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日本妖怪文化

2021-02-13 莎木日語

  

  在日本眾多文化中,有一種文化是讓人沉迷卻又無法摸透的,那就是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和中國一樣,從古至今盛行妖魔鬼怪的傳說。但日本和中國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中國側重於神魔,而日本更側重於妖怪

     在日本,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的「妖怪」原型大部分出自中國《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書中。如《山海經》中記載的「相柳」,原是水神的坐騎,漂洋過海去了日本後,就變成了日本的妖怪「八岐大蛇」。

  雖說日本的「妖怪」大部分都是來自其他地方,但也有一部分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特徵,而且日本還原創了一小部分的「妖怪」形態。

     在日本的各個時代中,絡繹不絕地出現了各類以「妖怪」為主題的文化衍生品,比如室町時代的畫作——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圖》;江戶時代的日本版「山海經」——《怪鳥奇獸圖》。

  

     為什麼日本的妖怪文化如此經久不衰呢,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的生活環境有關。

     日本地理環境特殊——境內多山,四面臨海,河流眾多。日本又處於地震帶,被深山幽谷和大海環繞,飽受地震、海嘯、暴雪等災害的侵襲。人們由此對隱藏於自然界背後看不見的神秘力量產生了恐懼和遐想,進而逐漸在心理上產生了對神秘力量的嚮往。

     正如日本當代妖怪漫畫鼻祖水木茂先生所說:「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日本「妖怪」本身不但承擔著日本文化延承的使命,也成為了當今現代日本形象的組成部分。在日本的帶有靈異色彩的電影及小說中,通常是製造一個「妖怪」的形象,通過這個「妖怪」的形象特點或行為特徵去影射出作品想表達的含義。

   比如日本推理小說家京極夏彥的《百鬼夜行系列》中的經典篇目《姑獲鳥之夏》。

     《姑獲鳥之夏》的妖怪背景就是日本妖怪「產女」。京極夏彥把「產女」這一妖怪形象貫穿作品始終,利用「產女」的形象和坊間傳說故事把劇情謎團化。最終把「妖怪」和「人心」串聯起來,來表達幽微深諳的「人心」,才是真正要除掉的「妖怪」這一主題。

     其實,最直接地呈現日本對「妖怪文化」的嚮往就是在日本動畫中。在日本動畫中,「妖怪」已經成為最常用以及最受歡迎的題材。說起「妖怪動畫」那可真的是數不盡了。

     比如溫馨搞笑的《夏目友人帳》。《夏目友人帳》裡的每一個妖怪的背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裡面的妖怪也有善惡美醜。即使也存在著極惡的妖怪,但更多的是善良的妖怪帶給我們感動和人生哲理。

     而今年很火的《鬼滅之刃》雖然主要是「鬼怪」,但裡面「上弦鬼」的原型實際上是日本的傳統妖怪。

     比如漫畫中留著黑色高馬尾,長了六隻眼睛的劍士「黑死牟」,原型來自日本兩個傳統的鬼神,即「牛鬼」和「月讀命」。

     「牛鬼」出自日本畫家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而「月讀命」則是日本三大尊神之一,為掌管黑夜的神明,在日本記錄神話傳說的《古事記》中有所記載。

 左(黑死牟) ∣ 右上(月讀命) ∣ 右下(牛鬼)

     而另一個惡鬼「半天狗」的原型則被認為是來自日本傳統妖怪「般若」。「般若」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怨靈類妖怪,般若本身是佛教用語,其鬼怪的起源本身也與佛教有關,而「半天狗」是一個分身之鬼,它的本體「怯」的形象就是一個身著袈裟的坊主形象。

     近期也隨著《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熱映又重新掀起了日本傳統妖怪文化的熱潮。

     除了上面的幾部動畫,還有許多妖怪題材的動畫也被我們所熟知。比如《犬夜叉》《鬼燈的冷徹》《妖怪公寓的優雅日常》《野良神》等。

左上《犬夜叉》 ∣ 左下《妖怪公寓的優雅日常》

右上《鬼燈的冷徹》 ∣ 右下《野良神》

  

     還有一種由妖怪題材所延伸出來的題材,就是陰陽師題材。而陰陽師在日本也是真實存在的,是日本古代政府因為鬼怪的存在而設立的專門的巫師職位。

     在平安時代,由於日本國內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因此這一職位在當時的日本地位十分尊貴,權利極大。

  人們在生活中既要小心翼翼害怕觸犯到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又要受到陰陽師們對生活的幹涉。

  陰陽師題材的漫畫也很受大眾所喜愛。比如《滑頭鬼之孫》《結界師》《少年陰陽師》等。而我們最熟悉的日本歷史真實存在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經常作為漫畫裡的角色穿插在各種劇情中。

左《滑頭鬼之孫》 ∣ 右上《結界師》∣ 右下《少年陰陽師》

  

     日本的妖怪文化貫穿各個領域,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的妖怪之城——鳥取縣境港。在這座城市裡到處都是不同妖怪的漫畫形象。

     走進境港市我們可以看見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妖怪銅像,臨街的妖怪文化食品店,被塗上妖怪形象的列車,甚至連路燈都是以妖怪的形象出現的。

     而這些妖怪的形象就是來自於日本妖怪漫畫家水木茂的《ゲゲゲの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系列的主人公是幽靈族的少年,左眼被長發遮蓋,身穿條紋坎肩,腳踏木屐。

     鬼太郎十分具有正義感,一直在為創造人類和妖怪和平共處的世界而奮鬥。在這部漫畫中,許多僅有文獻參考、沒有古畫記錄的妖怪,像撒砂婆婆、一反木棉等都是水木先生的首創形象。

     所以現在日本人對妖怪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水木先生的影響。水木茂的故鄉境港市在1989年開始策劃把水木茂筆下的妖怪文化滲透進市區中。

     境港市在2003年還建造了水木茂紀念館,館內都是水木茂作品中的各種人物和妖怪形象。

     水木茂的作品深深的影響了一代日本作家和漫畫家。前面提到的妖怪推理小說家京極夏彥就是水木茂的粉絲。

    

  日本的妖怪文化經歷了從古代到現代的傳播與沉澱,已經是日本社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而各種妖怪題材作品的盛行,也加深了日本新生代的人們對於「妖怪文化」的了解,許多人甚至著迷於其中。

     又由於各種作品帶來的文化輸出,也使許多其他國家的人對日本的「妖怪文化」產生了興趣和憧憬。

     而現在,在日本「妖怪學」已經作為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在日本的各大高校展開授課。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對妖怪文化有多沉迷,看看這部電影就知道
    日本的妖怪文化非常流行,這個很多看過日本影視作品的人都知道。《夏目友人帳》、《螢火之森》、《給桃子的信》、《鬼燈的冷徹》、《鎌倉物語》……相信這些作品大家即使沒有看過也有聽過,其中講述的主題都是妖怪,非常引人入勝。
  • 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物語
    喜歡較真兒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還配有精美插圖,在圖書館中舉目可見。各地「鄉土會」的老人說起古往今來的妖精,更是津津樂道。一向以認真刻板著稱的日本人,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去研究。
  • 為何日本人會如此迷戀妖怪文化?
    傳入後,日本文學家深入刻畫和改寫各種妖怪,以及賦予它們各種獵奇的故事,以彰顯日本文化的獨特之處。日本妖怪文化流傳至今,已經形成獨有一套的體系。即使到了現代,妖怪依舊活躍於日本文化之中。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妖怪是如何形成一種文化的?
  • 日本妖怪文化綜述
    抱持著「萬物皆有靈」的宗教觀,日本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村、甚至每一條街道,以及大到廟宇樓閣、小到鍋碗瓢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神明與魔物。如此眾多的妖怪,正是長久以來潛藏在日本人內心深處的神秘主義傾向的具體呈現。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異界生物,一起構成了日本光怪陸離、眾說紛紜的妖怪世界。
  • 日本妖怪文化與戲劇
    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一種在河邊用篩子撈人吃的妖怪;河童,就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淡水鱷魚;橋女則是一種為了情而投水自盡的女鬼。
  • 日本怪誕的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妖怪,在日本解釋為:人類智慧不能解釋的奇怪的現象或異樣的物體。出於對自然、不明生物的敬畏之心,古代日本人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就受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妖怪」一詞也是江戶時代才由中國引入日本。
  • 日本妖怪文化 第一回
    但是事實上,由於日本受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其境內形形色色的妖怪中,究其源頭有百分之七十來自中國。然而日本人為何會對「妖怪」如此痴迷呢?妖怪到底長什麼樣?中國的鬼與日本的妖怪有什麼區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日本的妖怪文化。首先來解決一個認知問題,日本妖怪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 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日本人對妖怪的喜愛之情也讓人咋舌,不少人還熱衷於研究妖怪。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日本的妖怪緣何那麼多仔細留心一下,日本的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流行文化裡都吸納了很多妖怪的元素,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日本的「妖怪文化」也可稱為「百鬼文化」。「百鬼」一詞由來已久,在現今社會中提到「百鬼」一詞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鬼怪傳說、動漫作品以及國產的遊戲《陰陽師》等內容,殊不知「百鬼」這一概念最初源自中國,就某種程度而言,《山海經》對日本百鬼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日本的 「妖怪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 日本為何痴迷於妖怪文化?
    於是乎,日本就有了百鬼夜行這個人見人怕的典故但是百鬼夜行也出現在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妖怪也成為日本文化元素之一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植根於日本強大的ACG文化中
  • 日本的妖怪文化
    妖怪作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從文明尚未開化之時一直發展到科學發達的今天。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從《仁王》入手,淺談日本妖怪文化
    在中國我們提到鬼,跟日本人提到幽靈是一個意思,都是指人死之後在世間飄蕩的靈魂。那麼妖怪跟鬼的差別就大了去了,在1997年創辦的日本妖怪專門志《怪》中明確的提到幽靈也就是鬼跟妖怪的差別,「1,幽靈多半以人形出現,而妖怪不確定;2,幽靈多半以夜晚,諸如丑時出現,而妖怪可以無論白天夜晚隨時出現;3,幽靈是人死後無法成佛,又有生前未完成的事,因此飄蕩於世,而妖怪卻是由人對於事物長久以來的執念幻化而成。」
  • 日本妖怪三部曲:妖怪造型簡直了
    日本是個地貌豐富的國家,長長的海岸線、閉塞的高山,遍地的河澤,更有頻繁而毀滅性的火山地震災害。在古代,當人類無法預知和解釋一些現象時,神和妖就產生了。在這一點上,人類的心理和情感是相通的。日本自詡為中國的門生,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妖怪文化也同樣不例外。據稱日本有600多種妖怪,其中50%來自中國。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在古代有陰陽師這樣的重要職業,在江戶時代有專業的妖怪畫師鳥山石燕,他創作的《百鬼夜行》把妖怪具體化形象化。
  • 怪影幻象:日本妖怪類型電影的風格嬗變與文化探究
    此外又如《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中的妖怪們,它們悠閒地生活在人類肉眼無法看到之處,過著隱秘悠閒的生活,其中大部分都是無害的小妖。 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邪惡的妖怪雖然也存在,但其並不像歐美世界那樣涇渭分明,「與歐美妖獸一貫的邪惡形象不同,日本的妖怪世界似乎並不那么正邪分明,既有取人性命的惡靈,也有對人無害或僅為取樂才偶爾捉弄人的小妖,更多的妖怪則極少與人產生交集,它們遊走在善惡邊緣,悠然地生活在人類社會的影子裡」。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但即使是這樣,日本還是全世界妖怪文化最出名的國家,就比如在中國,很多小孩知道日本的妖怪,卻說不出幾個中國妖怪的故事,或者知道一些中國妖怪的名字,卻認為是日本的妖怪。因此,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中國的妖怪文化是比不過日本的。
  • 百鬼夜行,漫談日本妖怪文化
    在日本有一種很特別的文化-妖怪文化,日本多山多水,而且地震、颱風、海嘯、火山等自然災害頻發,這樣複雜多變的地理及自然環境,使得日本的先民們對大自然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當時人們又無法解釋這些自然現象,他們就開始充分地發揮想像力,創造出很多的妖怪形象,最早的妖怪文化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繩紋時代,差不多就是我們三皇五帝的神話時期,到了平安時代,大概是公元八世紀到12世紀,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老一輩的人信仰和敬畏妖怪鬼神,尤其體現在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中,如清明節、中元節和喪葬文化等。清明節要祭奠先祖,其中便有人們需要遵守的習俗和不能觸碰的忌諱。中元節,又名鬼節,顯然和妖怪文化脫不了干係。而喪葬文化和妖怪、鬼神有關的習俗就更多,這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文化。
  • 從鳥山石燕到水木茂:日本妖怪文化發展報告
    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就像之前我提到的,很多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國志怪傳說裡找到原型。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怎麼樣,是不是被日本人對怪談的執著驚到了?!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怪談裡的很多妖怪卻並非出自日本本土,而是從國外「進口」的。對此,日本有名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就曾表示,「日本的妖怪,至少有70%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只有不到10%是日本當地的。」70%都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