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版權暢銷33個國家」的《擺渡人》在豆瓣評分竟然才6.2分!
號稱「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為何在中國讀者這裡好像不那麼受歡迎?
其實,若是非要說這部小說好在哪裡,那必定是對生活的暗喻,值得我們思考,砥礪我們前行吧。
思考點一:「荒原既是心象」
人人生而不同,加上我們生活的環境,成長的歷程造就了各自的我們,於是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建構都千變萬化。就像貧窮讓人更關注錢財,飢餓讓人更願得食果腹;悲觀之人看鮮花盛開就想到落花成泥終無情,樂觀之人看鮮花盛開卻感到花香四溢心情大好……而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迪倫在看到魔鬼橫行的真實荒原之後,得知擺渡人帶領她走過的那段荒原原來只是自己的幻想,覺得被崔斯坦欺騙了!但接下來呢?雖然迪倫被虛幻之景所欺騙,但仍願沉迷其中,畢竟在熟悉的山巒景物中讓她倍感安全。
也許人生亦是如此,行走於世間,沒人欺騙得了我們,如果我們被欺騙了,那也只是因為我們甘願被騙。在此警示我們:活著重在用心體悟,自主行事;不執著於虛妄,一生心存善念方得安好。
思考點二:「你需要我,就是這個想法把我從魔鬼手中帶了回來」
恐怕這種召喚之力也只有佛家裡的「願力」才能做到吧,願力俗稱願望之力,願力之力到底多大呢,可以助力你解脫成佛!書中保護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被魔鬼抓住,卻因為聽到了迪倫靈魂的召喚得以逃生。迪倫不敢相信竟然是「自己因為害怕而一直哭喊著崔斯坦的名字」這一舉動救了崔斯坦!
也許你跟迪倫一樣覺得這不符合人世間的法則。然而轉念一想,一切因緣際會皆是註定!如同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一切都不會遲一點,或者早一點,所有的剛剛好都是你的願力所達!今生所遇到的遺憾和挫折只是緣法未到的必經之劫,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用盡全力度過此劫,重生之門便會打開。我們生命中常常遇到所謂的貴人,其實並非貴人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的需要而出現,這一些皆有因果,更是我們命定的福氣!
思考點三:「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書中寫到一位二戰時期看管集中營的衛兵,可憐的他無法逃離軍營,又不敢違抗軍令,終日自責不已,對於他,死就是最大的解脫!「不管他是不是德國士兵,他都是我遇到的最可敬最高貴的靈魂。」——這是擺渡人對他的評價!
如今的末法時代,物慾橫流,人心不古,歪理邪說橫行,然佛法仍無邊,每一個靈魂都能找到自度的出口,眾生平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對待身邊的人切莫要以偏見不同對待,至善之人難免心生惡,大惡之人也有善根。
思考點四:「要麼永遠不踏出那一步,要麼就是現在」
迪倫面對靈魂灰飛煙滅的風險,仍選擇從靈魂之家重返荒原,穿越魔鬼之眼,找到自己的愛人-擺渡人。結局是擺渡人和迪倫都重返人間,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一切就是這麼離奇:之於擺渡人,迪倫完成了對他人性的救贖,引領他鼓起勇氣推翻命運的安排,進而重返人間;之於迪倫,擺渡人讓她感受到溫暖和愛,正是這種光輝燃起了她心底的鬥志,直面恐懼,毅然決然地堅強重生。
除了這些暗喻之外,書中的前四分之三的故事情節都有拖沓之感,不如最後的重返之路引人入勝;荒原環境描寫上算得上細膩深刻,但相比我們中國古代的關於「黃泉路」的傳說,還是遜色了些,「奈何橋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無對錯,望鄉臺邊會孟婆……」這種種意象,豐富生動,外國作家僅憑想像恐怕難以達到中國傳說的精彩程度?想來書中的擺渡人也與中國傳說中的「陰兵」相媲美了吧,當然,大不了是個有感情的陰兵,所謂「陰兵押著鬼魂化作陰風踏上了黃泉路……經過了陰曹地府十三站,彼此心生情愫,雙雙還魂人世間……」就這樣大致一構思,就對自己生為華夏子孫而深感自豪,這樣現成的傳說句句可成書,妙哉妙哉。反之,在沒有此等玄妙傳說的國度裡,作者可不是要悶著頭全靠想像嘛!唉,如此一來,這本書海外斬獲的五項大獎就不足為奇了吧!
在此推薦網劇《靈魂擺渡》,目前有三部,基本可以滿足大家對鬼差擺渡靈魂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