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妖怪,想必小夥伴們一定不陌生,如今熒幕上播放的各類影片,我們玩的各種遊戲,多多少少都少不了妖怪的身影。大家一定對日本的妖怪非常好奇吧!其實我們熟知的好多妖怪形象都是來自於日本!日本自古就享譽「妖怪列島」、「八百萬神國」之稱,有著悠長而豐富的妖怪文化,可以說,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富醬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日本的妖怪世界!
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
妖怪,在日本解釋為:人類智慧不能解釋的奇怪的現象或異樣的物體。出於對自然、不明生物的敬畏之心,古代日本人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就受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妖怪」一詞也是江戶時代才由中國引入日本。據統計,日本境內形形色色的妖怪中,究其源頭有百分之七十來自中國,百分之二十來自印度,而源自其本土的正宗妖怪,細究起來卻少的可憐,大約只有百分之十。
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很多妖怪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姬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上圖為「橋姬」的故事
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另外還有山童、山姥等妖怪。因此,在最初的民間傳說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上圖為「雪女」的故事
日本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
從平安時代開始,妖怪文化進入到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此時,日本與中國文化的交流頻繁,中國的妖怪文化傳到日本,並被日本人廣泛接受。《百鬼夜行》中的大量鬼怪,就是擷取了中國道家「物久成精」的概念。物品因不再使用而被魂靈附著變成妖怪,比如木魅、塗佛、骨傘、塵冢怪王、文車妖妃等。還有一部分妖怪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或文學作品中的妖怪演化而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千古奇書《山海經》。
最有名的妖怪畫《百鬼夜行繪卷》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半夜出來遊行的場景。此畫被譽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值得一提的是,此圖裡的鬼都沒有名字,但卻是後世很多妖怪魍魎的鼻祖!
《百鬼夜行繪卷》
江戶時代後,日本妖怪文化達到一個黃金鼎盛時期。這時開始出現怪談學,最出名的便是「百物語」。「百物語」是日本民間的一種習俗,多半發生在夏天的夜晚,是一種集體召喚鬼魂的遊戲。傳說只要點100支蠟燭,說完一個怪談吹熄一支蠟燭,直到說完100個怪談,蠟燭全部吹熄之際,妖怪就會出現。
「百物語」
日本的妖怪學
如今,日本更是已經將妖怪認真地分門別類,並出版了《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著作,源遠流長的妖怪文化發展到現在。甚至一向以認真刻板著稱的日本人,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去研究。號稱「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彥教授帶領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員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耗時六年,並製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以供研究。現在,「妖怪學」已經作為日本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並在眾多高校展開授課,不光日本學生,外國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日本妖怪們的分類
在日本,除了鬼和神以外,其他的都統稱為妖怪。對日本人而言,神代表絕對的正面,而鬼則是與地獄、暗黑勢力結合,會危害人類甚至吃人的怪物。
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鬼和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鬼可大有不同!我們中國人印象中的白衣長黑髮的那種鬼,在日本稱為幽靈(ゆうれい)。至於日本所說的鬼(おに),其實是頭上長角,兇面獠牙,似人像狼會吃人肉的怪物。
而妖怪,就介於兩者之間。凡是人類死後無形體的冤魂、修行成精的動物,甚至久置荒廢的廢棄物,只要是人類無法解釋,又看不見也摸不到的魔、靈、精、怪,全部統稱為妖怪。
日本人眼中的「鬼」
日本妖怪可以細分為:付喪神類、動植物精靈類、自然現象類、怨念亡靈類、人物類妖怪、自然精靈類六大類!
付喪神類
付喪神類就是一些久未使用的物品,在長期擱置吸收天地精華之後,變成了有自主意識的妖怪。比如唐傘小僧、掃箒神等等。
動植物精靈類
除人之外,常接觸的動物或少見的稀有動物被妖魔化,這類我們較為熟悉,比如狐狸、狸貓、貓等等。
「貓怪」
自然現象類
自然現象類的妖怪起源於日本古代對火、雷、地震等當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的恐懼,進而被演化成妖怪,比如雷神、精靈風等等。
日本人眼中的「雷神」
怨念亡靈類
以前的日本人認為人死後怨念還在,因此靈魂還徘徊在死後的地方遲遲不離開的幽靈被稱為怨念亡靈類的妖怪。
「怨念亡靈類」的妖怪
人物類妖怪
人物類的妖怪就是那些因為怨恨過度,而變成了半人半妖的活怪物。這類的妖怪在日本文化中也是數不勝數!比如我們剛剛介紹過的的雪女、橋姬等等。
自然精靈類
自然精靈類主要是指非真正自然界動物,卻具有多種動物特徵,是像妖又像怪的精靈。這類的妖怪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河童了吧!日本人把不同的動物特徵拼湊在一起,讓河童變成有鳥嘴、青蛙腿、猴子身、烏龜殼的四不像怪物。
以前的「河童」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形象也越來越可愛啦!
現在的「河童」
日本妖怪的特徵
日本民俗學奠基者柳田國男認為,日本妖怪的最大特徵就在於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妖怪的屬性不是固定的,由人類對妖怪的態度決定,它們既可以變善也會變惡。比如座敷童子就是藏身倉庫、客廳的可愛小精靈,雖然偶爾對房屋主人惡作劇,但據說看到座敷童子可以帶來好運,為家裡或公司帶來財富呢!
了解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欣賞各種稀奇古怪充滿想像的妖怪形象之餘,我們也可以窺見日本這個民族豐富的想像力!高山,大海甚至一顆小石子,人們都相信可能有妖怪精靈寄宿在其中!
現在,日本妖怪文化已經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為日本的動漫、電影、輕小說等方面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世界各地的學者以及妖怪愛好者都對日本的妖怪文化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小夥伴們有沒有為日本的妖怪文化而著迷呢?關注富醬,一起欣賞日本的妖怪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