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Web 3.0是什麼來頭?網際網路巨頭們顫抖吧……

2021-02-07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作品

編譯:VVN、笪潔瓊、蔣寶尚


區塊鏈的誕生,推動了一場旨在顛覆整個科技行業的運動,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粉絲們稱之為Web 3.0。它將顛覆整個傳統商業模式,因為這項技術將促進全球資訊網(WWW)的去中心化,從而將控制權和所有權從唯利是圖的公司手中奪回來。


Web 3.0的生態系統中已經包含3000多種不同的加密貨幣和900多個分散式應用程式。儘管這個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它的市值已超過8000億美元。

從阿帕網(最早的網絡原型)誕生到Web 3.0時代的時間線



上文的數字有力地證明了這場運動的的確確是一場革命。與18世紀的法國革命一樣,這場革命的爆發源於數百萬人和少數執政者之間的不平等。事實上,Web 2.0時代的確為企業霸佔利潤和控制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除了鞏固自己的控制權外,這些巨頭公司們別無他法。以internet.org(由Facebook推出的免費上網計劃)為例,馬克·扎克伯格倡議免費為貧困國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這項項目的意圖理所當然地受到了質疑,質疑者認為Facebook顯然想通過該計劃對上網服務進行控制和區分。


扎克伯格不是唯一一個為鞏固自己利益而斥巨資的公司CEO。亞馬遜的CEO傑夫·貝佐斯就曾收購了華盛頓郵報,這實際上是亞馬遜可以買到的最便宜、最精明的政治保險。


這筆收購雖然花了亞馬遜2.5億美元,但比起可能在反壟斷案中面臨7000億美元的賠償,這筆錢還是花的很值得的。


這一切都證明,一個更自由、更平等、更博愛的網際網路將會成為一些巨頭公司及其管理者的心頭大石。


由現有制度過渡到互不信任、反腐敗和反審查的制度不僅是必要的,還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些變化將會是顛覆性的。下面我們將會舉一些行業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2014年,加密貨幣交易平臺Mt. Gox遭遇黑客襲擊,黑客盜取了超過4.6億美元的比特幣,這再次說明了集中存放數據的壞處。


去掉中央管理機制後,就不再有人可以調整和左右市場匯率和交換價值,不再有人需要為利益衝突而買單,也不再有誰能比其他人獲得更多的用戶數據。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Web 3.0,那可能就是「脫媒現象」(disintermediation)了。


我們可以看到,Bitfinex、EOSfinex等分散化交易平臺,可以通過去掉任何人都可以操縱的「中心故障點」來填補信任方面的空白。


區塊鏈的不可更改性,使消費者能直接進行交易,智能合約則使原本成本高昂的財務流程實現了自動化。從長遠來看,憑著大小額度的支付能力及快速結算、降低成本的出色表現,加密貨幣技術及應用將會是將來不可缺少的力量。



Web 2.0和Web 3.0的文件存儲


如今,Storj,Filecoin和Maidsafe等走在去中心化存儲前列的DApp,都在努力為當下的存儲供應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人們拿臺式機、伺服器和存儲設備上閒置的存儲空間換取平臺上的代幣(token)。


存儲數據的節點會獲得代幣獎勵,並維持網絡的運行。這樣,平臺的成本只是集中式存儲平臺成本中的一小部分。成本低廉,還能提高網絡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這些平臺無疑能在未來贏得消費者們和企業們的青睞。



Web 2.0和Web 3.0的即時通信和社交網絡


並不是只有土耳其等國家會對網絡內容實行嚴格的審查和限制,西方國家也同樣如此。例如,Google去年就發布了一個代碼,這個代碼會掃描所有私人的Google文檔,確定用戶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並在必要時限制用戶訪問。


大家都渴望言論自由,但按網際網路目前的情況來看,權力的不平衡意味著公司和機構可以控制網際網路。


我們可以慢慢看到,Steemit、Akasha、Status等去中心化的社交平臺正在著手保護人們的隱私,以填補隱私方面的空白。沒有了中央機制,意味著沒有人有權訪問或限制帳戶,內容便能留在用戶手中。



Web 2.0和Web 3.0的保險業


腐敗、內幕交易、貪婪等詞眼,已成為保險和銀行業的代名詞。除了相信金融體系之外,我們別無他法。決策不公開不透明,消費者們也無法指責什麼。不難明白,為什麼這些行業會屢屢爆出企業倒閉和醜聞問題。


要知道,1820億美元的稅金救助可不是小數目(2008年,美國曾向AIG集團提供總額1820億美元的稅金救助),這個問題會影響到每個納稅人。


Web 2.0和Web 3.0時代的銀行業


P2P(Peer to Peer,對等網絡)行業已經向我們展示了非營利組織是如何長期持續發展的。例如,Mozilla和維基百科就證明了一個機構並不是非得走集中式、以盈利為目的的管理路線。


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走得更遠。區塊鏈就提供了這麼一種替代方案,它通過不可更改的智能合約和密碼數學,提供去中心化的管理和信任,它的遊戲規則從一開始就很清楚。



Web 2.0和Web 3.0的視頻流


2005年,YouTube的出現(現已被Google收購)使用戶生成內容流行起來,代表著我們與網際網路的互動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公司也需要盈利,我們可以感受到它正在發生緩慢而巨大的變化。


我們以為它是一個免費的網站,卻幾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向它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如瀏覽記錄、購物習慣等),內容生成者始終只能看到它廣告利潤的一小部分。


由於他們對廣告和審查政策含糊不清,許多內容生成者認為視頻的去收益化(demonetized)並不統一公正。對於每分鐘400小時時長的上傳內容,Google承認他們也「並不總是對的」。


所以,如果連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處理不了這些事情,那麼集中式的控制對消費者而言,效果似乎並不是很好。



Web 2.0和Web 3.0時代的音樂流


下面我們來聊聊依賴流媒體為生的藝人。對於那些剛處於起步階段的藝人而言,要向中介繳納30%的費用將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不小的影響。


去中心化網絡則為流媒體服務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用戶將成為內容的所有者和受益者。Web 3.0可以去掉中介環節,使廣告商、觀眾和內容創作者能夠直接進行交流互動。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目前發展迅速,但大部分主流網際網路用戶仍然不知道它的應用前景和對一些特定行業的好處。


「區塊鏈網際網路」基金會(IBF:Internet of Blockchain』 foundation)便旨在解決這個問題,它的目標是推廣區塊鏈的應用,並推進現階段向Web 3.0階段的轉變——這將是一個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數據、身份信息、數據資產都將完全為我們所擁有。


IBF(Internet of Blockchain』 foundation)意識到,人們無法輕鬆訪問區塊鏈,這使區塊鏈顯得「觸手不可及」,從而阻礙區塊鏈的發展和傳播。去中心化框架應用Essentia.one便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它將首次把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集中在一起,並使不同區塊鏈之間互通有無。


Essentia已經在本地集成了Akasha,Aragon和Storj等去中心化應用,並為用戶提供頂級的、用戶友好的界面,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在Web 3.0上訪問和管理自己的數字生活。


那麼,為什麼這些巨頭公司們會如此擔心呢?因為一旦Web 3.0真的到來,權力的掌控就要成為歷史了。


正如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曾經揮霍無度,而法國大革命讓這一切無處遁形一樣。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巴黎人呼喊著「自由、平等、博愛」了,而是科技界的人們聯手合作起來,共同促進時代的轉變,向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相關報導:

https://medium.com/@matteozago/why-the-net-giants-are-worried-about-the-web-3-0-44b2d3620da5


【今日機器學習概念】

Have a Great Definition

相關焦點

  • Web 3.0是什麼?
    真正的 Web 3.0——由人來控制的網際網路從以上描述來看,Web 3.0 是一個更適合人類使用的網際網路,它對人類的服務更加優秀且自然。但這意味著什麼呢?但是在現在的網際網路階段,這一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傳統網際網路是中心化運行、是被網際網路巨頭壟斷的的,運營商需要為各種成本買單。Web 3.0 需要全新的範式來顛覆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壟斷局面,保護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的利益。
  • Web3.0時代
    乍一聽到Web3.0這個詞,估計你是不明所以,因為大部分人連Web1.0和2.0都沒聽過,怎麼就突然冒出來個3.0。簡單來說,Web 1.0是指由網站的運營者生產內容的網際網路形式,比如之前新浪、搜狐這種的所謂的「門戶網站」,我們去網上衝浪,看到的所有內容,都是網站本身提供的,給你什麼你就吃什麼,這就是Web 1.0。
  • Web3.0來了!玩法變了
    可以預測,網際網路正沿著用戶激勵的方式進行演進,而這樣的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Web3.0。」海豚瀏覽器CEO劉鐵鋒告訴區塊鏈大本營(ID:blockchain_camp)說到。有著多年網際網路經驗的他,對於Web3.0見解深刻。
  • 產業網際網路:去中心化、去網際網路化、去傳統化的集合
    01 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經歷了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和洗禮之後,網際網路業已深度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下,在人們日常的吃穿住用行等諸多領域裡,我們都會發現有一個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提供支持,甚至還出現了以頭部網際網路巨頭為代表的超級中心。
  • 案例丨去中心化存儲主要項目介紹
    面對即將到來的去中心化存儲大戰,投資者該如何對這些項目進行評估?比如在Filecoin和Arweave之間,開發者會選擇哪個網絡?去中心化儲存網絡能否同亞馬遜、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分庭抗禮?如何比較這這些去中心化儲存方式?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web2.0換客就是換著玩
    換客網際網路web2.0客家族的出了個以易物為題材的「換客」。換客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只不過是二手貨的新版本。什麼是換客呢?解釋的種類可能有多種,但核心都是一樣的就是換東西。當時由於沒有貨幣,人們可能需要通過物物交換的方式來獲取自己的物質生活必需品。在web2.0時代,這個北京人的玩意兒被注射了網絡的基因,充足了web2.0新鮮血液的物物交換被加冕了web2.0的桂冠。新一代混血兒,「換客」哇的一聲降臨世界。換客易物,在經歷web2.0的洗禮。
  •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兩年前曾興盛一時的社區團購又「殺」回來了。在武漢、長沙、莆田等眾多二三線城市,只需要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就能從小區「團長」那裡買到一瓶可口可樂、6兩新疆庫爾勒香梨、3兩金針菇……繼2018年「社區團購熱」冷卻後,社區團購的復活賽拉開大幕。
  • ONO徐可打造去中心化區塊鏈社交平臺
    不但扎克伯格看到了Facebook作為一個中心化網絡的弊端,在太平洋這頭,2018年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掌管者張小龍也說到: 「我們從很早以前就一直堅持我們的平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我覺得去中心化與其說是平臺的策略,還不如說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代表著我們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來源:創事記文/金璵璠來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巨頭們上半年忙著直播帶貨,下半年忙著「賣菜」。由此引發了大眾對於網際網路巨頭是應該盯著幾捆白菜,還是該擁抱科技創新的討論。
  • 黑犇科技:IPFS引領Web3.0網際網路大洗牌
    與會嘉賓有: AMD中國區商用事業部技術經理Michael ; 新華三網際網路行業大客戶經理金悅; 新華三網際網路行業資深技術李玉柱; 上海蒼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焱; 江西正舵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李衛宏; 上海戍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 宋金全; QB.com交易平臺商務總監; Chain up 代表李萱; 以及20多位黑犇科技的合作方代表。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攪動全球音樂市場
    甚至可能就連TikTok也沒想到,不僅僅是在中國,哪怕在歐美市場,音樂人們開始藉助TikTok來推廣自己的歌曲,唱片公司也越來越看重這個平臺。同時,作為最火爆的社交平臺,TikTok頻頻登上各大海外媒體的頭版,成為海外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頭號競爭對手,還被美國證監會盯上了。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阿婆們的生意淡了很多,整個菜市場的人流量減少了一半,以前早上八九點菜市場都是人擠人,但是自從社區團購進來後,我媽都一個星期沒去過菜市場了,每天早上就去小區門口的超市把菜品提回來。相對於去菜市場需要走15分鐘的路程,而去小區門口只需要2分鐘,甚至價格還更便宜,誰還會去菜市場呢?
  • 宇晨直播 | 波場將網際網路去中心化進行到底
    作為BitTorrent CEO、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表示:「BTT代幣是BitTorrent為支持去中心化網際網路徵程邁出的第一步,這一巨大的跨步全球數億用戶通過BitTorrent客戶端了解區塊鏈,並且為新一代內容創作者提供工具,讓他們能夠在線上向他人直接分發他們內容創作。」
  • 海南安邁雲打造去中心化雲平臺 以安全迎接智能時代挑戰
    組委會評議認為XnMatrix是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新一代雲計算平臺,是Web3.0智能時代數字經濟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海南安邁雲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作為XnMatrix在國內的運營主體,總部位於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是一家去中心化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基於 web3.0 基礎設施建設,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產品與服務。
  • 顫抖吧資本巨頭,國家要出手了,已由暗示轉為明示
    在資本積累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會產生一些資本巨頭。原本國家對於資本巨頭採取不幹預政策,希望他們能夠在市場中相互競爭,不斷激發創新動力,為國家經濟帶來活力。然而近年來,有些資本巨頭不走正路,想得不是利用自己的優勢,集中資源去搞利國利民的創新,而是向西方的前輩們學習,走上了利用壟斷攫取利潤的歪路。
  • 什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來源:Dune Analytics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去中心化交易所勢不可擋地蠶食著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人嘗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態與概念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主要體現在「技術」與「治理」兩個方面。從技術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通過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交易的。
  • 直播「拯救」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巨頭|tech星球|questmobile|百度|微信
    文 楊曉鶴 tech星球網際網路巨頭如何突破營收天花板?如果問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做什麼,顯而易見的「賣菜」其實是個錯誤答案,正確答案其實是都在做「直播」。在網際網路大盤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競爭進入內捲化。同樣從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情況來看,2019年9月-2020年9月,除去快手外,移動網際網路巨頭在大盤中的滲透變化不足3%,各家的用戶同比增長均在7%以下。而且用戶單日使用時長也僅從5.9小時增加到6.1小時,增加不足4%。
  • IPFS將顛覆網際網路實現去中心化存儲 FIL幣價將穩步倍增
    IPFS將顛覆網際網路實現去中心化存儲 FIL幣價將穩步倍增目前 Filecoin的全網算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這標誌著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將由規模擴張走向價值落地。分布式區塊鏈存儲的價值並不在於存儲大量的數據和信息,而在於成為存儲資產化數據的「保險箱」。具體地說,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實質上就是將數據資源利用起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型數據中心、新型數據平臺,通過存儲系統的分布式和智能化,真正實現信息和數據的大範圍存儲。分布式存儲系統是使數據價值最大化的數據價值傳遞的基礎平臺。
  • 觀點| 去中心化的優勢
    知識自由積累在信息經濟的去中心化生態中,沒有中心化權力壟斷信息,思想、邏輯、代碼、商業模式等可以自由複製、繼承、改進……。去中心化密碼貨幣從比特幣開始,衍生出千萬種幣和鏈,去中心化交易市場從bts到bancor,再到uniswap,都得益於知識的自由積累,得益於沒有專利對知識的阻斷。 4.