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看完一周了,隋東風綜合症又被這首同名主題曲勾起。黃軒唱到:「愛你的心無處投遞,如果可以飛簷走壁找到你」時,我想起百年前蘇軾回憶起亡妻也寫下過:「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詩句。回憶像座城堡,走不出的人心甘情願畫地為牢。古有蘇軾,今有隋東風。
昨天晚上突然想看一部電影消遣一下時光,於是接著上次看的芳華,又看了一部黃軒主演的《只有芸知道》。
看之前就看到銀屏上說,電影據真實故事改編,寫的是馮小剛的一位朋友,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句木心詩人說的話: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短暫的隔空重逢,羅芸沒穿鞋就離別,這一走把東風帶回了「克萊德」,帶回了那個屬於他們的15年。
羅芸和隋東風的相識讓導演放在了後段,可能是把最精彩的部分在一開始就呈現給觀眾,影片的前一小時,我傷感無數次,就像隋東風說的:「我多想羅芸再多活幾年」,我也希望他們還有好幾個15年。
羅芸和東風從奧克蘭辦到克萊德,接手了一戶偏遠的老宅子,門前面有一顆很大的樹,這棵樹比周圍的樹都大很多,羅芸問東風為什麼這棵樹這麼大,東風說「這棵樹比其他的樹都想活」。聽到時覺得這處臺詞好像沒什麼,後來聽羅芸的父母介紹羅芸是個早產兒,醫生說活不到20她卻活到了45,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這顆樹就是羅芸啊,到後來blue的死,羅芸在樹下說,這棵樹沒有伴,你也沒有伴,你們就做個伴吧,我才明白羅芸45歲後的時光便是blue的陪伴。
melinda的出現似乎襯出了這對戀人的歡喜,卻也為感情帶來了一些小的插曲。羅芸和東風經營者百裡之內唯一的餐館,收入可觀,生活也還算愜意。melinda是餐館內的長期實習生兼羅芸和東風的口語老師,這樣的生活似乎很愜意。meilinda是一個喜歡到處冒險的人,她營救過鯨魚,幫助過孤兒,去過非洲,也自己完成學業。但似乎melinda的出現也揭起了羅芸的傷疤,羅芸經常夢見鯨魚,對什麼都顯得不放心,所以她很想走出自己。於是她在極光下許願,希望她跟東風經營的餐館無論以什麼方式毀掉,她不想困在這裡,她希望像大樹一樣努力活著,但也不希望像大樹那樣困在那裡。
01沒有安全感的人,一定受過很大的傷
在影片的前一小時,我一直不知道羅芸為什麼缺乏安全感。東風是那樣的疼愛她,為她做很多事情,什麼時候對她寵愛有加。
餐館內出現吸毒的顧客吃霸王餐,羅芸拼命的反抗求一個公道,這裡的反抗其實是象徵了羅芸的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最容易激動情緒,這點在東風帶羅芸去看鯨魚被人搶佔車位時同樣刻畫出來了。
羅芸任何時候都顯現出缺乏安全感的樣子,夢見鯨魚,被問到房子沒有鄰居害怕嗎,就連給blue餵食物都細到吃幾塊,blue最愛吃的香腸也只有在它快走的時候才給它吃。
看這些時都很疑惑,為什麼一個人能如此的害怕世界。後來羅芸的媽媽跟東風說羅芸問到什麼是死亡被告知是過節時,羅芸說喜歡的衣服要等死的時候穿,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極度悲傷,想起了羅芸手術前洗澡洗得乾乾淨淨。
沒有安全感的人,一定是受過很大的傷,羅芸的天生缺陷和兒童時期心理受的傷讓她的安全感都失去了,她這裡或許只有東風和鯨魚才能帶來安全感。
02別讓所欲的願望都變成一個人的後半生
有一句話羅芸說了兩次,導演安排得很好,一次是在和東風結婚的時候一次是在和東風分別的時候。「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東風對羅芸的感情是讓所有人羨慕的,他一心想著林太的那句話:「有了房子,車子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所以跟羅芸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很拼命的努力,希望努力幹幾年攢點錢給羅芸更好的日子。但是每次羅芸提及關閉餐館去過另外一種生活時,他都會有些發愁,我想給女人物質上的安全感是男人第一能想到的,所以每次羅芸都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她也難掩失落。
說到這裡,我覺得電影的導演也在可以的安排相同的情節。blue死的時候羅芸給它吃了愛吃的香腸,讓它一次吃個夠;羅芸跟東風結婚的時候,林太大哭崩潰,守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卻失去了人,這裡反倒覺得林太對東風說的話有點諷刺,這真的是她要的安全感嗎?
後來羅芸走了,東風帶著她的骨灰分在了幾個她想去的地方,也在海上看到了鯨魚,也捐了椅子,也完成了羅芸的願望。
這部影片看的我很難過,難過的是羅芸走的太急,難過的是東風從一個陽光少你變得如此憂鬱,難過的是很多東西只有芸知道,難過的是半路上留下來的那個人。
今天推薦的歌曲是電影的主題曲,隋東風唱的「如果雲知道」
若果芸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