lebanese capital’s port area,意思是「這起爆炸撼動了黎巴嫩首都的港口地區」。主幹後面又加了兩個並列的V-ing狀語結構,作rock the Lebanese capital’s port area的伴隨:(2)sending up a mushroom cloudflatten來自flat,flat是形容詞,表示「平的」,如果車「爆胎」了,就可以說「a flat tire」(因為爆胎後車胎變平),再比如,人們之前認為地球是平的,就可以說:People used to think the earth was flat. 此外flat也可以形容經濟、行業、貿易「不景氣」(平平淡淡,毫無波瀾),舉個例子,現在商場裡的服裝銷售很不景氣,我們可以說:Sales of clothes are flat at shopping malls.再比如,受疫情影響,外貿行業已經有幾個月處於低迷狀態了,我們可以說:The trade has been flat for months.把flat雙寫尾字母再加-en,表示一種「使動用法」,即「使...變平」,比如:Do some exercises to flatten your bellies! 做些運動來減掉肚子的脂肪吧!(字面意思是「讓肚子變平」)文中 flatten buildings 的字面意思是「使建築物變平」,即「把建築物夷為平地」。當然我們也可以用 make buildings flat 來表達,但不如 flatten 更有力度。此外,我們也可以用level替換flatten:level buildings.level作名詞指「水平」,作形容詞也有「平的」意思,同flat,作動詞時,則可以表示「使變平,夷為平地」。注意,level變過去分詞或現在分詞時,要雙寫末尾的「l」。第二個狀語 sending up a mushroom cloud 中,send up根據字面意思就可以判斷出來,表示「使...升起來」。其實在主幹主語「the blast」後面,還加了一個which定語從句,補充了爆炸的原因:which state officials said was caused by ammonium nitrate stored in a warehouse這裡的which代指前面的「the blast」,所以這句話相當於:state officials said which(the blast) was caused by ammonium nitrate stored in a warehouseammonium nitrate指「硝酸銨」,這個不用記;stored in a warehouse是V-ed形式的後置定語,修飾ammonium nitrate,意思是「儲存在倉庫中的硝酸銨」。Beirut’s governor estimated that as many as 300,000 people have been left homeless.as many as表示「多達」,用來形容數字之多,可以同 up to 替換:up to 300,000 people have been left homeless.leave在這裡也是一個很地道的用法,leave sb adj.表示「使某人處於某種狀態」,比如 leave the door open 讓門開著;我們前面講的「leave XX dead, and YY injured」也是這種用法。文中 leave 300,000 people homeless 的字面意思是「使300,000人處於無家可歸的狀態」。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學習感悟~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黎巴嫩爆炸事件上百人死亡!酒店監控記錄爆炸發生的瞬間畫面
    央視網消息:據法新社報導,4日發生在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區的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149人死亡,5000人受傷,另有數十人下落不明。而路透社報導說,死亡人數為145人,這一數字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 黎巴嫩首都發生巨大爆炸,現場升起蘑菇雲
    黎巴嫩總理:爆炸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人受傷當地時間晚上9時30分,黎巴嫩大爆炸現場的大火仍在燃燒,現場已被部隊封鎖。據央視新聞消息,黎巴嫩總理證實,2700餘噸硝酸銨發生了爆炸。爆炸目前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除了已知的傷亡數字外,還有大量人員下落不明。
  • 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因爆炸事件被指控,辦公室回應:問心無愧
    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哈桑·迪亞卜當地時間10日,負責調查黎巴嫩貝魯特爆炸案的法官法迪·薩萬指控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哈桑·迪亞卜和三名前官員玩忽職守,導致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總理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回應,稱「問心無愧」。
  • 專家:黎巴嫩的爆炸事件看似突然,實則暴露了其治理問題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兩起嚴重爆炸事故,震驚了世界。截至發稿前,爆炸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4000人受傷。許多國家元首都對黎巴嫩政府進行了慰問,並表示會進行人道主義援助。觀察者網就此事採訪了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先生,請他談談該事件所暴露出的問題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 黎巴嫩港口爆炸事件死亡人數升至190人,超6500人受傷
    中新網8月3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30日,黎巴嫩看守政府發布報告中稱,8月份貝魯特港口爆炸事件中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90人,超過6500人受傷,3人失蹤。   據報導,黎巴嫩部長會議主席3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貝魯特港口爆炸造成30萬人無家可歸,損失高達150億美元。
  • 相當於412.5噸的TNT,黎巴嫩爆炸事件你真的了解嗎?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點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中心發生了一起特大爆炸!黎巴嫩總理也證實,這次爆炸是由於2700噸硝酸銨引起的。為了知曉這次爆炸的過程,小編也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到了爆炸的具體原因。根據記載,在2014年,一艘輪船在開往非洲時,因船隻出現問題,這些硝酸銨需被卸載,隨後便卸在了貝魯特海港12區。
  • 爆炸的黎巴嫩貝魯特港口,有多重要
    當地時間8月4日18時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劇烈爆炸。據該國衛生部最新消息,爆炸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人受傷。當地官員將之形容為「核爆級」,大量人員仍下落不明,傷亡數字仍在不斷攀升中。黎巴嫩內政部方面稱,爆炸可能是由存放在港口倉庫內多年的一批化學品硝酸銨引起。
  • 黎巴嫩爆炸案真相或令民眾心碎
    加拿大東部時間8月4日(今天)午後11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市中心突然發生一起驚人爆炸案,事件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今日黎巴嫩爆炸現場畫面,目前最新報導顯示,黎巴嫩總統Michel Aoun發推特:呼籲最高國防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
  • 每經21點 | 黎巴嫩總統:貝魯特港口爆炸不排除外部勢力幹預可能性...
    每經21點 | 黎巴嫩總統:貝魯特港口爆炸不排除外部勢力幹預可能性;內蒙古1例鼠疫死亡病例如何被感染?08-07 20:57:51 每經編輯 張楊運 1丨黎巴嫩總統
  • 經濟學人丨《花木蘭》
    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我們學習的文章選自《經濟學人》,文章的話題為Hollywood and China;標題為Red carpet;引言部分為China
  • 經濟學人精讀丨蘇大強作妖記
    2019年3月23號的《經濟學人》China版塊對這部劇進行了報導。和之前的《延禧攻略》、《流浪地球》的套路一樣,這篇文章從影視劇的角度出發,最終落腳在中國的政治與文化。精讀①It is no mean feat to be one of the top-ten trending hashtags on Weibo, China’s equivalent of Twitter, for 20 consecutive days and counting
  • 黎巴嫩爆炸事件背後的真兇,竟然是2700餘噸的農用化肥?
    當地時間(8月4日)晚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撼動了這座城市,其產生的地震波相當於3.3級地震,實際威力更是大於3.3級地震,連遠在數百英裡之外打算吃完晚飯出來乘涼的賽普勒斯居民都能感受到震感。報導稱,爆炸是由於化學物質的自燃而導致的。
  • 黎巴嫩大爆炸已致數千人傷亡,醫院不堪重負!一名中國公民在爆炸中受輕傷
    來   源丨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環球網、海外網、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鄭青亭)、界面新聞、中新網等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4日傍晚發生劇烈爆炸,據黎巴嫩紅十字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5日晨,貝魯特港口區4日傍晚發生的劇烈爆炸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另有4000多人受傷。目前,救援行動仍在繼續,傷亡數字預計會進一步上升。
  • 黎巴嫩舉辦音樂會追悼貝魯特爆炸罹難者
    據外媒報導,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發生的爆炸事件,不僅造成數千人死傷,也使這個本就身陷困境的國家經濟雪上加霜。當地時間20日,黎巴嫩當局在因爆炸受損的19世紀蘇索克宮的花園舉辦音樂會,追悼爆炸的中罹難者。音樂會以黎巴嫩著名歌手費爾烏茲演唱的《致貝魯特》這首歌曲作為開場。音樂會包括現場表演和預先錄製的視頻。在錄製的視頻中,出生於黎巴嫩的法國作家阿明·馬洛夫說,「向天空祈禱,以便黎巴嫩可以再次站起來,重建它的牆壁,包紮它的傷口」。據報導,罹難者的照片立於地面,前方各有一盞蠟燭,罹難者照片和名字同樣通過電視播放。
  • 黎巴嫩爆炸背後的原因原來是...
    昨天,貝魯特港口發生爆炸,造成至少100人死亡(還在增加),4000多人受傷,城市的許多街區被毀。黎巴嫩現在面臨著一種新型的災難,幾十年的戰爭和政治不穩定沒有為這種災難做好準備。更乏味,也更令人不安的事實是:黎巴嫩各級機構幾十年來的腐朽,摧毀了貝魯特的港口、城市的大部分,以及太多的人的生命。爆炸背後 暴露出的碌碌無為體現了黎巴嫩正遭受的特別懲罰和羞辱。
  • 經濟學人精讀-非誠勿擾為什麼常青?
    說實在的,bumblebee團隊在寫這篇精讀的時候,都不確定這個節目是否還存在,問了小夥伴說電視臺還在定期播,於是找了最新一期的速看了下。對於《非常勿擾》引發的拜金等社會問題,也引起了《經濟學人》的注意,2020年11月28日的《經濟學人》中有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報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非誠勿擾」是什麼節目?「非誠勿擾」為什麼收視高?
  • 黎巴嫩貝魯特爆炸案初步調查結果公布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當地時間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劇烈爆炸,至少造成171人死亡
  • 黎巴嫩爆炸約為4.5級地震 繳獲的硝酸鈉或為起因
    (原標題:貝魯特爆炸約為芮氏4.5級地震,阿媒:「多年前繳獲的硝酸鈉」或為事件起因)
  • 黎巴嫩首都驚天爆炸堪比「核爆」,史上威力最大的一次竟是3000噸...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時許(北京時間8月4日晚11時許),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區發生巨大爆炸。據多家外媒援引黎巴嫩紅十字會的消息報導稱,貝魯特港口爆炸事件已造成超過100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且傷亡人數預計還會上升。爆炸現場升起的紅色蘑菇雲。
  • 貝魯特發生嚴重爆炸,黎巴嫩的難題有點多
    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爆炸後升起粉色濃煙爆炸導致貝魯特多個街區嚴重受損,到處可見破損的建築物和散落的玻璃碎片。在爆炸地點附近的阿什拉斐葉街區,居民比拉爾對新華社記者說,事發時整個街區「就像遭受一場災難」,許多人受傷。據當地媒體報導,距爆炸地點10多公裡的總統府建築也受損。  事發近兩個小時後,現場依然濃煙滾滾,一些貨櫃在爆炸中被掀飛、變形,旁邊的倉庫一片狼藉,紙箱等物品四處散落。距爆炸點幾十米的修車廠員工塔拉勒驚魂未定,甚至不願回憶事發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