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眾多文化中,有一種文化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的,那就是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和中國一樣,從古至今盛行妖魔鬼怪的傳說。但日本和中國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中國側重於神魔,而日本更側重於妖怪。
在日本,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的「妖怪」原型大部分出自中國《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書中。如《山海經》中記載的「相柳」,原是水神的坐騎,漂洋過海去了日本後,就變成了日本的妖怪「八岐大蛇」。
雖說日本的「妖怪」大部分都是來自其他地方,但也有一部分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特徵,而且日本還原創了一小部分的「妖怪」形態。
在日本的各個時代中,絡繹不絕地出現了各類以「妖怪」為主題的文化衍生品,比如室町時代的畫作——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圖》;江戶時代的日本版「山海經」——《怪鳥奇獸圖》。
為什麼日本的妖怪文化如此經久不衰呢,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的生活環境有關。
日本地理環境特殊——境內多山,四面臨海,河流眾多。日本又處於地震帶,被深山幽谷和大海環繞,飽受地震、海嘯、暴雪等災害的侵襲。人們由此對隱藏於自然界背後看不見的神秘力量產生了恐懼和遐想,進而逐漸在心理上產生了對神秘力量的嚮往。
正如日本當代妖怪漫畫鼻祖水木茂先生所說:「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日本「妖怪」本身不但承擔著日本文化延承的使命,也成為了當今現代日本形象的組成部分。在日本的帶有靈異色彩的電影及小說中,通常是製造一個「妖怪」的形象,通過這個「妖怪」的形象特點或行為特徵去影射出作品想表達的含義。
比如日本推理小說家京極夏彥的《百鬼夜行系列》中的經典篇目《姑獲鳥之夏》。
《姑獲鳥之夏》的妖怪背景就是日本妖怪「產女」。京極夏彥把「產女」這一妖怪形象貫穿作品始終,利用「產女」的形象和坊間傳說故事把劇情謎團化。最終把「妖怪」和「人心」串聯起來,來表達幽微深諳的「人心」,才是真正要除掉的「妖怪」這一主題。
其實,最直接地呈現日本對「妖怪文化」的嚮往就是在日本動畫中。在日本動畫中,「妖怪」已經成為最常用以及最受歡迎的題材。說起「妖怪動畫」那可真的是數不盡了。
比如溫馨搞笑的《夏目友人帳》。《夏目友人帳》裡的每一個妖怪的背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裡面的妖怪也有善惡美醜。即使也存在著極惡的妖怪,但更多的是善良的妖怪帶給我們感動和人生哲理。
而今年很火的《鬼滅之刃》雖然主要是「鬼怪」,但裡面「上弦鬼」的原型實際上是日本的傳統妖怪。
比如漫畫中留著黑色高馬尾,長了六隻眼睛的劍士「黑死牟」,原型來自日本兩個傳統的鬼神,即「牛鬼」和「月讀命」。
「牛鬼」出自日本畫家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而「月讀命」則是日本三大尊神之一,為掌管黑夜的神明,在日本記錄神話傳說的《古事記》中有所記載。
左(黑死牟) ∣ 右上(月讀命) ∣ 右下(牛鬼)
而另一個惡鬼「半天狗」的原型則被認為是來自日本傳統妖怪「般若」。「般若」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怨靈類妖怪,般若本身是佛教用語,其鬼怪的起源本身也與佛教有關,而「半天狗」是一個分身之鬼,它的本體「怯」的形象就是一個身著袈裟的坊主形象。
近期也隨著《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熱映又重新掀起了日本傳統妖怪文化的熱潮。
除了上面的幾部動畫,還有許多妖怪題材的動畫也被我們所熟知。比如《犬夜叉》《鬼燈的冷徹》《妖怪公寓的優雅日常》《野良神》等。
左上《犬夜叉》 ∣ 左下《妖怪公寓的優雅日常》
右上《鬼燈的冷徹》 ∣ 右下《野良神》
還有一種由妖怪題材所延伸出來的題材,就是陰陽師題材。而陰陽師在日本也是真實存在的,是日本古代政府因為鬼怪的存在而設立的專門的巫師職位。
在平安時代,由於日本國內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因此這一職位在當時的日本地位十分尊貴,權利極大。
人們在生活中既要小心翼翼害怕觸犯到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又要受到陰陽師們對生活的幹涉。
陰陽師題材的漫畫也很受大眾所喜愛。比如《滑頭鬼之孫》《結界師》《少年陰陽師》等。而我們最熟悉的日本歷史真實存在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經常作為漫畫裡的角色穿插在各種劇情中。
左《滑頭鬼之孫》 ∣ 右上《結界師》∣ 右下《少年陰陽師》
日本的妖怪文化貫穿各個領域,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的妖怪之城——鳥取縣境港。在這座城市裡到處都是不同妖怪的漫畫形象。
走進境港市我們可以看見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妖怪銅像,臨街的妖怪文化食品店,被塗上妖怪形象的列車,甚至連路燈都是以妖怪的形象出現的。
而這些妖怪的形象就是來自於日本妖怪漫畫家水木茂的《ゲゲゲの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系列的主人公是幽靈族的少年,左眼被長發遮蓋,身穿條紋坎肩,腳踏木屐。
鬼太郎十分具有正義感,一直在為創造人類和妖怪和平共處的世界而奮鬥。在這部漫畫中,許多僅有文獻參考、沒有古畫記錄的妖怪,像撒砂婆婆、一反木棉等都是水木先生的首創形象。
所以現在日本人對妖怪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水木先生的影響。水木茂的故鄉境港市在1989年開始策劃把水木茂筆下的妖怪文化滲透進市區中。
境港市在2003年還建造了水木茂紀念館,館內都是水木茂作品中的各種人物和妖怪形象。
水木茂的作品深深的影響了一代日本作家和漫畫家。前面提到的妖怪推理小說家京極夏彥就是水木茂的粉絲。
日本的妖怪文化經歷了從古代到現代的傳播與沉澱,已經是日本社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而各種妖怪題材作品的盛行,也加深了日本新生代的人們對於「妖怪文化」的了解,許多人甚至著迷於其中。
又由於各種作品帶來的文化輸出,也使許多其他國家的人對日本的「妖怪文化」產生了興趣和憧憬。
而現在,在日本「妖怪學」已經作為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在日本的各大高校展開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