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音樂的黃金年代,那麼多滿懷青春記憶,讓人記著幾十年的歌曲

2021-01-12 娛樂八卦內幕

4 in love在楊丞琳2018年演唱會上合體瞬間點燃了不少80後、90後的回憶,忍不住把《一千零一個願望》又單曲循環了一天;周杰倫在生日時推出的單曲《等你下課》刷爆了朋友圈,就連好多年不聽他歌的「中年人」們也滿懷懷舊情緒紛紛轉發……

這些來自臺灣偶像劇和流行音樂黃金年代的歌手,伴隨著80後、90後長大。就算你不是他們忠實的粉絲,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時,關於青春的記憶洶湧而來。在這個「回憶殺」的名單裡,鵝覺得還有一個沉寂已久卻不能忘記的名字,那就是「甜蜜教主」王心凌。

王心凌近日參加了鵝家綜藝節目《異口同聲》,與同齡但依舊少女感十足的張韶涵相比,這幾年深陷整容疑雲的王心凌確實看起來狀態不太好,臉蛋雖然粉撲撲,但僵得笑起來並不是很自然,跟以前甜美靈動的樣子判若兩人。

但是,她一開口唱歌,那個「甜蜜教主」瞬間又回來了,完全是自帶粉紅泡泡的少女心本心。

節目裡劉維的描述很形象,說王心凌唱歌自帶「跳舞感」,每個字都帶著彈跳的律動。

要判斷一個歌手曾經是不是真正的大紅大紫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能不能把現場個唱變成全場大合唱。王心凌在節目上唱的兩首歌《當你》和《睫毛彎彎》,都是「女生必備」曲目。鵝看到,每次鏡頭切換到觀眾席,總有觀眾忘了遊戲關鍵是,要猜哪個聲音是真的王心凌,取而代之的是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

王心凌2003年出道,憑藉可愛的外形和甜美的嗓音成為「少男殺手」、「甜蜜教主」,而且幾乎每張專輯的主打歌甚至非主打歌都火遍大街小巷,《當你》、《第一次愛的人》、《愛你》、《花的嫁紗》、《彩虹的微笑》……幾乎每個人都能唱出一兩首她的歌,強烈唱跳風格的《睫毛彎彎》更是常年盤踞年會和KTV的熱門節目排行榜。

羨慕的是,王心凌還是「男神收割機」。與立威廉、明道主演的《天國的嫁衣》和與張棟梁主演的《微笑PASTA》都是當年最火的偶像劇,王心凌甜美可愛的形象也越發深入人心。

雖然從現在的審美眼光看,十年前的造型多少有點一言難盡,但當時王心凌在崇尚可愛風格的臺灣可是當之無愧的時尚ICON,甚至在日本也有很多粉絲。

當年王心凌是大紅偶像毋庸置疑,但對於她的唱功的評價,從她出道以來一直很有爭議。接下來鵝和小夥伴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嚴肅的問題——如何公正地評價王心凌的歌唱實力。

在很多人看來,王心凌不過是一個唱著可愛歌曲的甜姐兒而已,唱將肯定算不上。她唱不了張韶涵、楊丞琳那樣的高音,跳舞也比不上「舞娘」蔡依林。原來也這樣認為,但看完《異口同聲》這個節目之後,發現果斷欠王心凌一個道歉!

這個節目是讓幾位模仿者與王心凌一起合唱,雖然幾個人的聲線都有一些相似,但比起這些素人,王心凌的聲音明顯更加立體更有質感,辨識度也更高。更重要的是,雖然聽起來有少女的俏皮與天真,但絕對不是做作地裝可愛,用網友「不知名美人」的話說「她的歌是甜不是齁」。

看了B站上一個2007年王心凌在中日友好歌會表演《睫毛彎彎》的現場視頻,更是開口跪。在全開麥的狀態下,一點喘氣的聲音都能被收錄進去,而王心凌又唱又跳居然還能保持全程氣息平穩不走調,這是現在很多偶像歌手做不到的。

其實,要想在唱跳方面過關也很簡單,一個字,練。蔡依林把自己從肢體不協調的「地才」生生練成了活色生香的「舞娘」,王心凌也是一樣。作為臺灣艾回公司籤約的第一個歌手,公司當時和她籤約的條件是,要去日本培訓三個月,合格後,才可以出道。一段「王心凌日本艾回培訓全紀錄」的視頻記錄了20歲的王心凌在那三個月的生活:每天訓練八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唱歌跳舞。

不難看出,當時唱片公司是對王心凌寄予厚望的:毫無舞蹈基礎的王心凌從最基礎的舞步學起,教她跳舞的是曾為寶兒、安室奈美惠等當時日本一線女明星編舞的老師,而最後的考試就是完整唱跳一首歌。這些個路線是不是很熟悉?有了在日本的魔鬼訓練,唱跳根本不是事。

當年,蔡依林、楊丞琳、張韶涵、王心凌名列「四小天后」。十多年過去,唱片死去,live現場和網際網路音樂平臺蓬勃發展,配合良好,再到如今數字專輯轉世重生,流行音樂圈風雲變幻。

當中蔡依林憑藉唱跳完成完美轉身,張韶涵也漸漸蛻去了青澀,走出舊日家庭陰影,演繹更多風格的作品,楊丞琳則一直保持著不錯的曝光度,人氣還在,愛情甜蜜,唯有王心凌似乎flop已久,除了與幾任前男友的各種糾葛外

就是網友對其整容的群嘲。不得不說有點惋惜。

最多的聲音是,當年大殺四方的甜美聲音如今成了綁在她身上的枷鎖。王心凌也不是沒想過轉型,2010年開始,王心凌就曾試圖向成熟性感的方向發展,甚至大跳「電臀舞」,但「甜蜜教主」的烙印太過深刻,加上唱片公司的路線過於保守,以至於36歲了,人們還是把她看成當年的少女,想聽她唱十幾歲小女生的心事。

一個歌手的成名之路,有自身的努力,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網友「坦克手」說:「王心凌真的應該和張韶涵一樣再火一次,或者說那個年代的歌手都不應該過氣。大家可以仔細聽一下王心凌的作品,她幾乎每首歌的咬字發音都不一樣,歌曲的詮釋能力可以說非常棒了。那時候的流行歌手幾乎都是素人發掘,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加上那個時候競爭很大,他們也都在努力讓自己的專業部分更加專業。哪像現在的小明星,也不上進卻能有這麼多資源」。這話當然包含著對現在「隨隨便便包裝個網紅都可以當偶像歌手」的不滿,但另一方面,兩千年左右,臺灣流行音樂是黃金年代,承包華語圈半壁江山這是毫無爭議的。

雖然當時隨著偶像劇的發展,出了一批能演能唱、顏值在線的「偶像歌手」,但現在回頭看看,這些歌手的歌唱實力都堪稱不俗。

林俊傑就不用說了,公認的「行走的CD機」、「現場大魔王」,當年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裡主打歌就是《江南》,尤其難得的是,他和周杰倫一樣,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不僅自己的歌火,幫其他歌手寫的歌很多也是經典之作,比如張惠妹的《記得》、徐若瑄的《愛笑的眼睛》、SHE的《一眼萬年》……王心凌的標誌性情歌《當你》也是林俊傑作的曲。明明可以靠賣萌卻偏偏要靠才華說的就是他。

「潘帥」潘瑋柏近幾年在唱歌方面沒有什麼水花,反倒是《我們相愛吧》和吳昕組的「無尾熊CP」火了,想必潘帥本人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吧。畢竟當年是和周董齊名的「小天王」,《壁虎漫步》、《反轉地球》可謂是許多人嘻哈的啟蒙之作,比起周杰倫,出生美國的潘瑋柏把更加純正的嘻哈音樂融入了自己的歌曲中。

同樣被冠以偶像稱號、唱歌實力被嚴重低估的還有楊丞琳。雖然黑歷史纏身,但是楊丞琳絕對不是《不良笑花》裡蜜汁審美的傻白甜啊,不信你去KTV裡試試唱她的歌,難度很高真不是一般人能唱得了的。近幾年的專輯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是張張都有自己的風格。這兩年參演的迷你劇《荼蘼》飾演御姐熟女,也可以看出,她在為轉型做各種努力和嘗試。

而在音樂上,相信有男友李榮浩的加持,楊丞琳的歌唱道路發展前景還是樂觀的。

對比現在的「小鮮肉」們只要張口粉絲就買帳,當年這些「偶像」們算得上真正的實力派了。其實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那是個競爭太激烈的時代,就像日韓一樣,雖然盛產偶像,但這些歌手都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各憑本事真刀真槍殺出一條血路的,沒有一個是「花架子」。

孫燕姿、梁靜茹、蕭亞軒、周杰倫……如今我們叫得上名字的歌手,鼎盛期都在千禧年前後。臺灣市場的蛋糕就那麼大,就算是被歸為「偶像」類別的歌手,如果不好好磨練自己的業務能力,被淘汰是分分鐘的事情,就像楊丞琳出道時所在的「4 in love」,雖然第一張專輯成績不俗,但成立了2年還是解散了,除了楊丞琳外,其他成員都不再唱歌。

對於偶像歌手們來說,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好的是,市場蛋糕大,粉絲包容度高,只要有特色都能佔據一席之地;壞的是,缺乏競爭之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成了歌手們最後考慮的事情。

好懷念臺灣音樂的黃金年代,因為出了那麼多滿懷青春記憶、能讓人記著幾十年的歌曲,出了那麼多嗓音各具特色、唱歌實力相當的歌手。更重要的是,懷念偶像也要拼實力的殘酷競爭機制,作為粉絲的我們可以真心真意說一句:我的愛豆是多麼的努力啊!

相關焦點

  • 盤點八、九十年代的港臺歌星和歌曲,燦如星河。時代的音樂記憶
    #,潘美辰、伊能靜、孟庭葦、梁靜茹、葉倩文、張惠妹……每個人都有幾首歌讓人聽得如醉如痴,非常過癮。第一次看到影像大概是89或90年前後,讓我印象最深刻。有一天中央電視臺播出一個電視專題節目《來自寶島臺灣的歌》,集中介紹了當時臺灣的當紅歌手和他們的歌,記得片中介紹的有:王傑的《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姜育恆的《再回首》,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還有個女歌手梁雁翎的《像霧像雨又像風》,好像還有鄭智化的《水手》……這是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臺灣歌手,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mtv,觀看節目幾十分鐘的節目時間裡,一直處在歌聲影像帶來的衝擊和興奮中
  • 音樂 |臺灣樂壇90年代的輝煌,欣賞5位臺灣歌壇風格各異的天王
    臺灣樂壇,自70年代起直至今日,一直是華語音樂的中心。
  • 記憶中的旋律——臺灣校園歌曲
    記憶中的旋律——臺灣校園歌曲曾看過有報導說,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是始於臺灣校園歌曲的傳唱
  • 天橋·阿卡貝拉音樂節終章,【人聲點唱機】響動臺灣音樂黃金年華
    音樂記憶就是人生記憶我們在歌聲中穿過歲月  天橋•阿卡貝拉音樂節迎來了終章「人聲點唱機」音樂會> 「人聲點唱機」音樂會由Vocal Asia策劃自製,用流暢的方式將一直以來華語與西洋流行音樂的特色點出發,為聽眾帶來一系列精彩的經典流行歌曲,並結合各地流行音樂文化背景,以時間為經,空間為軸,串起音樂時光機,唱出50年代到00年代之間,各年紀的成長故事,引起共鳴。
  • 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十年:記憶是陣陣花香
    《流星花園》的影響力,怕是二三十年都無法被超越。它就像是一個帶頭大哥,喊了一句,衝啊。2001年,臺灣偶像劇「崛起」。細數來,斷斷續續看了幾十部偶像劇,的,多是在青年時,真正有印象的只有四部。淚點多是靠音樂、臺詞、許紹洋的深情,陳怡蓉的痴心渲染。簡單的一件事會十幾分鐘才拍完。但這或許就是偶像劇的魅力所在,那個年代的觀眾是來看偶像的。歌也不錯,那首洗腦神曲《花香》至今也能脫口唱出,「記憶是陣陣花香,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
  •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 青春的記憶!
    記憶二:李谷一       80年代初以一曲《鄉戀》開創了新一代唱風,也使民族聲樂和通俗音樂發展有了新的突破。記憶三:劉文正       第一位臺灣偶像歌手,臺灣80年代初最紅的男歌手,跟現在的周杰倫絕對是有得一比。他曾三度蟬聯金鐘獎最佳男歌手,是唱紅臺灣校園歌曲的第一人。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下)
    連結: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上)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下)記憶六:李玲玉       1985年發行第一張專輯《東方新秀李玲玉》,1987年第一次拍攝《西遊記》並扮演玉兔精,同年,《甜甜甜》磁帶專輯銷量突破800萬盤,1987年至1992年,錄製過《甜歌皇后》
  • 黃金歲月的集體記憶:再現20世紀50-60年代的臺灣
    臺灣臺北--(美國商業資訊)--臺灣「文化部」臺灣文化記憶庫和數字增值應用項目旨在實現博物館藏和本地知識的數位化。它還設立了一個公共許可機制,以加速公眾的文化輸入和輸出。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完整新聞稿可在以下網址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00101005125/en/ 為響應臺灣文化記憶庫項目,臺灣中央通訊社建立數字檔案館,介紹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的那一年)至1960年臺灣的那段歷史。
  • 90年代著名的幾位男歌星,每一個都是我們青春的記憶!
    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尤其是臺灣地區的,出現了很多很多優秀的歌手,還都很有才華,關鍵是基本上都很火,是大家的都很熟悉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些當年著名的男歌手,看看你都還記得誰。1.張信哲相信網友們對於張信哲還是很熟悉的,至今也還在各個音樂平臺上有他活躍的身影, 雖然並沒有之前那麼出名,那麼火,但是他的歌是你怎麼也無法忘記的,被稱為「情歌王子」的他,從小就開始接觸了音樂,也是因為學生時代受到了對藝術領域的認知,讓他有著如今的成就。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
    記憶一:蘇小明       80年代初以一曲《軍港之夜》一舉成名。記憶二:李谷一       80年代初以一曲《鄉戀》開創了新一代唱風,也使民族聲樂和通俗音樂發展有了新的突破。記憶三:劉文正       第一位臺灣偶像歌手,臺灣80年代初最紅的男歌手,跟現在的周杰倫絕對是有得一比。
  • 音樂城市----80年代臺灣流行經典
    今天《音樂城市》推薦臺灣80年代流行歌曲經典。時間上,從1980-1989.選歌範圍,為臺灣歌手演唱的國語歌曲。選擇標準,為詞曲唱俱佳並產生較大影響的歌曲,力求全面客觀。(1981年由張艾嘉演唱)在《童年》這張專輯裡的張艾嘉,唱著一個成年人對童年往事和成長曆程的追索和感懷,她不加修飾的嗓音和自然流露的縷縷溫馨,將每一個人的兒時記憶都唱得暖融融的。
  • 歌曲《望春風》:寫給天下少女成為臺灣記憶(圖)
    歌曲《望春風》:寫給天下少女成為臺灣記憶(圖) 2013年05月10日 08: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便不再是一首簡單的歌曲,它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承載了近百年的社會變遷,它有了情感的、歷史的價值。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上)
    記憶一:蘇小明       80年代初以一曲《軍港之夜》一舉成名。記憶二:李谷一       80年代初以一曲《鄉戀》開創了新一代唱風,也使民族聲樂和通俗音樂發展有了新的突破。記憶三:劉文正       第一位臺灣偶像歌手,臺灣80年代初最紅的男歌手,跟現在的周杰倫絕對是有得一比。
  • 9首歌紀念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
    作為90後的小夥伴,肯定經歷過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回憶一波。「記憶是陣陣花香 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一首《花香》成功帶人們進入《薰衣草》時代。當初追劇時,多少人淚流滿面,又多少人帶著紅彤彤的眼圈去上課。還記得我們收到或送出的裝著薰衣草的玻璃瓶嗎?
  • 人們所懷念的黃金年代終究是那個年代
    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某一時刻,懷念當時的流行歌曲,懷念當時的電影,總是拿當年的作品和現在進行比較,總覺得現在的歌曲怎麼那麼口水話,唱的什麼意思都不懂,現在電視劇怎麼那麼狗血,演技怎麼那麼差。周杰倫《七裡香》、張韶涵《歐若拉》等等,很多人都在回憶這些歌曲,始終都是說那是給一個百花齊放的時候,無可厚非,那個時代的歌曲影響了現在的很多人,也是一代人成長中的記憶。
  • 《小茉莉》與臺灣的民歌年代
    跑調的旋律讓歌曲有些變形,卻多了份歲月沉澱後迸發的嘶啞,那一刻,音樂留給了歲月,留給了滄桑。在回來的路上,腦海裡迴蕩的不是那有些纏繞的藝術手法,恰是這首《小茉莉》,我忽然有了一種衝動,我想知道關於這首歌更多。好奇心能害死一隻貓,也能讓一個人瞬間上癮,查到《小茉莉》創作時間,竟是遙遠的上世紀七十年代。
  • 那些臺灣的音樂一響起,就是青春回憶
    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於中國臺灣的記憶,都是從臺灣音樂開始的。
  • 青春的旋律 | 追憶八十年代黃金歲月
    讓我們跟隨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同學們,領略八十年代的愛情代言曲《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1月7日20:45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青春的旋律》,我們不見不散!八十年代公開歌唱的愛情: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女孩在前面奔跑,男孩在身後追趕,歡笑聲不絕於耳。這是1979年上映的電影《甜蜜的事業》中,表現青年男女戀愛的標誌性畫面。電影插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是當時最廣為傳唱的愛情歌曲之一,幾乎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愛情符號。
  • 歲月如歌,八十年代經典歌曲嫋嫋餘音在耳畔縈繞,致逝去的青春!
    到20世紀80年代,傳統文化背景、特定的社會生活、多種音樂風格的蓬勃發展是新時期我國流行歌曲具有了獨特風格,也形成了新時期我國流行歌曲發展的第一個高潮。鄧麗君是一位在全球華人社會具有相當大影響力的臺灣歌手,亦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華語歌手。
  • 8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輝煌,好好聽聽吧!
    今天《音樂城市》推薦臺灣80年代流行歌曲經典。時間上,從1980-1989.選歌範圍,為臺灣歌手演唱的國語歌曲。選擇標準,為詞曲唱俱佳並產生較大影響的歌曲,力求全面客觀。(1981年由張艾嘉演唱)在《童年》這張專輯裡的張艾嘉,唱著一個成年人對童年往事和成長曆程的追索和感懷,她不加修飾的嗓音和自然流露的縷縷溫馨,將每一個人的兒時記憶都唱得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