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擺渡人》,感受內心深處久違的溫暖

2020-12-23 品書小妮子

你渴望父母的關愛嗎?你渴望家庭的溫暖嗎?在別人眼中,這看似如此普通的情感,對於女孩迪倫來說,是奢侈的。

主人公迪倫是克萊爾.麥克福爾小說《擺渡人》的角色,從小缺愛的她,在擺渡人崔斯坦的幫助下,有了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從中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對方。少男少女們相互救贖、相互取暖,感人至極。

迪倫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在這個無憂無慮的年紀,本該有著幸福的生活。但現實是殘酷的,父母離婚後,她只得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的偏執,讓她們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

最好的朋友凱蒂因為父母離婚,不得不轉學到一個小山村,從那之後,朋友之間很少聯繫。沒有朋友的陪伴,迪倫在學校裡總是被人欺負一氣之下,她決定逃課,去見自己十年未見的父親。

哪成想,半路上,火車過隧道的時候出了事故,她來到了一個叫荒原的地方,結識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迪倫從崔斯坦口中得知,他已經不在人世,而擺渡人的職責是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

迪倫漸漸釋懷了自己不在人世的真相,決定跟隨崔斯坦去往自己該去的地方。一路上,兩人相互扶持,最後到達了天堂。

來到天堂後的,迪倫因為忘不了崔斯坦的照顧,不願前往天堂,毅然決然回荒原尋找崔斯坦。回去的路上,路途艱險,迪倫毫不畏懼。最終,她找到了崔斯坦,並將他帶回了人間。

你可能會想,是崔斯坦拯救了的迪倫,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其實,換一種角度來看,也是迪倫拯救了崔斯坦。

崔斯坦是一位擺渡人,他活了數百上千年,期間,他做了無數人的擺渡人。他依舊覺得自己從未活過,見過了太多死去的人,心早已麻木,全然不懂人情冷暖。迪倫的出現,讓他重新有了生的希望,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從這一刻起,他不僅僅是擺渡人,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迪倫生活在缺愛的家庭中,性格膽怯內向,不願與人交往。因為與崔斯坦的相遇,她感受到了久違的關愛。為了再次與崔斯坦相遇,生性膽小的她,敢於和魔鬼做鬥爭,這頑強拼搏的勇氣著實令人敬佩。

迪倫和崔斯坦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他兩的性格都存在缺陷,經歷磨難之後,性格都得到了彌補。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治癒對方,尋找最真實的自我。

所以,我們也應該學會真誠對待他人。即便是遭遇不幸,也應該樂觀面對,千萬不要將負面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這會對別人造成一定的傷害。真誠對待別人,可能會在無意間救贖別人的靈魂。世間有你們的存在,相信以後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讀來特別治癒人心。有時間的話,你們可以找來讀一讀,一起去感受那份久違的溫暖吧!

相關焦點

  • 《擺渡人》:愛,能讓人與命運抗衡
    《擺渡人》這本小說中描寫的愛情讓兩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有人說,小說兩個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是對彼此的救贖,是促使他們和命運抗衡的力量,正是他們之間的愛讓他們與固有的生活和既定的命運對抗。《擺渡人》被譽為心靈治癒小說,講述的是靈魂穿越荒原的故事。
  • 讀《擺渡人》,感受微型人生中愛與規則的協調
    這是一場愛與規則的博弈,也是愛與規則協調的過程,迪倫的人生其實在我們現實中每個人的人身上都會演繹,人生有時候何嘗不能說是一次擺渡的過程。在這樣過程中,我們會遇到我們的靈魂擺渡人。在遇到他之前,我們可能是迷茫,可能是墮落,也可以是遭受情感的重創,但在靈魂擺渡人的幫助下,我們歷經重重險阻,終將成長起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 小說推薦:一本治癒心靈的小說《擺渡人》
    大家好,今天書生給大家推薦一本十分好看的治癒系外國小說《擺渡人》,這部小說有好幾部,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第一部,希望大家喜歡。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擺渡人》開頭的故事很平常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她,世界卻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
  • 經典小說《擺渡人》解讀: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就是遇上對的人
    一個人,對自己靈魂的改變,將徹底顛覆今後的生活。今天,為大家分享一本很特別的書,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作品《擺渡人》。這部書將為您深刻解讀一個靈魂的重生。小說的故事情節其實並不複雜,語言也並不晦澀,但因其虛幻的故事描寫和充滿象徵意義的內容,造成了讀者理解時的艱難。
  • 讀《皮囊》為何淚點低?忍不住潸然淚下,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
    劉德華三十年來首次親筆作序,在《皮囊》中寫道:「崇達的《皮囊》裡,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啟發的人,我認識崇達、看他的書,總有啟發,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馬塞爾·普魯斯特說,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這句話不能更得我心。
  • 小說推薦《擺渡人》
    《擺渡人》!她在我的床頭和書桌邊擺了很久,書籤移動的很緩慢!這可能和現如今的閱讀習慣有關吧,每次看到她我總是和自己解釋說很忙,但回想一下其實每天的閱讀量也不少。只是都在手機上,有時候是餅乾麵包圈一般的短句堆積的微刊,有時也是摞串啤酒一般迅速感官刺激的網文。而這兩天因為身體原因終於不得不安靜下來時,我竟一口氣讀完了!請注意,前面的「她」並不是錯別字,我一直認為好的作品是有生命的。
  • 生命的意義—《擺渡人》讀後感
    書的名字是「擺渡人」,指的是崔斯坦這一類為靈魂擺渡的人,他們不斷重複著自己的工作,把一個個靈魂從荒原護送到另外一個世界。但是迪倫因為愛,離開被稱為「家」的地方重返荒原去尋找崔斯坦,這時其實迪倫就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她成功將他從荒原擺渡到了人間,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也是小說的高潮部分。
  • 《擺渡人》:渡人亦渡己的救贖之旅
    2019年,隨著《擺渡人3:無境之愛》的出版,英國暢銷小說《擺渡人》系列終於迎來了它的完結篇。《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作品,憑藉這部作品,她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首部作品於2013年在英國出版,歷年來該系列全球銷量達千萬冊,得到了一眾讀者的認可。
  • 經典小說《擺渡人》
    愛情愛情是小說永恆的主題,它不但是小說形成的根本,而且使人類美好的感情得以展現。人們都被書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純真的強大愛情所震撼,這種愛情強大到可以不畏魂飛魄散也要尋找到對方,這也是《擺渡人》引人矚目的地方。小說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產生的愛情是順理成章的。
  • 賺錢還是延續經典—讀《擺渡人2重返荒原》
    其他成功的續集作品我們就不說了,這裡我們把克萊兒《擺渡人2之重返荒原》姑且看作是想要延續前作的經典設定,同時也想著繼續賺一點稿費的作品吧。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作者就應該在第18章中,寫完如下對話的時候就及時停筆,因為作者已經把她所有能夠構思出來的精巧都用完了,剩下的只能是一段一段拼湊起來的,如同肥皂劇一般,讓讀者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陳詞濫調。沉默,一片死寂。
  • 遇見你,遇見了久違的溫暖
    遇見你,遇見一種久違的溫暖曾聽說過似曾相識,卻不知世間果真有似曾相識的愛戀,直到那一年遇見你,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種久違的溫暖,是我之前所有遇見中不曾邂逅的暖。我知道,你定是我前世遺失的記憶,要用今生的相遇來再續寫前緣。茫茫紅塵人間,遇見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我感恩緣分許我與你之間的一場遇見,遇見你,遇見了久違的溫暖。
  • 小說《擺渡人》 克萊兒·麥克福爾
    )創作的小說,作者從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擺渡人》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作品簡介:克萊兒·麥克福爾,居住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南部,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本職工作是中學教師。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節架構中飽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貫穿著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
  • 郭曉曲:一本好書——薦讀《擺渡人》
    今天 讓我們品讀來自湘潭市公安局 監管支隊郭曉曲 推薦的一本好書 《擺渡人》
  • 你看懂靈魂擺渡的結局了嗎?
    靈魂擺渡人趙吏和九天玄女婭為了防止蚩尤甦醒危害人間,一直陪在夏冬青身邊擺渡各種鬼魂,三人成為「鐵三角」組合。第三季在大Boss「布偶魔物」豪姬這條故事線下,鐵三角的前世今生開始展開。豪姬想借用「泰山府君」的力量復活養父豐臣秀吉以統領世界,並藉機奪取玄女婭的心臟,趙吏假意與其合作實則與婭策劃好裡應外合消滅豪姬。
  • 《擺渡人》:你是過來擺渡的,不是過來念獨白的|五官科
    寫下來的那些矯情的話,在讀故事的過程中,非常自然,毫不做作。有人說,張嘉佳的愛情故事沒有深度,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愛情要有深度,愛情就是愛情,愛情又不是水井。而且覺得張嘉佳能在這麼短的篇幅裡,把一個故事說得感動了幾百萬人,講故事的能力非比尋常。可惜,目前的張嘉佳還是比較適合用文字講故事,一用鏡頭講故事,故事就爛掉了。《擺渡人》這個故事爛就爛在,張嘉佳用寫文字的方式來拍電影。
  • 心靈治癒小說《擺渡人》為何在中國口碑一般?
    「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版權暢銷33個國家」的《擺渡人》在豆瓣評分竟然才6.2分!號稱「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為何在中國讀者這裡好像不那麼受歡迎?其實,若是非要說這部小說好在哪裡,那必定是對生活的暗喻,值得我們思考,砥礪我們前行吧。
  • 電影《擺渡人》
    電影《擺渡人》今天上映的王家衛出品,張嘉佳作品《擺渡人》,有鄧煌客串演出。#電影擺渡人#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狹路相逢,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擺渡人是城市裡的超級英雄,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
  • 《擺渡人》:空虛喜劇&生硬雞湯
    這些都很真誠,這些都不會讓人覺得觀影是浪費生命。可是,我覺得,《擺渡人》顯然以上三種都不是。《擺渡人》劇照人生,確實有很多寫而優則導的例子。前提是你真的積攢了幾十年的東西想說給大家。前提是你真的有很強的原創性。前提是你真誠。可是,我們的社會,急著催生某種「才華」、急著產生某個「大家」,可那個被推到前臺的人,他(她)究竟是否有久經考驗可真琢磨的東西。
  • 有趣又不乏深度的小說《擺渡人》,讓人拿起就想一口氣讀完
    《擺渡人》的作者是克萊兒·麥克福爾,一名英國中學老師。《擺渡人》這本書僅僅二十萬字左右,但卻已經摘得眾多世界文學獎,暢銷全球,這也可以看出其價值和影響力。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迪倫是一名中學生,沒有朋友,唯一的好朋友也因為父母離異轉學了,所以她在學校上學就是煎熬。
  • 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 | 為你讀英語美文
    ,那是一種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的東西,所看到的事物,聞到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都使人焦躁不安。 我們每個人都有恐懼,有人恐懼開學,有人恐懼上班,有人恐懼獨處,有人恐懼失敗,有人恐懼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你內心深處的恐懼是什麼呢?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