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人氣的語文雜誌
點擊標題下方「新讀寫」關注
來源:淘漉音樂(ID:taolumusic)
轉眼2018又已經過了一半。再回首,猛然發現,十年也就是一眨眼的事,也就是十首歌的功夫。
1、《兒時》
這首歌旋律與編曲並不複雜,歌詞卻讓我們心嚮往之,因為那是屬於我們一整個時代人的記憶。
課間活動是捉迷藏、跳皮筋、打卡片,放了學一定要飛奔回家看五點半的大風車,過年了要買新衣服,開學了要剪頭髮、買新文具。
那樣鮮明的記憶,卻讓我們紅了眼。
《少年說》裡有一期是上三年級的小姑娘對即將轉學的好朋友告別,她說:
「因為向你學習,我才能變得像今天這樣優秀,再過兩個月你就要去上海讀書,你知道嗎?我非常捨不得你,希望你去了上海也能一直記得我,一直記得全班同學以及老師,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
被表白的男孩在臺下緊張的不知所措,最後還是在主持人的鼓勵下才滿臉通紅的說:
「我在你身上也學習了很多,你是我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我也非常捨不得你。」
最後小姑娘拿出一本之前老師獎勵給她的書送給男孩兒:「希望他去了上海,可以一如既往的優秀,也會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女孩兒最終沒忍住眼淚。
童年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那些最純粹的情感將歲月溫暖。
如今,再也沒有樣樣蟬鳴悠揚的夏天,再也沒有那群一臉泥巴的玩伴,連大白兔都變了味道。
時代變幻的如此快,多年後,恐怕除了我們,再也沒有人知道這首歌裡唱的玻璃珠、英雄卡究竟為何物了。
2、《光陰的故事》
一首歌,一段青春,一場人生。
1977年,羅大佑與張艾嘉在合作電影《閃亮的日子》時相識,很快這對金童玉女陷入愛情。
△羅大佑和張艾嘉
當時只有24歲的張艾嘉對愛情從不遮掩:
「跟羅大佑當然有拍拖,他真的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對他驚為天人。」
1981年,羅大佑放棄從醫,正式成為一個音樂人,他首度擔任製作人,就是幫張艾嘉做專輯,還心甘情願,把耗時5年的作品《童年》以及《光陰的故事》送給張艾嘉。
那時所有人都覺得這對璧人能攜手白頭,可其實這戀情只維持了一年。
多少年過去了,張艾嘉結婚、離婚、又結婚,拍電影當導演,不再唱歌;羅大佑也從個毛頭小子變成了頂級音樂人,成了華語樂壇的「教父」。
稚嫩的愛情經歷時光最後變成了友情,但那些歌終究是留下了。
他把歲月唱成歌,我們也就記住了這歲月。
3、《曾經的你》
唱這首歌的時候許巍已經36歲了。
他16歲開始彈吉他,為了尋找自己的音樂夢想十幾歲就開始大江南北的走穴,後來回家,入伍,然後又組樂隊在餐廳駐唱。
這小半生的折騰,帶給他許多,也帶走了許多,於是他開始思考,開始靜下心來。
所有後來,那個終於功成名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白月光的許巍卻過起了最普通的生活,他說:
「以前吃過苦,所以現在知足了。我也不跟別人比,就跟我過去比。我原來是個吉他手,一直夢想有一把好的吉他,當時我還經常吃了這頓就開始為下一頓發愁。
現在的生活,已經太好了,遠遠超出我之前的預想了。我過的……跟大部分老百姓差不多吧。
住在小區裡,我不會開車,我老婆開的車也是很普通的車,就是代步工具。我們的心態就是,『過日子就是這樣吧』。」
人生兜兜轉轉,見識了太多人間冷暖,所以他後來提起吉他,唱出這一首歌,是想告訴所有和他一樣勇往直前的人。
縱使旅程孤寂,也要不負自己,不被改變,想一想曾經的你,然後綻放出最初的純真笑容。
4、《父親》
如果長大後你發現有的歌想聽但又不敢聽,那《父親》一定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首歌的同名電影裡,年輕時抓賊擒人無所不能的父親,是幼年女兒最大的驕傲;長大後,嘮叨的父親漸漸成了她的煩惱;父親受傷忘記一切後,女兒開始無微不至的照顧他。
這首歌是筷子兄弟在拍《老男孩》的時候,王太利的父親病重,他想把這部片子拍給父親看,於是加緊拍攝,每天都給父親打電話說:
「爹,你最近一定要好好恢復身體,我的片子快拍完了。你小兒子不是孬種,我現在做的這事特別靠譜,你一定要看到我成功啊……」
可父親還是沒撐住,王太利最後也沒見到父親一面。只在事後做了一首歌,他說:
「如果可以和天堂的父親說話,現在特別想對他說:爸爸我愛你,要是父親在天堂有知,應該也會對我說:孩子我也愛你。但是很遺憾,這種話父親在世時我們兩人從沒說過。」
一個十年轉瞬即逝,誰的鬢角新添白芽。
歌裡唱: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可我們都清楚,你用什麼都換不來他的歲月長流,你能為他做的,無非就是那微不足道卻也值千金的關心。
5、《清白之年》
去年《跨界歌王》總決賽,樸樹來給王珞丹合唱了一首《清白之年》。
他們唱:
是不是生活太艱難
還是活色生香
我們都遍體鱗傷
也慢慢壞了心腸
歌詞涼的驚心,那是樸樹磨了十四年的一把劍,劍閃寒光直指人心。
你得到你想要的了麼?
沒有回答,因為無論得沒得到我們都得往前走。
少年們總是一往無前,等到長成不動聲色的大人,再回首隻剩下帶淚的微笑。
此生多寒涼,此身越重洋,重洋千萬裡,此去不回頭。
6、《一生有你》
2000年,盧庚戌給李健打了個電話邀請他一起做音樂,九月他們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一生有你》。
那時候這兩個青春洋溢的高材生唱著這首歌,是想大聲對時光宣告,縱使時光流逝,縱使身邊的人容顏不再,也依然會對TA如往昔。
可沒過多久李健因為音樂理念和道路的不同從水木年華出走了。接下來幾年,這個樂隊的成員來了又走,組了又散。
多年後李健憑一曲《傳奇》走紅,談起從前只是說了一句:「一言難盡。」
年少時總以為陪伴一生是最簡單的,長大後才發現世事無常,當一些往事慢慢消散,當一些人漸漸走遠,到那時我們也便學會了珍惜。
7、《再回首》
這是姜育恆的歌,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宗盛也曾翻唱過,姜育恆的音色清亮,李宗盛正相反,是滄桑中帶一些平靜。
1998與林憶蓮成婚,生性要強的林憶蓮心甘情願為李宗盛洗手做羹,當了一年的家庭主婦,可激情褪去,兩個本來就極相似的人,產生了很多摩擦。
接下來幾年他們一直在搬家,從加拿大到臺北到上海,再到北京,如此頻繁的遷徙,像是在找一個心安之處,但總是一無所獲。
後來李宗盛說:
「北京大得讓人心慌。奄奄一息的婚姻招來周刊的狗仔隊架起相機在小區院子裡守著。」
這段感情最終於04年徹底瓦解,他的回憶悽涼:
「當我籤了字離開酒店,走進炙熱陽光的那一刻,我仍然打了一個冷顫。」
那時候,時年46歲的李宗盛回首來路,看到自己兩段失敗的感情,歌聲只餘滄桑。
8、《青春》
歌曲《青春》是韓劇《請回答1988》的OST。
原曲是韓國傳說級搖滾樂隊「山之聲」在1981年創作並發行的。新作由韓國歌手金弼與「山之聲」樂隊成員、原曲創作者金昌萬共同演繹。
原作者與新生代歌手,兩個世代的合作似乎也給這首歌加上了一種傳承與交替的意味,更顯歌曲厚重。
還記得故事的最後,採訪團隊問20年後的阿澤和德善,如果可以選擇,還想再回到那個青蔥歲月嗎?
阿澤回答:
「我不想,我喜歡現在.可是如果能回到過去的話,那我想做一件事,跟夥伴們一起,在我的房間裡通宵玩耍,玩玩大富翁,吃吃拉麵,看看英雄本色」
德善卻說:
「但我還想,想回到過去,見一些人。」
「年輕.如泰山一般的父母。」
優秀的藝術作品總能超越文化與語言,那個虛構出的,1988年的韓國小胡同裡,承載了許多人的歡笑與淚水。
那是單純又美好的,青春。
9、《漫步人生路》
唱這首歌的時候鄧麗君當然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只剩下12年了。
她那時不過30歲,功成名就,年華尚好。
她從六歲開始登臺表演,豆蔻年華就名聲鵲起,此後餘生便一直沉浸在音樂中。
不僅天南海北的四處演出,還靜下心來去日本正統的學習音樂,那些日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私下裡更多的是體力的透支與精神的損耗。
1995年,積勞成疾的鄧麗君於泰國逝世,享年42歲。
後來的我們再聽起這一首《漫步人生路》,君已不再,我們也嘗了太多酸甜與苦辣,更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滋味。
小時候總以為等長大了就好了,就不會有煩惱,就有能力解決所有的問題。
長大卻發現那撲面而來的人生百態更讓人難以招架。當穿過一切磨難,再回頭想想,沒關係啊,這不就是人生嘛。
10、《十年》
陳奕迅這首苦澀的情歌,經由歲月與成長的洗禮,變成了一首用來紀念的歌曲,紀念一段情,紀念一段時光,紀念一場夢。
十年前,我們也許都做過這樣一場夢把,夢裡的我們長大成人,衣裝筆挺,笑容得體;
十年後,我們也都做過這樣一場夢吧,夢裡的我們回到了那個蟬鳴鳥叫,在課堂上睡覺的下午。
那時年少,不懂珍惜,以為明天還遠,歲月還長;
再長大一些,又開始懷念,懷念曾經那些人,回憶曾經那些淚水與笑顏;
又過了好幾個十年,我們終於成熟,也不再拼了命的懷念,只是已經明白,無論是追憶還是展望,都抵不住著眼當下事,珍惜眼前人。
我從兒時開始回憶那屬於光陰的故事,那裡有曾經的你,有年輕的父親和母親,那是我們的清白之年,曾以為一生有你。
可再回首,卻發現青春與你都已走遠,我漫步在這人生路上啊,才發現又一個十年已過。
流光多容易把人拋啊,十年不過是彈指一瞬,後來我們終己一生再也回不到當初。
所幸,歲月亦已成歌,歌聲悠揚,也足以慰藉這塵世一場。
更多寫作指導、熱門時文、寫作素材、讀書方法、學生佳作……盡在《新讀寫》雜誌!
投稿郵箱:xinduxie211@163.com。
長按二維碼 關注新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