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的進來!日本怪誕的妖怪文化

2021-03-01 富醬在東京

談起妖怪,想必小夥伴們一定不陌生,如今熒幕上播放的各類影片,我們玩的各種遊戲,多多少少都少不了妖怪的身影。大家一定對日本的妖怪非常好奇吧!其實我們熟知的好多妖怪形象都是來自於日本!日本自古就享譽「妖怪列島」、「八百萬神國」之稱,有著悠長而豐富的妖怪文化,可以說,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富醬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日本的妖怪世界!

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

妖怪,在日本解釋為:人類智慧不能解釋的奇怪的現象或異樣的物體。出於對自然、不明生物的敬畏之心,古代日本人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就受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妖怪」一詞也是江戶時代才由中國引入日本。據統計,日本境內形形色色的妖怪中,究其源頭有百分之七十來自中國,百分之二十來自印度,而源自其本土的正宗妖怪,細究起來卻少的可憐,大約只有百分之十。

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很多妖怪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姬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上圖為「橋姬」的故事

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另外還有山童、山姥等妖怪。因此,在最初的民間傳說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上圖為「雪女」的故事

日本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

從平安時代開始,妖怪文化進入到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此時,日本與中國文化的交流頻繁,中國的妖怪文化傳到日本,並被日本人廣泛接受。《百鬼夜行》中的大量鬼怪,就是擷取了中國道家「物久成精」的概念。物品因不再使用而被魂靈附著變成妖怪,比如木魅、塗佛、骨傘、塵冢怪王、文車妖妃等。還有一部分妖怪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或文學作品中的妖怪演化而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千古奇書《山海經》。

最有名的妖怪畫《百鬼夜行繪卷》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半夜出來遊行的場景。此畫被譽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值得一提的是,此圖裡的鬼都沒有名字,但卻是後世很多妖怪魍魎的鼻祖!

《百鬼夜行繪卷》

江戶時代後,日本妖怪文化達到一個黃金鼎盛時期。這時開始出現怪談學,最出名的便是「百物語」。「百物語」是日本民間的一種習俗,多半發生在夏天的夜晚,是一種集體召喚鬼魂的遊戲。傳說只要點100支蠟燭,說完一個怪談吹熄一支蠟燭,直到說完100個怪談,蠟燭全部吹熄之際,妖怪就會出現。

「百物語」

日本的妖怪學

如今,日本更是已經將妖怪認真地分門別類,並出版了《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著作,源遠流長的妖怪文化發展到現在。甚至一向以認真刻板著稱的日本人,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去研究。號稱「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彥教授帶領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員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耗時六年,並製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以供研究。現在,「妖怪學」已經作為日本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並在眾多高校展開授課,不光日本學生,外國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日本妖怪們的分類

在日本,除了鬼和神以外,其他的都統稱為妖怪。對日本人而言,神代表絕對的正面,而鬼則是與地獄、暗黑勢力結合,會危害人類甚至吃人的怪物。

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鬼和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鬼可大有不同!我們中國人印象中的白衣長黑髮的那種鬼,在日本稱為幽靈(ゆうれい)。至於日本所說的鬼(おに),其實是頭上長角,兇面獠牙,似人像狼會吃人肉的怪物。

而妖怪,就介於兩者之間。凡是人類死後無形體的冤魂、修行成精的動物,甚至久置荒廢的廢棄物,只要是人類無法解釋,又看不見也摸不到的魔、靈、精、怪,全部統稱為妖怪。

日本人眼中的「鬼」

日本妖怪可以細分為:付喪神類、動植物精靈類、自然現象類、怨念亡靈類、人物類妖怪、自然精靈類六大類!

付喪神類

付喪神類就是一些久未使用的物品,在長期擱置吸收天地精華之後,變成了有自主意識的妖怪。比如唐傘小僧、掃箒神等等。

動植物精靈類

除人之外,常接觸的動物或少見的稀有動物被妖魔化,這類我們較為熟悉,比如狐狸、狸貓、貓等等。

「貓怪」

自然現象類

自然現象類的妖怪起源於日本古代對火、雷、地震等當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的恐懼,進而被演化成妖怪,比如雷神、精靈風等等。

日本人眼中的「雷神」

怨念亡靈類

以前的日本人認為人死後怨念還在,因此靈魂還徘徊在死後的地方遲遲不離開的幽靈被稱為怨念亡靈類的妖怪。

「怨念亡靈類」的妖怪

人物類妖怪

人物類的妖怪就是那些因為怨恨過度,而變成了半人半妖的活怪物。這類的妖怪在日本文化中也是數不勝數!比如我們剛剛介紹過的的雪女、橋姬等等。

自然精靈類

自然精靈類主要是指非真正自然界動物,卻具有多種動物特徵,是像妖又像怪的精靈。這類的妖怪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河童了吧!日本人把不同的動物特徵拼湊在一起,讓河童變成有鳥嘴、青蛙腿、猴子身、烏龜殼的四不像怪物。

以前的「河童」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形象也越來越可愛啦!

現在的「河童」

日本妖怪的特徵

日本民俗學奠基者柳田國男認為,日本妖怪的最大特徵就在於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妖怪的屬性不是固定的,由人類對妖怪的態度決定,它們既可以變善也會變惡。比如座敷童子就是藏身倉庫、客廳的可愛小精靈,雖然偶爾對房屋主人惡作劇,但據說看到座敷童子可以帶來好運,為家裡或公司帶來財富呢!

了解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欣賞各種稀奇古怪充滿想像的妖怪形象之餘,我們也可以窺見日本這個民族豐富的想像力!高山,大海甚至一顆小石子,人們都相信可能有妖怪精靈寄宿在其中!

現在,日本妖怪文化已經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為日本的動漫、電影、輕小說等方面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世界各地的學者以及妖怪愛好者都對日本的妖怪文化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小夥伴們有沒有為日本的妖怪文化而著迷呢?關注富醬,一起欣賞日本的妖怪文化吧!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物語
    號稱「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彥教授帶領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員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耗時六年,並製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以供研究。現在,「妖怪學」已經作為日本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並在眾多高校展開授課,不光日本學生,外國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日語裡有很多和妖怪有關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 日本為何痴迷於妖怪文化?
    於是乎,日本就有了百鬼夜行這個人見人怕的典故但是百鬼夜行也出現在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妖怪也成為日本文化元素之一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植根於日本強大的ACG文化中
  • 為何日本人會如此迷戀妖怪文化?
    是的,你多多少少都有從日本的影視文學作品中接觸過這些妖怪。妖怪,在日本民間是對奇異生物與超自然現象的統稱。自古以來,妖怪在日本就十分流行,甚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傳入後,日本文學家深入刻畫和改寫各種妖怪,以及賦予它們各種獵奇的故事,以彰顯日本文化的獨特之處。日本妖怪文化流傳至今,已經形成獨有一套的體系。即使到了現代,妖怪依舊活躍於日本文化之中。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妖怪是如何形成一種文化的?
  • 走進日本妖怪紀念館!深度體驗日本怪談文化
    早期的《百鬼夜行抄》、《犬夜叉》、近來的《怪誕百物語》,甚至治癒向的《夏目友人帳》都是對妖怪文化的新演繹,更別說孕育出強大的漫畫靈感和電影創作了。三次妖怪紀念館日本第一個妖怪主題博物館名叫三次妖怪紀念館,近期在廣島縣三次市正式對外開放。
  • 日本妖怪文化綜述
    抱持著「萬物皆有靈」的宗教觀,日本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村、甚至每一條街道,以及大到廟宇樓閣、小到鍋碗瓢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神明與魔物。如此眾多的妖怪,正是長久以來潛藏在日本人內心深處的神秘主義傾向的具體呈現。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異界生物,一起構成了日本光怪陸離、眾說紛紜的妖怪世界。
  • 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妖怪緣何那麼多仔細留心一下,日本的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流行文化裡都吸納了很多妖怪的元素,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日本國土狹小,人們都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內,閃轉騰挪的餘地很小,有孤島封閉的感覺。這就有類似於心理學所說的幽閉空間恐懼症情緒的發酵。這種恐懼使得人們進一步加強了對周圍環境不安的想像,形成了獨特的妖怪文化。近水則多妖,近山則多怪。日本的很多妖怪傳說都與水有關。
  • 日本妖怪文化與戲劇
    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一種在河邊用篩子撈人吃的妖怪;河童,就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淡水鱷魚;橋女則是一種為了情而投水自盡的女鬼。
  • 日本的妖怪文化
    妖怪作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從文明尚未開化之時一直發展到科學發達的今天。
  • 日本妖怪文化 第一回
    日本因為相傳境內生活著六百多種妖怪而被稱為 「妖怪列島」,其中有確切資料記載的就已多達兩三百種。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但即使是這樣,日本還是全世界妖怪文化最出名的國家,就比如在中國,很多小孩知道日本的妖怪,卻說不出幾個中國妖怪的故事,或者知道一些中國妖怪的名字,卻認為是日本的妖怪。因此,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中國的妖怪文化是比不過日本的。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那為什麼妖怪文化反而在日本發揚光大呢?想來,國內這方面的書籍和影視作品都相對缺乏,或許是妖怪文化相對空白的主要原因吧。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下面那樣讓人心痛的時刻:一群參加動漫展的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其中有不少孩子都將自己裝扮成了妖怪的模樣,但當有人問起孩子們裝扮的是什麼妖怪時,得到的答案竟然是:「這是日本的姑獲鳥,我們裝扮的都是日本的妖怪。」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在日本境內有六七百種妖怪,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在一起構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豐富內涵。 有學者研究表示「日本70%的妖怪原型來自於中國,20%來自印度,僅有10%是屬於 本土妖怪。」在日本大部分的妖怪的幻化是來自於道家「物久成精」的理念,還有一部分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或是文學作品中的妖怪演化而來。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中國志怪書籍的開山鼻祖——《山海經》。
  • 中國妖怪VS日本妖怪:你可怕,我也可怕!
    日本妖怪文化在日本文化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日本妖怪文化在未來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於妖怪文化一開始是由古中國傳入古日本,在日本逐漸發展並形成「妖怪學」,因此當日本妖怪文化如今再 傳入中國時,國人對其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更容易接受它,但是 , 國人對於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也抱有三種觀點。 第一,反對日本妖怪文化傳入中國。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真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日本妖怪文化
    在日本眾多文化中,有一種文化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的,那就是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和中國一樣,從古至今盛行妖魔鬼怪的傳說。但日本和中國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中國側重於神魔,而日本更側重於妖怪。     在日本,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的「妖怪」原型大部分出自中國《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書中。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很小的一個分支,但我認為妖怪文化總體來說和日本的地理大環境以及傳統文化割裂不開,並且妖怪本質上是人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另一面隱喻面其實也是從人們的固有傳統中演化而來。05總結--為什麼妖怪文化在日本如此盛行日本動漫中所展現的妖怪文化其實是日本人本身的特有文化屬性,妖怪也是人們幻想的具象化產物,是人們根據實際生活出發延伸的」物怪「形象,而恰好動漫是一種寄情想像的重要載體,動漫在日本如此盛行,妖怪文化在日本也如此盛行也不足為奇
  • 從《仁王》入手,淺談日本妖怪文化
    它跟我們所要講的妖怪又有什麼關係?其實百鬼夜行在日本民俗界中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從字面上,是指一大群妖怪在夜間行走時的樣子;另一種是指一幅畫卷,《百鬼夜行繪卷》,其中這幅繪卷以真珠庵本最古老也是最傑出。這幅繪卷目前保存於京都大德寺真珠庵,相傳為日本室町時代土佐光信所繪,是日本如今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