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並非不孝,做好這一點,絕對是個大孝子

2021-01-18 感悟就在一瞬間

近些年,人民大眾爭破頭都會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啃老,啃老也順利的晉升為新型不孝的代言詞。隨著年輕一輩的悲慘現狀被不斷曝光,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不孝」表示諒解與同情。然而這驚天事實卻是啃老並非不孝。

眾所周知,父母的財產留給子女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如果家庭條件很好,啃一輩子老都沒什麼。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子女卻很努力,這種啃老可以理解,畢竟你若過得不好,爸媽會更加難過。如果條件不好,卻只知道啃老,那就是真的不孝了。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想著長大了要怎樣去孝敬他們的父母。他們內心也會為這種「白日夢」而感到開心,這種轉瞬即逝的幸福感告訴他們要不斷努力著快快長大。然而長大後等來的卻是各種事與願違、力不從心與身不由己,他們完全無法實現當初的「白日夢」。

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到自己成家生子,更多的時間給了事業,給多的愛給了孩子,加上沒完沒了地啃老的行為,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在心裡把自己打入不孝的標籤,他們的羞愧難以言表。當然也有部分只會推卸責任邊啃著老邊怪自己的父母無能。這就真的讓人寒心了。如果你還在努力著,只是為自己的啃老行為感到羞愧,那麼接下來這一點必須要學會,只要學會了,就是個大孝子。

這一點就是學會給予父母應得的尊重,肯定他們。肯定他們的觀點,肯定他們的貢獻,肯定他們的犧牲等等。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和學識去否定他們,他們並不是你所錯認為的「井底之蛙」和沒有學歷的落後者。你所認為的正確的道理也只是適用於你自身,就像他們不知道地球的自轉與公轉也不影響他們每天睡覺吃飯工作一樣。

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的不孝正在崛起,奶奶的含淚控訴:「一家三口組團啃老」
    近來有種形式更為「特別」的不孝讓老人們很難招架,也更為傷心。「三口之家組團啃老」,老人無奈落淚,年輕父母卻毫不自知鄰居王奶奶退休多年,自己和老伴的身體不錯,剛辦退休的時候,老兩口想著去旅遊,剛報名完旅行團,兒媳就懷孕了。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 快速蔓延的「新型不孝」,比啃老更過分,嚴重危害老人生活
    可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居然出現了一個群體——「啃老族」,這個群體飽受網友的批評,而如今卻出現了比「啃老」更過分的「新型不孝」。現在的都市生活節奏較快,年輕的男女們工作壓力較大,有時會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張大媽也不例外,張大媽家在農村,可是兒子十分爭氣,考上了省城的大學,並且在省城定居了,張大媽非常自豪,逢人就說自己的兒子懂事。
  • 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蒙在鼓裡還不知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孝順自己,不希望自己養出不孝子女。但不孝子女的新套路很多,這些不孝子女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被蒙在鼓裡卻猶然不知。兒子結婚以後,隔年生了個兒子。兒媳坐月子期間,老人怕照顧兒媳不周到,而且他們已經年邁,身體經不起折騰。於是給兒媳找了月嫂,讓月嫂照顧兒媳和孩子。兒子和兒媳對此很有意見,覺得老人明明和自己坐在同一個小區,也不過來幫忙照顧。
  • 比啃老更傷父母的「新型不孝」,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雖然他們不圖什麼回報,但沒有幾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孝順自己的。然而天意弄人,生活中有些孩子享受著父母帶來的舒適,卻從不懂得感恩,甚至啃老。啃老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不過,還有一種"新型不孝"正在侵襲現代家庭,比啃老還要傷父母心,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更可怕,老人默默承受孩子苦不堪言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70萬的大學生畢業面臨著失業,而其中10萬的大學生就會選擇在家啃老。很多正在奮鬥的年輕人都對「啃老」嗤之以鼻。自己有手有腳,憑什麼要老人養活你,這是不孝的行為,老人辛苦供你讀書撫養你長大,為了將來有一天孩子獨立,沒想到到老了還要養活這些啃老族。
  • 「新型不孝」快速蔓延,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年輕子女還沒意識到
    我們從一出生就擁有了父母的愛,對我們來說這是命運的饋贈,讓我們可以在安穩的環境和愛意的包圍下長大。但是有些人卻並不懂得感恩,他們將父母對自己的愛當做理所當然,在自己可以獨立生存以後,他們不願意自食其力,而是依附於父母生活,這種「啃老」的現象如今屢見不鮮,給許多老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 比啃老更嚴重的「新型不孝」,正在逐漸蔓延,年輕女子要及時止損
    這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性質更惡劣,年輕子女要反思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大兒子已經上高中,小兒子才上幼兒園,王女士對小兒子非常寵愛,要什麼都給買,有天小兒子看班級有同學使用電話手錶,就央求著媽媽買。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有三個不孝,那後面兩個是什麼呢?
    雖然這裡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比較封建一點的思想,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沒有脫離一個字,那就是「孝」。而我們也有一句關於孝道俗語流傳至今,那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這裡有著三個不孝,那麼後面的兩個「不孝」分別是什麼呢?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不過這裡的意思可能和我們理解的不同。
  • 雲南大孝子直播他媽的葬禮,你是高興還是高興呀
    【點擊上面藍色的端木小香,關注我的小二號哈】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人各有志,不能強求;吃饃蘸尿,個人所好……這不,雲南昭通的
  • 俗語說「不孝有三」,那麼到底是哪「三不孝」?十人九不知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麼?其實精華在下一句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國家,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就像千古名句「百善孝為先」,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國對孝道還是十分講究的,關於孝順我國還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不孝有三」,那麼你們知道這裡到底指的是哪「三不孝」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分別指哪三個「不孝」?為什麼?
    從「不孝有三」的「三」字,是虛數還是實數,到「為無後也」到底講的是什麼,都沒個統一答案。東漢學者趙歧為《孟子》作註:根據自己對儒家理論的研習與理解,自創了「三大不孝」。大意是:其一,曲意順從父母,陷親於不義;其二,家中貧窮,不謀求當官發財;其三,不娶妻,沒有兒子主持祭祀。
  • 「比起一年半載見不到,我真的希望他們啃老」
    文:仙仙先生「比起一年半載見不到,我真的希望他們啃老。」這句話是早上偶然機會和一位七十歲左右大爺聊天的時候,他最後說的話。很多人都說子女不孝的典範是啃老,可是這些年我每次聽到這些話,我真的希望我的子女們也能啃老,那至少能留在我的身邊。」70歲的李大爺突然說了一句我從來沒有想過的話題,對於孝順這個詞,到底什麼才是真諦?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剩下兩個不孝是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經常被父母用來當做「逼婚」的口頭禪出自《孟子》。原文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先了解一下故事背景:就是舜娶了妻子,但是卻沒有告訴他的母親,娶妻是人生大事,卻不告訴母親。
  • 送老人去養老院,並非「不孝」
    送老人去養老院,並非「不孝」 喬志峰 最近的熱播劇《流金歲月》中,蔣南孫爸爸跳樓,奶奶失去兒子,蔣媽媽重獲新生,建議將奶奶送到養老院。此劇情也引發了廣泛探討。
  • 「新型不孝」正在快速蔓延,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這比啃老還可怕!
    回到家對自己的父母要求這要求那。殊不知父母在家每天都是省吃儉用為孩子攢錢買車買房,父母每天辛苦勞作,也不忘在他們的孩子回家前做上一桌豐盛的飯菜。反觀子女們整天都在抱怨他們的父母,認為父母為他們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家庭的氛圍是不正常的,作為兒女們不該讓養育了我們的父母年過半百再傷心難過。那麼對於這樣的事情,如何在育兒的時候來避免呢?
  • 「陪伴式啃老」算是孝順嗎?算嗎?不算嗎?
    ▲電視劇《都挺好》海報最近,電視劇《都挺好》在網絡上被討論得熱火朝天。 不陪伴與啃老一樣「不孝」 事實上,跟傳統啃老相比,陪伴式啃老雖然也挺面目可憎的,但我以為,這個詞組裡雖然有「啃老」,但不應忽視和貶低的是「陪伴」。 雖然陪伴式啃老包裝美化成「常回家看看」,但那些因為不啃老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倒也不妨捫心自問——你做到「常回家看看」了嗎?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傷透了老人心,很多子女卻渾然不覺!
    所謂的「啃老」,多指物質和經濟方面,說的是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或者具備生存能力之後,還要依靠父母生活。現在又有「新型啃老」逐步蔓延到生活中,指的是子女已經成家後,還靠老人的老本兒過日子。不但沒有盡到養老的義務,反倒給年邁的父母增添了很多負擔。
  • 新式「不孝」的流行,讓許多父母心碎,遺憾的是年輕人並不贊成
    父母親含辛茹苦撫養孩子,這其中不僅要付出金錢,時間更多的時候是付出滿滿的愛。兒童生來就像一張白紙,在父母的教導下,兒童逐漸有了自己的樣子。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愛,而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出現跑偏。隨著「啃老」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家長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育水平。將孩子培養成"小白眼狼",顯然並非父母之愛的本意。
  • 當代中國兒女為何這麼「不孝」?心理學家:全是父母當年「作」的
    中國人非常重視孝道,古往今來,中國人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罵「不孝」。而直到現在,我國農村的不少地區,一些父母因為思想落後,仍舊喜歡在子女達不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給對方扣上「不孝」的帽子。 歷朝歷代的中國人,為了成為人們口中的「大孝子」,可謂是兢兢業業,甚至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捫心自問,當代的我們,真的願意孝順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