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獎揭曉!《再別天堂》獲最佳影片,《阿拉姜色》獲評委會大獎

2021-02-22 上觀新聞

6月24日晚上,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上,本屆金爵獎一一揭曉。

瑞士、蒙古合拍片《再別天堂》獲得最佳影片,美國演員泰伊·謝裡丹憑藉《星期五的孩子》獲得最佳男演員,加拿大女演員伊莎貝拉·布萊斯憑藉《塔杜薩克女孩》獲得最佳女演員,中國影片《阿拉姜色》獲得評委會大獎

點擊圖片

看眾星雲集的頒獎典禮紅毯儀式

↓↓↓

頒獎典禮開始前,舉行了紅毯儀式。

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新片劇組人員、姜文率領的金爵評委會成員、金爵獎參賽片劇組代表等閃亮登場,奏響了頒獎典禮的序曲。其中,好萊塢知名影星傑西·傑森伯格的登場,給人帶來意外驚喜,他這次來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還特地出席了論壇,與同行們分享了他的專業經驗。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共有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3447部影片報名參賽參展,其中,來自73個國家和地區的590部影片報名參與主競賽單元8個獎項的角逐,最終13部影片成功入圍。

頒獎典禮以《啟·時代》《敬·初心》《向·未來》三部微電影貫穿始終,激勵著所有中國電影人在新時代開啟之後,不忘初心,以敬業精神面向未來,為人民奉獻更多高質量電影作品。

連日來,由中國導演、演員姜文領銜的評委會經過認真評選,金爵獎獎項在頒獎典禮上一一揭曉。其中,《再別天堂》獲金爵獎最佳影片,該片由瑞士和蒙古合拍,是導演巴特巴雅爾·綽格薩姆的處女作。影片細膩展現了一對遊牧民族夫妻在迎接第一個孩子降臨時發生的故事。

最佳動畫片獎頒給了日本動畫片《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最佳紀錄片獎則頒給了荷蘭紀錄片《漫長的季節》。不過,該片導演倫納德·雷特爾·埃爾姆裡奇並沒有出現,登臺領獎臺的是剪輯師傑裡·懷格。他告訴觀眾,去年年初,在拍攝這部描繪敘利亞難民寄居黎巴嫩生活畫卷的影片時,導演在黎巴嫩因心臟病突發暈倒,至今還在康復之中,「我希望這部扣人心弦、意義深刻的影片能被世人分享,決定替他完成電影。今天,影片能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也實現了他的夢想,這尊金爵獎盃是應該屬於他的。」

加拿大女演員伊莎貝拉·布萊斯憑藉《塔杜薩克女孩》獲得最佳女演員。由於工作原因,她無法到場,導演馬丁·拉羅什代為領獎。「這部電影從無到有,全靠我們優秀、熱情、有天賦的工作人員。」在VCR中,伊莎貝拉·布萊斯說,「導演馬丁,你是非常有遠見的電影人,你創造了一個美麗又感人的故事,創造了很有力量的女性角色,我非常感謝這一點。」

中國影片《阿拉姜色》獲德評委會大獎。「我從亞洲新人獎起步,上海是我的福地。」導演松太加說:「我感謝四川這片土地,給了我很多靈感。

獲獎名單(按頒獎順序):

最佳動畫片:《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日本)

最佳紀錄片:《漫長的季節》(荷蘭)

藝術貢獻獎:《食肉動物》(法國/比利時)

最佳攝影:傑夫·比爾曼 (《星期五的孩子》美國)

最佳編劇:扎西達娃/松太加 (《阿拉姜色》中國)

最佳女演員:伊莎貝拉·布萊斯(《塔杜薩克女孩》加拿大)

最佳男演員:泰伊·謝裡丹 (《星期五的孩子》美國)

最佳導演:羅德裡戈·巴裡魯索/塞巴斯蒂安·巴裡魯索(《翻譯家》古巴/加拿大)

評委會大獎:《阿拉姜色》(中國)

最佳影片:《再別天堂》(瑞士/蒙古)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本屆電影節圍繞這一重要歷史節點舉辦了「永遠的畫面——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海報展」、「光影四十」影展單元、改革開放四十年論壇等,頒獎典禮繼續深化這一與中國人民密切相關的主題。電影演員張譯以改革開放同齡人的身份,講述了他與電影、與國家、與時代的情緣。一番真情表達,深切打動觀眾心扉,激起全場強烈共鳴。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電影在探索中不斷前行,與時代脈搏共振。「我出生於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們這代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中國電影特別有感情。」小時候,張譯在銀幕背後產生了對電影的好奇,萌發了走進銀幕的夢想。長大後,他成為了演員,卻遭遇了被選擇的磨礪,當別人問他每天跑劇組,辛辛苦苦跑了五年為什麼還不放棄時,他回答說:「因為我愛電影。演員,多麼幸福,無論何時,演員的身影都會流淌在人類文明和藝術的歷史長河之中,一代一代的演員用自己的身心,記錄歷史,用自己的表演感動世人。從想走進電影的銀幕,到真正進入電影的世界,這條路坎坷滄桑,我走了整整三十年。」

如今,他已演了14部舞臺劇,主演了20部電影,40部電視劇,100多部廣播劇。「經歷了這些豐富的作品,我終於可以說我是一名演員了。」在演藝生涯中,他漸漸懂得了戲比天大的道理。在拍攝《紅海行動》時,他摔斷了腿,但導演林超賢的一句「我們等你」,讓他放棄了手術,綁上免負重靴,帶領蛟龍小隊穿梭在炮火連天的異地他鄉。他深有感觸地說:「這部作品讓海內外的觀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點讚,為我們生為中國人感到自豪。創作這樣的電影,是中國電影人應該具有的擔當!」

他說:「當我跟隨一部部中國電影作品,走上多倫多、威尼斯、坎城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紅毯,我對銀幕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銀幕的背面不僅是電影,也是時代,偉大的國家才能產生偉大的電影。電影取得的一切成就和榮耀,其實和這個國家的成就和榮耀密不可分!」他用自己的真切感言與觀眾共勉:「四十歲,我與時代共成長,不氣餒不沉淪,努力奮鬥自強不息。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光影留給銀幕,把最精湛的表演奉獻給我們熱愛的中國電影!有幸和中國電影同行,有幸和改革開放同齡。」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出席頒獎典禮。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李君娜 張熠

微信編輯:大白

大家都在看↓↓↓

央行:7月5日起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

法官起訴上海迪士尼:1.4米的兒童票標準該改了!

因診斷塵肺病「失職」的3名醫生,被羈押7個月後取保候審


覺得文章不錯,那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 曾在川取景的《阿拉姜色》獲評委會大獎
    國內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今晚迎來頒獎典禮,包括2部中國影片《找到你》和《阿拉姜色》在內的13部中外優秀影片角逐最高獎金爵獎。最終,中國影片《阿拉姜色》獲得最佳編劇和評委會大獎兩個獎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曾在四川取景。導演松太加上臺領獎感謝四川這片土地,給了他很多靈感。
  • 中國影片《阿拉姜色》喜獲兩項大獎
    最終,中國影片《阿拉姜色》喜獲評委會大獎,以及最佳編劇獎。據悉,10天的電影節期間,每天都有著精彩的電影展映和首映,「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一帶一路」等重大主題也成為了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新亮點。  入圍金爵獎的13部影片,分別為《星期五的孩子》(美國)、《帽子戲法》(伊朗)、《記憶殤口》(波蘭)、《找到你》(中國)、《再別天堂》(瑞士/蒙古)、《翻譯家》(古巴/加拿大)、《去曼德勒的路》(丹麥)、《給自己的情書》(義大利)、《綠草如茵》(德國)、《食肉動物》(法國/比利時)、《貓是要抱著的》(日本)、《塔杜薩克女孩》(加拿大)以及《阿拉姜色》(中國)。
  • 第21屆上影節金爵獎揭曉,中國電影《阿拉姜色》摘得兩項大獎
    ▲頒獎典禮發言嘉賓 張譯(攝影/李力)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有兩部中國影片入圍:《找到你》與《阿拉姜色》,最終,《阿拉姜色》榮獲金爵獎評委會大獎及最佳編劇獎兩項大獎▲《阿拉姜色》片花《阿拉姜色》由藏族歌手容中爾甲攜手尼瑪頌宋聯合主演,講述一個女人隱藏自己的病情,與前夫之間的秘密決定去往拉薩,在漫長的旅程過程中她內心的秘密被一一解開,這些秘密包含著她與前夫、丈夫之間的愛與道德,責任與信仰的糾結與困惑。
  • 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文藝佳作《阿拉姜色》定檔10月26日
    今日黃曆,查運勢 🔎《阿拉姜色》先行預告 關注重組家庭的文藝佳作備受矚目的口碑佳作《阿拉姜色》今日公布了全新的定檔海報和預告
  • 再次推薦《阿拉姜色》,今年最佳國產片之一
    《阿拉姜色》海報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拿下評委會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但風頭還是輸給了參展片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同樣聚焦於小人物的聚散離合,《阿拉姜色》的故事更樸素,更謝絕傳奇性,也更靜水流深。這是一部坦誠面對普通人敏感複雜情感和意緒的家庭片,藏區「朝聖」題材僅僅是展開人物描寫所需的情節載體。
  • 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出任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原標題: 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出任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庫斯圖裡卡,將出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庫斯圖裡卡創作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傑出影片。1985年,憑藉《爸爸去出差》,奪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庫斯圖裡卡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電影節的寵兒,也是極少數完成三大電影節「大滿貫」的當代電影大師之一。
  • 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委員名單
    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委員名單 金爵獎國際評委會主席巴瑞·萊文森    現年69歲的巴瑞·萊文森是好萊塢最受敬重的導演之一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奪冠》獲最佳故事片獎等三項大獎...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奪冠》獲最佳故事片獎等三項大獎,《我和我的祖國》獲評委會特別獎(附完整獲獎名單) 時間:2020.11.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唱起這首《阿拉姜色》,所有的秘密也終將被原諒
    在即將於10月26號全國上映的影片《阿拉姜色》裡,也出現了一位匍匐跪拜的朝聖者。 在前不久結束的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阿拉姜色》一舉拿下金爵獎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編劇兩項殊榮,堪稱本屆電影節最大的一匹黑馬。
  • IM兩岸青年影展揭曉:臺片《帶媽媽出去玩》獲評最佳影片
    中新社平潭10月26日電 (記者 林春茵)IM兩岸青年影展25日晚揭曉8項榮譽,臺灣藝術大學成最大贏家,共5部學生作品獲獎,並摘取最佳影片榮譽。臺灣藝術大學學生隋淑芬作品《帶媽媽出去玩》獲最佳影片榮譽。
  • 第22屆金爵獎揭曉,96歲的常楓拿到「半個」影帝
    主競賽單元共有15部電影一起角逐金爵獎,其中包括3部中國影片,它們分別是《鋌而走險》《拂鄉心》和《春潮》。 本屆金爵獎一共頒出了10項大獎。伊朗電影《夢之城堡》拿下其中3項,成為當晚最大贏家,同時這部電影也成為了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 祝賀蒙古電影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爵獎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爵獎頒獎典禮於上周舉行,來自108個國家的3447部電影參加本屆電影節,蒙古電影被評為最佳影片。
  • 《地下》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出任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塞爾維亞著名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將出任2016年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北京時間2月14日晨,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在柏林舉行海外推廣會,上影節執行副秘書長傅文霞宣布了這一消息,本屆電影節將於今年6月11日至19日舉行。
  • 中國舉辦首個全球性科幻電影節 《後代》獲最佳影片和最佳表演大獎
    >    我蘇網訊 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包括最佳影片
  • 金爵獲獎影片《阿拉姜色》10月26日上映:最質樸的情感傳遞出最真實的感動
    入圍今年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並成功摘得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編劇獎的電影《阿拉姜色》,將於本月26日全國公映。
  • 湯姆霍伯出任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曾獲7項奧斯卡獎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張素)曾憑《國王的演講》、《悲慘世界》等名作斬獲7項奧斯卡獎的知名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將出任第16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這是記者20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組委會同時還公布了評委會名單及12部入圍影片。
  • 國際電影節龍旭導演獲最佳動作獎
    莎樂美·戴繆莉亞《呼吸之間》)獲封影后,影片講述一名曾經的醫生在監獄長期服刑後終於出獄,克服困難回歸社會的故事。《中國玉佩之謎》獲最佳動作獎。日本動畫大師新作《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斬獲最佳動畫,為電影配音的日本當紅男星片寄涼太登臺領獎。
  • 第十五屆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揭曉《我和我的祖國》獲評最佳影片
    楊荔鈉憑藉《春潮》獲得最佳導演獎。 張瑤 攝楊荔鈉憑藉《春潮》獲得最佳導演獎。張瑤 攝中新網長春9月10日電 (記者 郭佳)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十項大獎10日晚在長春揭曉。《我和我的祖國》獲評最佳影片,《春潮》斬獲最佳導演獎、評委會大獎,最佳男女演員獎分別由海拉提·哈木、任素汐獲得。「長春電影節是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這個獎非常有分量。」《我和我的祖國》總出品人傅若清表示,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對創作者和創作單位來講,到現場領獎無疑是最大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