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探「權遊」系列第23期——
《權遊》雖然完結了,但冰火的故事還在繼續。
眾所周知,早在它完結前,HBO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它的衍生系列了。
目前還存活的,有三部。
第一部《血月》(暫定名),試播集已經拍攝完畢,正在等待預定的消息。
《血月》的背景設定在《權遊》的數千年前(五千到一萬年),從黃金的「英雄紀元」到至暗的「長夜」時期。
它將揭露維斯特洛大陸最可怕的歷史、異鬼真正的起源、以及東方的神秘往事。
作為「冰火」的死忠粉,小探真是光想想都流口水。
而更加令人興奮的是,就在前幾天,《權遊》的第二部衍生劇也傳來了喜訊。
據多家外媒報導,第二部衍生劇即將敲定!
這一部的背景將設定在《權遊》故事的三百年前,聚焦曾統治了維斯特洛近三百年的「坦格利安家族」。
它根據馬丁大爺的新書《血與火》改編,將講述「龍家」三百年的興衰史。
雖然HBO對此暫未給出回應,但馬丁大爺卻在博客上證實了此事。
第二部衍生劇,已是板上釘釘!
據悉,這部衍生劇的重點,很有可能就是最著名的「血龍狂舞」。
也就是說,看滿天龍打群架,也許已經不再是夢了。
在《權遊》的故事中,「坦格利安家族」一開篇便已覆滅。
所以,關於這個家族的故事,我們所知甚少。
不過,單看「龍媽」這個前朝遺孤的傳奇事跡,也能猜到這個家族的過去會有多麼輝煌。
事實上,它豈止是輝煌,簡直就是神話。
不信?
那就一起來看看——
坦格利安王朝三百年興衰史
Game of House Targaryen
坦格利安家族,族徽是黑底紅色的獨身三頭噴火龍。
家族箴言:血火同源。(Fire and Blood)
眾所周知,這個家族曾統治了維斯特洛近300年。(280多年)
但實際上,它並非是維斯特洛的原住民,而是來自東方大陸「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的一支貴族。
正劇中,龍媽也曾介紹過自己這一身份。
而他們之所以會從瓦雷利亞遷居至維斯特洛,都是因為那場毀滅性的災難——末日浩劫。
這場未知的災難,直接造成了整個瓦雷利亞的覆滅。
正劇中,這裡也曾出現過。
只不過此時的瓦雷利亞,早已是一片廢墟。
唯一住在這裡的,也只有感染了灰鱗病的石民。
大熊帶小惡魔去彌林見龍媽的路上,就曾在這裡遭到過石民的襲擊。
而且,對於眼前這一衰落的景象,小惡魔當時還有感而發,評價了一番。
再說回坦格利安家族。
所幸的是,末日浩劫前12年,坦格利安家的「夢女」丹妮斯,在夢中預見了這一景象。
而且,當時的家主伊納爾,也對此深信不疑。
所以,為了躲過此劫,他帶領整個家族遷移至龍石島。
自此,坦格利安家族算是在維斯特洛紮下了根。
但他們卻沒有很快在這裡稱王。
直到100多年後的「徵服戰爭」,他們才開始真正一步一步統領整個維斯特洛。
在坦格利安的王朝史中,一共有過17位國王。
這17位國王,有好有壞、有強有弱、有重有輕。
他們有的睿智開明,鞏固了王朝,走向昌盛。
也有的昏庸無道,引發了內亂,走向覆滅。
每個人的事跡,都足夠喝上幾壺。
不過,這其中最值得說的,還是首個為子孫後代打下這片江山的——伊耿·坦格利安一世。
徵服維斯特洛,並非伊耿一時興起,而是他一直以來的野心。
不過,這裡還是有一個小小的導火索。
雖然伊耿當時還沒有開始他的徵服計劃,但他在維斯特洛也小有名氣。
畢竟,他手裡握有最牛X的武器——龍。
伊耿的坐騎:黑死神貝勒裡恩
風暴王國的國王亞爾吉拉·杜倫登,似乎就看上了他這一優勢。
所以,亞爾吉拉主動找上伊耿,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以此讓其幫忙攻打河間地。
但眾所周知,坦格利安家族自古以來就遵循近親結婚的傳統,以此來維持血統純正。
伊耿早就娶了自己的兩個姐妹,維桑尼亞和蕾妮斯。
族徽上的三頭龍,便是伊耿和他的兩姐妹
所以,他拒絕了這個提議。
但他也沒有完全拒絕這個好意,而是建議亞爾吉拉將女兒嫁與自己的好兄弟奧裡斯·拜拉席恩。
但這個建議,卻惹怒了亞爾吉拉。
因為,據傳言,奧裡斯其實是伊耿同父異母的私生兄弟。
亞爾吉拉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怎能容許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私生子。
所以,在收到消息後,他便將使者的雙手砍下,送還給伊耿。
而這件事,剛好給了伊耿徵服七國的藉口。
就這樣,他首先向七大王國放出渡鴉,以告天下。
如果此時投降歸順於他,那這些國王則還可以擁有自己的頭銜(從國王變成公爵)和領地。
如若不降,那便殺無赦。
此舉,既是勸降,也是宣戰。
因為當時他的名氣還不大,所以各大王國並沒有人主動投降。
於是,他邁出了徵戰的第一步——在黑水河河口登陸。
這裡,便是君臨的前身。
登陸不久,他便在這裡修築了一座堡壘,名叫「伊耿堡」,也就是紅堡的前身。
在攻下了黑水河附近的城堡之後,伊耿在這裡進行了他的第一次加冕。
他揚起自己的旗幟,立下自己的箴言,任命自己最忠誠的朋友組成「御前會議」。
前面說到的奧裡斯·拜拉席恩,則成了他的「國王之手」。
隨即,他便開始了真正的「徵服之戰」。
姐姐維桑尼亞為其加冕
雖然伊耿當時手中的軍隊才不過幾千人,但他卻還有三條巨龍助陣,這是無人能及的。
所以,他選擇兵分三路出擊,與自己的兩姐妹各自騎著一條龍去爭奪領地。
這期間,爆發了幾場著名的戰役。
有三個《權遊》中的主要家族,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建立。
我們一個一個說起。
說到赫倫堡,權遊粉應該不陌生。
正劇中,二丫不僅在這裡當過泰溫的侍酒,還與賈坤結下了不解之緣。
初次登場的它,也同瓦雷利亞一樣,殘敗不堪。
當然了,這全是拜伊耿所賜。
這一切,還要說回伊耿兄妹三人兵分三路出徵。
離開君臨後,伊耿帶著一小隊人馬來到了河間地。
此時統領河間地的,是鐵群島之王赫倫·霍爾,人稱「黑心」赫倫。
霍爾家族已經在河間地統治了三代,代代以殘暴著稱。
為了修建赫倫堡,他大量搜刮人力、物力、財力,耗時40年之久。
致使河間地的其他貴族,早就已經滿心怨恨。
所以,當伊耿來臨時,其他貴族便在徒利家族的帶領下,一併投靠了伊耿。
就這樣,伊耿順利集結了一支八千多人的軍隊,包圍赫倫堡。
在正式開戰前,伊耿和赫倫還進行過一次談判。
伊耿給了赫倫最後一次降服的機會。
但顯然,赫倫對此很是不屑。
因為,他堅信自己花費40年建造的城堡,可以抵禦一切外來入侵,包括伊耿的巨龍。
但事實卻是:
當夜幕降臨,伊耿不費一兵一卒,便騎著貝勒裡恩將赫倫堡燒了個精光。
隨著赫倫堡付之一炬,整個赫倫家族也被團滅。
正劇中,泰溫在和二丫聊天時,也曾談及過此事。
話語中滿是對伊耿的敬佩。
至此,伊耿算是成功打下了河間地。
戰後,他任命一開始帶領其他貴族歸順的艾德敏·徒利,為新一任河間地領主。
自己則轉戰下一戰場。
就這樣,徒利家族順利躋身一線貴族。
也因此成為了後來《權遊》中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在伊耿徵戰赫倫堡的同時,他的妹妹蕾妮斯和奧裡斯·拜拉席恩,則南下攻打風息堡。
沒錯,風息堡的領主就是前面提到的亞爾吉拉。
有了赫倫堡的事例之後,即便風息堡堅固無比,亞爾吉拉也不會在城中坐以待斃。
所以,他選擇在城外迎戰。
其實,這場戰役單從軍事力量上來看,亞爾吉拉是穩贏的。
畢竟,他手上的軍隊,是龍家這邊的兩倍。
但奈何,蕾妮斯還有一條巨龍在手。
開戰之初,雖然亞爾吉拉這邊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弱勢,但他們還是奮力佔了上風。
可就在他們即將贏得勝利之時,蕾妮斯騎著巨龍衝了上來。
結果可想而知,龍家這方輕輕鬆鬆便成了戰爭的主導者。
戰亂中,亞爾吉拉也摔下馬,可他依舊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最終,在與奧裡斯的決鬥中,他如願光榮地戰死沙場。
隨即,風暴地的軍隊也放棄抵抗。
由於兩軍交戰之初,便迎來狂風暴雨,這場著名的戰役也因此被稱為「最後的風暴」。
雖然戰後亞爾吉拉的女兒關起城門繼續抵擋,但架不住城內的守軍想要投降。
當晚,她便被當成禮物送給了奧裡斯。
不過,奧裡斯卻並沒有為難她。
相反,他不僅娶了她,還繼續沿用了杜倫登家族的軍隊、旗幟和文字。
就這樣,隨著杜倫登家族的覆滅,拜拉席恩家族正式崛起,成為了新一任風暴地的領主。
而伊耿,也順利又徵服了一塊領地。
說完了伊耿和蕾妮斯,我們再說維桑尼亞這邊。
相比前兩個勝利,維桑尼亞這邊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帶著瓦列利安艦隊攻打谷地的她,雖然也有巨龍在手,但奈何谷地的艦隊也功夫在身。
所以,整場戰役最後以兩敗俱傷收尾。
維桑尼亞只好先退回君臨,再做定奪。
谷地算是暫時保住了。
但龍家的徵戰卻沒有結束。
接下來,便是整個「徵服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
河間地和風暴地的陷落,讓維斯特洛的其他國王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
數千年來頭一回,他們決定聯合起來對付同一個敵人。
最先聯手的便是凱巖王羅倫·蘭尼斯特與河灣王孟恩·園丁九世。
他們集結軍隊,一同向君臨進軍。
最終,在黑水河以南一片原野與伊耿的軍隊會戰。
一開始,伊耿這方也是處於戰爭的弱勢。
因為羅倫和孟恩這次一共集結了55000人的軍隊,整整是伊耿軍隊的五倍。
但是,別忘了伊耿這邊還有三條巨龍助陣。
這也是「徵服戰爭」中,龍家唯一一次同時派出三條龍一起作戰。
恰逢他們選擇的戰場是一片廣闊的平原,且很久沒有下雨,麥田和土地都非常乾燥。
三條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戰場變成了火場。
羅倫和孟恩這邊的軍隊足足燒死了四千多人,受傷的士兵更是成千上萬。
甚至,孟恩九世與他的兒子、孫子、親信也都全部葬身火海。
至此,園丁家族遭到團滅。
另一邊,凱巖王羅倫雖然成功逃過此劫,卻也在一天後被捕。
被捕後的他隨即主動向伊耿降服,最終得以保住凱巖城,並獲封「西境守護」。
成功打敗羅倫和孟恩的伊耿,繼續向南方進軍,前往河灣地。
在之前「小玫瑰」的專場中,小探就曾提到過,在伊耿來臨之際,高庭的總管哈蘭·提利爾獻城投降。
因此,伊耿賜予他高庭公爵的頭銜,並任命其為「南境守護」。
就這樣,玫瑰家族也正式躋身一線貴族,成為了後來《權遊》中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另一邊,在伊耿徵戰西境和南境的同時,北境之王託倫·史塔克也率軍南下,勢要打敗伊耿。
但當其聽說了怒火燎原的戰況,並親眼目睹了赫倫堡的慘狀之後,便主動放棄了抗爭,轉而向伊耿歸降。
雖然託倫因此被調侃為「降服王」,但他至少保住了北境領主的地位,並且使同行的軍隊免於滅頂之災。
此舉,也是可敬的。
至此,伊耿已經成功徵服了北境、西境、南境、河間地、風暴地。
大半個維斯特洛已是龍家的天下。
不久,谷地也在維桑尼亞的威脅下投降。
舊鎮也敞開大門歡迎伊耿的到來。
並且,伊耿還在舊鎮總主教的加冕下,正式成為「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
至此,伊耿的統治正式開啟,坦格利安王朝正式建立!
但其實,伊耿統一的並非七國,而是除多恩外的六國。
因為,寧死不屈的多恩始終在奮力與龍家抗爭。
即使損失慘重,他們也在所不惜。
蕾妮斯和她的坐騎米拉西斯,也因此戰死多恩。
直到「徵服戰爭」後的近200年,多恩才通過聯姻併入龍家的統治下。
伊耿才算真正完成了他統治七國的夢想。
蕾妮斯勸多恩公主梅莉亞投降
在伊耿徵服維斯特洛之後,坦格利安王朝便進入了一段黃金時期。
伊耿在位的30多年,一直在致力於鞏固王朝。
他去世後,雖說後面的幾個國王,有的廉明、有的昏庸,但龍家的整體情況還是處於上升階段。
直到一場內亂的爆發,才結束了坦格利安王朝的黃金時期。
而這,也致使這個家族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徵服戰爭」之後,龍家在維斯特洛顯然已經沒了對手。
所以,這群人開始了窩裡鬥。
血龍狂舞,便是坦格利安王朝史上「最血腥的一次內戰」。
這是一場關於爭奪鐵王座的「繼承權之戰」。
故事,還要從坦格利安王朝的第五位國王「韋塞裡斯一世」說起。
至於這是怎樣的一位國王,我們不做過多贅述。
還是來說說他在「血龍狂舞」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由於他沒有兒子,所以他唯一的女兒雷妮拉則成了他的繼承者。
韋塞裡斯在雷妮拉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培養她成為自己的繼承人。
不僅允許其參加國家大事的討論,甚至還允許其參加御前會議。
而且,全國的貴族也都被要求誓死捍衛蕾妮拉的權利。
乍一看,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畢竟國王沒有兒子,讓女兒繼位理所應當。
但壞就壞在王后去世後,韋塞裡斯又娶了海塔爾家族的阿莉森·海塔爾。
並且,他與海塔爾王后又生了四個孩子,其中有三個是兒子,長子名叫伊耿。(龍家一共有五個叫伊耿的)
一個是亡後的長女,一個是現王后的長子。
關於繼承權,必定會有所爭議。
所以,雷妮拉和海塔爾王后之間,自然是也火藥味十足。
在「徵服戰爭」後111年的一場比武大會上,海塔爾王后穿了一身綠袍出席,蕾妮拉公主則穿了一身紅黑色長裙。
因此,她們兩人的支持者分別被稱為「綠黨」和「黑黨」。
韋塞裡斯在世時,阿莉森就曾多次勸其廢掉雷妮拉的繼承權,立自己的兒子伊耿為儲。
但韋塞裡斯卻始終堅持原來的決定,一心想將王位傳給雷妮拉。
就這樣,隨著韋塞裡斯的去世,一場腥風血雨也隨之席捲坦格利安家族。
韋塞裡斯去世當天,阿莉森王后便立即封鎖了消息,並立自己的長子伊耿為王。
而另一邊,身在龍石島的雷妮拉沒過多久也得知了這一消息,大怒下的她還因此流產。
不過,她也隨即在龍石島自立為王。
至此,原本統一的維斯特洛,出現了「兩王並立」的局面。
血龍狂舞,也由此拉開帷幕。
在內戰初期,由於雙方都在致力於招兵買馬,所以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戰爭。
不久,「黑黨」贏得了谷地、北境、鐵群島和海峽諸侯的支持。
在雷妮拉的丈夫戴蒙·坦格利安(韋塞裡斯的弟弟)的威脅下,赫倫堡也被黑黨攻下。
中間為戴蒙·坦格利安,金袍子就是他建立的
「綠黨」則贏得了西境和海塔爾家族的支持。
除了以上這些領地,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風息堡。
雷妮拉派出了自己的二兒子路斯裡斯,前去風息堡談判,卻不料被伊耿的二弟伊蒙德搶先一步。
因此,風息堡成了綠黨一方。
而伊蒙德因為年少時,一隻眼睛被路斯裡斯捅瞎,一直懷恨在心。
所以路斯裡斯也被其在返程的路上殺害。
此消息傳到龍石島後,著實給了雷妮拉不小的打擊,她也因此考慮過是否要停戰。
可就在此時,她又收到了丈夫戴蒙的來信,信上承諾說要為路斯裡斯報仇。
不久,伊耿的一個兒子便被殺害,他的王后海倫娜也因此陷入了抑鬱。
而隨著兩個王子的相繼離世,血龍狂舞真正的廝殺隨即上演。
這場戰役,一打就是兩年多。
涉及的人物、事件,紛繁眾多。
在這期間,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流傳後世的著名戰役。
限於篇幅問題,小探就不一一細說了。
總之,在這場戰爭中,黑、綠雙方都不止一次遭到打擊,甚至陷入絕境。
但每一次,結局又都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轉。
隨著戰爭的展開,雷妮拉身邊的親信逐漸離去。
她也從原來被百姓愛戴的「王國之光」,逐漸變得瘋狂、歇斯底裡。
而另一邊伊耿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在著名的「鴉棲堡之戰」中,他不僅自己身受重傷,差點喪命。
他的坐騎陽炎也傷得不輕,就此失蹤。
回到君臨城養傷的他,只能將國家暫時交給弟弟伊蒙德和御林鐵衛隊隊長克裡斯頓·科爾管理。
但由於這兩人的粗心大意,君臨城很快就被雷妮拉成功佔領。
幸虧伊耿在情報總管拉裡斯·斯壯的幫助下,成功逃走,才逃過此劫。
至此,勝利的天平似乎在向著雷妮拉傾斜。
但事情卻遠沒想像的那麼簡單。
雷妮拉坐上鐵王座之後,處死了很多綠黨的人。
她不僅變得越發殘暴,還疑心重重。
甚至,她還將很有威信的「海蛇」科利斯·瓦列利安送進獄中。
這也進一步加大了民眾對她的不滿情緒。
終於,在伊耿二世的王后海倫娜自殺之後,爆發了著名的「君臨暴亂」。
百姓開始奮力反抗雷妮拉,黑黨軍隊寡不敵眾,首都的城門接連失守。
暴民甚至還闖進龍穴,殺死了裡面所有的龍。
至此,雷妮拉對君臨的統治徹底告終。
她的三兒子喬弗裡也在暴亂中,為救自己的龍死去。
至於她自己,只能帶著最後的兒子小伊耿,以及少量支持者逃回龍石島。
在逃亡的路上,因為沒錢,她甚至將自己的王冠賣給一個布拉佛斯商人,可以說狼狽不堪。
她本以為回到龍石島,便可以養精蓄銳,捲土重來。
卻沒想到,那裡還有更大的危險等著自己。
還記得之前偷偷逃走的伊耿二世嗎?
俗話說得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逃離君臨之後,伊耿便來到了龍石島。
此時的他,已經在這裡有了一定的軍事力量。
而且,他的坐騎陽炎也飛了回來。
所以,當雷妮拉回到龍石島後,等待她的結果只可能有一個——死亡。
最終,雷妮拉死在了陽炎的巨口之下。
而他的兒子小伊耿,則目睹了這一切。
雷妮拉死後,伊耿二世重新坐上鐵王座。
不過好景也不長,半年後,他便被手下毒死。
而曾經目睹了母親之死的小伊耿,則順利登上王位,成為了後來的——伊耿·坦格利安三世。
隨著伊耿三世登基,打了兩三年之久的血龍狂舞,才算徹底終結。
這次內戰,可以說給了整個坦格利安家族致命的一擊,也為其後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在內戰中,不僅家族的小支系逐漸滅絕,人丁逐漸減少,龍的數量也逐漸凋零。
直到伊耿三世統治中期,象徵著絕對權威的「龍」,徹底滅絕。
伊耿三世,也因此被稱為「龍禍」。
而此後的坦格利安家族,則是一個逐漸走向衰亡的過程。
就在血龍狂舞結束的六十多年後,坦格利安王朝爆發了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內戰——黑火叛亂。
此次內戰持續了幾十年,導致維斯特洛進入了一段充滿無盡戰亂和謀殺的,悲傷、痛苦的年代。
內戰爆發的導火索,都是因為荒淫無度的「庸王」伊耿·坦格利安四世。
這位史上最糟糕之一的國王,生前留有眾多私生子。
在臨死前,他合法化了其所有的私生子。
無形之中,為後來的繼承問題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伊耿四世去世之後,他的長子戴倫·二世順利繼位。
這是一位難得的、睿智廉明的好國王,被稱為「賢王」。
將多恩併入坦格利安統治,實現伊耿一世「七國統一夢」的便是他。
他繼位不久,伊耿四世的私生子之一戴蒙,便開始了對鐵王座的爭奪。
戴蒙隨即也建立了自己的家族——黑火家族。
正式展開了幾十年的「黑火叛亂」。
黑火家族族徽
幾十年中,黑火家族一共發起了五次叛亂。
著名的「黃金團」也在此期間成立。
不過,這五次叛亂卻都以失敗告終。
直到最後一次的「九銅板王之戰」。
戴蒙的後裔兼黃金團團長「兇暴的」馬裡斯,被「無畏的」巴利斯坦爵士殺死,黑火叛亂才徹底終結。
不過,戰爭雖然結束,坦格利安家族卻也因此元氣大傷,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直到「瘋王」伊裡斯執政,統治了維斯特洛近三百年的坦格利安家族,徹底走向滅亡。
俗語有云:
每當一位坦格利安降生,諸神就將硬幣拋向空中,選擇瘋狂或是偉大。
這句預言,似乎成了所有坦格利安逃不掉的宿命。
「瘋王」伊裡斯
在伊裡斯執政之初,他並沒有瘋狂的跡象,反而前途一片光明,他的長子雷加王子也被視為未來之光。
但到暮年的伊裡斯,卻變得越發疑神疑鬼。
尤其在「暮谷城之亂」遭遇綁架之後,他開始迷戀起野火,變得近乎瘋狂。
他不僅與曾經的摯友泰溫·蘭尼斯特決裂,甚至還懷疑自己的兒子雷加要謀害自己,與雷加對立。
如此的瘋狂,也似乎預示著他必將不得善終。
終於,在雷加王子與奈德的妹妹萊安娜·史塔克私奔後,他的瘋狂徹底爆發。
隨之而來的,便是改變坦格利安王朝命運的——篡奪者戰爭。
至於這場戰爭,相信大家在正劇中多少也有所耳聞。
小探就不細說了。
總之,最後打算用野火燒死所有人的伊裡斯,被他的御林鐵衛詹姆·蘭尼斯特一劍捅死。
詹姆也由此被冠上「弒君者」的罵名。
隨之,坦格利安王朝覆滅,拜拉席恩王朝正式崛起!
但看過《權遊》便會知道,這還並不是結束。
因為龍家的兩個遺孤丹妮莉絲和韋塞裡斯,早已成功逃到了狹海對面。
緊接著,便是龍媽崛起,真龍再次降世。
坦格利安的名號,再次響徹整個維斯特洛。
但冰火的世界,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世界。
瘋狂的魔咒,似乎永遠不願放開坦格利安家族。
最後,隨著龍媽離去,鐵王座被卓耿付之一炬。
至此,坦格利安王朝才算真正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